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是什么症状,腺样体肥大怎么办?
儿童腺样体肥大主要看腺样体肥大的具体情况通常主要是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局部用激素喷鼻,连续使用1个月以上,常用药有:糠酸莫米松喷雾剂、布地奈德喷雾剂。
2.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容易复发,不易根治,当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应当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是鼻内镜下做的,采用的是进口吸割器和低温等离子刀相结合,手术将肥大增生的腺样体切除,如果患儿同时合并有慢性扁桃体炎导致的扁桃体重度肥大,可以考虑同期做扁桃体切除,手术是微创的,出血很少,术后患儿疼痛感轻。
如果腺样体肥大导致分泌性中耳炎,术中检查发现液体很多或很粘稠,则需要在鼓膜上放置一根通气管。置管后一般耳朵 不能进水,不能游泳,半年后大部分鼓膜通气管会逐渐脱落,鼓膜也会长好。
3.正畸治疗
有部分患儿,由于没有及时治疗,长期张口呼吸,造成牙列不齐,不仅会影响牙周组织健康及口腔卫生,同时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口腔功能和颜面部的美容。
此时则需要口腔正畸科治疗,不仅费用昂贵,而且费时。对于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牙列不齐,需要耳鼻喉科医生和口腔正畸科医生共同合作,在一个多学科平台下共同制定治疗的最佳方案,通常需要先治疗完腺样体肥大之后,再行牙齿的矫正。
综上,当小孩出现睡眠打鼾,张口呼吸,鼻塞、流鼻涕,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接受正规的治疗。
腺样体肥大是什么样子?
寒暑假,是小儿耳鼻喉科医生最忙碌的日子。一大波腺样体、扁桃体将被收割。
医生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割?不割可不可以?”什么是扁桃体、腺样体?
在二三十年前,进行手术的原因往往是扁桃体反复感染,但是现在,切除的原因,往往是因为肥大的扁桃体和腺样体引起气道的堵塞。
鼻腔后方的堵塞,会造成孩子打鼾以及张口呼吸的习惯。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张口呼吸的危害,长期的张口呼吸和打鼾,会严重拉低孩子的颜值。
左图为幼年时切除腺样体之后,恢复“鼻呼吸”的妹妹,右图为未切除腺样体的姐姐,仍然保持着“口呼吸”,长大后容貌之间的差异。
长期的打鼾,鼻塞所引起的低氧状态,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更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扁桃体和腺样体在幼年时肥大,在6-8岁时达到顶峰,随着年龄的上升,它们的体积会渐渐萎缩,一般在12岁时退化。一般来说,与扁桃体、腺样体相关的问题往往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缓解,但是这种趋势是无法预测的。 所以,是静待自然萎缩?还是积极手术切除?就成了家长们纠结的问题。
建议尽快手术切除的情况1、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症,1年内感染发作不低于7次,或连续2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5次,或连续3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3次,
2、由于腺样体肥大导致的中重度鼻塞,且阻塞症状(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或嗅觉障碍)已持续至少1年,并且保守治疗无效。
3、由于腺体肥大影响鼻腔通气和分泌物引流,导致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哮喘等疾病反复发作。
当症状并没有那么严重时,家长和医生也需要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
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1、手术相对于其他合适的替代治疗方案的风险与获益比较
2、患儿家庭及患儿本人的意愿
3、患儿对抗生素和其他保守治疗的耐受情况和治疗效果
4、患儿的学习成绩与疾病相关性缺勤是否有关联
家长也可能有以下顾虑:全身麻醉,孩子会变傻吗?二三十年前的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都在局部麻醉下完成。那么现在为什么一定要全身麻醉呢?全身麻醉会不会让孩子变傻?
