乙肝病有什么症状,乙肝小三阳有哪些症状?
段医生讲科普☞带你一起涨知识!乙肝小三阳大多数为携带者,也就是对肝脏没有损伤,所以不会出现明显不适;当发生小三阳的肝炎时,可能出现一系列的肝炎症状。
乙肝小三阳分为两种:一是非活动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二是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两类患者出现的症状不同。
一、非活动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小三阳中最多见的一种。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均阳性,病毒DNA定量阴性。因肝功正常,所以患者多没有因乙肝引起的不适。
在门诊上遇到很多乙肝病毒携带者,患者诉说感觉不舒服,至于是哪里也说不清楚,有时右上腹不适,程度也不是很严重,一般劳累、熬夜、情绪波动时更明显,但是检查肝功又正常。我想对大家说的是:这种情况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解释,其实正常健康人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只是乙肝患者从心底里把这种感觉扩大化了。所以我建议还是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二、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比较少见,因病毒变异导致。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均阳性,但是病毒DNA定量阳性,肝功异常,也就是肝炎。因此患者会出现一系列肝炎症状。
肝炎症状: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右上腹不适、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黄疸,表现为双眼巩膜和皮肤发黄、尿黄;大便稀;严重者可能出现重症肝炎症状,如腹水、肝昏迷、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
因此,小三阳患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肝功,以尽早发现肝炎患者;有不适时,随时检查。②有一个乐观的心态,这一点不仅肝病患者,对其它人也非常有用。③饮食要均衡、健康,戒酒。④少熬夜,劳逸结合。
总之,小三阳患者要保护肝脏,在于平时生活中一点一滴。☞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乙肝发病症状初期表现有哪些?
当乙肝发病时,转氨酶会突然升高。有些人会表现出黄疸型肝炎。他们将显示黄色皮肤,巩膜,瘙痒,棕色尿液。有些人是非黄疸的,不变的。然而,消化系统的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肝区疼痛、极度疲劳、精神萎靡、失眠等心理系统症状都会出现。一些重型肝炎可表现为腹水、凝血功能障碍和严重休克。
乙肝的症状有哪些?
乙肝总是静悄悄地来?其实早已经给你留下5个明显的信号了
乙肝这种疾病,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但若不是乙肝患者,可能对它的了解不算很多。事实上,我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乙肝大国”,乙肝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多掌握一些关于乙肝有关的知识,相信对预防该种疾病有很好的帮助。
首先,乙肝传播途径很简单,主要是体液交换、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皮损传播、医源性传播。
其次,乙肝早期往往会出现以下症状
1. 经常感觉疲劳。当乙肝病毒入侵我们人体时,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从而消耗我们大量的精力。因此,乙肝患者早期会常常感觉到体力不振,总是睡够了但身体总是很疲劳,且无法通过睡眠消除疲劳感,精神萎靡。
2. 持续发热。一些急性的乙肝患者,早期会出现发热的情况,同时伴随着失眠多梦的症状。
3. 厌食厌油,是乙肝患者标志性的症状。乙肝会引起肠胃道的充血水肿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产生了影响,从而诱发食欲不振、恶心、厌油、甚至肝区不适、腹胀等等。
4. 黄疸、肝掌蜘蛛痣。是慢性肝炎患者较为明显的一种外在症状,肝掌、蜘蛛痣,肝病等面容,通常会出现在慢性乙肝患者中,但是正常人也会出现,所以无需过于担心。
5. 肝区疼痛。肝本身是没有痛觉细胞的,但由于肝脏表面有一层很薄的肝包膜,遍布感染神经而有弹性。因此,若是肝脏出现了炎症,就会导致肝脏肿胀、充血、肝细胞坏死,从而引发胀痛和钝痛。部分患者则会表现出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压痛、或者叩击痛。
最后,得了乙肝应该怎么办?
慢性乙肝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辅,调理为主。
在药物治疗上,常用到的是抗病毒药物、调整免疫功能药物、保护肝脏细胞药物。中医在我国历史悠久,其精髓在于辨证治疗,中医认为乙肝是一种肝郁脾虚挟瘀症,通过由疏肝健脾活血的药材制成的(健得)五灵胶囊,来缓解乙肝带来的纳呆、腹胀嗳气、胁肋胀痛、疲乏无力,从而提高身体体质,增强抗病能力,促进免疫系统清除病毒,促进疾病恢复。
当然,想要调理好乙肝不能仅此为止,乙肝患者还需要注意生活上的调理,如保持愉快的心情和战胜病魔的意志、生活规律、适当锻炼、注意保暖、以优质高蛋白质的食物为主、避免熬夜、定期检查等等。
肝损伤有哪些症状表现?
