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主要表现,乌龟肺炎的症状有哪些症状?
乌龟肺炎的临床表现有患病的龟的鼻部有鼻液流出,后期变为浓稠,呼吸声大,龟的口边和水面有白色的粘液。龟如果长期待在低于22℃水里,容易感冒,感冒加重后就形成了肺炎。
肺炎初期表现为放在水中,身体侧浮,怕水,食欲减退,呼吸声音变大,张口呼吸,嘴里时不时出现声响,随后可能会出现漂浮在水面沉不到水底,拒食,张嘴频繁,呼吸声变大,行动迟缓,头伸得很高,并依靠在缸边。
如果被肺炎感染了一直没发热?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咋看这题目,我反复阅读了几遍,愣是没看懂,被肺炎感染了?我想可能是笔者打字打的太快造成语句不太好理解,从问题字面上来理解,题主应该是想问: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定都会发热吗?会不会有不发热的情况?如果前面没有发热,但最后还会发热、呼吸困难吗?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一定会的“肺炎”吗?①这里我觉得要打一个问号,很多人对这个疾病介绍时都习惯性的打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注意了,并非所有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都会得肺炎,因为是否发生肺炎要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数量多少、毒力大小、以及患者的免疫力强弱。
②相对来看,疫情严重的几个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毒力自然是比较强的,而外省的一些经过几代传播的毒力相对要减弱了一些,多数的患者预后良好。老年患者、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者、免疫力较弱者、感染后拖了很久为及时得到治疗者这几大类易发展为肺炎。
为什么很多人感染后会“发热”?①我先表明我的观点,我认为这恰恰是一种正常现象,理由如下,当我们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后(拿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来举例),来自于病原体的某些物质会被人体免疫系统的安全卫士识别,后者就会释放出细胞致热因子。
②发热是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帮助机体对抗感染的一种生理反应,所以发热是很多传染病的共同表现,而监测体温是有助于早期识别感染者的一种手段,即使是疫情发展到现在,测体温仍然是必备的措施。
③理论理解起来可能比较乏味,我来举几个例子,如下:
我们身体某个部位受伤后化脓了,其实这也是机体的一种正常反应,脓液它是机体组织炎症过程中形成的浓稠或稀薄的混合物,炎症过程中细胞、组织在细菌和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发生液化坏死,加上血管的液体渗出,形成肉眼呈灰黄色或黄白色的浓稠状液体。脓液中的中性粒细胞除极少数仍有吞噬能力外,大多数已发生变性和坏死,称为脓细胞,脓液中除含有脓细胞外,还含有大量的细菌、坏死组织碎片和少量组织液。这就是人体受到细菌攻击时安全卫士(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与它大战的结果。再例如咳嗽,正常情况下健康人是不会咳嗽的,如果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就会表现先是声门关闭,呼吸肌收缩,肺内压升高,然后声门张开,肺内空气喷射而出,通常伴随声音,并反复出现。注意了,这其实也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它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保护性作用。④小结:咱们言归正传,继续回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热的疑问解答上来,因为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病原体会入侵我们的呼吸系统,我们机体被感染,那发热也就就顺理成章了,而发热这一信号也正预示着身体在向我们求救,所以从目前感染的病人来看,发热还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比较常见的症状,发热不一定都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很大部分都会出现发热。如果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前期没有发热,后期还会发热、呼吸困难吗?①针对这个疑问,我需要分开来讲解。前面我也讲到,不一定所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都会发热。所以一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如果没有出现“发热”症状,接下来他有两条路可以走,如下:
第一种:这是一个轻症病人,可能并未累及肺部,或者及时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如吸氧、加强营养、抗病毒、服用中药调理等措施),这病人各方面身体素质也不错,靠着自身强大的免疫力,病情直接由症状转为好转,那病情好转了不再发热也在情理之中。第二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前期确实是没有发热,但不代表疾病不会进展,顺着疾病的轨迹发展,累及肺部,接下来开始出现炎性渗出,双肺斑片状影、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甚至大面积的肺实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白肺”,那出现发热、呼吸困难是必然的,大家试想一下,肺部感染了,肺部实变已经影响到双肺发挥它的“通气功能”时,你们说会不会呼吸困难,随着肺功能逐渐降低,机体缺氧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还要进一步加剧,所以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发热那是完全可以解释的通的!!!③小结:
前几天钟南山院士团队也在国外顶级医学期刊发表论文,该论文分析了109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后,得出最新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只有43.8%在早期表现出了发热症状,但住院后出现发热症状的占87.9%”,这是其一,其二,发烧(87.9%)和咳嗽(67.7%)是最常见的症状,而腹泻(3.7%)和呕吐(5.0%)很少见。25.2%的患者至少有一种潜在的疾病(即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
下图为钟南山院士团队发表的题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期刊网站封面。
下图为钟南山院士团队中论文对2019-nCoV ARD的临床特征 (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所以我的看法是你不能把发热当成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绝对指标,但发热仍然是这场新冠肺炎防疫战中筛查、预检、防止交叉感染、及时隔离等措施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寄语:疫情来临,很多普通人由于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不了解这种病毒,也不懂怎么去保护自己。所以每天我都会抽出一点时间为大家进行健康科普,而且最近我都会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科普内容为主,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如果有帮助,就帮我点个赞,谢谢大家支持。
北京丰台又确诊两例新冠肺炎患者?
