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感染是好事还是坏事,请问那些一直不发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怎么办?
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好转,截至5月9日现存住院确诊患者已减少至148人,但从密切接触者及重点人群中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截至5月9日,我国仍有集中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794人。无症状感染者无任何不适,可能成为隐形的传染源,很多市民比较担心无症状感染者会带来很大隐患。对此,中山三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黄湛镰介绍,目前我国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分为三种情况:潜伏期无症状感染、恢复期无症状感染和健康无症状感染。 其中,健康无症状感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症状感染者,对于类感染的传染性的问题,黄湛镰介绍,这类感染表现在始终不发病,病毒得到自身免疫力的抑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传染性可能要低于确诊患者,传染期也可能要短于确诊患者。
无症状感染分为三类
健康无症状感染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症状感染者
中山三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黄湛镰介绍,要了解无症状感染者,要从哲学上的三个终极问题入手: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首先的问题便是“你是谁?”对此,黄湛镰介绍,无症状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被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或体征。目前我国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分为三种情况:潜伏期无症状感染、恢复期无症状感染和健康无症状感染。
潜伏期无症状感染是指在感染后尚未出现临床症状或体征的一种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临床症状成为确诊病例。恢复期无症状感染是指有些确诊患者经过治疗康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但相关病原检测仍呈阳性。健康无症状感染是指感染后一直没有出现临床症状或体征,健康无症状感染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症状感染者。
黄湛镰说,虽然上述三种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和转归都不同,但为了方便管理,我国将上述三种无症状感染者统一报告及采取集中隔离措施。
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主动检测时发现
广东检测无症状感染率为1.11/万
无症状感染者从哪里来?黄湛镰介绍,我国主要采取三种方式来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主动检测时发现;对高风险人群主动筛查时发现,例如广州之前对高风险社区人群、外籍人士、的士司机的主动筛查;对入境人员主动监测时发现。
据介绍,截至2020年4月11日,广东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360多万人份,只有398人为新冠病毒感染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率为1.11/万,无症状感染率没有想象中的高,在低流行区的一般人群无症状感染率会更低。
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如何?
不存在无症状感染者长期带毒的现象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是广大市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对此,黄湛镰介绍,核酸复阳患者只是病毒清除时间较长,这部分患者处于恢复期的带病毒状态,已出现IgG抗体,病毒最终会转阴。通过主动筛查发现的无症状感染包括潜伏期无症状感染及健康无症状感染,从现阶段的观察来看,不存在无症状感染者长期带毒的现象,这部分无症状感染者或转为确诊病例,或转为核酸检测阴性带有抗体的健康人。
复阳无症状感染者来源于出院患者,在常规随访中发现核酸复阳,复阳后会继续进行集中医学观察,这部分患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最终会发展为确诊患者,有研究表明出现症状前数天传染性已经很强,这部分人群是传染性最强的无症状感染者。健康无症状感染始终不发病,病毒得到自身免疫力的抑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传染性可能要低于确诊患者,传染期也可能要短于确诊患者。
那么,无症状感染者该如何管理?黄湛镰说,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才能更好遏制疫情反弹。筛查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其中一部分只是处于潜伏期,会在医学观察过程中转为确诊患者,因此无症状感染者要进行集中医学观察至少14天,连续两次标本核酸检测呈阴性者(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方可解除隔离。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亦应当集中医学观察14天。
医疗机构人群密集
住院患者要进行核酸筛查
现阶段住院病人均瑶进行核算筛查,绝大多数患者都能理解。黄湛镰表示,这是因为医疗机构里人群密集,人员流动性大,如果住院患者或陪护人员中出现无症状感染者,容易造成聚集性发病,导致大量住院患者和医护人员隔离,严重的会影响整个科室的运作。5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继续做好医疗机构、学校、养老机构、福利院等重点机构疫情防控,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医疗机构还会对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筛查核酸,并加强探视管理,医疗机构的防控措施会根据疫情情况和政府防控政策随时调整,请广大患者就医前留意相关信息
