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牛膝能长期泡水喝吗,栀子麦冬怀牛膝泡水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谢谢邀请。这三味中药配伍没有违反十八反、十九畏的用药禁忌,应该可以一起泡水喝。泡水的功效和作用先要从这三味中药的功效和作用说起,栀子性味苦寒,泻心肺三焦郁火,凉血止血。泻肺中之火,解心中烦热,能治虚烦,又能清三焦而利小便。麦冬性味甘味苦微寒,可以润肺清心,养胃生津。麦冬治在上、中焦,以润燥生津为主。上焦虚热、胃火旺、热邪灼烁、秋燥外淫以致津液亏耗发生的燥热、烦渴、咳血可使用。阴虚火旺或邪热炽盛导致的肠液亏涸、便秘,麦冬也很适宜。牛膝性味苦酸平,性善下行,走而能补,可以活血通经、舒筋利关节、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和腰膝虚弱之病,还有利尿的作用,牛膝引火下行,可以加强栀子、麦冬的清泻作用。总起来说,栀子、麦冬、淮牛膝泡水能泻心火、肺火、胃火,又能润肺清心养胃,滋补肝肾,养阴润燥,适当饮用对肝肾阴虚、肺胃阴虚者有一定的效果。
栀子、麦冬性味苦寒,故脾胃虚寒、大便泄泻者不宜用。牛膝性善下行而滑窍,故梦遗精滑,脾虚泄泻,月经过多及孕妇应慎用。
肉苁蓉锁阳淫阳藿可以一起泡茶喝吗?
肉苁蓉、锁阳和淫羊藿能不能一起泡茶喝呢?可以!但是,一般不会这么搭配来泡茶,而且适合这么喝的人没多少!为什么这么说呢?肉苁蓉、锁阳和淫羊藿分别有什么功效,应该怎么搭配比较合适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作用。临床上一般用于肾阳亏虚,精血不足出现的腰膝酸软无力,头晕,耳鸣,怕冷,小便清长,夜尿多,男子阳事不举或不育,女子宫寒不孕等病症。
锁阳,味甘,性温,归肝、肾、大肠经,作用和肉苁蓉一样,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临床上常与肉苁蓉一起搭配,治疗肾阳不足出现的相关病症。
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临床上不但经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出现的遗精,不孕,遗尿,尿频等病症外,还用于肝肾亏虚或风湿侵袭导致的筋骨、关节疼痛,常常搭配桑寄生、威灵仙、杜仲等一起,以增强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
可能有人会说,这三个药不都是补肾阳的药嘛,为啥不适合一起搭配使用呢?而且你也说了肉苁蓉跟锁阳都经常一起搭配使用,再加个淫羊藿怎么就不适合了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平时我们大便干燥,或便秘,上火的时候,我们会想到一些泻药,比如大黄、黄连、决明子、番泻叶等。但是我们一般不会都用上,害怕泻下作用太强导致虚脱。而且,我们在少量用了泻药的同时,一般会加一些滋阴生津的药物一起,这样大便不仅会更通畅,且不会引起虚脱。就是让大便里的水分、津液多一些,大便更容易往下走,这个叫“增水行舟”。
而补肾也是如此,肾阳虚的时候,不会将一堆补肾阳的药搭配一起使用,以免肾阳太过而伤阴,轻则上火,流鼻血,便秘,重则可能导致死亡。在适当用一些补肾阳的药物的同时,会再加一些滋肾阴的药物,比如生/熟地黄、黄精、枸杞子等等,这样补肾阳的同时又兼以补肾阴,这叫“阴中求阳”。细心一些的人买那些补肾药的时候会发现,补肾阳的药里有不少补肾阴的药,比如右归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等;补肾阴的药里也有不少补肾阳的药,比如左归丸、河车大造丸、七宝美髯颗粒等等,这叫“阳中求阴”。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补肾都要阴阳双补,如果是虚得不太明显,比如肾阳虚,往往少量的补肾阳药物就可以了;如果是有点点肾阴虚,少量用补肾阴的就可以了。如果肾阴虚比较明显,导致了上火,也就是阴虚火旺,那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用补肾阳的药物,在滋肾阴的同时还要加一些降火、泻火的药物,比如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等。当肾阴虚时间久了,导致了肾阳虚;或者肾阳虚引起了肾阴虚的时候,这个时候阴阳双补是比较好的。所以补肾也好,泻火也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掌握个度,决定是否搭配其他药物。
那么肉苁蓉、锁阳和淫羊藿这些怎么使用呢?
