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汤的禁忌和副作用,四物汤中的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四物汤,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四味药组成。在中医方剂学中属于补血剂,是补血剂的典型代表方之一。
古代医书《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用该方治疗外伤引起的瘀血疼痛,宋代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用该方治疗妇女的诸多疾病。现在主要作为补血调血的基础方。
四物汤功能主治为补血和血,用于营血虚滞症。我们知道中医讲究卫气营血,即疾病的发展规律,卫就是防卫的意思,指的是皮肤表层,卫气营血就是指疾病从表入里的不同阶段。
四物汤适用于中医认为营血亏虚,血行不畅所引起的疾病。营血虚滞症表现为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月经不调、或经闭不行,肚脐腹部周围疼痛,面色、嘴唇、指甲没有光华,舌淡,脉细弦,也就是血虚的表现。有这些症状的人是可以使用四物汤来进行补血的。
我们知道中药方剂的配伍讲究君臣佐使。四物汤中的熟地黄为君药,熟地黄在中药中属于补血剂,甘温质润,擅长滋补营血,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常用于血虚诸症、肝肾阴虚诸证。治疗血虚萎黄、头晕目眩、心慌失眠、月经不调等,是养血补虚的要药。
方中当归为臣药,当归在中药中也属于补血药,味辛性温,主入血分,既能补血又能活血,补中有行。擅长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为补血之圣药。
可用于血虚诸证、血虚血瘀、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等。此外还可用于虚寒性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风寒痹痛、血虚肠燥便秘等。
方中芍药(白芍)为佐药,芍药在中药中也属于补血药,味酸性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常用于肝血亏虚、月经不调,如肝血亏虚、面色苍白、眩晕、心慌、月经不调等。
另外也用于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起到养血柔肝止痛、调肝理脾、恢复阴虚经脉失养所致疼痛的作用。也可以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
方中川芎为使药,川芎在中药学中属于活血止痛药,辛散走窜,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能够通达气血,常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胁、腹部等诸多痛症。
同时川芎擅长“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妇科活血调经的要药,可用于治疗血瘀经闭、痛经等多种妇科疾病。另外还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为治疗头痛的要药。还可用于风湿痹痛,发挥祛风通络止痛的作用。
总之,四物汤以熟地黄、白芍两味阴柔补血之品(血中血药),配伍辛甘发散之当归、川芎(血中气药),动静结合,重在滋补营血,且补中寓行,使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我们从中确实可以品味到古人精妙配伍之神韵,后人皆称该方为补血调血的根基。
那辰是什么?
这个问题好像已经回答过了,辰是一个动词,并不是一个名词。其实日月星辰就是指的日月星三者在宇宙中缓慢的运行。由于日月星的运行,才有了四时的变化,所以引申为时辰。
在《说文》中记载:“辰,震也!三月,阳气动,雷电震,民农时也!”这个时节指的是惊蛰,在惊蛰以后,天气转暖,蛰伏一个冬天的虫子的开始苏醒。在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辰”最早的时候就是指的虫子。
在《释名》上解释的也非常清楚:“辰,申也,物皆伸舒而出也!”就是指“辰”的意思就是就是指昆虫的蠕动,在昆虫刚刚苏醒的,会抖落身上的泥土,伸展身躯,准备爬行或者振翅飞翔,这种状态被称作蠢蠢欲动。
所以辰不能用来指代大的震动,而是将动未动之时的那种状态。因为人们认为蠢蠢欲动时的状态是非常美好的,所以在《律历志》中写道:“振,美于辰也”!意思就是,事物的美好,在于它蠢蠢欲动的时候。就好像爱情一样,最美好的就是在最初春心萌动之时。
那么辰和星星又有什么关系呢?在我们观察夜空的时候,实际上看到的星星就是蠢蠢欲动的状态。就像一首歌描写的那样“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一闪一闪的状态,就是蠢蠢欲动的状态。所以“星辰”就是指的在夜空中,星星缓慢的移动。
在《千字文》中写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如果这句话你把“辰”理解为名词,根本就解释不通。“宿”就是指的归宿,“星宿”就是指的星星的归宿,“辰宿”就是星星缓慢的移动到它的最终归宿。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的颜色最初是青黑色的,地的颜色最初是黄色的。宇宙最初是辽阔而又荒芜的。日月有盈亏,星星有自己运行轨迹,缓慢的移动到它最终的归宿,各就各位,各司其职,才有了四时的变化”。后面当时就是一年四季的的变化。
在《左传》中也提到:“日照昼,月照夜,星运行于天,昏明递匝,民得取其时节,故三者皆曰辰也”。意思就是太阳在白天运行,月亮在夜里出现,星星在天空运行,昏暗交替,才有了四时的变化,三者的运行状态都可以说是辰,辰就是指的缓慢的运行。
我们明白了辰的意思,就可以继续延伸到很多方面去理解。为什么早上7点到9点时候被叫做辰时,其实也是和惊蛰后的昆虫一样,人们也是刚刚苏醒的状态,这个时候就是辰时,意思就是该要出动的时候了。而早晨中的“晨”,其中就是指的太阳将要出动,就是指的太阳将要升起的时候。
其实我们很多汉字都有它丰富的内涵,有些词汇虽然我们常常在用,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它真正的含义,其实一个字一个词的出现都有它的原因,并不是随意捏造的。
古代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是什么花?