西藏唯一新冠状病毒患者已经出院?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它地区以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该病已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定性为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管理,记得在疫情的最初几天,全国各个省份都是一片红,唯独西藏是白色的,很多人可能有疑问,疫情发展到现在,连他的邻居青海都发现18例,西藏为什么只有一例,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西藏目前的疫情情况如何?根据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2月13日通报显示,西藏连续14天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唯一确诊的病例也于2月12日治愈出院了,目前西藏现有确诊病例0例,重症病例0例,死亡病例0例,疑似病例0例。那个确诊病人密切接触的32人已全部解除医学隔离观察,现在看着全是0的数据,也感到非常的欣慰,希望这一片净土可以继续保持下去。
除了确诊的1例,西藏为什么没有被传染?①政府的重要决策。
由于疫情的形势需要,武汉自1月23号宣布封城,西藏自治区虽然前面均无确诊、疑似病例,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大意,反而加大了防控力度,积极成立自治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自27日起,全区就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响应,他们早早的就做好了准备。27日起西藏自治区全区旅游景区就已经暂停接待游客,28日起拉萨市各星级宾馆(酒店)及家庭旅馆一律暂停对外营业,并在各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如机场、火车站、公路等地进行各项筛查,虽然西藏自治区地广辽阔,但是各种重要的防疫措施可以一样没落下。
②西藏自治区的生活方式
像我国其它省份,在农村务工的年轻人基本很少了,很多都选择了外出务工,像湖北作为九省通衢之地,其省会武汉经济也是非常发达的,常住人口达到千万级别,在临近年关,很多在武汉上班的人都准备回到老家过年,而从武汉出去的人中,回西藏的少之又少,我曾经也有几个朋友在西藏服役,根据习惯、风俗,他们是很少出去其它省份的,像我们在路上基本也见不太到西藏的牌照,基于这一特点,外省的输入型病例在西藏就得不到体现了。
③其它因素
前面我也讲到,自疫情发生自来,西藏也是高度重视的,在1月27日全区就已停止接待外地人前去旅游,基于西藏的地势特点,政府已提前预防性的对汽车、火车、飞机等密闭交通工具进行通风、消毒,对相关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等,这样外地人前去旅游的少了这又减少了一部分疫情发展的因素。此外,我国还有一大特色,就是民族医,如藏医、蒙医等,而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管理局于27日出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藏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一版)》。根据《甘露宝瓶》和《四部医典》关于防疫方面的记载,在起居、饮食、药物三方面打了“预防针”,西藏海拔高,位于青藏高原上,人们都说那里是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在那一片净土,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纯朴的人民,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骨子里就有那种尊重大自然的做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野生动物更有着敬畏之心,所以种种因素共同造就了西藏自治区这一方净土。作者寄语:以上只是自己的个人看法,不喜勿喷!疫情来临,很多普通人由于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不了解这种病毒,也不懂怎么去保护自己,有时候还会用上错误的方法,今天还看到一个老大爷把口罩竖着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为消除知识的不平等,所以每天我都会抽出一点时间为大家进行健康科普,最近我都会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科普内容为主,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如果有帮助,就帮我点个赞,谢谢大家支持。
为什么与新冠阳性密切接触很多天都没有被传染?
尽管,现在的奥秘克隆病毒的传染性确实特别强,但再强都好,也并不是说,凡是与新冠阳性感染者密切接触以后就一定会被传染、就一定会阳。不阳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只是这种可能性比较小而已。
01
但是,不管可能性再小都好,总还是有存在的可能性的,总还是有那种百毒不侵的人存在的。也许题主就是属于这类人群中的一员吧。
至于跟密接接触很多天以后,一直不阳、一直都是阴性的情况,发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这么几方面:
首先一个方面,是题主体内的新冠病毒抗体水平处在比较高的状态。
这个时候,病毒对题主的身体产生不了侵蚀、侵害作用,病毒进到体内时,体内的抗体及时会中和掉病毒,这种情况下,题主当然不会被感染,确实也很正常。
02
第二种情况,是病毒已经到了侵入了题主体内,但由于题主的身体比较健壮,又或者病毒载量不大,所以,没有引起题主产生阳性反应。
题主很可能一直处在隐性带毒或者无症状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体内应该是带毒的,但是,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临床症状出来。所以,题主感觉不出来自己已经被感染了。
还有一种可,就是病毒已经在题主体内开始与题主共存,题主已经处在潜伏期、还没有到临床症状表现出来的时候,也许再过3∽5天,又或者七、八天,病毒症状才会表现出来,题主才会体现出阳了的状态。
这几种情况都是有可能存在的。只不过,究竟是哪种情况,要通过时间来最后印证。不过,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好,都说明题主的身体状况应该是比较健康、良好的。
03
通常情况下,一般的人跟密切接触后1到2天或者2到3天,基本都会出现阳了的情况,表现出相关的临床症状出来。而题主多次接触阳性、好些天之后都没有出现症状,确实证明题主的身体状况比一般的人还是要好很多的。
但无论怎么样说都好,无论身体状况再好,平时还是要做好个人疫情防护,尽量不要被感染。
哪怕万不得已,一定要跟阳性病人打交道,比如说要照顾自己阳了的家人等,也要戴好N95口罩,尽最大努力避免自己不被感染。
万一并无法避免感染,也尽量减少接触病毒的载量,尽量让自己的症状稍微轻一些,人也会舒服一点。
但自己并不知道?
