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禁忌和副作用,湿疹的饮食注意事项都有哪些?
导致湿疹出现或者复发,在一定程度上和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患有湿疹,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来聊聊这方面的话题。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的皮肤病,其特征主要为皮疹具有多型性、易渗出、呈对称分布,且有剧烈的搔痒,病程慢、易反复发作与难于治愈等特点。它发生的原因是多种的,包括内在的因素和外在的因素两个方面。
在导致湿疹发生的内在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异常因素,过敏性的体质,体内某些感染病灶如慢性胆囊炎、肠寄生虫等,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以及精神紧张等因素。
在外部因素方面主要包括饮食饮食,如食用鱼、虾、蟹等发生过敏反应或者食用辛辣刺激物导致湿疹,受日光照射、寒冷刺激、湿热天气等气候变化的影响,居住环境因素如潮湿之地或者阴暗之地,以及使用某些药物或者使用某些化妆品、洗剂剂等。
我们简单的了解了导致湿疹发生的原因,那么患了湿疹后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对应患有湿疹的朋友,首先要积极的寻找引发湿疹的原因,并且要尽可能的避免各种可疑的致病因素如发病期避免辛辣食物及酒类,对于有鱼虾过敏者忌食鱼虾,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水果蔬菜,不要饮酒、吸烟,不要饮用浓茶、浓咖啡等不利于湿疹恢复的物品。
再者就是尽量不要用手抓挠患有湿疹的部位,由于湿疹会出现剧烈的瘙痒不适感,常常会使人不由自主的用手去抓,这样不仅会使皮肤损伤,还有可能使指甲缝中的细菌、病毒传播到抓挠的部位,从而进一步加重湿疹的症状。
第三就是在患有湿疹的部位要避免热水烫洗,因为热水或者水温过高会刺激湿疹,不利于湿疹的康复,从而使得病情加重。同时对于患处也尽量的减少清洗,要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潮湿使湿疹的面积扩大。
第四就是要注意保持情神愉快,保持心情舒畅,尽量不要生气,不能闷闷不乐,要避免精神紧张,不要过度劳累,不要熬夜,要规律作息。
最后一点就是要注意坚持运动锻炼,增强体质也很有必要,因为湿疹的发生在一定的程度上与免疫力低下也有关,因此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回到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湿疹应该在饮食上注意些什么?饮食与湿疹的发生关系密切,在上面我们刚才也介绍了湿疹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及忌饮浓茶、咖啡、酒、吸烟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要注意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葱、蒜、生姜、韭菜、花椒等味辛、温食物或者耗阴易助阳之品,以及一些发物如羊肉、牛肉等。
在饮食方面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等水果蔬菜如蕃茄、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等,或者具有利湿祛湿的食物如苦瓜、薏苡仁、绿豆等物品。
五指毛桃土获苓玉米能一起煲汤吗?
五指毛桃土获苓玉米能一起煲汤吗
五指毛桃、土茯苓及玉米能一起煲汤,相互之间没有配伍禁忌。
五指毛桃是中药名,具有行气利湿,健脾补肺,舒筋活络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水肿,食少无力,盗汗(入睡后汗出异常,醒来后汗出停止),产后无乳,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本品的不良反应和禁忌、注意事项目前尚不明确。
土茯苓是中药名,具有通利关节,解毒,除湿的功效。适用于痈肿疮毒,梅毒,泄泻,脚气,疮癣,淋浊。注意肝肾阴虚者慎服;服用时忌茶。
玉米是食物,其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E及维生素B族、各种矿物质,可以为身体补充能量。玉米无特殊的同食禁忌。
综上所述,五指毛桃、土茯苓和玉米能一起煲汤,三者没有配伍禁忌。
五指毛桃和土茯苓、玉米一起煲汤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切勿自行用药,避免引起不良的后果。
本内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王素梅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黄芪和什么搭配喝不会上火?
黄芪,别名绵芪、绵黄芪。性味甘温,归经于肺脾。在民间流传这么一句话:“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黄芪作为药物已有将近几千年的历史了。与人参、燕窝等名贵滋补品相比,黄芪的妙处在于可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日常调养佳品。
黄芪怎么吃不会上火?1、黄芪搭配当归
黄芪最好是不要单独来服用的,最好是需要搭配其他的药材这样吃才不会上火。可以搭配当归这样的药材来喝,当归本身也是妇科的一大圣药的,这样的搭配对于妇女的补充气血是非常有帮助的,能减少气血不足的问题。
2、黄芪搭配红枣
女人气血不足的时候就可以服用红枣这样的食材,黄芪搭配红枣能减少气血不足问题,而且还能改善身体气虚问题,对于一些身体稍微弱的人是有帮助的。
3、黄芪搭配人参
人参可以说是非常大补的食材,黄芪如果搭配人参的话对于补气是非常有好处的,而且人参对于大补充元气的作用,黄芪正好也能补充元气,特别是对于大病初愈需要补充元气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
如果你喜欢用黄芪来补充元气的话建议一定要重视饮用方法,不能单独的服用黄芪,长期单独服用它更容易上火长痘,引起身体诸多不适,建议大家服用黄芪的时候可以搭配小编推荐的这几种食材,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黄芪的功效。
农村田野边常见的土大黄有什么用途?
