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妙丸十大神奇功效,黄柏是什么样的药材?
欢迎阅读!请点击关注,分享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常识。
黄柏属常用的滋阴降火中药,其味苦性寒,有滋阴降火的功效。但与其它滋阴降火药不同,黄柏不但能清热,还能燥湿,清相火,退虚热,并且有保阴液的作用。所以,常用于湿热蕴阻诸证以及阴虚火旺的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的治疗。现略答黄柏中药饮片的主治功效与作用如下。(黄柏图片)
黄柏的植物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其中药饮片规格有生黄柏,盐炒黄柏,酒炒黄柏,黄柏炭四种。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一般用于滋阴降火,治疗阴虚火旺,盗汗骨蒸,宜用盐炒黄柏。用于清上焦湿热,治疗口舌生疮,宜用酒炒黄柏。用于止血,或用于崩漏及赤白带下,宜用黄柏炭。另外,黄柏的药用植物有两种,还有一种为芸香科植物黄檗的干燥树皮,中药饮片名为关黄柏,其主治功效与黄柏一样,可通用。
黄柏的中医临床应用
黄柏的主要药用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热瘙痒的治疗。在应用黄柏时应注意!黄柏的滋阴降火,主指阴虚火旺时用黄柏降火清热,使阴不受虚火消灼,并非指黄柏有直接的滋阴作用。也可以这样认为,黄柏有降火清热作用,但并无滋阴功效。也正因如此,在中医临床中,用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盗汗遗精,一般都与知母配伍应用,以增滋阴之效。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一般单用生品研未外敷用治湿疮瘙痒,内服很少单味用药。如用治湿热诸证,属湿热泻痢者,多与白头翁,黄连,秦皮同用。属湿热黄疸,多与栀子,茵陈,大黄同用。属湿热下注,足膝肿痛,或尿酸高所致的足膝肿痛,多与炒苍术,牛膝,生薏仁同用(中成药四妙丸)。用治阴虚火旺,咽喉肿痛,多与知母加六味地黄汤应用(知柏地黄丸)。(关黄柏图片)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以上简答,如有不足,望评论补充。
谢谢阅读!
用什么中成药调理比较好?
脾胃虚寒,肝胆郁火,下焦湿热,这三个中医证型,在中医门诊是比较常见的。脾胃虚寒,肝胆郁火在中医上属于脏腑辨证,下焦湿热属于三焦辨证,至于用什么中成药调理比较好,与朋友们浅谈如下。
一、先谈一下脾胃虚寒证:
有关脾胃虚寒的中医文献:《普济方》(卷二十脾脏门)中指出:“夫脏腑气虚,脾胃衰弱。阳气不足,阴气有余。邪冷之气,内搏于足太阴之经,伏留而 不去”。
以上文献可以看出,脾胃虚寒一是脾胃虚弱,阳气不足,虚寒内生;二是寒邪直中脾胃,伏留不去,伤及脾阳,脾阳虚衰,虚寒内生,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的病因病机:年老体衰,久病不愈,累及脾阳,脾阳虚衰;或长居寒凉之地,喜食生冷,寒邪直中脾胃,日久脾阳虚衰,虚寒内生,出现脘腹冷痛,喜温喜按的证候。总的病机是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
脾胃虚寒主症:畏寒肢冷,脘腹冷痛,腹痛绵绵,喜温喜按,面白少华,口淡不渴,腹胀腹泻,完谷不化,女子带下清晰,痛经,舌淡白苔薄白或白滑,脉沉迟无力。
治则:温中健脾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 中成药:小建中颗粒,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丸丁蔻理中丸、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宝宝乐。二、再谈一下肝胆郁火:
