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忧郁症的人有什么症状,有没有一种仪器可以测出是否患有抑郁症焦虑症?
没有,而且你说的量表确定症状也是不存在的,量表只能量化你的症状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或者用来评定治疗之后的疗效,没有任何确诊意义,如果要判定自己症状表现的性质,必须精神科医生面诊通过详细的病史和细致的精神检查,才能给出你的疾病初步诊断。靠仪器诊断抑郁症、焦虑症是不可能的。
抑郁症的诊断是怎么来的?每次有疑似抑郁症患者来诊,都要先从家属方面了解一下患者的病史,因为一些抑郁症患者的接触还是有些被动、退缩的,所以有些时候很难通过主动叙述的方式讲述完整的病史。
了解详细病史后,根据病史内容,对患者进行精神检查,针对病史中可能存在的抑郁症状进行相关的询问,比如睡眠情况,比如社交情况,比如记忆力情况,比如注意力情况,比如反应能力情况,比如精力情况,比如体重变化情况,比如食欲变化情况,比如消极悲观的想法等等。根据患者的回答,进行判断是否属于抑郁症状,然后再根据世卫组织的ICD-10国际疾病诊断标准中,关于抑郁障碍(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科学的判断,看患者是否已经满足抑郁症诊断标准。
目前医学对于抑郁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方面,遗传学方面, 和社会心理方面,任何一名抑郁症患者的起病,都可以在这三个最主要的方面找到变化。但生物方面和遗传学方面根据我们目前的科学水平是难以测量的,而社会心理方面的测量主要依靠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不过各州精神科量表都很难拍出患者主观性对量表准确性的影响,所以量表评定是没有诊断意义的,也就不能用来确定症状。也许在以后我们可以发明某些仪器,可以用以检测抑郁症。比如我们目前的脑ET可以检测大脑神经递质的多少,但准确性和稳定性还有待考证。
起码目前,判断一个人的表现,是不是抑郁症,还是一定要到精神专科医疗机构,找专业的精神科医生通过详细病史和精神检查确诊。很多天和人交流也没话题的人是不是患抑郁症了?
抑郁症的诊断包括了核心症状、附加症状以及病程标准,你可以根据以下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问一下自己是否具有以下症状,帮自己大体做一个诊断:
(1)核心症状:A.抑郁心境(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内心压抑),对个体来讲,肯定异常,存在于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里,且几乎每天如此,基本不受环境的影响,持续至少两周;
B.对平日感兴趣的活动丧失兴趣或愉悦感(感觉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都没有意思);
C.精力不足或过度疲劳(感觉疲乏无力)。
(2)附加症状:A.自信心丧失和自卑(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别人看不起自己);
B.无理由的自责或过分和不适当的罪恶感(责怪自己,觉得自己连累他人);
C.反复出现死和自杀想法,或任何一种自杀行为。
D.主诉或有证据表明存在思维或注意力降低(做事犹豫不决或踌躇);
E.精神运动性活动改变,表现为激越或迟滞(烦躁或反应变慢);
F.任何类型的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中断、早醒);
G.食欲改变(减少或增加),伴有相应体重的变化。
(3)要排除其它疾病因素如在患者既往生活中,不存在足以符合轻躁狂或躁狂标准的轻躁狂或躁狂发作(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活动增多);不是由于精神活性物质或器质性精神障碍所致。
(4)病程病程要求抑郁发作必须持续至少2周,满足这条件才可诊断为抑郁。
自我诊断:
轻度抑郁:核心症状至少2条或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至少4条;
中度抑郁:核心症状至少2条或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至少6条;
重度抑郁:核心症状3条或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至少8条。
阳光心态,健康生活!
我是丶凌云,心理科医生
欢迎关注头条号“科普心理”,为你提供实用、有效的心理学知识。
抑郁症是神经病吗?
很高兴悟空问答的邀请。
首先很明确的说抑郁症不是神经病,抑郁症属于精神病类的一种心理障碍。临床表现为疲惫,无精神,注意力很难集中,失眠,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等等。对身边所有的事物都失去兴趣,而且是持续性的悲观。
很多人一开始可能觉得自己有这种症状的时候以为只是心情不好导致比较消沉而已,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其实抑郁症初期的时候如果能正确的用药治疗,是可以走出抑郁的困境的。
近年来可能因为环境的变化,生活压力的增大,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曾经有一个叫走饭的姑娘就是因为抑郁症最终走上不归路,到现在为止微博上还保留着她的账号,成为很多抑郁症患者倾诉交流的地方了。抑郁症患者是更需要身边的人关爱的。
如果你身边有抑郁症患者,请一定善待并给多一点关爱,他们真的不是无病呻吟。
抑郁症怎样算好了?
抑郁症怎样才算好了
关于抑郁症的康复标准,你在网上随时都可以查到,如果你是一名抑郁患者,那么我建议你不要去对照标准来判断自己好还是没有好。
因为对于抑郁患者来说,好了就是好了,患者自己最清楚,不需要任何界定,就好比一个食物好不好吃,你体验过自然就会清楚,难道我们还要去做一个食物好吃的标准吗?当然是自己觉得好吃就行了。
如果我们用好或者没有好的标准去界定自己,那么就会把自己陷入到“标准”的对照当中,依照标准去评判自己,当患者用评判标准的要求评判自己是没有好情况下,只会加大患者的心理负担,让患者很容易陷入焦虑、失落、沮丧、厌恶的情绪当中,本来平静的心就会变得不平静,不平静的心变得更不平静,这对患者来说,不就是火上浇油吗。
所以抑郁患者要清楚,心就是这样,当我们用“好”来作为标准时,我们的心就产生出相反的“坏”,对于患者来就不要去查抑郁怎样才算是好的标准,好了你自己是最清楚的,就好比: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一样的道理
抑郁症可以自愈吗?
