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与炒白术的区别,白术炒肉的做法?
主料:牛肉(瘦)250克
辅料:炒白术15克、香菜10克
调料:黄酒10克、花生油50克、醋5克、酱油5克、味精2克、香油2克
做法:
1、熟白煮牛肉抹匀酱油。
2、锅置旺火上,倒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时,下牛肉炸至呈金黄色时捞出,沥去油,切成长9厘米、宽2厘米、厚0.5厘米的片,光面朝下整齐地放入蒸碗内,香菜切成2厘米的段,葱切段,姜切片,蒜一半切成蒜末,一半切成蒜片。
3、锅置火上,放入香油烧热,投入大料、葱段、姜片、蒜片煸出香味,加料酒、白汤、酱油、精盐、炒白术同煮,倒入碗里,上笼蒸于烂熟取出。
4、将蒸好的牛肉扣入汤盘人,原汤滗出倒在锅里,上火,加白汤、绍酒、盐、味精、蒜末烧开,用湿淀粉10克(淀粉5克加水)勾成薄芡,放入米醋、香油,烧在牛肉上,撒上香菜即可。
怎样应用于日常当中去?
白术有生白术、炒白术之分。性味甘苦微温,归脾胃二经。主要功效为补脾燥湿、和中祛痰。主要治疗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胆湿痹、小便不通、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白术健脾补中,最能燥湿。因脾主运化,喜燥而恶湿,得阳才运化正常,如果脾阳不振,那么运化功能就会失其职,使里湿不化,而产生痰饮、泄泻、痞满等症状。
白术生用的功效偏于除湿,炒用的功效偏于健脾。白术还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还有一定的降低血糖和保护肝脏的作用。
更年期的自汗,可用生白术打粉冲服,每天二次,每次3克。盗汗,可用白术和黄芪一同炒黄,之后单独用炒白术打粉冲服,每天二次,每次6克。治儿童流涎,用生白术捣碎加白糖和水用锅蒸,滤除汁服用。每天三次,每次10毫升。治疗儿童消化不良,用炒白术、炒山药、炒鸡内金等量打粉加糖或蜂蜜冲服,每天二次,每次3-5克。我是北京李金波中医大夫,希望我的回答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祝所有患者早日康复。观看更多中医知识干货,请关注我的头条号——“中医启明星”,每天分享原创中医科普、生活保养常识,写老百姓看得懂的养生文章,做您身边最温暖的中医管家。图文由助理编辑小五编辑发表。药房抓的药是炒的还是生的呢?
感谢邀请。
首先,如果您的处方书写的是“生白术”,药房给您的一定是生白术,除非调剂药师出现了调剂错误,将炒白术或焦白术或其他炮制品给您。所以,按照一般的规定和流程,您拿到的就是生白术。
当然,最常见的这几种炮制品,生白术、炒白术和焦白术是有区别的,从色泽上就可以区分出来,生白术是淡白色,颜色浅;炒白术是淡黄色或黄色;焦白术是黑色,颜色很重。所以,您可以根据色泽来简单判断一下,拿到的饮片是生白术、炒白术还是焦白术。
(生白术-来源于网络)
(炒白术-来源于网络)
(焦白术-来源于网络)
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其实更为重要。也就是中药界俗称的“处方应付”。什么意思呢?写“生白术”当然给生白术,但是只写“白术”呢?是给生白术还是炒白术还是焦白术呢?这可是个大问题哈。在传统手写处方的年代,不同地域的中医都自己的处方习惯,抓药的药师按照当地约定俗成的处方习惯抓药,这就形成了处方应付。例如,如果北京地区的中医在处方上写“黄芪”,药房很可能给的是炒黄芪;而在广东地区的中医在处方上写“黄芪”,药房很可能给的是生黄芪。所以,如果医生处方写的是“白术”,那么在不同地区抓药,很可能就会得到不同的炮制品,北京可能给炒白术,而广东可能给生白术。
所以,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的处方应付,实际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普通老百姓在自己去药店抓药时,如果抓药药师对处方有疑问,应该尽快联系处方医师,搞清楚炮制品再使用。
在家清炒白术是怎么炒的?