要是出现便秘了,千万别将大黄与土大黄弄混淆,它们可不是同一个药物,大黄具有很强的泻下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热结便秘的患者,土大黄的泻下作用很弱。
那么土大黄又具有什么样的用途呢?我们将一起来了解一下土大黄。
土大黄和大黄都来源蓼科植物土大黄为蓼科植物土大黄的根,土大黄的叶子呈卵形的长条形茎粗壮直立,根肥厚很大。
土大黄喜欢生长在湿润的地上,在小溪边或者是田边,发现它的踪迹。在80年代时,人们还喜欢土大黄的叶子作为猪菜来用。人们长期的实践认识,也了解到土大黄也是一味非常好的中草药。
土大黄具有什么样的药用价值?大黄是中药一味非常重要的药中药材,还被人们称之为将军。大黄具泻下攻击,泻火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在临床中经常用肠胃积滞所导致的大便秘结。
而土大黄在本草记载有清热解毒,行瘀,杀虫的功效,用于咳血,肺痈,腮腺炎,大便秘结,痈疡肿毒,湿疹,疥癣,跌打损伤,烫伤等症。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大黄与土大黄的作用不同。同于治疗便秘时,一定要将药物区分出来。
为什么土大黄不具有大黄的泻下攻积的作用呢?虽然大黄和土大黄都来源于蓼科植物的根茎,但人们对于它们的药理研究发现,它们所含的成分不同。土大黄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例如酸模素,大黄素、大黄酚,黄酮醇。
大黄含大黄素、大黄酚,蒽醌苷和二蒽酮苷,其中蒽醌苷和大蒽酮苷是大黄主要的泻下成分。
由于土大黄中不含番泻苷类成分,所以其泻下作用远不如大黄,这也是人们为什么很少用土大黄来治疗便秘的原因。如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治疗便秘,喜欢用番泻叶用水泡来服用。
另外,土大黄还被人们称为救命王,金不换。土大黄具有很好的行瘀解毒作用,在汪连仕《采药书》:治吐血,军中箭伤。可见土大黄可用于跌打损伤等外科用药。
总结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很多相似的或容易混淆的药品名称,如土茯苓和茯苓,牵牛子和牛蒡子,大黄和土大黄等,一定不能将它们视为同一种药物,要区分开来。
曾经有新闻报道,有人用土三七当做三七来服用,治疗血瘀症,结果引发了很强的肝肾毒性,至于付出惨痛的代价。
土大黄具有清热解毒之效,在中药归于苦寒之性的药材。脾胃虚寒或身体虚弱的人要谨慎使用。
如需使用,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很高兴为大家分享中药的小知识点,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点赞,收藏,分享更多的人,如有疑惑,不妨在评论区中留言大家一起讨论。
萝芙木是怎么样的草药?
萝芙木,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萝芙木Rauvolfiaverticillata(Lour.)Baill.的根。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苦、微辛,性凉。具有清热、降压、宁神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头痛身疼、咽喉肿痛、高血压、眩晕、失眠。
别名:山辣椒、山马蹄、山胡椒、萝芙藤、假辣椒、鱼胆木、羊姆奶、毒狗药、假鱼胆、火烙木、万药归宗、通骨消、羊屎木、甘榕木、刀伤药、三叉虎、地郎伞、山番椒、十八爪、红果木、麻三端、百花短托、大叶了哥王、
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一,直径约至3cm,主根下常有分枝。表面灰棕色至灰棕黄色,有不规则纵沟和棱线,栓皮松软,极易脱落露出暗棕色皮部或灰黄色木部。质坚硬,不易折断,切断面皮部很窄,淡棕色。木部占极大部分,黄白色,具明显的年轮和细密的放射状纹理。气微,皮部极苦,木部微苦。
以质坚、皮部味极苦者为佳。
注意禁忌
《广西药植图志》:有胃病及气血虚象者忌用。
《广西药植图志》:味苦,性寒,有小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内服:煎汤,10-3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选方
①治感冒头痛、身骨疼:假辣椒、土茯苓、土甘草(又名天星蔃、白点秤)各二至三两。煎汤,一日三次内服。(《广西药植图志》)
②治腰痛:十八爪根一两。泡酒服。
③治高血压:十八爪根一两。煨水服。
④治喉痛:十八爪根适量,切细,含嚼。(②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⑤治高血压,头痛,失眠,眩晕,高热,胆囊炎,跌打损伤,毒蛇咬伤:萝芙木根二至三钱。煎服。(《云南中草药》)
治疗高血压病
从云南产的萝芙木根中提出生物碱,制成片剂,日服6~15毫克,疗程自3周至2个月不等。据200余例的观察,认为对Ⅰ期及Ⅱ期(按米氏分类法)病人有一定降压作用,对Ⅲ期病例基本无效。副作用轻微,但服药后易于出现耐受现象。
是药三分毒 , 禁忌医嘱。不能私自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