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哪些人不能吃,低压高的原因是什么?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或二者同时升高。目前全世界范围的高血压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普遍认为舒张压高比收缩压高更难于降低。
虽然现代人生活水平在提高,物质日渐丰富,但舒张压高的病人却越来越多,并且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结构的改变:由于饮食结构、饮食习惯的改变,大量的肥甘厚味导致血液里的油腻增多,致使血管外周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舒张压升高;现代人的饮食更关注口味而忽视健康,而且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从而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生活压力增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年期患者,在体力和耐力均趋下降的同时,社交活动和应酬更加频繁,面对多重生活压力,导致长期的精神紧张、工作时间长等多种不利健康的因素出现。这是现代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在努力拼搏的同时,却忽视了健康的重要性。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导致中青年群体外周血管收缩增强的情况,从而增加了血流阻力,导致舒张压升高,这正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的重要一环。
代谢障碍:研究还发现,79.6%的中年高血压患者存在代谢综合征,这表明中年高血压不是单纯的血液动力学异常,而是合并肥胖、血脂紊乱、血糖升高、高尿酸血症等因素的一种综合征,而高血压只是冰山一角。研究表明青少年脂肪肝与动脉舒张压增高密切相关,青少年高血压可以发展为成人高血压,最终形成慢性病。通过通径模型效应分析发现,对舒张压的直接效应最大者是收缩压,但总胆同醇、甘油三脂、血糖对舒张压升高也有间接效应;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更加剧了身体代谢的障碍,导致发病率的上升和发病年龄的提前。
遗传因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遗传与高血压也有密切关系,发现中青年初发单纯舒张压升高的患者与家族性相关,国外研究也表明,家庭中有高血压病患者,其后代患病率为32.4%,而无高血压病患者的家庭,其后代患病率仅为9.3%;遗传在很多疾病的发生过程中,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中医认识:中医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属本虚标实,阴亏于下、阳亢于上,从而引起火越于外、风动于内、瘀阻于脉所致。中医的理论对舒张压的治疗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药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也对中华民族的健康做了重大贡献。
舒张压升高的治疗方法虽然对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而言,以舒张压增高者较多,且患病人数在不断地增加,但是目前没有单纯降低舒张压的特效药物,以下是经过临床试验总结的对舒张压有较好降低作用的治疗方法。
西药降舒张压
吲达帕胺为噻嗪样利尿药,同时具有利尿作用和钙拮抗作用,可以通过利尿,阻滞钙内流而松弛血管平滑肌,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从而产生降压效应。通过临床试验探讨氨氮地平联合吲达帕胺与单用氨氯地平对治疗舒张压升高为主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比较,可以看到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组降低中青年血压明显优于单用氨氯地平组,尤以降低舒张压最为显著。
比索洛尔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β1-肾上腺受体拮抗剂,发现比索洛尔能够契合中青年高血压舒张压高的特点,有效降低舒张压,减慢心率,且治疗不良反应少,经济高效,是临床治疗的优先选择。另有试验通过把患者分为比索洛尔、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福辛普利组,每组30例患者,结果可见收缩压降低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组为佳,比索洛尔和福辛普利组相近,但是舒张压降低方面比索洛尔组显著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和福辛普利组,且比索洛尔控制舒张压基本可达到正常。
采用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观察发现治疗组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未服药患者,非洛地平组治疗临床有效率高达94.45%,显著高于对照组。有试验研究表明,通过比较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结果表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舒张压有更好的效果,可见降血脂对降低舒张压也有一定的效果。
