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腧穴位位置图大全,止咳化痰最快的穴位?
天突穴、合谷、大椎穴、解溪穴、肺俞穴、膻中穴、丰隆穴、定喘穴、厥阴俞、列缺穴10个穴位。
有什么饮食方法能增强宝宝抵抗疾病的能力?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像中学生一样先去了解免疫力(抵抗力)的定义,请原谅,这里我请教了度娘。
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
认真研读后,我把关注点放在了一个词上面——“自身”。
就是说,免疫力上能识别,下可消灭,处理得了坏细胞,一言不合又排除异己……如此强大的力量,并不是凭借外界的保护伞,比如药物、手术等等,而是依靠人体自身。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那么如何让宝宝自身拥有抵抗力呢?
这得首先问问抵抗力自己,你是怎么来的?
大致分类的话,可以分为两类:系统自带的和后天升级。
系统自带宝宝天生有免疫力,出生后宝宝从母体(具体来讲是从胎盘)带来很多抗体,被称为“母体抗体”,这自带光环的抵抗力“有效期”一般可以在六个月左右,虽然不长,但对于柔柔嫩嫩的婴儿来讲,具有抗击传染病的作用,可谓意义重大。
我们再仔细捉摸这个“母体抗体”,对于婴儿来讲是与生俱来,但它终究是来自母亲与胎儿的联结——胎盘,而胎盘我们都知道它是专门传送母体为胎儿提供的养分的,而养分源于母亲的饮食。
终于说到饮食了。
为了宝宝最初六个月的抵抗力,准妈妈们应有所准备。
1.注意饮食安全与禁忌
孕妈妈一体两命,饮食安全是针对孕妈妈自己说的,饮食禁忌则是对胎儿提的。饮食安全好理解,而禁忌则是指一些食物的性状过凉或过热,甚至有毒性,这些都对胎儿不利,日常饮食中应该避免。
2.注意饮食多样
有些谈孕妇饮食的书籍中说,孕妇每天该吃三十种以上的食物。我认为这并不夸张,这也并不难做到,举个例子:(又到我夸婆婆的时间啦)我怀孕时,婆婆给我做的一个馒头里就有十几样东西,厉害吧,内容丰富得可以分类了,谷物:小麦面(普通白面)、黑米面、荞麦面、黄豆面、玉米面和小米面;薯类有:地瓜、山药、南瓜和土豆;辅料:牛奶、糖和酵母。
另外,孕妇饮食还应注意少食多餐、简单烹饪等等,在这里不赘述了。
以上说的是为了胎儿获得“母体抗体”孕妈妈的饮食。
后天升级而另一方面,“母体抗体”的获得并不只有这一个渠道,宝宝出生后吃到的母乳初乳则是另一个关键,这就要说到宝宝出生后的饮食。
为提高宝宝的免疫力,从宝宝出生后开始,饮食就成了大事。
1.初乳
我们都知道母乳是最适合喂养宝宝的,因为它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最利于宝宝吸收(宝宝的吸收能力也是我们探讨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方面,稍后会提到)。
而初乳则是母乳中不能错过的,它仅是指产后2-3天母体分泌的乳汁,所含的成分相对于日后的成乳也有很大的区别与优势。
更高的营养——初乳的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与微量元素均高于成乳。
抗体——初乳中含有很多抗体,这是初乳提高宝宝免疫力,获得“母体抗体”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初乳中的溶菌酶最高,对于抵抗病菌、病毒以及维持宝宝肠道菌群平衡有极大的帮助。
2.水
对于提高宝宝免疫力的饮食第二点我要谈到水。这也是很多妈妈和家里老人都容易忽略的一条。
这里的水,专指让宝宝咕噜咕噜喝进去的饮用水,而不是水果蔬菜中的水份。
防御病毒——水份可以湿润宝宝的口腔粘膜,提高防御病毒的能力。
排泄病毒——大量的水份可以伴随体内代谢一起通过汗液和尿液将病毒排出体外。
所以即使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也要帮助养成饮水的习惯,一旦宝宝感冒发烧,不至于喂不进水。
3.避免积食
“积食”是中医的形象说法,就是指消化吸收不良,肠胃吸收能力弱。宝宝吃辅食后遇到积食,即使妈妈们每天让孩子的饮食有三十六般变化,孩子也很难从中吸取营养,提高免疫力。
少吃——不必跟别家宝宝的食量比,吃的少一些反而有助于肠道正常运行,促进了营养吸收。
补充有益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可以有效的平衡宝宝肠道菌群的生态环境,调动免疫细胞生成,从而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力。
在这里又不得不啰嗦一下富含有益菌的——酸奶。我只谈怎样为宝宝挑选酸奶。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市面上有很多酸奶价格不菲,但里面用的添加剂也触目惊心。妈妈们一定要学会看配料表,不止酸奶,选购乳酪、酱油、醋等给宝宝用的加工食品时,看配料表也是重要一环,只有一个原则:含有添加剂的不要挑选。
如图的酸奶配料表就是可以选的。
4.避免不健康饮食
走在街上,时常能看见一些还没有大人腿长的小孩子,手里拿着烤肠、棒棒糖、QQ奶津津有味的吃着喝着,我心疼阵阵发作,而身旁的大人却神情泰然。
市面上的这些很吸引宝宝的零食含有的成分非常复杂,你看看包装上的配料表就能明白,孩子吃的根本不是食物,而是食品添剂……
宝宝的日常饮食一定要做到亲力亲为,即使是零食也可以试着自己做,不要把孩子的健康交给食品加工厂。
5.烹饪方法简单化
在家给宝宝做吃的,尽量选择蒸、煮、炖、炒等简单的、少油的方式,减少盐和其他调味品的用量。
6.饮食多样化
最后才谈到饮食多样化,因为这是已经得到共识的。
可是每天给宝宝变换花样的做三餐,真是难坏了如我一样笨手笨脚,少了做饭这根弦的家长。不过,好在网络上可以学习的资源很多,只要肯努力,不怕没收获。
最后的最后,感谢阅读,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我的微信号:505552586(只加希望一起更好带娃的宝妈。)
月字旁加一个俞?
