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丸的功效与作用,人参归脾丸的作用是什么?
人参归脾丸的作用是什么
人参归脾丸的作用主要是益气补血(补充体内气和血),健脾养心(强健脾胃、补养心神)。
人参归脾丸的主要成分是人参、白术、茯苓、炙黄芪、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等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
用于治疗心脾两虚(心和脾两脏虚弱),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心跳加快,常伴有心慌)、怔忡(心跳剧烈,惊恐不安),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面色黄而无光泽)以及脾不统血(脾脏不能统摄血液)所致的便血、崩漏(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带下诸症。
药物的服用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本内容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王博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归脾丸疗效怎么样?
归脾丸组方为炙黄芪、龙眼肉、党参、白术(炒)、当归、茯苓、酸枣仁(炒)、远志(制)、木香、炙甘草,方中黄芪味甘性微温,补脾益气;龙眼肉味甘性温,既能补脾气,又能养心血,二者共为君药。党参、白术甘温补气,与黄芪相配,加强补脾益气之功;当归味甘辛性微温,滋养营血,与龙眼肉相伍,增强补血养心之效,为臣药。茯苓、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与补气养血药配伍,使之补不碍胃,补而不滞,为佐药。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养血安神之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归脾丸具有抗休克作用,可对抗小鼠烫伤性休克;具有促进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可改善正常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增加苯中毒小鼠水迷宫空间搜索跨台次数、目标区域游泳时间,改善神经细胞形态及数量。
此外,归脾丸还具有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可促进苯中毒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增殖,使有核细胞计数增加,并改善外周血象;并能提高失血性血虚模型小鼠的血红蛋白、白细胞的数量;具有抗胃溃疡的作用,能降低乙醇致胃溃疡小鼠的胃溃疡指数,提高血清和胃组织一氧化氮(N0)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可对抗环磷酰胺致小鼠免疫低下,使特异性抗体(溶血素)达到正常水平。
在临床应用方面,归脾丸可用于多因脾虚气弱不能统血,血溢肠内而致的便血,症见血色紫黯,甚至色黑,肢体倦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归脾丸可用于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而致的心脾两虚证,症见气短懒言,失眠多梦,健忘,头晕头昏,肢倦乏力,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慢性疲劳综合征见上述证候者。
归脾丸可用于多因脾虚气弱不能统血而致的崩漏,症见妇女经血非时而下,淋漓不断,甚或血流如涌,色淡质清,神疲体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功能性子宫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归脾丸可用于心脾两虚,心失所养而致的心悸,症见心慌不安,失眠健忘,神疲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贫血、神经衰弱见上述证候者。
归脾丸可用于多因气血虚弱,脑失所养而致的眩晕,症见头晕头昏,心悸少寐,神疲乏力,食少纳呆,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贫血见上述证候者。
归脾丸可用于由心脾两虚,心神失养所致的失眠,症见失眠多梦,健忘,纳呆食少,肢倦乏力,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脉细弱,神经衰弱见上述证候者。
此外,归脾丸还有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抑郁、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症、减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甲状腺功能减退、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失眠症的报道。
谷维素和归脾丸的功效?
归脾丸不是单纯健脾,而是通过健脾来养心,谷维素是神经调节剂。
归脾丸的副作用是什么?
