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血压一会高一会低是什么原因?
正常人的血压就是波动的,我们说正常人的血压是100-120/60-80mmHg,收缩压是100-120mmHg为正常范围,但有些人的收缩压实在90-100mmHg之间,有些人是在120-140mmHg之间,也没有明显的不舒服。即便是都早100-120mmHg也是波动的,你这一分钟量的血压是100/50mmHg,下一分钟测量的可能就是110/60mmHg,这都是正常的血压,之所以会有波动,是因为血压是随着心脏的跳动产生的,当心脏跳动加速加强(走路、翻身、激动、吃饭等等情况)时血压会偏高,当完全安静下来后血压就会降低。这是正常现象。
但如果血压有时候很高,超过160mmHg(收缩压),有时候测量又很低,只有90mmHg(收缩压),那这就是不正常的,波动太大了。肯定是有问题的,比如高血压病,高血压病的时候血压会很高,但部分时候血压也不高,特别是有部分人是晚上血压高,白天血压不高。这就需要我们做动态血压监测了,了解自己24h内的血压变化。还有一种疾病我们叫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这些都是涉及到内分泌方面的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激素分泌的异常,一旦某种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血压突然彪高,需要去心内科就诊,检查明确。
血压中的低压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血压的正常之于健康寿命,可以说是非常的重要。一旦血压长期持续在升高的范围,像心肌梗死、缺血、脑梗塞或出血这类的血管性疾病就会呈现高发的趋势。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心、脑血管的哪一个疾病,都是性命攸关、死亡率极高的危险疾病。
尽管心、脑血管疾病十分恐怖,但是当我们努力将最为重要的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然而一直以来,血压可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前我曾详细说过单纯收缩压高的知识。所以今天,我主要讲述一些单纯舒张压升高的相关知识。
舒张压(低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舒张压不像收缩压,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并且是老年人血压升高的最常见现象。恰恰相反,舒张压升高却发生在小于50岁的年轻人的身上,50-60岁之间年龄段的舒张压会趋于稳定,60岁之后会慢慢下降。在生理学上,舒张压升高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即心率加快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无论是何种类型、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可以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在导致舒张压升高的因素之中,吸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吸烟会导致血管变窄或动脉变得僵硬。而饮食中的高盐分摄入是公认的导致高血压的因素。
长期大量饮酒与高血压有关,尽管这种联系不如吸烟和高血压之间的联系那么强烈,但我们依然不可以忽视。焦虑和压力会使血压升高。因为身体会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会导致血管变窄,以应对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直径的频繁变窄和改变会导致高血压。
此外,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缺乏规律的体育锻炼与高血压有关,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在现实生活之中,绝大多数年轻人因为工作繁忙,除了腾出时间来吃喝拉撒。其余就是一回到家,就已累得人仰马翻,连休息时间都不够,怎么时间进行运动。实际上,这很容易造成舒张压升高。
单纯舒张压升高会导致什么危害?舒张压是血液在两次心跳之间的动脉内施加的压力,也就是说,当心脏没有主动将血液喷射到动脉中时。心脏完成收缩后,心室会暂时放松,以便重新充满血液,为下一次收缩做准备,这段心室舒张期称为“舒张期”,舒张期的血压也称为舒张压,这也是我们口中常说的“低压”。
一般来说,舒张压的正常值在60-90mmHg。如果我们有单纯舒张压升高,即使是在安静休息的状态下测量,舒张压也会超过90mmHg。在很早以前,我们总认为收缩压要比舒张压更为重要。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发现舒张压和收缩压升高均是冠心病、中风、心力衰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且,在随机试验中单纯舒张压升高是一个必须治疗的危险因素。
其实,舒张压升高如同收缩期高血压一样,也会增加血管疾病的风险,其特征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变窄。高血压会导致冠状动脉疾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展和恶化。高血压会影响肾脏,因为它们的血管无法有效运作;永久性损坏是不可能的。心脏病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劳累时呼吸急促。
随着时间的推移,未经治疗的舒张压升高会导致更严重的情况,比如发生动脉瘤、中风、心脏病发作或其他高危并发症,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我们的生命。因此,无论是收缩压升高,还是舒张压升高,我们都应该倍加关注。
我们该如何应对单纯舒张压升高?如前所述,单纯舒张压升高绝大多数都发生在年轻人的身上,而且大多数都拥有着不良的生活习惯。因此,如果我们新近发现自己单纯舒张压升高,第一时间要做的便是改变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比如抽烟的就要戒烟、喝酒的就要限制酒精、喜欢吃咸的食物就要清淡一些...等等。如果我们这样认真去执行了3个月,舒张压还是得不得控制,那么就要在调整生活的基础上,同时进行药物治疗。
