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葵精油的功效和作用,天竺葵精油怎么抹脸?
天竺葵纯精油不能直接接触皮肤,要用基础油稀释后才能使用,用于脸部10ml基础油加3滴纯精油,用于身体10ml基础油加6滴纯精油,最好是加别的精油一起,调成复方精油使用,滴数总量不要超过安全比例就可以,另外如果以前没用过,最好先试敏。
蜜桃精油是什么?
这是一款超倍浓缩彩虹胶囊精华。蜂蜜般油润质地。上脸油润划开,延展性太漂亮了。完全不会有油腻感,淡淡香气也是令人置身在高级香氛专柜,尤其是搭配刮痧板或者导入仪器按摩来用,每一个毛孔都被打开,不一会儿精油就全部吸收了。
重瓣天竺葵的优缺点?
重瓣天竺葵的优点包括花朵丰满、色彩丰富、开花时间长、观赏价值高;缺点则有生长速度慢、管理难度较大、容易栽培失败。解释重瓣天竺葵花朵丰满,色彩丰富,能够持续开花约4个月,适合做为观赏植物使用,因而受到许多人的追捧。但是,重瓣天竺葵的生长速度较慢,需要耐心等待;管理难度较大,需要特别注意灌溉、施肥、剪枝等问题;对于一些不熟悉栽培技巧的人士来说容易栽培失败。重瓣天竺葵虽然管理难度较大,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栽培技巧,就能够让它生长健康,有着更加迷人的花朵。此外,重瓣天竺葵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作为花境的基地盆栽或切花进行销售。
天竺葵有没有毒?
天竺葵有没有毒?
估计有大部分人听传言,说天竺葵是有毒的植物,作为家养花来说,不是一个好的品种,还不建议大家把天竺葵作为家庭盆栽花来进行养殖。
那么天竺葵到底有没有毒呢?
天竺葵(学名:Pelargonium hortorum ):别名洋绣球、石腊红、入腊红、日烂红、洋葵,属牻牛儿苗科,包括约230种多年生肉质、亚灌木或灌木植物。天竺葵原产非洲南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天竺葵幼株为肉质草本,老株半木质化;在西方是很好的装饰窗台的花卉,在欧洲大陆,如德奥等国,尤为常见。它全株都有毒,误食会对人体有害,而且汁液也有刺激性。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它是有害的。但是,作为观赏植物,只是将它放在室内是可以的。如果多加注意,它就不会产生危害。而且,它的香味没有毒,还有一系列的好处。不仅对人有利,其香味还能驱除虫子。
家养需注意:
1、如果孕妇或家中有婴儿的情况,不适合摆放天竺葵的,因为孕妇和婴儿比较的敏感,有可能因为天竺葵的刺激而导致过敏等症状。
2、天竺葵作为多年草本生花卉,其花粉容易引起过敏肤质产生过敏现象。
3、家里如果有过敏肤质的人,不建议将天竺葵摆放在室内。
天竺葵的香味有点像玫瑰,也有点像薄荷,不仅无毒,还可以调节荷尔蒙、刺激淋巴排毒、平衡皮肤油脂分泌,同时天竺葵还是一种很好的驱虫剂。并且还是很好的观花植物,能起到改善室内空气的效果,所有你就放心养殖吧!
精油过敏怎么办?
很多皮肤敏感的MM会担心使用精油会发生过敏,那么我怎样知道使用某种精油会不会过敏呢?正确使用精油要做皮试,防止精油皮肤过敏。
由于精油的分子十分细小,通过皮肤的吸收可以进入真皮层,然后参与血液循环,虽然精油可以从心理、生理等方面带给我们很大的帮助,但是,有些精油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例如:红肿、瘙痒等症状。所以每一种精油首次使用一定先做皮试。尤其是敏感性皮肤,或者家族有过敏史的,例如:过敏性鼻炎、花粉热、湿疹等等要尤为注意,很可能对某些精油有过敏反应,从而发生接触性皮炎。
精油皮试方法
方法1、在5ml的甜杏仁油中滴入1滴纯精油(需要使用的纯精油)混合调匀后,(复方精油不需要另外调配哟,复方精油一般都是可以直接使用的呢)涂抹在手腕内侧、锁骨位置、耳朵后侧,停留12小时观察有无异常反应,例如瘙痒、发红。如果没有任何异常反应,说明这种精油对你来说是安全的。
方法2、在5ml的甜杏仁油中滴入1滴纯精油混合调匀后,涂抹在手臂内侧或胸部上方后,盖上化妆棉,以保鲜膜裹好,停留24小时,若无异常反应则这种精油对你来说是安全的。
建议一些皮肤敏感的MM最好先试试比较温和的精油,例如洋甘菊精油、薰衣草精油、橙花精油等。如果你的皮肤正在过敏,要避免茴香精油、薄荷精油、肉豆蔻精油、丁香精油、柠檬精油等用于皮肤表面,可以选择小剂量香薰。
洋甘菊精油可以说是敏感肌肤的克星,在皮肤方面,洋甘菊精油调理、舒缓敏感肌肤,平复破裂的微血管,对皮肤还有消炎的功效。洋甘菊精油可以用来处理很多皮肤问题,特别是皮肤敏感、发红或干燥。更重的是,洋甘菊精油可以治疗过敏性疾病,如湿疹、荨麻疹、干燥、脱皮、发痒等皮肤问题。可以在化妆水或乳霜中滴入洋甘菊精油,直接涂抹于患部,如果患部面积很大,直接泡芳香浴更方便有效。
洋甘菊精油具有极好的镇静作用,洋甘菊精油可以有效舒缓抗敏,不仅对皮肤有平滑和安抚的作用,还能治疗和使皮肤组织再生,对干性、敏感性皮肤极好。滴1滴洋甘菊精油,然后用面膜敷脸,不仅可以补水改善红血丝,也能镇静敏感的肌肤,让皮肤得到放松的机会。 在温水中滴入5-6滴洋甘菊精油进行沐浴,可以冷却晒伤的肌肤,也是最迅速有效减轻大面积皮肤发红和刺痛症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