如果是肾阳虚不明显,可以单独使用上面三味药,比如用肉苁蓉泡水喝,淫羊藿泡水喝等。如果有便秘的话,用肉苁蓉或锁阳更合适一些。如果肾阳虚较为明显,比如怕冷明显,腰酸冷明显,夜尿明显等,可以用两个,比如肉苁蓉和锁阳一起,或肉苁蓉和淫羊藿一起。注意:肾阳虚容易出现腹泻,如果有大便不成形,腹泻的,可以用淫羊藿搭配其他的补肾阳的药物,比如菟丝子、巴戟天等等。如果肾阳虚比较严重,怕冷很明显,那可以三味药一起,当然具体情况以自己服用后症状改善还是加重为准,如果出现了上火,加些滋阴的,比如熟地、枸杞子。如果是慢性肾炎,腰酸怕冷的同时有蛋白尿的,可以用淫羊藿配肉苁蓉、金樱子一起,金樱子具有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的作用。如果是肾虚阳事不举,可以用淫羊藿搭配蜈蚣粉一起服用。如果是肾阳虚尿频,夜尿频多,可以用淫羊藿搭配山萸肉一起服用。如果免疫力低下,可以用淫羊藿搭配肉苁蓉、枸杞子一起服用。如果是老年性便秘,可以用肉苁蓉搭配锁阳一起服用。如果是阳气不足,容易抑郁,可以用淫羊藿搭配人参、附子一起服用。车前子泡茶应该用几克?
谢邀。
车前子是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即大家所看到的车前子。
车前子用于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痛等症,常与木通、滑石等配伍应用。对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也具有显著功效,为临床所常用,主要用于实症;如肾虚水肿,可配熟地、肉桂、附子、牛膝等同用。治湿热泄泻,症情轻者,可以单味使用,较重者可配茯苓、猪苓、泽泻、苡仁等同用。用于目赤肿痛或眼目昏花,如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者,可与菊花、决明子、青箱子等同用;如肝肾不足所致的眼目昏花、迎风流泪,可与熟地、菟丝子等同用。用于肺热咳嗽较宜,可与杏仁、桔梗、苏子等化痰止咳药同用。
性味甘,寒。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咸,无毒。"
③《药性论》:"甘,平。"
④《药品化义》:"味淡,性平。"
归经入肾、膀胱经。
①《本草蒙筌》:"入膀胱。"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膀胱、小肠三经。"
③《本草经疏》:"入肾、肝、膀胱三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撒。
功用主治利水,清热,明日,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
①《本经》:"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
②《本草经集注》:"主虚劳。"
③《别录》:"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明目疗赤痛。"
④《药性论》:"能去风毒,肝中风热,毒风冲眼目,赤痛障翳,脑痛泪出,去心胸烦热。"
⑤《日华子本草》:"通小便淋涩,壮阳。治脱精,心烦。下气。"
⑥《医学启源》:"主小便不通,导小肠中热。"
⑦《滇南本草》:"消上焦火热,止水泻。"
⑧《纲目》:"止暑湿泻痢。"
⑨《雷公炮制药性解》:"主淋沥癃闭,阴茎肿痛,湿疮,泄泻,亦白带浊,血闭难产。"
⑩《科学的民间药草》:"镇咳,祛痰,利尿。"
⑾《山东中药》:"敷湿疮、脓泡疮、小儿头疮。"
⑿《本草新编》:车前子,味甘、咸,气微寒,无毒。入膀胱、脾、肾三经。功专利水,通尿管最神,止淋沥泄泻,能闭精窍,祛风热,善消赤目,催生有功。但性滑,利水可以多用,以其不走气也。泻宜于少用,以其过于滑利也。近人称其力能种子,则误极矣。夫五子衍宗丸用车前子者,因枸杞、覆盆过于动阳,菟丝、五味子过于涩精,故用车前以小利之。用通于闭之中,用泻于补之内,始能利水而不耗气。水窍开,而精窍闭,自然精神健旺,入房始可生子,非车前之自能种子也。(〔批〕妙论凿凿。)大约用之补药之中,则同群共济,多有奇功。未可信是种子之药,过于多用也。