全麻效果及术中监测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在婴幼儿中,单次、短时间地暴露于全身麻醉和神经药物对于婴幼儿的行为和学习不会有负面影响。 但是局部麻醉手术中经历的疼痛和恐惧却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
全麻状态有助于消除孩子在手术中的疼痛及紧张情绪,也有助于医生从容的进行各种操作。 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后:会不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的确,扁桃体和腺样体做为淋巴组织,在婴幼儿阶段是具有一定免疫防御能力的,这也就是为什么,3岁以下的孩子,一般不会轻易考虑手术治疗,以药物和观察保守治疗为主。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免疫系统的完善,扁桃体和腺样体的作用就慢慢弱化了,所以手术切除,并不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扁桃体和腺样体需要同时切除吗?因单纯的扁桃体反复感染而手术,一般只需要切除扁桃体。
因梗阻原因而手术,考虑到腺样体切除后,扁桃体可能会有代偿性增大,建议同时切除。但如果扁桃体体积的确偏小,也没有感染发作的病史,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后,可以选择单纯腺样体切除术。术怎么做?会留疤吗?出血多吗?手术操作从口腔进入,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不会在面部留有疤痕。
目前大多会使用低温等离子刀头来进行手术,在切除的同时止血,术中出血量很少,而且刀头产生的温度较传统电刀低,不会对周围组织结构造成“热损伤”。
术后会有什么不良情况?进食困难
由于手术区域就在咽喉部,术后疼痛可能会让孩子拒绝进食,一般以较冷的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为主,可以减少食物引起的刺激,也可以预防出血。半流质饮食一般持续两周。
出血
特别容易发生在手术当日和手术后6-10日,手术后一周是手术部位白膜(手术区域表面覆盖的白色膜状物,一般在术后1-2日生长,有保护伤口的作用)开始脱落,浅层的血管可能暴露,引起出血。
手术后,鼻腔和咽部流出鲜红的血液,或术后唾液或呕吐物中有少量血液是正常现象,如出现大量鲜红血液,请立即带孩子去医院。
感染
术后感染表现为发热、咽痛、耳后疼痛,如果持续时间大于3天,且逐渐加重,则可能有感染的危险,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
复发
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复发,这可能与淋巴组织增生活跃有关。另外在手术切除后,也可能发生代偿性的增生,比如扁桃体切除后,舌根的淋巴组织增生,并向扁桃体窝内生长,感觉切除的扁桃体又回来了。
一般来说,如果增生的淋巴组织没有引起严重的症状,可以密切观察,不需要再次手术处理。需不需要手术?可不可以保守治疗?还是需要听听耳鼻喉科医生的专业建议。
腺样体肥大原因是什么?
引起腺样体肥大的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小孩的急性鼻窦炎,还有一些是上呼吸道感染,或者一些急性的传染病,引起鼻腔和烟腔的感染,是它的一个主要原因。
另外,过敏也会导致腺样体肥大的症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大的工业化城市,污染物越来越多,如花粉,汽车尾气,雾霾等,这些对鼻腔和鼻咽部刺激,也会引起腺样体肥大,过敏性因素导致的这类疾病也越来越受到医生的重视;
关于上呼吸道的感染,这是引起小孩腺样体肥大最主要的原因,特别是3-6岁的儿童,由于他刚上幼儿园,接触的公共环境比较多,交叉感染也比较严重,如果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引起的急性鼻窦炎,这种病毒,细菌的感染,还有就是感染之后,浓鼻涕对鼻咽部的刺激都会加重鼻咽部淋巴组织的增生,如果是生理性肥大,如果有过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是鼻窦炎,就会比平时更肿一些,因此会造成阻塞比平时更重,引起睡眠的障碍,我们就称之为病理性肥大,这样的鼻窦炎,就需要进一步治疗了。
儿童腺样体肥大能自愈吗?
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希望以下内容对你有帮助。
腺样体又叫增殖体或咽扁桃体,位于鼻腔后面。一般来说,孩子腺样体肥大的时期是在2-10岁之间,其中在6-8岁的时候腺样体会长到最大,但10岁左右就开始萎缩,直到成年完全萎缩消失。
腺样体肥大,是因为孩子的上呼吸道发生感染引起腺样体发炎,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引起腺样体出现发炎而导致。
那么,腺样体肥大能否自愈?该怎么做?
腺样体肥大可自愈正常来说,由于腺样体有一个兴衰的过程,因此腺样体肥大它可以自行痊愈,但能否成功自愈就还要看腺样体肥大有没有以下症状出现。
1、打鼾:许多孩子会因为腺样体肥大而引起张口呼吸,造成夜间出现打鼾的现象,如果打鼾严重的话,会出现睡眠时憋气。比如说:孩子突然停止打鼾,呼吸短暂停顿,之后换个姿势又睡着了,有的孩子还会因此惊醒。
2、腺样体面容:腺样体肥大本身就会压迫到面部的一些骨骼部位,加上打鼾及一些其他症状,就会导致孩子出现颌骨变长、牙列不齐、唇厚,即是常说的塌鼻头、缩下巴面容。
3、鼻子塞:鼻塞作为腺样体肥大的典型症状,同时可伴有流鼻涕、讲话带鼻音,严重时会导致孩子出现耳痛、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
腺样体肥大的虽可自愈,但其并发症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许多危害,而患有腺样体肥大又没有并发症的人是少之又少。如果家长们发现孩子有腺样体肥大,那么是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诊疗的,避免给孩子带来其他的危害。
腺样体肥大的几种疗法1、一般治疗:以预防为主,例如:感冒、发烧,或者其他可引起腺样体发炎的疾病,并且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孩子发生这些疾病。在患病后需要积极对症治疗,并且保证所摄入营养,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大概10-15天为一个疗程,药物多以口服药物、激素喷鼻药物为主,并且可每天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或条件允许,每天用吸引器吸除鼻腔内分泌物,效果会更好。
3、手术治疗: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手术是最为主要的一种方式,药物仅能起到缓解症状并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因此当药物无法缓解病情的时候就可选择外科手术的方式来治小儿腺样体肥大。一般建议在恒牙出生前就进行手术,这样不但取得的疗效好而且也不易出现颌骨发育畸形的情况。
最后,希望家长们能够重视儿童腺样体肥大这一个问题,避免给孩子造成了危害后才醒转过来。
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症状和表现有哪些?