1、生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白术大小适当掌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2、炒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每白术片100斤,用麸皮10斤)
3.焦白术: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
黄芪和炒白术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黄芪和炒白术泡水喝有补气健脾和祛湿的功效,主要是补脾胃之气和肺气,有补气升阳和增加抵抗力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不足的人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治疗气虚无力、表虚自汗,有很好的补气固脱和敛汗效果,对于肺气不足造成的少气懒言、咳嗽气短、痰多咳喘,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黄芪和白术补虚作用很强,对于气虚造成的畏寒怕冷、口淡无味也有治疗作用,由于脾胃虚弱、寒湿困脾造成的四肢无力、神昏乏力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长期服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增加身体的抗病能力,能够强壮身体,有较好的抗肿瘤、抗衰老和美容养颜的功效,非常适合于体质虚弱、脾胃虚寒的人服用,也可以和其它药材配伍,发挥各种不同的功效。
黄芪和炒白术泡水喝的作用很多,脾胃虚弱的人看看怎样使用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黄芪是一个很好的补气药材,可以补全身之气,也可以补脾肺之气,有很好的益气固表、止汗固脱和敛气敛汗的作用,可以利尿祛湿、生肌敛疮,长期服用能够增强体质、保护肝胆、增强抗病能力,有高血压的可以降低血压,低血压的可以升高血压,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对血压起到双向调节作用,也经常用于血压高和血压低的治疗,有脾胃虚弱、气虚乏力、精神不振、食少纳差的可以直接泡水喝,也可以和补气的药材配伍,增强补气的效果,和活血化瘀的药材配伍,就能增强活血化瘀的效果,和祛湿利尿的药材配伍就能增加祛湿的作用,所以黄芪应用非常广泛,直接泡水和配方使用都可以,但是阴虚火旺和体内有热的人不宜使用,感冒发烧的人不可用。
白术补气健脾、燥湿止汗的作用很强,可以用于补气健脾,也可以用于燥湿利尿,能够补气安胎,朱丹溪把它和黄芩作为安胎之要药,可以治疗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体乏无力、小便不利、水肿、恶心呕吐等病的治疗,经常用于表虚自汗、气虚便秘,有很好的增加抵抗力和强身健体的作用,长期服用可以增加人体免疫力,有抗肿瘤、抗衰老的效果,是一个养生保健经常食用的药材,可以泡水喝,也可以配方使用,都能发挥较好的补气健脾作用,白术可分为生白术和炒白术,炒白术偏于补气健脾,生白术偏于祛湿利水、炒焦用偏于和胃止泻,所以可以根据不同的疾病症状,来选择白术的用途。
黄芪和炒白术泡水喝的作用很多,脾胃虚弱的人看看怎样使用 黄芪和炒白术共同泡水喝补气作用很强,非常适合于体质虚弱、脾胃虚寒的人服用,即可以补气又可以祛湿,有很好的增强体质的效果,如果用于气血不足的治疗,可以用黄芪、白术、当归、人参、芍药、熟地、炙甘草、茯苓、川芎、大枣、桂圆、生姜等治疗。
如果用于活血化瘀,可以用黄芪、白术、丹参、三七、红花、党参、鸡血藤等,都有很好的行气活血作用。 如果用于水肿的治疗,可以用黄芪、白术、泽泻、厚朴、车前草、牛膝、生薏仁、绿豆、赤小豆等都有较好的祛湿效果。
如果用于抗肿瘤的治疗,可以用黄芪、白术、三棱、莪术、舌草、半枝莲、猫人参、蒲公英、大枣、连翘、浙贝、乌梅等,都有很好的扶正祛邪的作用。
黄芪和炒白术补气力量很大,气有余便是火,所以体内有热或者热性体质的人要谨慎使用,防止上火引起口干舌燥、口唇干裂、咽喉肿痛等疾病,黄芪和白术的配伍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方剂使用,也可以作为一个补气的基础方,根据不同的病症,配伍不同的药材,就可以治疗各种。 黄芪和炒白术泡水喝的作用很多,脾胃虚弱的人看看怎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