有关肝胆郁火的中医文献:《临证指南医案·郁》中指出: “七情之郁居多,如思伤脾,怒伤肝之类是也。其原总由乎心,因二情志不遂,则郁而成疾病矣,其证心牌胆为多。”
《黄帝内经》中指出:“肝为刚脏,在志为怒,怒伤肝。”
从《黄帝内经》文献中可以看出,怒伤肝,肝为肝脏,将军之官,草木之脏,喜调达而恶抑郁,其性刚烈,其气易亢易逆。情志不遂,形成肝郁,肝郁久化火,肝火旺盛。从《临证指南医案·郁》文献中可以看出,怒伤肝,情志不遂,形成郁病,肝郁之证居多。
肝胆郁火病因病机:平素脾气急躁,或生活与工作压力,情志不遂,形成肝郁,肝郁日久,郁而化火。
肝胆郁火主症:胸胁胀痛,胸闷不适,脾气暴躁,头晕头胀,咽有异物感,颈部瘿瘤瘰疬,叹气舒服,失眠多梦,面有黄褐斑,女子乳房胀痛,月经块多,小腹胀痛,痛经,闭经不孕,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常与情志不遂有关,生气、忧郁后往往加重病情。 治则:疏肝解郁理气 方药:逍遥散加减 中成药:逍遥丸、丹栀逍遥丸、加味逍遥丸、柴胡舒肝丸、木香顺气丸、开胸顺气丸、气滞胃痛颗粒、舒肝健胃丸、疏肝解郁胶囊。三、最后谈一下下焦湿热:
下焦湿热:是指湿热之邪侵袭大肠或膀胱等处,表现为小便淋漓,大便腥臭稀溏,带下量多色黄等证候。分为膀胱湿热证,大肠湿热证,胞宫湿热证。 有关下焦湿热的文献:《医方考》中指出:"下焦之病,责于湿热”。
《诸病源候论》中指出:“诸淋者,由而膀胱热故也。”
由以上文献可以看出下焦之病多与湿热有关,湿热之邪下注下焦,出现淋证,出现尿急尿频,尿灼热等症。
下焦湿热的病因病机:由于嗜食辛辣,肥甘厚味,酗酒,体内酿湿热,或感受邪热之邪入里,与湿互结,形成湿热。湿热之邪下注于三焦,形成尿急尿频,尿灼热,或者带下量多色黄等湿热的证候。
下焦湿热的主症:腹痛腹泻,肛门灼热,尿急尿频,尿灼热,带下量多色黄,外阴瘙痒,阴囊潮湿,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则:清利湿热 方药:膀胱湿热证用八正散加减;胞宫湿热证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大肠湿热用葛根芩连汤加减。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八正合剂、三金片、癃清颗粒、四妙丸、葛根芩连丸,当归苦参丸、防风通圣丸。 以上与朋友们从病因病机、主症、中药调理与中成药的选择作以浅谈,大家对脾胃虚寒、肝胆郁火、下焦湿热或许有所了解,希望能帮助到朋友们!(温馨提示:文中方药仅供学习与交流,切勿自行抓药,责任自负,若喜欢中医科普与养生,请关注此号,欢迎转发帮助更多的朋友!)
该怎么调理?
“大姨妈”还真的是我们女生的“女王”,每个月来的时候呢,不仅要虚心呵护,还要忍受她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折磨,她要是如期而至,顺利度过也就罢了,但要是每次来的坐立难安,或者推后或者提前,月经量太多或者太少,这可就真的是很让人头疼了。
若是例假经常不正常,自然是建议大家去正规医院妇科就诊以查清楚原因。
若医生诊治为生理性的痛经或偶发的一次月经提前或推后,就不用过于担心,日常饮食及生活起居加以注意,再用1-2款食疗方辅助调理就好啦!
日常饮食:
1、日常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来例假胃口不好时,可以多吃一些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粥、酸甜的食物等;
2、月经期间尽量避免辣椒、花椒、白酒等辛辣刺激食物以及雪糕、冷饮等生冷食物,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活;
3、对于经常月经量大的女性可以适当增加富含铁、维生素C的食物,防治因长期经血过多而致的缺铁性贫血。
4、有研究表明,痛经与焦虑有直接的相关性,故放松心情、注意休息有利于痛经的缓解。适度的保暖,局部热敷或用生姜红糖水对于宫寒怕冷的妹子有不错的效果。
有人会问来姨妈的时候,有人推荐生姜红糖水、当归生姜水、益母草煮鸡蛋……
但是我都能吃吗?呜呜……,我不知道,有哪位大神能教教我?
是不是益母草?对女性好?只要是妇科病都能用?