中药降舒张压
通过临床实践可以发现,舒张压高病机乃木郁土壅,气滞血瘀或痰湿阻滞所致,血府逐瘀汤有改善微循环,舒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在原方燥湿化痰的基础上,加入健脾燥湿的白术,平肝熄风的天麻,主要治疗由于水饮痰湿所致的头目眩晕证,并且收效较好。现代医学研究显示温阳利水、活血化瘀能有效缓解小动脉痉挛,扩张毛细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
从中医辨证的角度,高血压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的范畴,有虚实并存的病机,实者多为肝火亢盛,病久而伤阴,则肝肾阴虚,阴虚阳亢,两者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病情迁延不愈,虚实夹杂。清肝降压胶囊在清热平肝的同时,具有补肝肾,泄实治本,标本兼治的效果。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效果和美托洛尔对比具有明显优势。
西药的治疗,一方面可以通过利尿,调节跨膜离子转运机制,来削弱血容量和平滑肌的收缩,来降低血管的阻力,从而降低舒张压,这方面相当于通过血流动力学原理来降低舒张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拮抗肾上腺素受体来降低血压,这方面主要是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来降低血压。
中药的治疗,一方面是通过活血化痰来降低血管的阻力;另一方面是通过降肝火补肾阴来降低血压。中医认为活血化痰可以解决血淤问题,且肝与人的情志相关,可以看出中西医在降低舒张压原理方面具有相似之处。
总之,中医重视气血、阴阳平衡,西医可迅速改善血压,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率,两种方法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增加疗效,使临床效果更佳。针对舒张压升高,可以通过改变血管血行的阻力,从而达到降低舒张压的作用。
一咳嗽起来就停不下来?
早晨、晚上咳嗽,白天基本不咳嗽,咳嗽还分时间段?到底身体在给我们暗示什么?在中医角度上为朋友们浅谈如下。
一、先谈早上咳嗽给我们暗示什么?
痰湿咳嗽:在中医上,早晨咳嗽,或食后,阵发性加剧,咳嗽痰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咳嗽连声重浊,痰出咳嗽减轻,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乏力倦怠,时有腹泻,舌淡白苔白腻,脉滑为痰湿咳嗽。 治则:燥湿化痰,宣肺止咳 方药: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中成药:祛痰止咳颗粒、二陈丸、橘红痰咳颗粒、杏仁止咳糖浆、陈夏六君丸、桂龙咳喘宁胶囊、半夏止咳糖浆、橘红痰咳液二、再谈一下晚上咳嗽:
虚寒咳嗽:晚上咳嗽加重,持续不已,遇寒加重,畏寒肢冷,咳吐白色泡沫痰,卧床后咳嗽加剧,少气懒言,或憋喘,舌淡白苔薄白,脉弱。 治则:温肺散寒,化痰止咳 方药: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 中成药:通宣理肺丸、强力枇杷露、附子理中丸、百部止咳糖浆、固本平喘片三、再谈一下本案例分析:
早晨和晚上咳嗽厉害,白天基本不咳,一咳嗽起来就停不下来。
病机分析:早晨咳嗽加剧,是属于痰湿蕴肺咳嗽,咳痰量多,多为白痰。晚上咳嗽,应考虑咳嗽日久,肺气虚耗,气虚为阳虚早期症状,也就是中医上讲的“气虚为阳之渐””,肺气虚日久成为肺阳虚咳嗽,也就是肺虚寒咳嗽。白天阳盛,体寒遇阳气会减轻,所以,虚寒咳嗽,白天会减轻。 辨证:痰湿蕴肺、肺虚寒证 治则:温肺化痰,宣肺止咳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四、最后谈一下养生注意事项:
1、饮食:少吃猪肉,在中医上讲,“猪肉为肥甘厚味”,容易生痰湿,容易加重咳嗽。少吃过咸的食物,加重咳嗽。
2、运动:积极锻炼身体,一是锻炼身体能改善肺功能,有利于痰液的排除,减轻咳嗽。二是锻炼身体能增加人体抵抗力,运动主升阳,特别是对虚寒证患者更有益,增强肺阳,虚寒会减轻或者治愈。
3、保暖:尽量少受寒,注意保暖,特别是对虚寒证咳嗽,尤为重要,如夏季空调少用,少冒雨雪行进,以免感受风寒,加重病情。
4、冬病夏治:中医上讲究冬病夏治养生方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阳夏季是最好的季节,对于肺虚寒的患者尤为重要,可以在不中暑的情况下,尽量参加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来补阳。少用空调,可以三伏天贴服,也可以三伏天中药养阳调理,以蓄备体内阳气。
5、积极治疗:咳嗽尽量积极治疗,或者中药调理,以免加重病情,或迁延日久,展为慢性肺部疾病,或累计他脏。
以上浅谈早晨和晚上咳嗽厉害,白天基本不咳,病因病机,以及调理与养生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到朋友们,远离咳嗽,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文中方药仅供学习与交流,切勿自行抓药,责任自负,若喜欢中医科普与养生,请关注此号,欢迎转发帮助更多的朋友!)