花中四君子,汉民族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 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还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再补充一首 《四君子赋》 四君子者,梅兰竹菊也。华夏园艺绵延数千载,物种繁茂,风采纷呈,而文人雅士尤好梅兰竹菊,其因何在?盖此四物虽生于自然,而究其各自秉性,却别具君子之风。 梅,傲而不俗。其色分红白及绿,另有蜡梅,色黄如蜡,香气浓郁,虽自成科属,其风韵却与梅有异曲同工之妙。梅寿可逾千载,枝干虬曲,身姿苍古,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遇冰雪更添飘然风仪。明代李渔曾论赏梅之无奈:“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吾以为: 兰 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来更是造化奇绝,踏雪寻梅,呵气凝香,满目娇色,风雅至致哉! 兰,幽而不病。处深山,厌都市喧嚣,不以境寂而色逊;居幽谷,喜明月清风,不因谷空而貌衰。艺兰之人,跋涉林壑之间,寻采野生之兰,驯其野性,育其良种,配山石衬其隽秀,置曲房显其香幽;兰叶,如挑破凡障睿剑,兰花,如指点群迷佛手,闻其香,瞻其容,如入禅境矣。兰香如檀,置兰之室不宜久坐,久坐而不闻其香,故痴迷呆滞者,实难见识兰之雅趣。 竹,轻而不佻。其茎有方圆之别,其色有青紫之分;竹无心性随和,山野路旁,庭院庙堂,随遇而安,四季茂然;栉疾风扬其劲节,沐春雨耸其玉笋,披月辉露其窈窕,偎峭石显其轻灵;傍窗而植,赏月投之秀姿;临池而栽,顾波泛之倩影。宋代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爱竹之情,由此可见一斑矣。 菊,丽而不娇。傲然临霜,怒放于群芳凋零之际;不畏肃杀,尽展其万方娇媚之态。园艺之菊与野生之菊不同矣,野菊婆娑,点缀村舍疏篱,随处而生,毋须人工;而园艺之菊,从春之下种至秋之绽放,其间治地酿土,防燥虑湿,摘头掐叶,接枝捕虫,防雨避霜,使艺菊之人难得闲暇。从古到今,历代艺菊之人倾心培育,使其种类纷繁,姿态万千。是谓:菊之美,三分出自天工,七分来自人力,艺菊之人终年辛劳,以人力助天工,菊之美,实臻天人合一之境也。
是不是身体生病了?
手脚发凉可能是疾病信号。 气温骤然下降,许多人手脚发凉的毛病又犯了。手脚冰冷的主因:心脏衰弱,无法使血液供应到身体末梢部位。 体内血液量不够,血红素和红血球偏低。 血管中有阻塞,或发烧、感冒等都会影响大脑中枢神经,导致手脚冰冷、医生提醒,如果已经注意保暖,但手脚仍然冰凉时,有可能是以下疾病信号的表现。
一、雷诺现象 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典型表现为双手指(足趾)在受凉后出现发白发凉,然后变紫变红,最后又可恢复正常。其原因是手指(足趾)末端小动脉痉挛。当它属于原发病时,称“雷诺病”;若为继发,则称“雷诺现象”。引起雷诺现象的疾病有硬皮病、皮肌炎红斑狼疮、血栓闭脉性脉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
二、多发性大动脉炎 多发生于青年女性,常常累及多处大中动脉,例如主动脉、腹主动脉、中动脉、头臂动脉、上下肢动脉。若发生于下肢,则出现下肢发凉。
三、心脏衰弱 无法使血液供应到身体末梢部位,导致手脚冰凉。
四、手足寒症 女性占绝大多数,这是因为月经和生育引起的激素变化会对自主神经系统造成一定影响,而这种自主神经系统的敏感会导致皮下血管收缩和血液流量减少,从而引发寒症。
五、减肥过度或身体虚弱 食物是身体很重要的热量来源,如果你减肥过度,饿过来头,血糖太低时,就会有手脚冰冷的现象。另外,疲劳、身体衰弱时,血压容易降低,血液循环不佳也会使手脚发凉。
六、缺铁,也是造成肢体发凉??畏寒的重要因素 手脚发凉怕冷的人,去医院检查一下血液中运载铁的蛋白质水平如何,,就能知道体内是否缺铁。缺铁者应多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牛羊的瘦肉、牛奶、绿叶蔬菜等,缺铁严重者应请医生诊治,服用补铁剂。
常见手脚发凉原因如下:
1、甲减患者由于基础代谢率下降,机体产热量显著降低,在寒冷的冬天哪怕穿再多的衣服,也总是手脚冰冷。2、体型太瘦小的女生体型较瘦、虚寒体质的女生最容易出现手脚冰冷的情形,因为这类型的人末梢血液循环较差,容易使体温调节的机制紊乱,而手脚冰冷正是自律神经功能调节不顺畅,血管变细所引起的。而且脚趾、膝盖、肩膀和手指等部位,属于运动较多的关节区,因为脂肪、血管皆相对较少,热度容易散失。
3、衣物不够保暖如果手脚冰冷,表示体温的平均调配有问题,如果已经多穿了好几件衣服,但手脚仍未恢复温暖,就该注意,因为许多人体表的温觉神经接受体的「凉点」,因为太过迟钝而不能感受到冷。天气冷或长时间待在冷气房都会让血流量减少、血行速度减缓让手脚冰冷。4、血糖太低或低血压时食物是身体很重要的热量来源,如果你减肥过度、饿过了头,让血糖太低时,都会有手脚冰冷的现象。而低血压时,血液循环也会不佳,疲劳、身体衰弱时,血压容易降低,就会手脚冰冷。5、压力过大时因为工作紧绷的压力或时间逼迫的压力,都会让手脚发冷发抖,只要过了这个紧张时期,就会慢慢恢复温暖。6、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肾虚引起的手脚冰冷。
