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有抑郁,身体上会有哪些变化?
抑郁症是医学疾病,国际诊断标准很明确的规定什么样的患者是抑郁症,我不明白为什么有的咨询师在回答里敢说精神病过度解读心理疾病?就连心理学的发源地德国也把抑郁症归为精神疾病!很多时候真理还得靠争取?
抑郁症的表现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抑郁症是持久的情感低落、睡眠减少、精力减退、兴趣丧失、社交退缩、自我评价过低、自罪自责、悲观厌世。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精神疾病,长时间得不到控制的抑郁症状会逐步侵害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很多长期患病的患者因为达到了精神残疾的标准而办理了残疾证。
抑郁症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最重要的一定是监测和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一旦出现明显的自杀倾向, 一定第一时间带其到精神专科医院治疗。很多严重到这个程度的抑郁症患者是不可能自愿治疗的,在患者意愿和患者生命之间做选择,我相信家人都知道应该怎么选!
抑郁症患者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排解精神压力,坚持按照医嘱服药,足量的维持期治疗是减少复发最重要的手段!过早停药后不久病情复发的例子见过太多太多了!切记不要自己放弃治疗机会!
抑郁症患者身体上有哪些变化?去年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心境障碍团队发布了一个多中心合作的调查报告——《中国抑郁障碍临床特征调查报告》,其中躯体化症状分析是这样说的:
排在第一的是失眠,发生几率64.6%
第二名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躯体不适症状,发生率46.9%
第三名是体重减轻,38.5%
第四名是食欲减退或缺乏饥饿感,37.6%
并列第五名是循环系统和头痛,发生率都是31.3%
后面还有性欲减退31%;胃肠道症状29.6%;呼吸系统29.6%。
可以说抑郁症给患者的身体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和负面的。
忠告!去年在上海学习期间接触了很多心理咨询师,大部分还是比较规范,按照精神卫生法中的规定不接触疑似和确诊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和咨询工作。因为咨询师没有医学背景,根本无法治疗抑郁症,甚至看了其它咨询师的回答,惊讶于某些咨询师的偏见和无知!抑郁症是精神医学疾病,是要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的精神医学疾病。是有生物学特征的精神医学疾病!请不要因为你的不当言论,给抑郁症患者带来无法挽回的延误!请尊重科学现实!你治疗抑郁症说明你已经违反了法律,学点法律吧,虽然你关闭了回复功能一样会被举报的!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抑郁症?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果能够有效的解决,就会很开心。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就有可能产是抑郁情绪,比如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所以即使出现这些问题,也不要紧张,更不要轻易给自己扣上抑郁症的帽子!当然如果这种抑郁情绪长时间持续存在,甚至已经达到了病态的程度,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他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抑郁症,我们不要轻易拿一些抑郁症的表现来对照自己,认为自己符合了这些些特征就一定是得了抑郁症,这样自己先入为主的思想,很容易把自己“诊断”成抑郁症。一定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系统的诊断,明确病因,并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最终战胜抑郁症!
总之,抑郁症并不可怕,也可以完全治好,关键看你如何面对,只要树立坚定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一定能够走出抑郁症的阴霾,重回阳光灿烂的自己!
抑郁症都有哪些症状?
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相当于西医抑郁病、焦虑证,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西医治疗常以抗抑郁药物治疗为主,但由于其副作用大,且很难根治,故较多病人转求中医治疗,郁病,“五脏六腑皆令人郁,非独肝也”,但多以气机不畅为主,风、火、痰、浊、湿、食、瘀等相兼为患。