6月13日北京新增报告36例。北京网友最关心是否会再次封城?不过小编在此提醒不必惊慌。
北京的这一消息事发突然。许多人看到这一消息后。从最初的不相信,到后来的有点担心。但北京市政府正在采取强力有效措施。
北京昨日新增报告36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6月13日0时至24时,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36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截至6月13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463例,累计出院411例,在院43例,累计死亡9例。尚在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例。
那我们来看看北京市采取了哪些强力及时有效的精准防控措施?
7项措施非常有针对性。
北京市政府第一时间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发布消息。这一举措迅速让广大市民心里吃了一个定心丸,也避免了各种谣言的传播和恐慌情绪。同时也给广大民众增添了信心。政府第一时间搞清楚了相关问题来源。经过摸排查明病毒来源于新发地农贸产品批发市场和京深海鲜市场。北京市第一时间对丰台区的罗园街道、花乡和西城区的月坛街道和房山区的长阳镇,迅速提升防控等级为二级。北京市第一时间部署了丰台区的疫情防控。目前丰台区已全面进入暂时防控状态。此外北京市已对11个农贸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核算检测。从目前的消息来看,这11个农产品市场是安全的。即使如此,北京已对其中的6个采取了暂时关闭。北京已实施精准隔离。如对排查出的丰台两个,西城房山各一个重点街乡的密接人员小区实施了封闭隔离。北京已经实施了全方位的流行病学调查。尽可能地排查出所有密接人员。并在社会发布消息。提示在近期内到过相关地区的人员,及时向政府报告。北京已实施对新发地从业人员及周边人员,大规模核酸检测。据有关消息已检测了数万人。北京已要求丰台区和西城区对小学低年级6月15日的复学情况予以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作出决定是否适合复学。总之北京目前采取的方法是及时迅速全面精准排查防控。
当然也不排除为了深入防控疫情的需要会增加隔离的小区和隔离的小部分区域。
相信在和时间的赛跑中,北京市政府的这些强有力措施,将会及时切断新冠病毒的传播扩散链条,并取得实际成效。
总结陈词:
从目前北京对外发布消息,及时有效采取措施,实施精准防控等一系列举措来看。广大市民们要相信政府,要有信心,不要对外散布恐慌情绪。
我们每个市民都要响应政府号召,及时如实向政府部门反映个人行踪消息,密切配合政府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切实把北京的疫情突发情况消灭在萌芽状态。
新肺炎肺部疼吗?
1.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
2.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
3.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
4.高热较少,38度左右,部分可不发热,约7~10天病情可进展;
5.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
6.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得了肺炎可能会引起什么病?
几年前,我体检时查出肺炎,但我没有治疗,因为当时没有任何什么症状。去年,年底做了甲状腺手术治疗后,咳嗽憋气肺不适,我就去中医调理,经过一个月的治疗,症状全无(治疗后没做CT)。就今天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肺功能失常,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有不良反应,我就经常会出现腰疼、尿路感染等症状。我记得以前看过的一本书的内容有这样一句话:肺是肾的妈妈[捂脸][捂脸]可想而知,妈妈出问题了,孩子是不是也受影响啊[捂脸][捂脸]另外,我经常反思,现在的肺病患者为啥那么多,我个人认为:一是肺功能不强大,二是肺活量不够。几年来,我从自身找出了自己的问题,就是用嘴呼吸的时候比用鼻子呼吸的时候多,大多数人都明白一个道理,用鼻子呼吸能做到深呼吸,而嘴呼吸则不行,大家可以自己测试一下就知道了。所以,我经常会纠正我的呼吸方式,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用一个小方法控制嘴呼吸,我感觉不错。哈哈我不是专业人士,不能作为任何建议和方法,只是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