晚上睡觉口干是怎么回事?
口干是季节性较常见的迹象之一,是多因素引起的迹象,其中以中老年女性较为常见。该迹象可发生于多种问题当中,外部调理比较棘手。
口干的症因比较复杂,可涉及五脏六腑,实热、湿热、痰饮、瘀血、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均可导致其发生。
生理性口干
口干的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肠道水分吸收,受脾虚无法运转而形成口干,故口干常与舌苔厚白同见,一方面由于脾虚失和,属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由于肠道肌肉松弛,运转不足,属脾之气虚。很多人以为湿气只有夏天才会有,如果立秋后不注意祛除夏天残留之湿,致使脾伤于湿。脾胃的根源在于湿气,很多人发现自己整天困乏无力,无精打采,早上起床困难,头晕脑胀,发虚汗,舌头边缘有锯齿状,舌苔厚白铺满了整个舌头,舌头中间有裂纹......感觉嗓子干,嗓子疼、口干口苦口臭、全身肌肉关节痛,皮肤油光,满脸起痘,大便糖稀而肛门涩痒,皮肤湿疹等等还出现便秘情况。
秋季除了是个干燥的季节以外,也是一个湿气重的季节,所以在秋季除湿也是很重要的事情,这时候湿气最为活跃,而人恰恰是这时候身体最虚弱,人们常说的湿气,所谓“湿气”分为两种。
一种湿气叫“内湿”,即体内水湿停滞。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都可能是导致内湿的重要原因:如熬夜、久坐不运动、大量饮酒、饮食无节制。特别是有的人偏爱吃辛辣,油腻的食物,这些食物消化不了,致使脾胃虚弱,湿气内生。
另一种湿气叫做“外湿”,即外感湿邪。此种湿气主要是受到季节和地域环境的影响。高温、多雨,空气中湿度很大,人很容易外感湿邪。,雨量大、雨季长,夏天闷热潮湿,秋季干燥,冬季阴冷多雨,也很容易导致湿气入侵。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累积了很多湿气。当湿气撞上寒成为湿寒,人体湿寒气重毛病就多。所以秋季时段,祛除体内湿气是调理的重中之重
化痰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痰的病因主要由热燥而形成的,主要停留于呼吸道以及肺。化痰在饮食上应该以清淡为主,多吃滋阴润肺、清热化痰的食物。尽量不吃油炸、油腻食品,忌食辛辣、生痰上火食物。另外注意要禁抽烟、不酗酒。象梨子、罗汉果、柿子、枇杷、无花果、荸荠、冬瓜、丝瓜、胖大海等,都有清热化痰的作用。
介绍几种
1、萝卜杏仁猪肺汤:猪肺洗净血水,白萝卜1~2个,杏仁15克共煮汤食用。可治久咳不愈。
2、罗汉果1个,柿饼15克,水煎服食。
3、无花果15克,水煎调冰糖服。
4、鲜荸荠250克,洗净削去皮,用沸水烫一下,生吃,早晚各1次,连吃3~5天。
5、冬瓜煨汤食用
6、丝瓜煎汤服,或者丝瓜与豆腐同烧食用
7、胖大海五枚,甘草一钱(3克),炖茶饮服
8、花生米,大枣,蜂蜜各30克,用水共煎服用
9、瘦猪肉50克,杏仁10克,北沙参15克,用水共煎服用。
10、白梨挖去核,将蜂蜜填入,加热蒸熟。每日早晚各吃1个,连吃数日。
支气管炎都有哪些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肺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
慢性支气管炎的常见症状和发病特点常见症状:持续2年以上,持续3个月以上的咳嗽、咯痰或气喘等。慢性支气管炎易并发肺部感染,尤其老年体弱患者,排痰功能较差,少数患者可并发支气管扩张。发病特点: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节。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劳动能力和健康。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学“咳嗽”、“痰饮”、“喘证”、“哮病”等疾病的范畴。慢性支气管炎的3个病因1.