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是什么症状,皮炎种类及症状图片?
皮炎是我们经常的皮肤病,种类比较多,包括脂溢性,接触性,激素性,日光性,神经性皮炎等。好发于脸部、脖子以及四肢,严重的可遍布全身。皮炎的症状有很多,大多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临床表现开始是局部发红,叫红斑,局部长出小颗粒,叫做丘疹,鼓起来,丘疹融合厚厚的一片,叫做斑块,红斑比较大,我们叫斑片,大概就是这些症状。
脂溢性皮炎的症状是什么?
在早期常表现为毛囊周围出现炎症性的丘疹。病情加重时会出现边界清楚,略带黄色的暗红色斑片,上面有痂皮或者鳞屑。局部有轻度瘙痒。可以到皮肤科就诊,做病理检查或者皮肤病特殊检查,根据结果治疗,目前可以通过综合调理,比如说饮食和生活,精神以及药物治疗。
脂溢性皮炎可以自愈吗?
脂溢性皮炎不一定会自愈。脂溢性皮炎主要属于一种休息不好,睡眠不足等诸多因素导致的颜面部为头皮部位出现干燥,脱皮,搔痒等诸多临床症状,甚至有可能会导致一些脂溢性脱发,对于这种情况自愈的可能并不是特别大,建议可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皮肤病之一的湿疹应该如何治疗?
湿疹是一个慢性疾病,也是非常麻烦的一种疾病,对于慢性病,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其真相就是:多少年的生活习惯导致了多少年以后拥有什么样的体质,有什么样的体质决定了具有什么样的症状。而湿疹这个慢性病自然也遵循这个规律,症状是需要到医院找医生看病来解决的,比如一用药症状就缓解了;湿疹的症状,主要是皮肤出疹子,而且痒,一痒,病人就会用手挠,用指甲抓,则皮肤就会受损,出现一道道的血痕,这个时候身体就会启动自愈的手段来愈合受伤的皮肤,如果痒的时间长,挠的时间长,皮肤就会出现受伤和愈合共存的表现,就是局部皮肤增厚,所以这也是湿疹病人皮肤上最起眼的表现。
对于慢性病,我们了解了其真相,则针对真相,我们就需要做出针对性的措施,那就是:改变不合理的生活习惯阻止体质滑坡,多少年来生活习惯导致的这种体质需要中医来调理,也就是通过中医来逆转体质;对于现在的体质表现出来的症状,难受的厉害就赶紧到医院找医生看病,来缓解或者减轻症状。因此说需要三管齐下,方能根治。比如对于湿疹来说,针对痒需要口服药来缓解,比如抗过敏的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咪替丁等药,糖皮质激素药膏,
如果皮肤合并感染会用到抗生素药膏等,这些都可以有效缓解不舒服的症状,但是吃了管用,不吃的话,症状又会再发,因为体质没变,体质没变,则症状一直存在,而那些药物只是起到掩耳盗铃的作用,起到麻痹的作用。
皮肤是我们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排泄废物的途径之一。其他还有比如小便通过泌尿系统的尿道,大便通过消化系统的大肠,痰液通过呼吸系统的鼻、口等,而皮肤的汗毛孔也是我们的汗液排泄的途径,代谢废物通过皮脂腺和汗腺分泌排泄到皮肤上。
湿疹患者多是脾虚体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同时也是后天之本,用我们老百姓的语言翻译过来,脾就是一架机器,我们通过口来获取食物,这些食物来自于自然界,也都是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矿物质等等组成,对于我们人体来说属于异体的。
比如猪肉是猪的肉,而不是我们身体自己的肉,要变成自己身上的肉,首先猪肉要经过脾这架机器分解成最小的氨基酸,脂肪酸等,然后再通过脾这架机器形成我们人体自己的蛋白质,脂肪酸等,如果脾这架机器功能不好,则猪肉分解不彻底,不能形成组成人体需要的氨基酸、脂肪酸等,还有一部分猪肉的性质在内,对人体来说就属于异体蛋白、异体脂肪酸等,
所以我们人体就把这些挑拣出来,并通过排泄系统排泄,如果通过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排泄到皮肤上,就会形成疹子,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湿疹。
而湿疹通过汗腺皮脂腺排泄到皮肤上,就是告诉我们自己身体的脾已经功能不好了,需要维修,如果还引不起我们重视,则会加重症状,成片出现,引起皮肤瘙痒。后面为了解决痒,我们就会用自己的指甲把疹子挠破,直接暴露出汗毛孔,帮助排泄出来,因此痒就解决了,但是皮肤受到损伤,皮肤屏障破坏,这就是血痕了,
身体自己开始愈合破坏的屏障,如果反复破坏愈合,则二者交错,失去了皮肤正常的腠理结构,并变厚。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湿疹表现。
所以根本在修理好脾这架机器。也就是如何健脾,调脾虚体质,以及如何预防再次脾虚,这是解决湿疹的根本所在。
中医关于“健脾”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根据身体全面症状判断用什么中药,中成药来说,比如健脾丸,归脾丸,参苓白术散等等需要具体辩证,比如用针灸或者单独的艾灸,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等等穴位,或者可以来做八段锦,做三个月为一个疗程,其中比如“调理脾胃须单举”,“两手托天理三焦”等都对脾胃有好处。多种方法联合运用效果更好。当然西医方面调节肠道菌群的益生菌、益生元也是有好处的。
那么如何预防脾虚呢?主要和我们的饮食及心态情绪有关,首先是食物的种类也就是饮食结构,《黄帝内经》上说“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这是饮食结构,如果不合理,会导致脾消化食物中各种成分偏颇,从而为脾虚埋下伏笔。
再一个就是饮食的量,要“七八分饱”,我们饿的时候说明脾运化结束,如果不饿,说明脾这架机器一直在工作,时间长了,机器过劳,会出现零件老化,甚至全面不能用了,所以一定要“七八分饱”,也就是要有饥饿感,不能看表吃饭,这是保养脾这架机器的好方法,
还有就是食物的冷热,过冷过热都不好,过热会伤害食道胃等消化道,过冷则会引发消化道和消化液的供血血管热胀冷缩,相应的细胞供血不足,从而不能很好发挥功能,这也是脾虚的原因之一。(中医的脾着重指的是西医的胰腺,这个论断在我的其他文章里有提到,有兴趣可以关注并查阅)。
所以说湿疹这个病要想不受其累,就得三管齐下,标本兼治。也希望更多的正在遭受湿疹折磨的人能看到此篇文章,给他们一个希望。
接触性皮炎有什么症状?
本病是由于皮肤、粘膜接触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皮炎。可引起本病的物质主要有动物性(如毛虫、斑蟊等)、植物性(如漆树、除虫菊、荨麻等)、化学性(如金属制品、肥皂、皮革、塑料、化妆品及橡胶制品)及外用药物、各种化工原料(如汽油、油漆、机油、染料等)。其发病机制可能为原发性刺激,即接触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或毒性,如强酸强碱,任何人接触该物后均可发生皮炎。但大多数为变态反应性,即接触该物质后,一般只有少数人对该物有过敏,通过一定的潜伏期,再接触该致敏物后而发生炎症。
其症状为:
皮损多数在暴露部位。开始时损害往往和接触物的形态相同,如贴膏药所致的皮损形态完全和此膏的大小形态一致。损害表现从水肿性红斑到丘疹、水疱及大疱。疱破后发生糜烂、渗出,甚至有可能发生坏死。皮损边缘清楚,自觉有痒或烧灼感。一般在除去接触物并经正确处理后,常在1~2周左右痊愈。但再接触该物质后可以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