答案:非也。益母草确实是妇科经产的要药,但一般是用于瘀血所致的经产症状,换句话说就是瘀血阻滞所致的痛经、经血有瘀块、产后恶露时间很长、颜色很瘀暗等有瘀血的情况才适合用益母草的药膳。
如果你本身人就很虚弱,月经颜色又很淡,来了很久都不结束,这个时候吃益母草就不是特别适合了。
益母草可以单用煮水,也可以用来煮鸡蛋,大家看清楚自己的情况再选择。
除此之外,阿胶、当归、艾叶也是常用的女性用药(当然不局限于女性)。
当归和阿胶都是补血药,如果你月经量少,月经后期,经色淡,平常面色嘴唇都特别苍白可以用一下这两味药。
其中当归兼有活血止痛的作用,兼有经痛的特别适合;阿胶兼有止血功能,如果你月经来了很久都未能停的话可以试试阿胶。艾叶也是有止血功能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阿胶和艾叶是常常同用,中医叫“胶艾汤”。
只是这三种药材都味道相对比较大,喜欢的人觉得很好吃,不喜欢的人就有点难接受,不喜欢的话可以减少用量,慢慢适应还是不错的。
食疗方推荐:
1.益母草红枣炖瘦肉材料:益母草3克、红枣5枚、枸杞3克、圆肉3克、瘦肉100克(1人量)
烹调方法:将益母草洗净,瘦肉洗净切块,红枣洗净去核,一起放入炖盅武火煮滚后,转文火慢炖1.5~2 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活血调经止痛
2.艾叶当归煲乌鸡材料:艾叶10-15克、当归5-10克、生姜3片、乌鸡半只。(1-2人量)
烹调方法:艾叶、当归洗净;生姜切片;乌鸡斩杀,清除内脏后洗净,斩件,将上述材料一同放入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1 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食用。
功效:温经止血、温阳散寒。
图片来源于网络哦
今天的回答就到这里啦,嘻嘻
喜欢你就点个赞哦,欢迎关注“省中医郭医生”,给您更多精彩。
中药对孕妇无害?
这样说太武断了,有些中药、中成药都是孕妇禁用慎用的。
《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收载的妊娠禁用中药有:丁公藤、三棱、干漆、土鳖虫、大皂角、千金子、千金子霜、川乌、马钱子、马钱子粉、马兜铃、天山雪莲、天仙子、天仙藤、巴豆、巴豆霜、水蛭、甘遂、朱砂、全蝎、红粉、芫花、两头尖、阿魏、京大戟、闹羊花、草乌、牵牛子、轻粉、洋金花、莪术、猪牙皂、商陆、斑蝥、雄黄、黑种草子、蜈蚣、罂粟壳、麝香。
《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收载的妊娠慎用中药有:人工牛黄、三七、大黄、川牛膝、制川乌、小驳骨、飞扬草、王不留行、天花粉、天南星、制天南星、天然冰片(右旋龙脑)、木鳖子、牛黄、牛膝、片姜黄、艾片(左旋龙脑)、白附子、玄明粉、芒硝、西红花、肉桂、华山参、冰片(合成龙脑)、红花、芦荟、苏木、牡丹皮、体外培育牛黄、皂矾、没药、附子、苦楝皮、郁李仁、虎杖、金铁锁、乳香、卷柏、制草乌、草乌叶、枳壳、枳实、禹州漏芦、禹余粮、急性子、穿山甲、桂枝、桃仁、凌霄花、益母草、通草、黄蜀葵花、常山、硫黄、番泻叶、蒲黄、漏芦、赭石、薏苡仁、瞿麦、蟾酥。
除了单味中药,有些中成药也会损伤胎儿和母体,孕妇应该注意,孕妇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应该咨询药师或者医生,不能擅自使用。
《中国药典》收载的妊娠禁用、忌用的主要品种有:
《中国药典》收载的妊娠慎用的主要品种有:
十香止痛丸、三妙丸、三黄片、万氏牛黄清心丸、万应胶囊、万应锭、山玫胶囊、川芎茶调丸(散、片、颗粒)、女金丸、马应龙八宝眼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天麻丸、木瓜分气丸、木香顺气丸、五虎散、少林风湿跌打膏、牛黄上清丸(片、软胶囊、胶囊)、牛黄清心丸、气滞胃痛片(颗粒)、分清五淋丸、丹七片、丹红化瘀口服液、风痛安胶囊、乌军治胆片、乌蛇止痒丸、心可舒片、心荣口服液、正心泰片(胶囊)、四方胃片、四妙丸、白癜风胶囊、朴沉化郁丸、当归拈痛丸、竹沥达痰丸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小腿肚穴位疼痛应该怎么治疗?
此部位穴位有疼痛的病症,有可能是属于感受了风寒湿之气而引起的症状,其治疗的办法,就是选择祛风散寒祛湿的药物进行治疗,其具体的药物可以用独活寄生丸这个药物服用,或是选择四妙丸这个药物服用治疗,也有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一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