一、疏肝理气法治郁病。郁病的发生,大多由于情志不调所致,肝主疏泄,条畅气机,故而各种原因所致肝失疏泄,均可致郁病的发生,郁病初期多为实证,后期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但治疗上总以“疏肝理气”为法治之,临证时,若症见默默不食,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者,系少阳枢机不利,常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若痰阻气滞,常合半夏厚朴汤;少阳之上相火主之,若少阳枢机不利,郁久化热,热传阳明者,大柴胡汤治之,若燥热偏盛者,柴胡加芒硝汤治之;三焦为决渎之官,唐容川认为少阳为西医之“连网与鸡冠油 ”可见少阳病病变最为广泛,若少阳邪气弥漫,致胸满烦惊,谵语,一身尽重等,则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之,董老临证用此方治疗郁病,认为郁病多因少阳之邪弥漫,阳气郁滞所致,故多用之,而方中因铅丹有毒,常用赭石、磁石等重镇之品代之,亦有较好的疗效;若气机不畅,阳气不达,可用四逆散;若气滞血瘀,常用柴胡疏肝散,日久化热,用丹栀逍遥散;虚证者,亦不离“疏肝理气”法,盖无论虚实,郁病与气机郁滞关系密切。二、 涤痰开窍法治郁。痰湿致病,病症多端,故有“百病皆有痰作祟”之说,黄元御认为痰湿可“格精神交济之关”,郁病由生;郁病之因,可由肝气不疏,气血痰湿互为因果,无论肝气不疏与痰湿先后,治疗均应疏肝理气、化痰开郁为法,但需分清孰轻孰重,若肝气不疏较重,上已述之;若痰湿较重,蒙窍扰神,则可见头昏蒙重,默默不食,郁郁寡欢,困倦乏力等症,治之以涤痰开窍,可用外台茯苓饮、五苓散等加减。若痰湿久蕴化火者,可合用龙胆泻肝汤;伤阴者,合加减复脉汤。三、 辛开苦降法治郁临证时,最为常见的是郁病患者常常心下痞满,究其原因,盖两者相互影响为病,郁病患者肝气郁滞,气结胸胁、胃脘,故感心下痞满;反之,心下痞满,又会影响气机;治之常用辛开苦降法,分而论之,若症见默默不食,心下痞满,呕恶等辩证属寒热错杂,常用半夏泻心汤治之;若病久,胃气虚弱者,症见卧起心烦不安,心下痞满,谷不化等,常用甘草泻心汤治之;若胃虚不化水饮,痞满、肠鸣、腹泻等,则用生姜泻心汤;若病久及肾,心下痞,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治之。四、温肾补阳法治郁少阴病提纲“脉微细,但欲寐”结合郁病患者性情绪低落、兴趣缺失,故不难看出郁病与少阴肾阳亏虚的关系,盖阴主静,阳主动,内经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故治疗阳虚之郁病,常用温肾补阳法治之,补阳之法,可阴中求阳,桂附地黄丸也;可单刀直入,四逆汤也,均可获捷效。五、养阴安神法治郁阳虚致郁者多,阴虚致郁者亦不少,盖阴虚生内热,虚热内扰,则心神不安;临床表现多样,有表现为抑郁不畅,心烦易怒,默默不食,欲卧不卧,欲食不食,欲行不行诸症,如百合病;有表现为悲伤欲哭,数欠伸,心烦不寐等,如脏躁;再有表现为虚烦,精神抑郁,虚劳,不得眠等如酸枣仁汤证。六、活血化瘀法治郁瘀血致郁,很少有人提到,其实两者亦常常相互影响为病,郁病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而瘀血阻滞,又会加重气机郁滞,常常表现为善忘、心里热、急躁、抑郁等症,《内经》谓血在上喜忘是也,治以活血化瘀之法,首选王清任之逐瘀汤系列,临证用之,效佳。躁郁症跟抑郁症有什么区别?
您好!抑郁症只有得到及时治疗,才有好转的可能,但是抑郁症的诊断却是一个难题,若诊断失误,治疗效果会适得其反。在抑郁症知识未普及前,约20%的抑郁症患者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但对抑郁症的认识提高后,另一种重要的误诊出现频繁,那就是双相心境障碍(躁郁症)很容易被误认为抑郁症。双相心境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它的表现是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常常交替发作,也被称为双相情感障碍。一般研究者认为,只要有符合诊断标准的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即可被诊断为双相心境障碍,这种病多发在20岁左右。
首先,抑郁症发作的表现:与单相抑郁症相比,双相心境障碍的抑郁症发病较急,病程较短,反复发作较频繁;情绪不稳定、易激怒、精神运动性激越、思维拥挤、睡眠增加、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更多的自杀观念和共病焦虑及滥用。
其次,躁狂症发作的表现:情绪高涨,每天自我感觉良好,兴高采烈,有时情绪不稳易激怒;思维奔逸,思潮汹涌,有很多想法,言语跟不上思维,口若悬河,讲个不停,但内容浮夸不切实际;活动增多,精力旺盛,忙忙碌碌,但没有确定目标,最终一事无成:身体反应常常是面色红润,两眼有神,瞳孔放大,失眠多梦,食欲大增或突减,性亢奋或冷淡;注意力不持久,记忆力下降,可能出现错觉、幻觉、幻听等症状。
最后,混合发作的表现:躁狂症和抑郁症有时会同时出现,但比较少见,通常是在躁狂与抑郁快速转换发生。如果一个躁狂症发作的患者突然转为抑郁症,短时间内又再恢复躁狂症,那么他给人一种“混合”的印象。但混合发作时,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均不明显。容易误诊为分裂心境障碍或精神分裂症。双相心境障碍和抑郁症虽然都同属于心境障碍,但在治疗上却是不同的,双相心境障碍的自杀率还要高于抑郁症,如果按照抑郁症治疗,一是难以治愈,二是如果抑郁解除后,则会导致转向单一的躁狂,发病频率明显加快,且患者自杀的风险十分高。
抑郁症是什么?
很多人总是把正常的抑郁情绪与抑郁症混为一谈,若是遇到敏感的人,可能会增加他人心理负担。精神分析仪小编认为正确了解抑郁症是非常有必要的。抑郁症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病人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判断抑郁症状。
精神分析仪小编整理抑郁常见症状有以下九项症状:(1)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2)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3)精神活动性迟滞或激越;(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7)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性欲明显减退。
如果一个人出现情绪低落的同时伴有上述症状中的四项时,最好去医院做精神分析仪检测就可以确定病人存在抑郁症状了,但抑郁症状持续至少2周以上,以及由此造成病人社会功能受损,或者给病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就需要到精神科或心身科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