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早期大便什么颜色,小肠癌有哪些早期症状?
小肠癌有哪些早期症状?
小肠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一般中晚期才出现症状,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大便性状改变等,具体如下。
1.腹痛:是最常见症状,常表现为无规律性隐痛不适,其特点为慢性、间歇性和进行性加重。
2.腹部肿块:由于小肠活动度大、位置又不固定,所以小肠肿瘤在体检时偶可被扪及,但肿块为游走性,时有时无。
3.消化道出血:大量出血时以柏油样便、暗红色血便为主,少量时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
4.大便性状改变:起病初期大便次数并不增加,仅有大便性状改变,大便由成形变为不成形,无明显黏液和血便。随着病情发展,大便次数增加,黏液增多,但血便不多见。小肠肉瘤常伴有腹泻。
5.肠梗阻症状:小肠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阻塞肠腔,可引起肠梗阻,出现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
6.全身症状:肿瘤可引起低热、消瘦、乏力或消化不良等全身症状。
本内容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吕铮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肠癌的症状和前兆是怎样的?
肠癌,分为大肠癌和小肠癌,因小肠癌发病率较低,我们常说的肠癌,也就多指大肠癌,又称为结直肠癌,根据肿瘤所处部位,又分为直肠癌和结肠癌。
网络上常会出现一些断章取义的文章,例如“警惕,人经常放屁是肠癌前兆!”或者“注意,这四个症状是肠癌信号”等等。
虽然部分症状确实是肠癌表现,但仅靠症状是无法诊断肠癌的,且会造成恐慌,让看到的人“对症入座”,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大肠癌,唯一能明确诊断的标准是做肠镜+病理。
大肠癌早期的症状是轻微的,且无明显特异性,部分患者可能发展到中晚期才会出现一些临床症状,而早期大肠癌多是在体检或其他检查时发现。
那么,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引起重视呢?1、便血,或频繁出现脓血便、黏液血便,粪便多与血液混合,无法用痔疮解释时;
2、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突然增多,腹泻便秘交替,有排不尽的感觉;
3、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变扁,或一侧有凹槽等;
4、常觉得乏力,查出贫血,且粪便隐血结果多次或持续呈阳性;
5、持续出现腹部不适、隐痛或绞痛,有时还能摸到腹部包块;
6、中老年人群突然消瘦,食欲下降等;
临床上,因大肠癌症状不典型,也较易出现误诊,多与痔疮、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克罗恩病、肠息肉、肠炎、痢疾等混淆,如果频繁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诊做一下肠镜等检查,来明确是否为大肠癌。
哪些人要重视肠道筛查?1、有大肠癌家族史人群,即一级亲属患有大肠癌,本人患肠癌的风险较高,需尽早进行肠道筛查;
2、喜食高脂肪、红肉、油炸类食物,不常吃蔬菜水果,膳食纤维摄入较少的人群;
3、有肠息肉病史的人群,不管是摘除过一枚还是多枚肠息肉,都要做好定期随访复查;
4、有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或胆囊、阑尾摘除超过10年以上人群;
5、久坐不动的肥胖人群,长期心情压抑、焦虑、抑郁等人群;
6、长期便血、便秘、腹泻的人群,要尽早做肠镜明确病因;
7、已经确诊有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等,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做肠镜检查。
一般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要开始进行肠道筛查,包括便常规、粪隐血试验、直肠指检、结肠镜等,如果出现黏液血便、大便次数增多、不明原因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建议就诊明确。
了解更多结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请关注【东肿结直肠陈海鹏】
肠癌症状有哪些?
肠癌是中国十大高危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中国癌症年度报告,每3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肠癌。癌症就像晴天霹雳,可怕而困难。那么肠癌的早期有四种物理症状,不要忽视它。如果这四种症状出现,可能是肠癌的早期阶段:
症状一:不规律的排便
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排便轻松顺畅,排便后感觉舒适。如果是因为肿瘤压迫肠道,大便时常感觉不顺畅,甚至很多天都不排便,有时大便中带有血或粘液。大便外形和形状非常不规则,有的是细条纹。这都是由于肿瘤占据了肠道空间而引起的,此时我们必须警惕肠癌,不可忽视!