如果被病毒感染了,自己却不知道,在疫情传播期间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啦。
从主观的角度,每个人自我内心深处对于感染病毒都是否定的。加上感染的初期,很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待潜伏期一过,真正的被确诊了才不乐意的接受自己真的病了。
其实,平时我们也常遇到普通的病毒感染导致的感冒,在临床上称为上呼吸道感染。这是一组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它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如果没有并发症,大多数的普通感冒病毒感染会在5~7天内自愈。这也许就是病毒悄悄的走,正如它悄悄的走,没有带走一片云彩。
本次疫情的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其中也有很多人只是轻微的发热、乏力,经过正规的治疗都痊愈了,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的是,病情的痊愈背后是整个国家及医疗界的100%努力和病情的早发现、早治疗,以及自身免疫力增强的结果。
对于自身免疫力本身很强的人,可能也有一些人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自己痊愈,如果真的是这样其实也并不是好事情,因为只要感染的人都可能成为传染源,把病毒传染给其他密切接触者,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也是我们防治疫情的难点。
不过,对于患者自己而言,是否被感染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知道自己可能是病毒的传播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就是对他人健康的巨大贡献,就是对整个民族最大的负责!
无症状感染者是不是就相当于打了疫苗?
无症状感染者是不是就相当于打了疫苗?原理上一样吗?从后果来说:是!
而且,无症状感染会比打疫苗获得更可靠的免疫反应性。
具体到原理,更接近于接种减毒疫苗,或可复制病毒载体疫苗。
新冠无症状感染大量充足证据表明,新冠存在(大量)无症状感染。
所谓无症状感染就是,虽然感染了新冠病毒,却没有发生患者通常表现出来的,像发烧、咳嗽等新冠感染症状,即没有引发疾病。
简单来说,就是发生了没有产生疾病的感染,通常也没有产生(严重)健康危害。
但是,身体免疫系统照应工作,产生了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据一项报道,意大利重疫区伦巴第地区的一个小镇60位献血者中有40人检出存在病毒抗体;而这些人都没有出现过新冠感染症状。
如果这则报道是真实的,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两个重要信息:
一个是,新冠疫情的确存在无症状感染现象,而且比例远远高出目前大多数的估计;
另一个则证明,新冠无症状感染也一样可以激发身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新冠病毒疫苗疫苗,说到底就是一种经过“修改”,去掉其致病性组分,而保留或者仅剩其与发病相关的重要的免疫原性的一种“修饰”病毒(或成分)。
这样,疫苗接种就相当于主动诱导了一场不会导致疾病的“预”感染,结果就是疫苗接种者不会发生疾病,不会发生健康危害,却可以获得主动性特异性免疫保护。
这样,对照上述无症状感染和疫苗接种,过程和后果几乎就是一样的嘛。
因此说,无症状感染者就相当于打了疫苗,没错。
区别在于,打疫苗可以保证不会发病;而无症状感染的“无症状”是后验性的,就感染来说属于“幸好没事,吓死我了”的侥幸。
疫苗的种类疫苗开发有很多种方法和途径。
从大类上讲可以分为减毒疫苗,灭活疫苗,类病毒颗粒疫苗和成分疫苗等。
根据WHO官网的信息,截止4月4日,全世界已经有62种候选疫苗提交WHO备案,包括2种进入临床一期试验的疫苗,中美两国各有一种:
和60种处于临床前的候选疫苗:
从技术路线上讲,有灭活疫苗,有减毒疫苗,有基因工程类病毒颗粒疫苗(包括可复制的病毒载体疫苗,和不可复制的病毒载体疫苗——我国进入临床试验的就是这类),有成分疫苗。
其中,后者的种类最多,包括蛋白成分疫苗,和核酸疫苗。
而核酸疫苗又分为DN疫苗和mRNA疫苗。
美国进入临床试验的就是mRNA疫苗。当然,我国也有好几家单位报备了mRNA疫苗。
原理上讲,无症状感染更类似于减毒疫苗和可复制载体疫苗减毒疫苗就是经过改造去除病毒的致病性,基本保留了完整病毒颗粒。接种到人体后,病毒可以感染细胞进行复制,直到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清除掉病毒,保留特应性免疫反应。
因此,这种疫苗接种与无症状感染最为相似,可以产生更充分的免疫反应。但是,减毒疫苗由于是活病毒,存在一定的致病和严重副反应风险。
可复制的病毒载体疫苗,就是将新冠病毒产生关键免疫原性的RNA转移到一种可以复制的病毒载体中,接种后病毒载体可以类似于减毒疫苗的类感染,也往往可以保证产生充分的免疫反应。
可见,如果从原理上讲,无症状感染更类似于减毒疫苗和可复制病毒载体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