宜忌凡内伤劳倦,阳气下陷,肾虚精滑及内无湿热者,慎服。
①《日华子本草》:"常山为使。"
②《本草经疏》:"内伤劳倦、阳气下陷之病,皆不当用,肾气虚脱者,忌与淡渗药同用。"
③《本草汇言》:"肾虚寒者尤宜忌之。"
选方①治小便热秘不通:车前子一两,川黄柏五钱,白芍药二钱,甘草一钱。水煎徐徐服。(《普济方》)
②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局方》八正散)
③治小便血淋作痛:车前子晒干为末,每服二钱,车前叶煎汤下。(《普济方》)
④治妊娠患淋,小便涩,水道热,不通:车前子五两,葵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煎取一升半,分服。(《梅师集验方》)
⑤治白浊:炒车前子四钱,白蒺藜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小儿伏暑吐泻,烦渴引饮,小便不通:白茯苓(去皮)、木猪苓(去皮)、车前子、人参(去芦头)、香薷各等分。上件为细末,每服一钱,煎灯心汤调下。(《杨氏家藏方》车前子散)
⑦治风热目暗涩痛:车前子、黄连各一两。为末,食后温酒服一钱,日二服。
⑧治久患内障:车前子、干地黄、麦门冬等分。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服之。
⑨治肝肾俱虚,眼常昏暗:菟丝子五两(酒浸五日,曝干别捣为末),车前子一两,熟干地黄三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丸如梧桐子大。每于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驻景丸)。(⑦方以下出《圣惠方》)
⑩治阴痒痛:车前子以水三升,煮三沸,去滓洗痒痛处。(《外台》)
⑾血淋作痛:用车前子晒干研细,每服二钱,车前叶煎汤送下。
⑿阴囊冷痛:肿满即成险症,用车前子研细,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⒀久患内障:用车前子、干地黄、麦门冬,等分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常服有效。
⒁补虚明目(肝肾均虚,眼发黑共,或生障翳,迎风流泪):用车前子、熟地黄(酒蒸后火焙)各三两,菟丝子(酒浸)五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驻景丸"。
⒂两眼红痛:用车前草汗调眩硝末,临星时涂眼泡上,次日早晨洗去。
⒃湿气腰痛:和车前叶连根七棵、葱白连须七棵,枣七枚,煮酒一瓶常服。
⒄小便尿血:用车前草捣汁五合,空心服。
⒅小便不通:用车前草一斤,加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次,一方:上方再加冬瓜汁嗔或桑叶汁。
临床应用①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将车前子炒焦研碎口服。4~12个月每次0.5克,1~2岁1克左右,每日~4次。观察63例,服药后53例腹泻停止,大便恢复正常,平均2.1天治愈;6例大便减少,平均2.5天好转;4例无效。车前子可能由于其利尿作用及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而有助于本病的治愈。
②治疗高血压病
每日用车前子3钱(经1个月疗效不显者加至6钱),水煎2次,当茶饮。50例患者经3~4个月治疗,收缩压降低到150毫米汞柱以内的23例(46%),舒张压降低到90毫米汞柱以内的25例(50%)。治疗中除个别病例有胃部不适外,无其它不良反应。
怀牛膝怎样种植?
怀牛膝怎样种植?有哪些病虫害?
