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感染25年有无明显症状,有可能会有丙肝病毒吗?
诊断丙肝主要靠实验室检测丙肝核糖核酸定量(HCV_RNA),而不是参考肝功结果,所以转氨酸正常与否和有没有感染丙肝病毒不能联系在一起。丙型病毒性肝炎(HCV),简称丙肝。主要通过血液、性、母婴等渠道传播,比如脏器移植、医疗或者注射吸毒的针刀器具等;共用剃须刀、未经严格消毒的修脚、纹眉纹身刀具、共用牙刷均有感染丙肝的可能。丙肝的临床表现包括恶心、疲乏无力、尿或眼睛发黄等,确诊主要靠检查HCV定量,超声和肝功检查仅供参考。丙肝的治疗疗程还是比较长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直接杀灭病毒的药物。目前治疗丙肝的药物主要是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等。
肝脏虽然归属于人体消化系统脏器,但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全身“战略”性地位,所以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滥用药物,不饮酒(友情提示:饮红酒对健康无影响的理论缺乏科学依据,所以不喝酒最好),少吃肥腻食物多吃绿叶蔬菜。
丙肝的症状和如何治疗方法?
丙肝跟乙肝有一定的相似点,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一般会有腹胀,肝脏不舒服,或者伴随恶心呕吐等多种症状。丙肝目前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治疗,或者是采用其他一些保护肝脏的方式来进行改善丙肝的状态。患者平时要多注意作息和饮食,保持心情愉悦。
请问丙肝病人能要娃吗?
丙肝是感染丙肝病毒(HIV)引起的血液传染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由于丙肝属于传染病,不是遗传病,通过采取有效的办法预防母婴传播,是可以要娃的。
根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等专业协会的专家对有关文献的分析,认为我国目前的丙肝病毒感染者,大约有1000万人。
在我国,现有的丙肝患者主要经血液传播而感染,具体的途径包括:输血和血制品,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输血感染的患者,大多数是1993年以前接受过输血或者单采血浆回输血细胞而感染的。
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纹身,穿耳环孔等,也是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
目前由于严格检测献血者所献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丙肝主要以吸毒人员之间共用注射针头和注射器为主要传播方式。
母婴传播在中国的丙肝病毒传播中,并不占据最主要的地位,但由于涉及小孩,还是非常令人关注的。如果母亲在分娩的时候,丙肝抗体阳性,同时病毒RNA是阳性的,传播的危险性大约是4%~7%;丙肝病毒载量越高,传播的风险越大。
在日常生活中,拥抱、打喷嚏、咳嗽、饮食、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没有皮肤破损和其他血液暴露的情况下,是不会传播丙肝病毒的。
从以上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来看,决定传染性的关键有两点:第一是丙肝病毒RNA,第二是有没有破损和伤口。
丙肝病毒核酸阳性的孕妇,在生产的时候,由于有伤口和血液的暴露,所生的孩子就有感染丙肝病毒的风险。
为了降低或者消除这种风险,丙肝病毒感染者在怀孕前,应该查一下丙肝病毒RNA。如果丙肝病毒RNA阳性,不论肝功能和肝脏的彩超是否正常,都需要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使用的丙肝抗病毒药物,叫小分子抗抗病毒药物,口服的。这些药物能最大程度地抑制丙肝病毒的复制,将血液中的丙肝病毒载量降到检测不到,从而达到临床治愈。这样的话,治疗结束三个月后可以怀孕。
如果在孕期意外发现丙肝病毒感染,且丙肝病毒RNA是阳性的,也是可以继续妊娠的,分娩并停止哺乳后,可以开始抗病毒治疗。
对于丙肝病毒阳性的孕妇,由于不能口服抗病毒药物,在分娩的时候还是要特别注意,应该尽量延迟破膜以缩短分娩的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孕期尽量避免羊膜腔穿刺,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以上是女性丙肝患者的怀孕情况。如果男性是丙肝病毒感染者而女性不是,则主要是预防通过性传播给女方,对小孩不影响。
丙肝是种慢性病,虽然没有症状,但如果丙肝病毒RNA一直阳性,病情可能会持续而缓慢的进展。对于丙肝孕妇来说,要特别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不要熬夜。
龙大夫的温馨提醒丙肝患者,无论是男性和女性,都是可以生育的。由于不是遗传病,男性得丙肝并不影响他的小孩,可能通过性传播给女方;而对于女方有丙肝,最好在孕前查丙肝病毒RNA,如果是阳性,需要抗病毒治疗,待病毒转阴达到临床治愈后再考虑怀孕的问题。
我是热爱科普的龙大夫,想了解更多的感染科和肝病知识,请关注我!
欢迎评论、点赞、转发!
早期丙肝有出现一些什么症状?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一般较轻,有些患者可能患有厌食、乏力、全身乏力、黄色皮肤和巩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也有轻微或无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全身乏力、腹胀等症状。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效果很好,患者基本可以完全治愈,因此应尽快到正规医院感染科进行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