手脚发凉怕冷的人,及时去医院检查时,对症下药。勤运动.勤甩手、吃坚果胡萝、多补充维他命E、注意保暖。
是如何造成的呢?
现在女性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问题,月经不调这种常见疾病自然也在此列,很多女性都在问,究竟怎么预防月经不调呢?说到这我们就要从引起女人月经不调的原因都有哪些说起,只有找到原因才能从根本上预防月经不调。
引起女人月经不调的原因能归纳为四点,即情绪异常、起居无度、过度节食、嗜好烟酒。下面我们为大家详细具体的说明下。引起女人月经不调的第一个原因情绪异常。
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紧张等压力状态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下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女性容易出现月经不调的原因。
引起女人月经不调的第二个原因起居无度。
妇女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妇女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在广东的很多女性朋友即便是到了秋冬季节,也有吃冷饮的习惯,所以女性朋友们经期要防寒避湿。
第三个引起女人月经不调的原因就是过度节食。
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少女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方可发生月经初潮,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因此,何间欢提醒女性朋友,节食减肥需要理智,不能盲目追求苗条身材而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最后引起女人月经不调的原因就是嗜好烟酒。
烟雾中的某些成分和酒精可以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引起月经不调。在吸烟和过量饮酒的女性中,有25%-32%的人因月经不调而到医院诊治。每天吸烟1包以上(或被动吸二手烟)、饮高度白酒100毫克以上的女性中,月经不调者是不吸烟喝酒女性的3倍。
女性月经不调,这3招教给你,慢慢改善月经不调,不妨试试。第一招:多注意休息
女性的身子骨本身就比较虚弱,是经不起过度劳累的,不少女性之所以月经不调,与劳累过度有比较大的关系,现在的女人不仅要忙着家庭、忙着孩子,还要忙着工作,长时间的3点一线,很容易累垮身体,进而影响到月经。因此,女性一定要多注意休息,适当的放松自己的身体,让自己不那么劳累。另外,熬夜也是不可取的。
第二招:注意保暖我们都知道,女性经期是不能吃过于生冷、辛辣的食物,不利于子宫的健康,其实不仅仅是月经期间,平时也尽量少吃冰冷的食物,在夏天的时候,吹电扇和空调也需要适度,尤其是在吹空调的时候,最好不要正对着吹,很容易引起宫寒,进而导致月经不调。
第三招:食疗月经不调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月经不调属于血瘀型的,可以通过食用益母草鸡蛋来改善,若是月经经常推迟且白带偏多,是属于痰湿型,建议平时多喝由荷叶、陈皮、山楂煮的水。另外若是由宫寒引起的月经不调,除了平时注意保暖外,平时也可以多喝由艾叶和生姜煮的水,有助于改善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西医治疗月经不调
确诊为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的月经病,在治疗上应根据病情的轻重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月经病给患者带来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治疗也要从解决病人的这些问题人手:
1、出血与贫血:
由于经期长及经量多造成。除一般止血措施外,可酌情选用激素或刮宫止血。
2、周期紊乱:
可采用雌激素、孕激素单一或联合的周期治疗,也可用中药治疗。
3、不孕:
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功能失调引起无排卵,是月经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也是不孕的原因之一,是许多患者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有些患者虽然排卵但黄体功能不足,也能引起不孕。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的促排卵药物,改善卵巢的功能或代替垂体及下丘脑的部分功能。
二、中药治疗月经不调
1、月经先期
1)实热型:
症见月经提前而至,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而稠,伴心烦,口干,面红,尿黄,便干,舌质红,舌苔黄。治疗选用止血片。
2)虚热型:
症见经行提前,量少色红,质稠,伴手足心热,两颧骨潮红,舌红苔少。治疗可选用知柏地黄丸。
3)肝郁化热型:
