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藤的功效与作用,巴中地区产那此药材的书?
巴中中药材产的比较多,现罗列如下:
1、主产大宗中药材:川明参(明党参),杜仲,黄柏,厚朴,玄参,光木瓜,枳壳,女贞子,南瓜子,冬瓜子,金银花,大黄,白果,山楂,虎杖。
2、发展中药材品种:桔梗、白芷、白芍,白术,川芎、丹参,吴茱萸(臭辣子),栀子,瓜蒌(瓜壳),瓜蒌仁(瓜仁),天花粉(屎瓜根),牛蒡子(大力子),防风,石韦等;
3、一般量产中药材:五倍子,石菖蒲,水菖蒲,骨碎补(爬崖姜),黄姜,麦冬,黄精(老虎姜),桑白皮,前胡等;
4、小品种中药材:重楼(七叶一枝花),白及,金果榄(地苦胆),猪苓,何首乌,皱木瓜,车前子,地肤子,黄瓜子,蓖麻子,川楝子,牵牛子,芥子,菟丝子,石枣子,五味子,乌梅,天麻,小茴香,苦杏仁,旱半夏,百部,勾藤,皂角刺,鸡内金,蝉蜕(虫退),九香虫,僵蚕,蜂房,蜂蜡,海金沙,鸡冠花,款冬花,野菊花,密蒙花(糯米花),灵芝,芦竹根,麻柳树果,血藤,连翘,白扁豆,猪牙皂,大皂角,通草等;
5、主产大宗中草药:淫羊藿,银杏叶(白果叶),鱼腥草(侧耳根),金钱草(过路黄),夏枯草,车前草,仙鹤草,龙胆草,筋骨草,鸡屎藤,石楠藤,苕叶细辛,刘寄奴(贯叶连翘),柴胡,薄荷,藿香,蒲公英,金银花藤,枇杷叶,杜仲叶,桑叶,艾叶,荷叶,淡竹叶,桉树叶,紫花地丁,夜关门等;
6、苗木及种子:桂花苗,银杏苗,紫荆苗,紫薇苗,黄桷树苗,樱花苗,红豆彬苗,香樟苗;核桃苗,梨苗,桃苗,苹果苗,樱桃苗,杮子苗,李子苗,枇杷苗,板栗苗,柚子苗,橙子苗,碰柑苗,红心猕猴桃苗,葡萄苗,樱桃苗;沙参苗,牡丹苗,白芍苗,栀子苗,金银花苗,黄柏苗,杜仲苗,厚朴苗,木瓜苗;桤木苗,柏树苗等各类小苗及大树、药材种子种苗;
7、农产品:川明参(明党参),魔芋(灰菜),毛条(怀山药),红心猕猴桃。
8、种植合作:多样的方式解决你种植种子,种苗源及种植技术及后期销售难题。
有什么药用价直?
1、植物上长的黄丝名称:菟丝子,又名吐丝子、菟丝实、无娘藤、无根藤、菟藤、菟缕、野狐丝、豆寄生、黄藤子、萝丝子等,是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生理构造特别的寄生植物。其组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并且从接触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入宿主直达韧皮部,吸取养分,长茂盛后,阻挡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更进一步还会储存成淀粉粒于组织中。植株十分茂盛,茎缠绕,淡黄色,纤细,直径约1.5mm,多分枝,随处可生出寄生根,伸入寄主体内。叶稀少,鳞片状,三角状卵形,花两性。2、中药菟丝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等的种子,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之功效。
丝饼的别名?
丝饼别名一窝丝"又叫"盘丝饼",是山西省忻州地区宁武县的特色小吃,历史悠久,曾经是高级宴席的甜点。"一窝丝"以酥、脆、香为贵,具有色淡黄,味甘甜,质酥脆的特色。鲜食时甜绵可口,干食时酥脆清香。其形状像曲蜷待腾的蛟龙,提起一根线,放下一窝丝,动一动,散成一堆;嚼一嚼,其味无比。存放一至两月,色、味不变,软硬程度不变。黄色根茎的藤条是什么植物?
是菟丝子。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黄色,纤细,无叶。花序侧生,少花或多花簇生成小伞形或小团伞花序;苞片及小苞片小,鳞片状;花梗稍粗壮;花萼杯状,中部以下连合,裂片三角状;花冠白色,壶形;雄蕊着生花冠裂片弯缺微下处;鳞片长圆形;子房近球形,花柱2。蒴果球形,几乎全为宿存的花冠所包围。种子2-49,淡褐色,卵形,长约1毫米,表面粗糙。
很多动物都能够趋利避害?
世界上大部分的动物都有感知地震的能力,然而我们人类却没有,准确地说是在进化的过程中丢失了。
目前,科学界对于地球上大部分动物具有感知地震的能力,其形成机理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至少有三点是可以肯定的。
动物感知地震的能力一是敏感的听觉。我们人类能够感受到的声音频率区间为16-20000赫兹,而对低于16赫兹的次声波和高于20000赫兹的超声波,则没有能力感受出来。然而很多动物则拥有感知次声波和超声波的能力,比如:狗的听觉范围为15Hz-50000赫兹、猫60-65000赫兹、蝙蝠1000-120000赫兹、大象1Hz-20000赫兹,水母8Hz-13赫兹,海豚150-150000赫兹。在地震之前,由于板块的相互挤压碰撞,在能量的积聚和能量酝酿过程中,会发出人耳感受不到的次声波和超声波,却能被大部分的动物听到。
二是敏感的触觉。很多动物都拥有比人类敏感的触觉,对微弱的震动都会有所反应,这也是它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更有效率地捕食、防御或者逃生所形成的。比如:蜘蛛和其他一些节肢类动物,身体表面覆盖有诸如刚毛、盅毛等精密的传感器,对不同强弱的空气流动和震动会产生反应。鳄鱼身体上有1000多个能够感受到水流压力变化和震动的感受器。鸟类的腿部拥有微小的感振小体,猪、牛、羊等家畜的腿、脚、肠膜等部位也有环层小体,这些对微弱的机械振动也非常敏感。
三是敏感的热觉。一些动物特别是穴居动物,对温度极小的变化也能够感知。地震发生前,由于地球内部能量的不断积聚,一些热量会通过缝隙向地表传导,这些穴居动物体表的“热感应器”就会起作用,引发动物的一些异常反应,比如蛇、蟾蜍的集体出洞、到处乱窜。
人类感知的进化很多人认为我们人类不能感知地震,是一种退化,其实不然。从进化的角度看,人类行为以及本身进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及种族的繁衍。人类的大脑、四肢、感觉器官的进化发展,都是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来延伸自己的行动能力,提高行动效率,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方面发展的。
在感知地震的能力方面,不能因为我们赶不上其它动物,就认为这是人类的退化。从以上听觉、触觉、热觉来看,如果我们随时都能够接收到各种类型的次声波、超声波,感受到空气的细微震动,或者周围环境微弱的温度变化,那么我们的大脑就会无时无刻不在处理和反馈这些巨量信息,那么我们的行为效率就会受到巨大的冲击,从而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身体条件去思考和创造,这本身来说反而就是一种退化。
所以,我们人类之所以进化出不太敏感的感知,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趋利避害”的自然选择。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们能够像其它动物一样能够感知地震,那么我们终究还是像其他动物一样,不会进化发展成现在的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