然而,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是血压的两种构成方式,在临床之中,我们并没有哪一种特殊的药物,会针对性地降低舒张压。从生理学来说,舒张压会受到心率和外周血管阻力的影响,一般呈现正比趋势,也就是心率越快、外周血管越大,舒张压就会越高。那么,我们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可以基本锁定在对心率或外周血管阻力具有降低趋势的药物身上。
纵观所有类型的降压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能够直接作用于血管,可以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甚至还可以调节心率。因此,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是单纯舒张压升高的不二选择。如果心率偏快,可以适当加入β受体阻滞剂。当然,具体如何加,加多少,这需要咨询当地医生的意见。
最后,我们在开始服用药物治疗的期间,一定要以一定剂量维持一段时间。即使通过自己频繁检查得知血压控制良好,也不可以擅自停药,不然舒张压会再次升高。假如我们合并冠心病,舒张压不应该降低至70mmHg以下。另外,我们还需要定期检查血压、心电图、眼底、血脂、血糖,以及时发现是否出现高血压并发症。
结束语:舒张压在传统上被认为是血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说在广大的研究之中,将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了比较,收缩压一直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因素,但是长期舒张压升高也会将我们置于更高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风险之中。因此,我们在关注收缩压的同时,也应该关注自己的舒张压。
血压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今我们身边的长辈有很多都患有高血压,高血压疾病越来越不容忽视,它对人们的健康有着不小的危害,甚至还会引发各种疾病,所以需要及时的治疗。那么,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血压是指人体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时候,冲击血管壁而引起的压力。当心脏收缩输出血液,血管能承受最大的压力,被称为“收缩压”,也就是高压;当心脏放松的时候,血液因为血管本身具有的弹性所以仍然会继续向前流动,此时血管承受最低的压力,也就是“舒张压”,俗称低压。
高血压通俗的说就是人体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所带来的一系列的改变,它不仅是单指血压的升高,还指因为血压升高引发的人们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1、遗传
遗传因素引起高血压病发病的作用已被公认,目前普遍认为遗传是成人高血压的一个极强的决定因素,但动物研究与流行病学资料均表明遗传的作用可能是传递的,而不是决定性的。与遗传易感性相互作用的环境因素也是成年人高血压的重要影响因素。
2、吸烟与饮酒
吸烟是公认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我国10组队列人群前瞻性研究表明,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比不吸烟者增高2倍,缺血性卒中危险增高1倍,癌症死亡危险增高45%,总死亡危险增高21%。据报道,少量饮酒对血压无急性作用,但收缩压、舒张压与饮酒及饮酒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酒精是血压升高的相关因素。
3、体重
相关的临床调查数据显示人的血压跟体重是有直接的联系的,体重越重的人出现高血压的几率越大,体重往下减少10Kg收缩压下降5-20毫米汞柱,这也是很多医生会让高血压的患者减肥的原因。
4、精神压力大
现在社会发展迅速,许多人工作比较忙,压力很大。如果一直不懂得缓解压力,长时间压力过大,那就可能导致气血上涌,这样血压就会升高了。平时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压力较大,自己要注意适时释放压力,保持好情绪。
5、爱吃盐及盐加工食品
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建议不要吃高盐和厚味食物及烟酒,食物应该以清淡,易消化含水份多的蔬菜。高血压一定要注意低盐,可以多吃水果,比如说柿子、苹果、核桃什么的,高纤维食品。还有适当吃一些粗粮,以及常喝茶。
6、不运动或少运动
应注意加强体力和体育锻炼。身体运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脂类物质消耗,减少脂类物质在血管内沉积,增加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及减轻体重,因此应坚持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
运动后血压降低是什么原因?
运动降低血压的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可能与运动训练通过多重机制,降低总的外周血管阻力等有关系。也可能和过于剧烈的运动有关,要适量的运动,注意劳逸结合,也可以通过改变体形和膳食改变等缓解症状,运动降低血压机制还与运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关,短时间内要多休息。
是不是肝火和胃火大造成的?
中医认为低血压多见于脾胃虚弱者;脑力劳动者;或脆弱的老年心脏病人。认为多由于气虚阳虚,阴血亏虚或气阴两虚所致。
一般认为,多数无症状性低血压,可通过饮食疗法和体育锻炼得以回升。
1.食疗
平时多吃山药、苡仁、桂圆、荔枝、枸杞子、栗子、核桃、红枣、瘦猪肉、羊肉及鸡、鸽子等禽类食品,有助于促使血压回升;同时还应多吃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的水果蔬菜,以及黄豆、红豆、黑豆等豆类制品,使各种营养摄入充分。
2.加强锻炼
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因为极度疲劳会使血压降得更低。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神经、血管的调节功能,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