症见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红或紫,或夹有瘀块,伴乳房、胸胁、小腹胀痛,心烦易怒,口苦,舌苔薄黄。治疗用加味逍遥丸。
4)气虚型:
症见经行提前,量多色淡,质清稀,伴神疲乏力,心慌气短,食少,大便稀软,舌淡,苔薄。治疗宜选用人参归脾丸。
2、月经后期
1)实寒型:
症见经期延后,色黯量少,伴小腹冷痛,热敷则痛减,怕冷,面色苍白。治疗可选用七制香附丸或痛经丸。
2)虚寒型:
症见行经延后,量少,质清稀,小腹隐隐作痛,喜温喜按,伴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软。治疗可用艾附暖宫丸。
3)血虚型:
症见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伴头晕眼花,心慌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手足麻木。治疗可选用当归丸、八珍益母丸、当归红枣颗粒等。
4)气滞型:
症见月经延后,量少色黯有块,伴小腹胀痛,胸胁乳房作胀。治疗选用七制香附丸或元胡止痛片。
3、月经先后无定期
1)肝郁型:
症见经来或提前或错后,经量或多或少,经行不畅,伴胸胁、乳房、少腹胀痛,嗳气食少,闷闷不乐。治疗可选用加味逍遥丸。
2)肾虚型:
症见经来或先或后,量少色淡,伴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足后跟痛,夜尿多。治疗宜选用乌鸡白凤丸合六味地黄丸。
4、经期延长
1)气虚型:
症见月经淋漓不净,色淡质稀,伴神疲乏力,心慌失眠,食少,大便稀,舌淡。治疗宜选用人参归脾丸。
2)血热型:
症见月经持续不净,量少色红,伴手足心热,口燥咽干,两颧潮红,舌红,苔少。治疗可用止血片合知柏地黄丸。
5、月经过多
1)气虚型:
症见月经量多,色淡,清稀如水,伴面色萎黄,心慌气短懒言,四肢无力,舌淡。治疗可选用乌鸡白凤丸、人参归脾丸。
2)血热型:
症见经来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或有块,伴心烦口渴,腰腹胀痛,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治疗宜选用止血片。
6、月经过少
1)血虚型:
症见月经量少色淡,或点滴即净,伴小腹空痛,头晕眼花,心慌,面色萎黄,舌淡。治疗选用当归红枣颗粒、妇康宝口服液或四物合剂。
2)肾虚型:
症见月经量少,伴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舌淡。治疗宜选用乌鸡白凤丸合六味地黄丸。
3)血瘀型:
症见经来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痛减,舌质紫黯有瘀斑。治疗选用七制香附丸、妇科得生丸合益母草膏。以上药物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三、中成药治疗
1、乌鸡白凤丸三盒装,这种药品用纯乌鸡为主要原料,有养血生津,宁神益智,调经止带的功效。熟地、当归、白芍养血活血,川芎、丹参活血行血,充分发挥活血养血的功效。人参、黄芪、山药、芡实健脾益气,化湿止带;鹿角补肝肾,益精血,益肾助阳;牡蛎、生地、天冬、银柴胡、青蒿滋阴清热;香附疏理肝气,调经止痛,这些均为佐药。全方气血双补,阴阳并调,为补血养血,调经止带名方。主要用于气血两亏引起的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少腹冷痛,体弱乏力,腰酸腿软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药物孕妇禁用。
2、妇科调经片,妇科调经片养血柔肝,理气调经。养血、调经、止痛。主要用于肝郁血虚所致的月经不调,经期前后不定、行经腹痛,闭经,经行乳房胀痛,经期偏头痛等。这个药物青春期少女及更年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不可盲目使用。
3、复方益母草膏,调经养血,化瘀生新。用于血瘀气滞引起的月经不调,行经腹痛,量少色暗。这种药物在感冒时不宜使用。
四、月经失调 -按摩调节
1、预备式: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钟。
2、团摩脐周: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钟,至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温经散寒,调理气血。
3、团摩下腹: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
功效:益气壮阳,交通心肾。
4、搓擦腰骶: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骶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钟,以腰部发热为佳。
功效:强腰壮肾,活血通络。
5、揉按关元穴: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滋养肝肾,调经止痛。
6、按揉足三里穴: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