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位置图片大全,小孩子手脚凉该怎样治?
小孩手脚冰凉往往是末梢循环不好,中医又认为气血不足
小孩不建议药物治疗,而是通过饮食和营养调理!
调理方案:
一、吃好营养早餐,早餐要包涵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可以吃些鸡蛋牛奶、蔬菜水果和天然矿物质补充剂!
二、按时三餐,按时作息。
三、不吃零食和垃圾食品。
四、补充天然促进末梢循环系统的营养补充剂,如天然小麦胚芽油等!
现在艾灸为何如此流行?
一部分是实实在在的效果,一部分是吹嘘神化的忽悠
艾灸只是中医调治的方法之一,所谓中医调治就需要辩证施治,所以不是人人都适宜艾灸,艾灸主要对寒症痹症虚症效果明显……
枕头里面用什么可以安神?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好好的了解一下药枕这个极具中医特色的东西。在民间,相信有很多的人都用用过药枕,有不少人也从中获益过。
一 中医药枕的应用历史可以说,中医很多的治疗方法都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中医药枕也不例外。
早在唐代,当时的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就曾在其 《千金要方》 中记载到: “治头项不得四顾方蒸好大豆一斗,令变色,内囊中真之。”
明朝乃至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也曾在其 《本草纲目》中记载到: “绿豆甘寒无毒,作枕明目,治头风头痛。”且同时期的刘灏也在其 《广群芳谱》一书中记载到: “决明子作枕,治头风明目胜黑豆。”
由此可见,中药药枕治疗方法还是具有一定的的治疗效果的,并且在民间的防病治病与保健养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 中药药枕如何发挥治疗作用从本质上说,中药药枕是充分利用中药药物的挥发性特点与其形成的药理环境对使用者形成一个良性的刺激,从而激发使用者的经气,疏通其经络、调整其气血促进其阴阳平衡,最终发挥出防病治病与保健益寿的效果。
中药药枕功效的充分发挥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完成的:
( 1) 呼吸道吸收,即中药药枕中的相关挥发物质通过使用者的呼吸道得到一定的吸收。由于人体鼻腔黏膜下层的毛细血管比较丰富,且经过鼻腔与鼻黏膜反射作用下可刺激人体相关部位,从而使得中药药物可通过血液与组织逐渐渗透到人体内循环中,最终发挥出其生理与治疗的效果;
( 2) 皮肤直接吸收,即中药药物通过渗透的方式直接被使用者皮肤吸收。一般来说,中药药枕的枕芯与枕套包覆层均是由棉、纱制成的,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而药枕所接触的部位为人体后脑勺以下到大椎穴的位置,故枕芯里面的中药药物就可直接刺激到人体该部位的皮肤,在人入睡之后,其皮肤毛孔处于扩张状态,而这时药枕内的部分药物就能在头温作用下慢慢地溢出并被皮肤吸收,进而加入到人体内循环中;
( 3) 作用于人体的穴位与经络,以使药枕发挥出更大功效。后脑勺和颈椎属于督脉必经的地方,且督脉和任脉两者相表里,经气相通,互相影响。而中药药枕则通过刺激渗透作用直接进入到人体的经络中,并循行其经脉,使之气血有序运行,大大改善了人体的脏腑功能; 同时,发挥出了其归经功效,从而使得药物能够直接到达靶组织,最终使得人体的内部生理功能逐渐趋于正常。
此外,大椎穴、风池穴与百劳穴以及天柱等穴位也是药枕直接接触的穴位,有利于药物分子的直接吸收,并发挥出放大穴位、生物全息与泛控性整合作用。
所以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会发现,一般用来做药枕的大部分是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三 黄芪可以做药枕吗?黄芪是一味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药材,具有补中益气,利水消肿等的功效,是民间应用非常广泛的一味药材。
中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把黄耆列为“上品”。《药性歌诀》云:“黄耆入药,为强壮剂,具有益正气,壮脾胃,排脓止痛,活血医危的功效。对表虚自汗、气虚内伤、精神萎靡、四肢无力、脾虚泄泻、体虚多汗、气虚脱肛、子官脱垂、浮肿及痈疽等疾病疗效显著”。
一般黄芪以入汤剂煎服为主,笔者极少见到有人用来做药枕应用,查阅中国知网、万方等中国数据库,发现还是有相关的关于黄芪做药枕的报道。
比如《通窍活血汤加减口服联合药枕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中就报道了采用通窍活血汤联合含有麝香 、桃仁 、红花 、赤芍 、川芎 、干姜 、大枣 、黄芪的药枕进行治疗的临床观察研究。最后研究结果发现,通窍活血汤加减口服联合药枕治疗脑梗死较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措施的疗效更为显著,可降低纤维蛋白原,延长凝血酶原时间,降低血液黏度,减少神经功能损伤。但该临床研究并没有在设置单纯的药枕组进行对照,并不能明确的区分出该研究结果与药枕的关联性有多大。
此外,也有相关文献记载对于血虚失眠,伴有头晕眼花、心机多梦等症状的患者,采用酸枣仁、丹参、黄芪,1:1:2的比例粉碎后纳入布袋装入枕头中用法,但并没有相关的临床研究报道。
更多中医药知识,请关注作者!!如何分辨小儿风热和风寒?