肺气受损风寒燥热之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肺气被束,失其肃降而发病,吸烟喝酒、吃辛辣食物,灼津生痰,阻塞气道,可使肺气上逆而发生咳嗽。2.脾虚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聚湿为痰,湿痰上渍于肺,影响气机的通畅而见咳喘、咳痰等症。3.肾虚肾阳亏虚,气失摄纳,命门火衰,津液输化失司,肺气升降受阻,气化功能失常,水气不能宣化,为痰为饮,阻塞气道,肾阴亏损,虚火内炽,灼伤肺津,皆可使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喘咳痰。慢性支气管炎的分期治疗方法1.实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1)外寒内饮症状:咳嗽气急,喘逆,咳白色清稀泡沫黏痰,无汗恶寒,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弦紧。治疗原则:解表散寒,宣肺化饮。常用方剂:小青龙汤加减化裁。(2)痰湿内聚症状:咳嗽声浊、痰白而黏,胸脘满闷,纳差腹胀,大便溏薄,舌胖淡,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濡滑。治疗原则:温阳健脾,化痰平喘。常用方剂: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3)燥热伤肺症状:咳声短促,甚则气逆而喘,痰少不易咳出,口咽干燥,甚则胸痛,或有形寒身热等表证。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治疗原则:辛凉清肺、润燥化痰。常用方剂:清燥救肺汤加减。2.虚证(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1)脾肺两虚症状:咳嗽气短,声低乏力,神疲倦怠,自汗纳差,胸脘痞闷,大便溏薄,每遇风寒则咳嗽气喘发作或加重,苔白薄,脉濡缓。治疗原则:补肺健脾,益气固表。常用方剂:六君子汤、玉屏风散加减。(2)肺肾两虚症状:咳喘久作,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痰稀色白,畏寒肢冷,腰膝酸痛,苔白而滑,脉细无力。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治疗原则:补益下元,纳气平喘。常用方剂:生脉散加味。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病例祝某,女,69岁,内蒙古赤峰人,患反复咳喘10余年,因未及时治疗,导致咳喘加重,每逢天气变化或受凉后发作。近5年发作频繁,发作时出现喘憋、呼吸困难,无法平卧,持续数日,需住院治疗,经抗炎、平喘止咳化痰西药治疗后才得到缓解,出院后又容易复发,每逢冬季不敢下楼。去年6月初由于感冒后导致咳喘发作,出现憋喘、气短、呼吸困难的症状,到当地医院呼吸科就诊。查体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胸片显示双肺下纹理增厚,西医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经青霉素、氨茶碱等治疗15天,症状缓解而出院,而咳嗽、咳痰、喘憋经常反复,于是寻求中医治疗。面诊:经常咳嗽,咯白痰,量多,夜间喉中痰鸣,喘憋不得平卧,唇色发暗,胸胁闷胀,口干,大便干燥,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辨证:痰浊阻肺,外感风寒,肝肺郁热。处方:莱菔子、苏子、白芥子、葶苈子、杏仁、麻黄、甘草、黄芩、柴胡、薄荷、当归、白芍、茯苓、白术。二诊:上方服用8剂,咳喘平息,痰量减少,夜能平卧,大便通畅,仍感到口干少痰,舌黯红,苔白,脉弦细。上方去麻黄,加桔梗,再服15剂,所有症状消除,嘱其继续服用3个月,以巩固疗效,随诊半年未见复发。温馨提示:以上药方及用量,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