像中医看病讲求望闻问切一样,肝不好,只需一个脸色、一种气味,就能察觉得到。肝脏是人体的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也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平时就需要小心呵护,时刻关注它的健康状态,要防范于未然,不然一旦出问题,整个机体运作都可能受到影响。如果你身体出现以下2臭、3黄、4黑的情况,八九不离十是肝损伤了,一定要注意起来!
一、肝损伤身体有2臭
1、体臭
当暴饮暴食成习、当熬夜成惯时,肝脏所承受的负荷也会越来越大,当肝脏负荷过重,无力运行时,就不能将毒素进行分解,身体的有害物或毒素就会通过粪便和皮肤的毛孔进行外排,进而产生狐臭等体臭问题。
如果一个人狐臭、体臭很严重,也就说明他的肝脏已经严重受损,所以请不要忽略身体异味严重这个问题。
2、口臭
当肝损伤时,身体的毒素无法排出,这时血液中的氨和尿素氮便会增加,而氨气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如果你早上起床,会感觉口干、口苦、口臭,那么,是因为肝气不通畅、瘀滞引起的。有些口臭严重的,甚至连呼吸都会伴随着霉臭味,非常影响交际。
如果是肝损伤患者出现明显的口臭,这个时候说明肝脏“藏毒”较深,需要排毒了!
二、肝损伤身体有3黄
1、眼球变黄
不同于欧美国家,我们亚洲人的眼球颜色基本都以褐色以及黑色为主,但假若眼球出现黄色等情况时,就代表你的肝脏出现问题了。通常患有肝炎和肝硬化的人,由于其胆红素积聚,因而会引起眼球以黄色呈现。
2、脸色发黄
通常肝功能不好的人,部分人会出现胆红素代谢肝功能下降,这样就会导致胆红素不能很好排出体外,最终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累,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直接表现为脸色黄,以及手掌黄和巩膜发黄等。
3、尿液变黄
肝脏的新陈代谢一般会在晚上11点开始,而清晨的第一泡尿,可看出肝脏的健康。如果尿液很黄,或说明肝脏不好,如果尿液呈咖啡色,有可能是得了肝脏疾病,建议前往医院就诊,排查病因。
三、肝损伤身体有4黑
1、眼圈变黑
肝损伤患者的眼圈会发黑,是由于其肝病存在进而导致眼圈周边的皮肤黑色素沉着不能驱散导致的。患者的眼睛同时还可能会出现经常干涩,瘙痒怕光等问题,如果此时其肝火过旺,就会导致患者的眼睛发红有火气,情况严重的,还很有可能会出现发炎的情况。
2、嘴唇发黑
正常人嘴唇是呈现出红润的颜色的。但是如果肝脏出现问题,导致肝气郁结,血补畅,嘴唇就会出现黑紫以及青紫色。嘴唇发黑发紫就是肝患病的信号。如在女性身上出现,那就是月经不好,经血不通,易出现痛经。
3、指甲变黑
指甲的光滑、厚薄可以推测出肝脏的病变情况。肝脏藏血,肝好,得血养,手的指甲就饱满光滑。如果指甲有深浅宽窄不一的褐色纹路,那就可能是有肝病史。指甲出现褐色纹路,主要是肝失疏泄的表现。因为肝失疏泄,气滞血瘀,血不能养爪。
4、鼻子黑头变多
从粉刺黑头的多少情况,也可以看出肝脏好不好。由于肝脏功能减弱时,肝脏就不能正常把黄体荷尔蒙破坏掉。而黄体荷尔蒙数量越多的话,皮脂分泌量会不断上升,造成粉刺黑头增多。
常吃以下3种食物,肝会越来越好
一喝水
肝脏喜欢水。多喝水对肝脏是有好处的,饮水不足会影响肝脏的正常运转,多喝水会有效地排出体内毒素。
通常来说,成人每天需要饮水2000ml,老年人1500ml。肥胖者因体内水分比正常人少15%~20%,所以,每日饮水量需要达到2200ml~2700ml才符合健康标准。
最科学的饮水方式是:平均每3个小时摄入300ml~500ml水。而白开水也是饮用水的最佳选择之一。
二喝茶
为帮助肝脏排毒,减轻肝脏压力,平时还可以多喝一些中草药茶,像五味子茶:取晒干的五味子15克,冰糖30克,将五味子洗净,用开水略烫,立刻捞出,放在茶杯内,加入冰糖,用开水冲泡。每日2次,当茶饮用即可。
五味子是传统的降酶保肝中药,有文献记载,五味子中的酯乙、醇乙的降酶活性最强,而五味子的降酶机理主要是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能促进损伤的肝细胞的修复或抑制肝细胞病变,使细胞膜发生某种机能性改变,通透性降低,从而使漏到血浆中的转氨酶减少。五味子茶酸酸甜甜,适合所有人群饮用。
