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丸的功效与作用配方,归脾丸的副作用是什么?
归脾丸的副作用是什么
归脾丸副作用目前尚不明确,有引起消化道不适及皮疹的病例报告。
归脾丸由党参、白术、炙黄芪、当归等成分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主治心脾两虚和脾不统血所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面色萎黄,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若服用后引起面部潮红及丘疹,应停止用药,一般会自行消失。不良反应还见于消化道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等。
有口渴、尿黄、便秘等内热表现的患者忌用归脾丸;感冒发热的患者也不宜用归脾丸。具体的药物使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请勿自行用药或自行根据症状加减药物,也不可在无遵医嘱的情况下长期使用药物。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归脾丸和参苓白术散可以一起吃吗?
可以放在一起。归脾丸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做梦、头晕、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崩漏出血。参灵白术散具有益气健脾、透湿止泻的作用。用于脾气虚弱,内邪潮湿,症状见腹胀,不思饮食,大便腹泻,四肢无力,体重轻,淡黄色,舌苔白,脉搏慢。
归脾丸的主治和功效是什么?
归脾丸的主治和功效是什么
归脾丸主治心脾两虚。有补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
归脾丸主要适合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的治疗。对于心脾两虚而导致的心慌气短、失眠多梦、头晕乏力、食欲不振都是比较适合的。
归脾丸主要适合于心脾气血不足的调理,适合于体虚的治疗。平时思虑过度、熬夜劳累、饮食不规律导致的心脾两虚,可以用归脾丸来调理。
对于心悸、怔忡、崩漏等病症,归脾丸有一定治疗的作用。辨证是气血不足,心脾气血亏虚的病症可以用归脾丸来治疗。
建议要根据病情的不同辨证后,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人参归脾丸成分是什么?
人参归脾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的中药成分有人参、白术、茯苓、炙黄芪、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木香以及炙甘草等常见的药材。这些中药成分大多都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配合一起使用,能够治疗失眠健忘,心悸等病症,对于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以及脾胃不畅导致的便血等症状也有很不错的治疗效果,但是患者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之下选择服用。
归脾丸适合什么人吃?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对临床中医来说,看到归脾丸,往往会联想到归脾汤,因为它是归脾丸的前身,即归脾丸是在归脾汤方剂的基础上,把汤剂改变成为了丸剂,既便于服用,又方便携带。
归脾汤在我国中医方药中,可谓是大名鼎鼎的经典名方。
归脾汤最早见于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一书中,共9味草药;后在明代薛立斋所著的《校注妇人良方》中,又在原方基础上,增加了当归、远志两味草药,变成11味。
直到明代张三锡所著的《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七中,出现了归脾丸剂型,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的归脾丸,由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共计11味中草药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
那么,归脾丸适合什么人吃呢?
今天我就和大家伙儿一起,来聊一聊这个问题,仅供参考。
首先对归脾丸进行简单的方解我们知道中医用药,一向讲究君臣佐使,归脾丸也不例外,其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分别如下。
1.君药(2味):黄芪、龙眼肉
(1)黄芪甘微温,补脾益气;
(2)龙眼肉甘温,既能补脾气,又能养心血,此2味共为君药。
2.臣药(3味):党参、白术、当归、
(1)党参、白术,性甘温补气,与黄芪相配,加强补脾益气之功;
(2)当归甘辛微温,滋养营血,与龙眼肉相伍,增强补血养心之效,此3味作为为臣药。
3.佐药(5味):茯苓、酸枣仁、大枣、远志、木香
(1)茯苓、远志宁心;
(2)酸枣仁养血安神;
(3)大枣调和脾胃,以助生化;
(4)木香理气健脾,与补气养血配伍,使之补不得碍胃,补而不滞,此5味作为佐药。
4.使药(1味):炙甘草
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作为使药。
以上11味中草药合用,组成君臣佐使,共起益气健脾,养血安神之效。
归脾丸适合什么人吃?归脾丸的功效核心,在于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所以,归脾丸适合心脾两虚的人吃。
心脾两虚患者的具体症状表现为:心悸怔忡(心慌心跳),健忘失眠,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
也用于脾不统血,症见便血,皮下紫癜。
此外,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或带下,也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
哪些人要禁用、慎用归脾丸?1.对归脾丸过敏者禁用;
2.感冒发烧患者禁用;
3.有口渴、尿黄、便秘等内热表现者禁用。
4.归脾丸性状发生改变禁用;
5.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糖尿病、肝病等慢性病严重的人慎用,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6.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儿童要慎用,须在医生指导和成人监护下进行。
归脾丸的用法用量有哪些?现已上市的归脾丸剂型有水蜜丸、大蜜丸、小蜜丸、薄膜衣水丸、浓缩丸、浓缩水丸,不同厂家规格有所不同。
服用归脾丸,应在饭前服用,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建议遵医嘱,在医生指导下,参考以下服用剂量。
水蜜丸:一次6g,一日3次;
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3次;
小蜜丸:一次9g,一日3次;
浓缩丸:一次8-10丸,一日3次。
服用归脾丸需要注意什么?1.如果服用归脾丸的同时,还需要服用其他药物,如感冒药,则一定要咨询医生,不得擅自同时服药。
2.服药期间,宜清淡饮食,忌食用生冷油腻的不消化食物,也不可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茶饮,以免影响药物发挥其效果。
3.当发生漏服归脾丸时,如果漏服时间较短,请尽快补服;如果快到下一次服药时间(超过两次正常用药间隔时间的一半),请跳过此次漏服的剂量,直接于下一次服药时间服药。
切莫一次服用两倍剂量,以免引起毒性反应。如果您不能确定服用剂量,请咨询医生。
4.如果服药两周,症状无改善或者症状加重,应停止服药,及时去医院就诊。
5.服用归脾丸,有引起消化道不适及皮疹的病例报告;如用药后感觉身体不适,请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程度判断是否停药或采取必要的措施。
总结:归脾丸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适合于心脾两虚的人吃。具体适合症状表现为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也可用于脾不统血,症见便血,皮下紫癜。甚至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或带下,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特别提醒:本文仅供参考,应用需遵医嘱;评论区中推荐的用药,均需谨慎试用,切勿打款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