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的功效,食用当归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当归是一味药材,为伞形科当归属当归的根。甘、辛、苦,温。归肝、心、脾经。无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肠燥便难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和降低耗氧量;对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护肝利胆;增强免疫力;对肾肺损伤保护作用等。
但热盛出血者和大便溏泻者禁用。
当归是补血圣药,对女性来说更是一位好药,和黄芪搭配补气血,可以两者搭配泡水喝。
当归无毒,但是要控制量,6-12克,过满则溢,任何药物切记不要过量,无需要补时也不要去补。
当归黄芪的功效是什么?
当归黄芪的功效是什么?
当归的功效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黄芪的功效是: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当归是一味常用补血的中药,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的根。中医学认为,当归甘、辛、苦,温;归肝、心、脾经。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仆损伤。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当归具有促进造血、调节血压、改善微循环、抗凝血、降血脂、提高免疫力、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及抗肝损伤、抗炎镇痛等作用。
黄芪是一种常用补气的中药,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中医学认为,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芪具有提高免疫和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促进胃肠运动、利尿与抗肾损伤、抗肝损伤、促进造血、延缓衰老、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
本内容由北京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张军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吃当归有什么好处?
当归作为补血药之首,常被誉为“妇科圣药”、“血药之圣”。
古人娶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妇人要药,有鬼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
——《本草纲目》
当归味甘、辛,性温,入心、肝、脾经,有补血活血、润肠通便、调经止痛之效,为妇科常用药。从中医角度来讲,当归作用机理为在人体血液运行不畅出现瘀滞的时候,可以活血调气,使气血皆各有所归。
补气养血当归甘温质润,长于补血而不留瘀,适用于因阳气虚弱导致血虚、气虚、体弱的人群;以及由于脾胃虚弱导致不能化生血液,或因为大病久虚、久病不愈导致气血消耗过多,再或因为熬夜、工作压力大、过度劳累、思虑过度等原因导致的,主要有头晕、心悸、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乏力等表现。
而其性温,则适用于阳气不足的人群,特别是气候寒冷时,血液运行不畅,导致阳气无法运行至四肢,表现为手脚冰凉的人群。
调经止痛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效果非常好,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症状。
月经不调的主要原因为血瘀或是血虚。许多女性在来月经时会有痛经的表现,中医认为“不通则痛”,痛经和血瘀的关系十分密切。而当归味甘辛,有很好的活血化瘀之效。其性温,同样适用于血瘀有寒的女性食用。
润肠通便当归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缓解血虚肠燥便秘。
血虚便秘,多由于津液气血不足,血液无法濡养以及推动运行,导致大便干燥,不能顺利排出。而当归可以补养气血,则能增水行舟,润肠通便。
祛斑养颜许多产后或中年女性,气血虚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造成瘀堵,脸上容易长雀斑、黄褐斑、蝴蝶斑,面色暗黄无气色。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有记载当归为”妇人面药“。因而当归有活血之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美容养颜,祛斑。
另外,当归属于脾经,可以起到补气健脾的作用,能调理面色暗黄的问题,恢复气色红润光泽。
哪些人不能吃当归?当归虽应用广泛,但略有偏性,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
上火人群不宜食用:当归性温,温燥容易助火,如果上火后食用容易流鼻血、牙龈出血。因此有上火症状且伴有牙痛、头痛、咽喉痛、口干舌燥、目赤肿痛、手脚心烦热的人群不宜食用过多。消化功能弱人群不宜食用:当归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因此消化不良、腹部胀满、有腹泻症状的人群不宜食用食用过多。当归的功效有哪些?
当归的功效有哪些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
当归在临床上主治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血虚、血滞、血寒诸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痈疽(是一种毒疮,发生于体表、四肢、内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疮疡、肠燥便秘等。
西医诊为贫血属于心肝血虚者,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产后出血属血虚血滞(气血亏虚、瘀血阻滞不通)者,肌肉深部脓疡属血虚者,习惯性便秘、老人或产后便秘等属血虚津枯者,也可采用当归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如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韩盛旺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10个中药方中9个有当归?
自古以来,中药当归在很多药方里都有出现,很受欢迎。下面我就中药当归的来源、功效及应用、古书记载、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
来源当归是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主要生长在高山多雨地区,喜阴凉、湿润地带,全国主产区为宁夏、甘肃、云南、四川等,其中以甘肃东南部岷县(古秦州)气候湿润凉爽、海拔适中,极适宜当归生长,其地产的当归气味香、油性足、产量大、质量好,习称“岷归”、“秦归”、“西归”等。 李时珍《本草纲目》曾曰:“今陕、蜀、秦州、汶州诸处,人多栽莳为货。以秦归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归,最胜它处。”可见,历代本草记载的当归均以陇西(今甘肃)产者质量最好。
当归是一种常见的药材,而且很多人都知道当归对人体有益,并且经常用它来煲汤,在很多中药方剂中也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所以然。当归作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方剂配伍应用十分广泛,有“十方九归”之说。
功效及应用(一)补血要药 止痛甚佳
中医药书籍记载,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能。 张仲景认为当归有养血、补血、调经止痛之功及养血安胎的作用。《神农本草经》称当归为“子归”,以治妇人“漏下绝子”故名。 当归的运用历史已有数千年,古人一直把它当作妇女调经要药。当归作为补血要药,广泛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及妇女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因其具有良好的止痛功效,善止血虚、血瘀之痛,故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打伤痛及痈疽疮疡等亦常使用。此外,还能补血润肠通便,治疗血虚肠燥便秘。”
(二)炮制不同 药效有别
当归生品质润,长于补血、调经、润肠通便。酒炙后,增强了补血、活血、调经的作用。土炒后,既能补血,又不致滑肠。炒炭后,以止血和血为主。在实际制作中,一般以生用和酒炒用为主。 此外,当归的不同部位,头、身、尾、全当归分别入药,效用也有所不同。当归的根上端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支根称归尾,全体称全归。传统习惯止血用归头,补血用归身,破血用归尾,补血活血用全归。
(三)食补良药
当归配羊肉
冬季温补药膳,当归配羊肉。《济生方》中有当归羊肉汤、《千金要方》中有当归烧羊肉等,其配方和制法很多,但都离不开当归和羊肉。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被认为是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与当归同用,能充分发挥二者功效,使二者相得益彰。《金匮要略》中有当归生姜羊肉汤,治产后腹中㽲痛,并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古书记载(一)《本草正》
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荣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
(二)《本草正义》
归身主守,补固有功,归尾主通,逐瘀自验,而归头秉上行之性,便血溺血,崩中淋带等之阴随阳陷者,升之固宜,若吐血衄血之气火升浮者,助以温升,岂不为虎傅翼?是止血二字之所当因症而施,固不可拘守其止之一字而误谓其无所不可也。且凡失血之症,气火冲激,扰动血络,而循行不守故道者,实居多数,当归之气味俱厚,行则有余,守则不足,亦不可过信归所当归一语,而有循名失实之咎。
注意事项当归性温,故热盛出血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等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