小儿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如何区别:
第一、从鼻涕鉴别(风寒多为清涕;风热为粘涕或者黄涕)
第二、从发热的温度(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风热感冒恶寒轻,发热重)
第三、疼痛的位置(风寒感冒多头疼,风热感冒多咽痛)
第四、从面色和舌苔鉴别(风寒感冒面色多呈白色,舌苔多白色;风热感冒面色偏红,舌苔多黄苔)
第五、可用手指触摸后背大椎穴的位置,风寒感冒是发凉;风热感冒是温热的。
儿童经常按摩哪些穴位可以长高和提高免疫力?
悟空先生邀请!
客观上并不存在能够直接帮助儿童长高和提高免疫力的穴位及其按摩方法,儿童的健康发育成长无疑是个系统工程,适度的正常按摩能够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但绝不是全部。
具体而言儿童的健康成长发育至少与三个方面紧密相关:
其一,营养与温度。俗语孩子健康成长需要切记“三分饥七分寒”,意思就是儿童的自制力尚在发育中,很难自己掌控食量,因此需要注意不要无限度的给孩子吃,容易形成积食,导致消化不良,反而影响害的发育成长。七分寒的意思是说孩子属纯阳之体,容易受凉也怕上火,通常孩子的寒冷耐受力量要更强一些,按照成人的感觉以及爱护弱小的心态帮助孩子穿衣极易因为认知错位,而多穿衣物,过度温热反而容易引致感冒发生,很多孩子的感冒不是因为穿少了,而是因为穿多了。
其二,快乐与亲情。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环境,千方百计的在良好家风整体氛围中让孩子快乐成长,互动、游戏、语言、朗读、拥抱、抚摸、示范等等,对于孩子的身心发育,全面成长都至关重要,这里面特别是父母的言传身教示范就更加无可替代。孩子快乐是最重要的成长和发育基础,这一点因为孩子的心智不全,常常最容易被忽略。没有良好的心态,快乐的情绪,孩子的免疫状态首先受到直接打击,容易滋生各种感染疾病,健康尚难保持,又何来长高一说。
其三,按摩与抚慰。对于儿童而言,按摩并非第一位,抚慰是第一位的。通过积极地经常的抚慰,让孩子获得安全感,主要目的是解决孩子的“皮肤饥饿”问题。后者对于6-12个月之前的孩子尤其重要,几乎与食物饥饿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具体的方法是以极轻柔的手法坚持每天在孩子浴后穿衣之前,从面部到背部、腹部、四肢,循序抚慰按摩,重点包括背部的大椎、身柱、夹脊、命门;腹部的中脘、神阙、关元,以及四肢的合谷、足三里、涌泉等部位,抚摸按摩10分钟左右,随年龄增长可以渐次延长时间,增加力度。三岁之前的1000天对于孩子建立强大的安全感至关重要,这对成年以后建立足够的自信和毅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石,每天坚持浴后的身体抚慰按摩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3岁以后可以尝试给孩子有针对性的按摩或者艾灸身柱穴,这个穴位对于孩子的成长,包括长高应该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个穴位对于上下兼顾肺肾脾胃,水火相济,不仅宣肺清热、宁神镇咳,而且也能调和脾胃,疏泄肝胆,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显重要。关于身柱穴的位置、按摩或者艾灸方法,网上的介绍颇多,就不在此重复了。
作者小传:吴周强,中医药研究员,高级健康管理师。荟聚48年生物医药全岗位工作经验,专注生命健康,聚焦创新创意。原创分享健康干货,敬请大家点赞、关注,评论必回复!*本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所有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