归脾丸的副作用是什么
归脾丸副作用目前尚不明确,有引起消化道不适及皮疹的病例报告。
归脾丸由党参、白术、炙黄芪、当归等成分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主治心脾两虚和脾不统血所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面色萎黄,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若服用后引起面部潮红及丘疹,应停止用药,一般会自行消失。不良反应还见于消化道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等。
有口渴、尿黄、便秘等内热表现的患者忌用归脾丸;感冒发热的患者也不宜用归脾丸。具体的药物使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请勿自行用药或自行根据症状加减药物,也不可在无遵医嘱的情况下长期使用药物。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启脾丸功效上有什么区别?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健脾丸,归脾丸,启脾丸均是调整脾胃的常用中成药,它们名称接近均有强壮脾胃的效用,可促进脾胃的运化饮食的能力,纠正脾胃虚弱的临床表现,所以,在功效方面有相似之处。同时它们各自的方药配伍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其侧重方向有所不同。例如健脾丸方以参,术等补脾药为主,配伍了消食行气药(麦,楂),针对脾胃虚弱为主要病理改变,并由此引起的食积不化,消化不良等脾虚问题。启脾丸的核心补脾方药与健脾丸相似,不同点在于补脾药占比大,同时结合了消食利湿药,使得本方适合脾虚日久伴有食积湿滞的问题。归脾丸选用了参,芪等健脾补气药,配合了较多的养血宁心安神之品,健脾补气可以达到气旺能统摄血液,防止脾虚不能统血而造成的出血,同时,养血安神的作用可使本方实现心脾气血同补的效用。★健脾丸消食与补益兼用饮食水谷经脾胃的运化吸收,以保障人体的日常生命活动,因饮食方面的过饥过饱,长期熬夜,缺乏运动或没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导致脾的运化饮食功能减退,就会形成脾虚饮食不化的病理改变,出现慢性的食少腹胀,嗳气打嗝,长期的大便不成形等症状。清代医学家汪昂在他所著的《医方集解》一书中自拟了健脾丸方,他认为“脾虚气弱,不能运化,所以故用参、术补气,陈皮利气,气运则脾健而胃强;饮食不消,须助用消化之品,故用山渣消肉食,麦牙消谷食,枳实消积化痞。补消合用,饮食既消。综上所述,健脾丸是专为脾虚所致饮食积滞而设立,以补脾为基础,增加了消食化滞的药物。健脾丸的核心问题是慢性长期的脾虚问题,病人应该具备反复发作的脾虚表现,如突发性的急性腹泻不适合本品。偶尔的饮食过多,突发的嗳气酸臭,腹胀等表现属单纯饮食积滞,并未发展到脾虚问题时,也不主张使用本品。★启脾丸药性温良,健脾与消食利湿同用启脾丸出自清代的《经验良方》,是根据古方参苓白术散化裁而来,较健脾丸中增加了山药茯苓莲肉等健脾益气的药物,使得本方的健脾补脾作用增强,增加了少量的利水渗湿药,是防止脾虚日久导致水液停滞,针对水湿不化大便溏薄的症状表现,本方的脾虚便溏应该是慢性反复的溏泄腹泻,特别是儿童吃的过多喂养不当导致脾虚湿滞证。全方药性温和,适用于慢性脾虚的小儿或者脾虚体弱饮食过少的人群。★归脾丸健脾养心,增加气血来源脾具有运化饮食的功能,饮食精微是气血的源头,所以脾胃被称作后天之本,气血之源。人体的脏腑功能,精神活动,体质状态离不开气血的支持和营养,脾虚时间过久可发展为气血亏虚,气血不足后血不养心,就会导致心悸胸闷,神志不宁出现的失眠多梦,形体乏力,头晕健忘,舌淡脉弱等气血亏虚问题。同时,中医认为脾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具有统摄血脉中的血液,以防止血液外溢引起出血,《景岳全书》中说“忧思过度,损伤心脾以致吐血咯血”。忧愁思虑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影响脾胃的运化推动,长此以往,就可损伤脾胃,导致脾不统血,引起各种慢性出血。归脾丸出自宋代医学家严用和之手,是以健脾益气为主要的配伍核心,配伍了养血安神之品,健脾使脾胃健运饮食,气血来源充足,以营养心脾脏腑。益气则是加强脾气的统摄血液的能力,防止脾虚出血的问题。《医碥》中提到:脾气虚弱,不能运血归经,故用参、芪、术、草以补脾,又用木香引之(木香理气,使补而不滞);气虚则易散,故用枣仁以敛肝;血不归经则心失所养而不宁,故用圆肉、茯神以补心。归脾丸禁用于心胃有热,脾胃湿热的人群,如反酸烧心,口臭便秘,失眠心烦,不易入睡,舌红苔黄者属于药证不合,不可使用。总结三方都使用了健脾药,但功能各有所偏,脾虚人群无论是伴有食积,湿滞或者气血亏虚,都应该注意饮食规律,清淡适宜,不熬夜,多运动,复杂情况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请中医师给予判断。不可自行滥用药物。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