如果觉得五味子茶制作麻烦,可以直接吃含有五味子的五味子养肝片,效果会比五味子泡水喝好许多。因为经过高尖技术提炼而成,保持了五味子和硒原料的生物性,萃取了它们的有效成分,更利于吸收消化。
三吃菜
肝损伤的人平常要注意忌口,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就不要多吃了,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尤其是多吃富硒菜,因为肝脏是最大的硒库,缺硒就会出毛病。像海鲜、蘑菇、鸡蛋、大蒜、银杏、芦笋等,动物脏器、海产品、鱼、蛋、肉类等都是硒的良好来源,多吃这些食物可以安全有效的补硒。
肝损伤的人体内普遍缺硒,缺硒的肝细胞容易受到有害物质的损害,免疫力低下,肝功能不好恢复,所以需要补硒。硒是强的抗氧化剂,能抑制有害自由基对肝脏的损伤,并修复和再生肝细胞,防止其病变。需要注意的是,食物补硒效果慢,可以直接吃含有硒麦芽的硒麦芽五味子片,硒含量高,同时还有五味子成分,对肝损伤的修复作用很大。
肝功能异常的表现有哪些?
肝脏是我们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扮演者很多重要的角色,有很多重要且不可缺少的功能。一旦肝脏受损就会出现疾病。那么肝功能受损的时候,都有什么表现呢?
1. 乏力、嗜睡
肝细胞受损,导致转氨酶等酶类升高,而胆碱酯酶降低,就会导致身体乏力、易倦、嗜睡等。肝脏出现急性炎症的时候,身体容易疲倦,睡觉充足也没办法恢复。
2. 恶心、腹痛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功能不好的人消化功能比正常人差,这也是最常见的肝病症状,因此会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厌油腻或者便秘等症状。此类症状也可能与慢性肝病引起的肝源性溃疡病,门静脉高压性肠病等有关。
3. 蜘蛛痣、面色晦暗
可会出现月经失调、性欲减退、皮肤小动脉扩张,出现蜘蛛痣(中间有一红点,周围有血丝状,类似于蚊虫叮咬后的症状,当用细棒一端压迫痣中心时,全痣消失,放开后又会出现)、肝掌、脸色黝黑(肝病的早期症状面色晦暗,与太阳晒黑的皮肤不同,该情况面部暗淡、无光泽度;另外严重的黑眼圈都是慢性肝病患者早期症状,其中大多数为慢性乙肝)等。
很多慢性肝病会出现这些情况,尤其肝硬化病人比较多见。
4. 眼白黄、尿色黄、皮肤黄
肝胆同源,肝功能不好的人胆色素代谢异常,可致黄疸。部分肝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表现为尿黄、眼睛黄和皮肤黄,是最具有特异性的肝病症状。
5. 牙龈出血
肝功能减退,使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容易引起肝病患者牙龈出血、鼻出血、胃肠出血等,且出血时难以止住。
6. 皮肤粗糙、骨质疏松
肝脏出现问题时,维生素类代谢会变得异常,而缺乏维生素可导致夜盲、皮肤粗糙、唇舌炎症、浮肿、皮肤出血、骨质疏松等症状。
7. 脂肪代谢障碍
肝功能不好的人,脂肪代谢也会变得异常,使血浆总脂肪酸浓度下降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缺乏,血浆游离脂肪酸及甘油三酯增高,过量的甘油三酯则以脂肪小滴形式贮存,所以,肝功能不好的人容易患上脂肪肝。
8. 肝区疼痛
肝炎患者常伴有肝区疼痛,在右上腹或右背部,疼痛程度不一。有的肝炎患者胀痛、钝痛或针刺样痛,活动时加剧,且时间不一。有时左侧卧位时疼痛减轻。出现这种症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肝炎病毒引起肝脏肿大,使肝被膜张力增大。
9. 水肿
下肢水肿明显,甚至全身水肿,按之凹陷,排除肾脏损害。肝硬化、肝癌伴腹水的患者,常有下肢水肿,轻者发生在踝部,严重者可蔓延至整个下肢。
关注肝病医生田飞,了解更多肝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