牛膝又称牛夕、对节草,属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药,具有散瘀血、补肝肾,强腰膝;治腰膝酸痛,肝肾亏虚,跌打瘀痛的功效。
牛膝喜欢温暖气候,宜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且地下水位较低的砂质土壤种植。
一、繁殖方法,牛膝是用种子直接播种繁殖,选择当年不打顶的牛膝留种,也可以在收获牛膝时选择健壮、根长粗大并且上下大小均匀,侧根少的植株留种。将选择好的母株剪去过长根部,留长30厘米左右,然后按株距33厘米、行距33厘米种植,等待第二年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脱粒备用。装入布袋内悬于室内。切忌烟火熏烤,影响发芽。
牛膝属于深根作物,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且地下水位较低的砂质土壤种植,深翻土壤60厘米以上,每亩施土杂肥1000—1500公斤,条播的时候施入播种沟内然后再播种。
种植土地翻犁后进行作畦,畦宽120厘米左右,畦沟40厘米,四周开好较深的排水沟待播。一般在7月份上、中旬播种,可以条播或者撒播。条播按33X50厘米开浅沟。播种前种子用30℃左右的温水浸泡6个小时或者不经过处理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然后覆盖泥土,以盖住种子就可以,播种后覆盖草和浇水。播后田间保持一定湿度,3—4天后种子就可以发芽,5—7天就可出苗,每亩播种量1公斤左右。
二、田间管理
1、补苗。幼苗初期生长柔弱,如果缺苗时,选择在阴天进行补苗。
2、间苗:苗高3厘米左右就要进行第一次匀苗,使株距为5厘米左右,第2次在苗高5厘米左右进行,使株距10厘米左右,间苗时要结合拔草。
3、定苗:当苗高16—18厘米到时候就进行定苗,按株距14—17厘米定苗。
4、中耕、打顶:在间苗打顶前,要用小锄进行一次中耕,入土3厘米左右就可以。在农9月初苗高24厘米左右进行打顶,控制植株高在33厘米左右,如果有抽苔的要随时剪去,以促进根部的生长。
5、浇水:在天气干旱时要注意浇灌,每次都应小水。总之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雨天注意排水,以免烂根。
6、施肥:在间苗和定苗时结合追施肥料,以追旋稀薄人畜粪尿拌火土灰,每亩撒施1000公斤左右。
三、病虫害防治,牛膝的病虫害主要有叶斑病、根腐病、白锈病和银纹夜蛾、根瘤线虫、金龟子、红蜘蛛等。
1、叶斑病,叶片感染叶斑病的初期,在叶面上产生许多水渍状暗绿色圆形至多角形小斑点,逐渐扩大,在叶脉间形成褐色至黑褐色多角形斑。叶柄染病初期出现黑色短条斑,稍凹陷,叶柄干枯卷缩。
防治方法:
去除病叶,以减少病菌源;采用高畦栽培,严禁大水漫灌,减少水流传染。
药剂防治,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者65%代森锌500—600倍液,或者1:1:150的波尔多液喷雾防治,隔10天左右1次,连续喷雾2—3次。
2、根腐病: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和低洼积水处。发病后地下根部呈褐色水渍状腐烂,地上部分枯死。
防治方法:
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做高畦种植,雨季注意排水。
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用石灰消毒病穴。
发病面积大的时候可以浇灌1%石灰水或者50%退菌特1500—2000倍液。
3、白锈病:发病初期在牛膝叶背面呈现白色的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疱斑,也就是孢子堆,可引起牛膝叶片黄枯,最后枯死。
防法方法: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排水防治,每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4、银纹夜蛾:幼虫为害植株,咬食叶片成孔洞或缺刻状,如果防治不及时,嫩芽、嫩叶、花蕾常常被取食,造成植株叶卷枯萎。
防治方法:
人工捕杀幼虫,利用早晚或阴天进行人工捕捉。
药物防治,用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杀,或加40%乐果2000倍液喷杀,或者用50%辛硫磷1000倍喷雾,每5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次。
5、红蜘蛛:6—7月发生为害,干旱时为害严重。成虫在叶背面吸取汁液,病叶干枯脱落。
防治方法:清除杂草,消灭越冬害虫。
药物防治,在发生时用25%杀虫脒米水剂500倍液喷杀或用40%乐果1000~1500倍液喷杀。
6、根瘤线虫,可以采用旱地轮作或者换地栽培。
四、采收和加工
牛膝在11—12月份枝叶枯萎后进行收获,也可以延到第二年早春萌芽前进行收获。收获时要开挖深沟,注意不要将牛膝的根挖断。采收的牛膝
根条,将芦头剪除,去净泥土和杂质,晒干或烘干,晒的时候应防止受冻或雨雪淋湿,以免变紫发黑而影响根的品质。干后的根条捆成小把,即可出售。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简介是什么?
牛膝具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淤血,痈肿,淋病,尿血,经查闭,癥瘕,难产等,对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筋骨不利、骨质疏松,也有良好的调理和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