腧 shù
【部首】 月
【笔画】 13
【释义】人体上的穴道:~穴。肺~。胃~。
【组词】
腧穴 [ shù xué ]
人体上穴位的总称。 又四肢远端部位有五腧穴。见《素问·气穴论》及《灵枢经·九针十二原》。
肝腧 [ gān shù ]
见“ 肝俞 ”。
肺腧 [ fèi shù ]
见“ 肺俞 ”。
以痛为腧 [ yǐ tòng wéi shù ]
针灸取穴用语。出《灵枢·经筋》。指对于某些病症,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作为穴位进行治疗。因这种穴位无定位,所以后世称为阿是穴或不定穴、天应穴。
深刺腧髓 [ shēn cì shù suǐ ]
穿穴入骨。 形容深透理解。腧,穴位。
患者应该如何护理?
季节交换尤其是春夏之交,春暖花开,这对于花粉过敏的患者可不是福音,稍不注意可能出现皮肤过敏,甚至诱发哮喘。
哮喘的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反应。一般是由于接触过敏源引起的,如室内螨虫,蟑螂,家养宠物等;室外如花粉;职业性如油漆,活性染料;食物如鱼,虾,牛奶等;药物如阿司匹林、抗生素;其他如大气污染,吸烟等。
一般来说,哮喘典型表现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是特点。但是临床中有些不典型哮喘如运动时发作的哮喘,如仅有咳嗽的哮喘或者仅有胸闷的哮喘。
哮喘治疗有急性期及慢性持续性治疗。急性期治疗需尽快缓解气道痉挛,纠正缺氧,恢复肺功能,防止病情恶化。慢性期主要是个分级治疗,长期控制症状的过程。一般使用气雾剂如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孟鲁司特咀嚼片等。
通过对于哮喘的发病机制和特点介绍,可以总结一下哮喘的护理:
1.认识哮喘的本质,避免接触过敏源
2.对哮喘患者制定长期防治计划
3.熟悉哮喘发作表现及相应处理方法,如急性发作期可吸入沙丁胺醇,当出现严重发作如说话中断,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及时来医院救治。
4. 气道管理长期控制可降级治疗,但不可随便停药。停药的一般指证为如患者使用最低剂量控制药物达到哮喘控制1年,并且哮喘症状不再发作,可考虑停药。
5.掌握药物使用方法,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诊专科医生。
6.保持乐观开朗,“既来之,则安之”。
怎样抵抗甲流?
《黄帝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提高人体的阳气,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是预防甲流的关键。下面中医科为大家推荐几种提高抵抗力的方法。
1规律饮食、保持好心情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与春气相通应。预防食疗方面,荤素搭配,选择当季食材,不宜吃寒凉之品,可适当选用豆芽、香椿、小葱、春笋等食材。中医里提到:“肝主升发”,春季是肝气升发的时候,也是补阳气的好时节。除了饮食上饮食清淡、均衡营养外,应多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有助阳气的提升,进而提高免疫力。特别提醒:春季早晚温差较大,及时增减衣物。外出运动注意避风。2艾灸疗法选穴:大椎、双侧肺俞穴、合谷穴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所选穴位,距皮肤约2-3cm,使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而无灼痛感;一般每穴灸15—20分钟,每天1-2次,以皮肤红润为度。3佩戴防疫香囊中医强调“治未病”、“内守”,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只要自身“正气”足够强,人体是可以抵御病毒的侵袭。怎样扶正气,除按时睡觉、饮食有节、调节情绪、适度锻炼等方式以外,中医科为大家准备的——中药防疫香囊。4中药茶饮茶包选用黄芪、防风、白术各10克,开水冲泡后代茶饮。5足浴提高、机体免疫力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泡脚温热刺激穴位,行气血、连脏腑、通内外,改善机体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单纯用热水泡脚,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会泡脚的人通常会在热水里面加点“料”,正所谓“寒从脚下起,病从脚下除”,因此保护好足部就是守护我们健康的重要一步。因此,为增强自身免疫力,我们已备好由艾叶、红花等中草药配制而成足浴包,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6注意个人卫生1、注意手卫生、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2、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3、注意呼吸道卫生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4、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当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