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无法预防和多发的前列腺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增生发病率逐渐增高,其病理改变主要为前列腺组织及上皮增生。故称前列腺增生症。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进行性排尿困难、尿失禁、急性尿潴留甚至血尿等。由于长期排尿困难而依赖增加腹压排尿,还可以引起或加重痔疮、脱肛等.
一、前列腺的临床症状在讲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先讲讲排尿的过程,人体的尿液是从肾产生的正常人有两个肾,每分钟约有1200m血液经过两肾,大约27分钟肾能把全身血液过滤一遍,将人体代谢产生的废料通过尿液排出还能够把不该排出的营养物质抓回来。
正常人两个肾每24小时产生的尿量约1500ml。尿液经过和肾连接的两根长约25cm输尿管到达膀胱,储存在膀胱里。正常成人的膀胱容量为350~500毫升,当膀胱內的尿量蓄积到400~500毫升时,膀胱的神经就会传递信息给大脑,便有了尿意的产生。大脑同意排尿后,膀胱就会收缩,控制排尿的肌肉就会打开,人体就可以排尿了。
当然膀胱的可伸缩性很强,在不适合排尿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憋着尿,甚至可以憋到1000ml,但是在膀胱容量超过500ml后,因为膀胱壁压力过大就会产生下腹部胀痛的感觉,憋尿越多症状越重。人体每昼夜正常产生尿量1000~2000ml膀胱正常容量300~500m,所以正常成人每天的排尿次数为4~7次夜尿0~1次。
当然饮水量的多少是否运动出汗都会对排尿次数和尿量的变化带来影响。
总体来说排尿的症状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储尿期症状,就是膀胱不能储存到正常容量的尿液量300~500m,主要的表现为尿频、尿急,但每次排出的尿量減少;
还有一类是排尿的时候出现的症状,如排尿等待、尿线细、射程短等。
二、前列腺增生的表现前列腺就像水龙头的开关,堵塞以后就会出现水流变细甚至出现不能自行排尿,发生尿潴留。
尿频是前列腺增生病人最早出现的症状,上厕所次数增多,但每次排尿量比正常量减少称为尿频,主要是因为增生的前列腺充血刺激膀胱所引起。
有的患者夜间症状较明显,称之夜尿次数增多。
正常人每晚排尿0~1次睡眠后排尿>2次就是夜尿次数增多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困难的症状越来越明显称之为进行性排尿困难,这是前列腺增生最重要的症状,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而增生的前列腺压迫尿道导致梗阻。
轻度梗阻时,排尿迟缓尿线变细,排尿滴沥不净。随着腺体增大,杋械性梗阻加重尿道阻力增加,患者排尿时要等待排尿时间延长,尿线细而无力,射程不远打湿脚面,排尿分叉有排尿不尽感觉。患者常常需要增加腹压以帮助排尿。
梗阻进一步加重排尿时不能排尽膀胱內全部尿液,出现膀胱残余尿、尿潴留,当膀胱内尿液压力非常高时尿液不受控制排出(充盈性尿失禁)。
前列腺增生本来症状不明显的患者会因气候变化、饮酒、劳累等因素使前列腺充血水肿而加重上述症状也可突发急性尿潴留。
以上就是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症状和表现了,不过好多人也很关心前列腺增生会不会影响性生活,或者前列腺增生是因为性生活导致的?这个问题我感觉有必要说一下。
性生活与前列腺增生有关吗?男性受到性刺激时,外生殖器的变化较明显,如阴茎的勃起、睾丸的提升,而前列腺的变化则较不为人所知。在正常射精时,前列腺有规律性地收缩,参与了性髙潮的形成,也紧闭了膀胱颈,防止精液逆流入膀胱。
前列腺炎好发于青壮年,属于性生活频繁的年龄层,所以对性功能的影响较明显。但是前列腺增生一般不会引起性功能失常。然而,因为前列腺増生多见于老年人,而高龄男性性功能失常的比例较高,所以常会有前列腺增生和性功能失常同时存在的情形,并且当前列腺因各种原因去除后,还会有可能出现逆行性射精而影响性功能。另外,前列腺增生与雄激素水平有关,雄激素水平高者性功能相对旺盛。
所以,前列腺较大的患者可能性功能较旺盛,但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相互影响的关系目前尚无统一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