症状二:便中带血。
便血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体征,也是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同时,这是许多人容易忽视的信号。尤其是那些患痔疮的病人,有很多血便的病例。它们也很容易被忽视。因此,日常大便不可忽视。每天排便后,最好对自己的大便进行初步观察,一旦发现大便的颜色是暗红色或伴有大量粘液或脓液,最好去医院检查和检测。
症状三:体重下降和虚弱
如果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健康人突然出现消瘦、发黄、消瘦、全身疲劳、无精打采等症状,此时必须注意,这可能是肠癌的征兆。因为肠癌对人体有很大负面影响,会增大腹腔的压力、肠梗阻、腹水、黄疸等症状,尤其是晚期肠癌患者会造成一系列全身不适。
症状四:产生压迫性的尿频尿急。
很多人,尿频尿急是很常见的现象,所以很多老年人对此不太关心。但是,如果是肠癌或患有前列腺癌、膀胱炎症的患者,会对尿急症表现出频繁的反应,因此,如果老年人出现这种症状,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体格检查,找出具体原因、症状。及时处理。
如果不想得肠癌,那么这五件事,再难也要坚持:
第一:再忙也要运动。
第二:远离烟熏和油炸食品。
第三:规律的作息
第四:远离烟酒。
第五: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减少盐的摄入。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点击右上角“关注”后,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肠道癌的早期症状什么样?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占全球癌症发病率的10%,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每年新增病例超过120万例。但我国的早期诊断率很低,很多患者被检查出肠癌时,已是晚期,令人惋惜。
早期大肠癌能做到“无声无息”,几乎没有症状出现,与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有时难以区分,因此容易被患者及医生忽视。大肠癌的症状与肿瘤发生的部位、病程的早晚、有无并发症等密切相关。常见的症状有以下几种:
1)排便习惯改变
当肿瘤生长至一定程度后,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腹泻、里急后重、便秘、排便困难等。便秘患者通常表现为便意少、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费力;排便不畅、大便干硬及有排便不净感。
2)大便性状改变
早期大便性状无明显改变,随着肿瘤生长,大便不成形、大便形状变细变扁、有时伴有血便。便血不能误认为“痔疮”,很多人工作忙,出现便血,以为是坐太久而引起的痔疮病。其实痔疮便血是便后滴鲜血,而大肠癌是便中混有深色的血,很容易被忽略。
3)腹痛
早期腹痛极为少见,偶有隐痛,多为便前隐痛,便后缓解。
4)腹痛肿块
腹部肿块多为肿瘤本身引起,当肿瘤浸润肠壁全层后,与邻近脏器或肠管粘连,也是形成肿块的原因之一。
5)消瘦
有些患者对一些疾病信号不在意,往往耽误了治疗时机;比如有些女孩子整天喊着减肥,但停止减肥后,不明原因两个月内体重减轻3公斤以上的,应及早到医院检查。
早晨便便有血就是肠癌吗?
说起肠癌是个让人很痛苦的疾病,很多人早期症状只是腹泻、或者大便流血,很长时间后才发现已经是直结肠癌晚期。去年5月份,台湾主持天王猪哥亮因大肠癌、肝衰竭病逝,享年70岁。猪哥亮在上个世纪80年代凭借《猪哥亮歌厅秀》录像带风靡全台,其主持风格影响了几代台湾主持人。
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30岁以下的年轻人就占了15%左右,30岁以上的人群也不在少数,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肠胃道恶性肿瘤,发病总数在我国排到前五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健康。
大肠癌是典型的“富癌”,跟错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着直接关系。通常在富裕发达地区高发,贫穷地区相对低发。下面就具体和大家说说,直结肠癌发病前,身体会有哪些征兆:
1、习惯性大便出血,要小心直结肠癌的存在:
痔疮出血是多数人都遇到过的情况,俗话说“十男九痔”,说明痔疮是很常见的情况。但由于痔疮发病位置让人难以启齿,很多人发现有大便出血症状后,就自己忍着,或随便买点药膏涂抹,不去医院检查结果耽误了直肠癌最佳治疗时机。
当然,痔疮导致的大便出血,和直肠癌导致的大便出血,有本质的学别。痔疮出血症状一般为手纸带血,或滴血,或呈喷射状出血;肛裂引起的便血一般量较少且伴有剧痛。
而直肠癌引发的大便出血,可能只是排出一些粘液、血便,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但大便次数会明显增加,可每次都排便不多。另外,如果粪便中带血并混有黏液和脓性分泌物,拌有便条变细症状,则应高度警惕结、直肠癌的发生。
2、直系亲属中,有人曾患有肠癌,要小心:
如果你的亲属当中有患大肠癌的,那么自己也要注意了,尤其是自己的父母有大肠癌的症状,据调查的数据表明,有20%左右的大肠癌患者,跟遗传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另外,也因自己的饮食习惯有关系,所以,这类人群需要注意自己日常饮食,平时可以用粗粮代替一部分的精白米面,粗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胃的消化。
3、腹部异常的疼痛,要小心肠癌:
当肠癌出现糜烂、继发感染时,由于相应肠段蠕动增加和痉挛,可出现腹痛。部分患者以持续腹部隐痛为首发或明显症状,右下腹疼痛时,常被误诊为慢性阑尾炎。
除了以上三种比较常见的肠癌症状外,哪些人群,又是肠癌的高发人群呢?
1、经常吃油腻食物的人:日常饮食中,长期处在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并且很少吃蔬菜的饮食习惯。其它诸如经常吃烧烤、从儿童时期开始吸烟、嗜酒、以及长期喝咖啡,都会增加大肠癌发病风险。
2、长期便秘:便秘并非诱发肠癌的原因,只是得了肠癌的人,会更频繁的发生便秘。大部分的大肠癌患者会出现便秘的现象,这是因为大肠癌发生之后,里面的肿块可能会压迫肠道,阻塞肠道蠕动,就有可能造成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