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阳性的人还会再次感染吗,钟南山称「感染BA5后再感染XBB的几率仍较高?
首先,我们应该继续坚持佩戴口罩,并确保口罩的质量和紧密度。口罩可以有效地阻止飞沫和气溶胶的传播,从而减少病毒的传播。另外,在人群密集的场合,最好使用N95口罩,以提供更好的保护。
西安第二轮核酸检出127例阳性?
现在西安的疫情目前还是很严重,在23日已经全市居家隔离的状态下,最终还新增病例52例,到目前为止,累计病例已经达到255例,整个陕西省还有延安市五例,咸阳市四例。再加上外泄传播的广东东莞市、河南周口市、山西运城市,已经北京市,总的此次西安疫情预估计已经达到了近300例。
其实我们预估下,当防疫进入到全市静止下来的情况下,那么也就是最大的大招了,此时说明真的进入到社区传播阶段了,也就是最严重的阶段。仅仅针对重点人群进行封闭隔离,已经不适用了,如果想完全断绝疫情传播的路径,只有放大招,才有可能将病毒扩散止住。
在前期西安的防疫管理确实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现在我们看全市静止的第二天,防疫工作真的都进入正轨了。针对全市工作来说,剩下的就是一遍遍的核酸检测,对于确诊病例的行程和密切接触人进行细致的一遍遍梳理和排查,不断的标示出风险区域和重点监测人群,将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民众慢慢的分开。
估计如果抓得紧,也就是在这几天,可以将密切接触者可以集中隔离观察,将重点防范区域进行彻底集中消杀。那么乐观的话,应该在一个星期之后,也就是元旦假期完毕之前,居家隔离应该会解除。所以西安民众也不用过于忧虑。
全市居家隔离是要付出经济损失的极大代价的,肯定早一天放开都是好的,一定是有着时间限制的。稍微等待西安的疫情再过两天,就能看出拐点何时会到?其实现在最担心的就是22日的民众物资大抢购,会不会导致病毒出现一次爆发潮?要过几天观察数据变化就知道了。如果没有,还是比较相信基本上在元旦之前就会迎来拐点,民众就可以放松隔离措施。有可能在元旦之后开启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现在西安新的一轮核酸检测采样已经超过400万人,机场也没有了国际航班和国内航班,高速路口也已经进行了封闭。基本上我们可以说再不可能出现疫情外泄了,周边的邻居城市和其他省份城市也可以放心了。同时也第1批对于防控疫情不力责任人26名进行了处分,后续有可能还会有第二批甚至更多。
西安加油!既然已经上了最严格的防疫措施了,大家有一定要服从防疫部门的指挥,全力以赴,共同配合,将这次疫情难关度过。全国民众都会支持西安的!生活物资也会保障的充分充足。西安的市民们安心的在家里猫几天,也就当做辛苦了这一年,提前好好休息几天吧。
西安必胜!
又强烈要求国家立刻全部封闭起来管理?
首先我说一下个人观点,继续实行封闭管理,我不赞同!
疫情在三年时间里,国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开发研究疫苗,做好几次核酸检测,大力建设方仓医院,这些举措都降低了病毒对我们老百姓的传播,我们不应该再给国家添麻烦了!
我们现在都有接种疫苗,身体都有抵抗力,病毒的毒性已经降低了很多,现在大多数人阳了以后,基本上几天都可以恢复。
而且实施全面封闭的这几年,经济严重下滑,封闭期间有很多家庭失业,财务困难,为供房贷,车贷而痛不欲生,毕竟每个家庭的状况不同,最起码要保证每个家庭能正常生活!封闭管理提供物资供应也很麻烦。
针对疫情,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有效方法,如限制聚会、加强个人卫生、鼓励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等,这些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起到防范效果,同时减少了经济和社会的负担。采取合适的防控措施,例如及时检测、隔离和追踪病例,以及加强个人防护等。
封闭管理只是一种解决疫情传播的方法之一,长久方针,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提高公共卫生意识、加强防控措施、加强科学研究、加强资源调配和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早点研究出预防的疫苗,来解决疫情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保护老百姓健康的同时,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封闭管理可能会增加老百姓对政府的不信任和不满,因为一些人可能会感到政府并没有尽力去解决问题,而是采取了不负责任的措施。我们现在应该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多的疫苗和医疗设施,加强科学研究和信息传播,从而提高政府的能力和信誉。
相信政府举措,静待开花结果的时刻!我们一定能回归没有疫情前的正常生活!
新冠阳性转阴后?
不知道,我很想问一问呢。昨天去了趟医院,医生说很多专家都在说如何如何治疗如何如何好,但是事实是很多人不晓得为什么又转阳了,难受的不行,我看见医院里面坐满了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尤其是小孩子特别遭罪,所以不管早晚都挺难熬的[捂脸][捂脸][捂脸]
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能被第二次感染吗?
之前一直有人怀疑新冠患者治愈之后,还会二次感染,但是一直没有证据。有出院者再次检测发现阳性,只是统称为复阳。
5月7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王贵强,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肺炎患者复阳的病例整体发生情况在我国初步的数据是5%~15%。”
7月6日,《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上也发表了一份研究[1],对武汉651例新冠出院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中位数为48天,发现3%的出院者也出现了复阳的现象。
这些“复阳者”,可能是之前的病毒没有从体内真正消失,也可能是重新感染了新的病毒。因为之前认为再次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小,核酸检测出现假阴性的可能性又比较大,所以一直认为“复阳”者所检测到的,是之前体内残余的病毒。
8月24日,香港媒体报道,经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团队基因测序证实,香港确认了世界上第一例“二次感染”的病例。这是一名33岁的香港男子,于今年3月底确诊感染新冠病毒,4月中旬康复出院,8月初经英国到西班牙旅行,返回香港后接受检测再度确诊。
为什么能够确认是“二次感染”呢?因为患者两次感染的病毒从基因上看,有24个不同之处,而且这些差异分布在9个不同的病毒蛋白上。由于两次病毒的差异比较大,分布也比较广,说明二次查到的病毒,基本不可能是之前体内的残存病毒进化而来,而是再次感染的病毒。[2]
而且第一次的感染的病毒,与香港当地流行的病毒株一致;而第二次感染的病毒,也与欧洲目前流行的病毒株一致。正是因为欧洲目前流行的病毒与香港3月底流行的病毒差距比较明显,才让“二次感染”得以确认。如果该男子二次感染上的是一个非常相似的病毒,那也就只会当作是一般的复阳了。
需要指出的是,这名香港男子,在二次感染之后,并没有像第一次感染时那样出现症状,而是属于无症状状态。所以,这需要进一步进行观察,如果二次感染者都是无症状,那“二次感染”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了,只是用来确认一下人体的免疫保护还不错,虽然病毒进入了人体,但是无法兴风作浪。
当然,目前尚不能忽视二次感染,在有疫情的地区,还是应该注意必要的保护,哪怕是之前已经感染过,或者打过疫苗的人。
图:意大利特色的面具,就是因为对付中世纪的瘟疫才出现的。
参考文献:
1. Mei, Q., et al.,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ho tested positive for COVID-19 after recovery. Lancet Infect Dis, 2020.
2. To, K.K.-W., et al., COVID-19 re-infection by a phylogenetically distinct SARS-coronavirus-2 strain confirmed by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