谢邀!
抑郁症可以自愈,后遗症,不确定。Ⅰ抑郁症,在什么情况下会自愈?
我是一个已自愈的重度内源性抑郁症患者。自从2006年我进入心理学领域,迄今,我有12年的学习和助人的经历。透过我个人的切身经历,以及我接触的案例人,我发现,抑郁症自愈的可能性比较高。我因为成长的背景和受教育的程度,以及我个人的认知局限,在我印象深刻的阶段性抑郁期间,我没有吃过一片抗抑郁药,也没有喝过中药,但,我不提倡,也不反对,抑郁症患者服用抗抑郁药。针对不同抑郁程度的抑郁症患者来说,我持开放性意见,接纳任何一种机构或个人认为的抗抑郁的方式方法。因为“过来人”的身份和经历,因为“从业者”的认知与阅历。我认为:任何一种抗抑郁的方式方法背后,都有它客观存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透过大量的回访和观察,我归纳了四种抑郁症患者自愈的条件:1、患者本人强烈的“自救意识”2、患者被“碰触内心”的“恩典时刻”3、患者身体“本能”的平衡机制发挥作用。4、患者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和外部环境使然如果患者本人有强烈的求生欲望,TA的内心就会发生转换,积极地寻找康复的方式,从而达到自愈的结果。如果患者被什么人什么事或什么场景与话语“碰触”到TA的内心,令TA生发出“活下去”的欲望,自愈存在很大的可能性。如果患者的身体“本能”发挥作用,一切“发生”都在悄然无息中,患者自己也纳闷,“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咋好的!”如果患者身边人强有力的支持,那么,因为抑郁症带来的“木僵”症状,无法“感受爱”的患者强烈地感受到爱,TA自愈的几率就非常高。Ⅱ抑郁症患者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后遗症?
我个人的经历告诉我,当我被某个“事件”影响,导致心境低落时,曾经的抑郁症状就会出现。比如:记忆力差、专注力下降,脑鸣、过敏性反应、不愿意出门、不想说话、食欲不振、嗜睡、失眠、色香味触感迟钝或消失,感受不到身边发生的一切等等……其实,我最悲伤、最郁闷也不过三至五天,过后,这些症状也随着抑郁情绪自动化地消失了。如果这算是“后遗症”的话,它的出现也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根据我对案例人的观察,大多数已自愈或被治愈的抑郁症患者,在心境低落或有抑郁情绪时,几乎都有和我一样的经历。Ⅲ抑郁症的最大问题,是“感受爱”的能力缺失。
我个人的经历和我从业以来的阅历,我越来越发现,无论是内源性抑郁症患者,还是心因性抑郁症患者,普遍存在“感受爱”的能力缺失的这个现象。无法“感受爱”的原因有三:1、不主动寻求爱2、无法正向识别爱3、索求越多,感受越少。爱与恐惧是对我们生活最有影响力的两种重要情绪。我们每天的感觉和思维都会受到二者的驱动。当我们无法“感觉爱”时,一系列的脑神经递质就会自动让我们感到愤怒、逃避或不知所措。当我们感觉被爱的时候,则会分泌一些脑神经递质。让我们觉得安全和愉快。感觉被爱,让我们快乐充盈,觉得自己被尊重、承认和保护,令到我们的内心和思维都处在接纳和开放的状态。无法“感觉爱”,会让我们忧伤失落,恐惧且没有安全感,进而封闭内心,把愤怒转向对内心和身体的自我攻击,思维也局限困锁。“催产素”,你我的心灵重建的粘合剂,它来自良好的人际关系!催产素,是一种联系情感的激素,或者叫做爱的激素。它会抵消压力激素的作用。比如:会让肾上腺素筋疲力尽的皮质醇(它会对身体和大脑造成损害,而且是非常严重的损害。)催产素的受体会参与到许多社交和情绪行为中,这种激素不仅会使人对与自己孩子之间的强力联结做出反应,而且会对父母、朋友、甚至宠物之间的联结做出反应。抑郁症患者若想早日自愈,最好的自愈方式,就是来自如何刺激自己的身体大量分泌出“催产素”,令我们感觉被爱的生物化学过程:1、拥抱、亲吻、牵手、凝视某人眼睛等积极的非语言信息。2、养条宠物狗,透过“狗粘人”的特性,体验爱与被爱,达到刺激自己分泌催产素的目的。3、去养老院和孤儿院做义工,透过零距离陪伴“弱势群体”,感受爱与被爱,促成催产素分泌的化学过程。4、做放松练习、呼吸练习,激活专注力,让自己“活在当下”。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方式可以让我们感受爱,不一定全部需要外界支持。比如:时不时犒劳自己一下,给自己买个礼物,买一件心仪很久的礼服等等。比如:听喜欢的音乐,看一场电影,深夜“放毒”给自己叫个小贵的外卖等等。比如:每天写个“欣赏自己”“丰盛日记”,透过反思总结,让自己感觉到幸福感和成就感等等。想自愈,只要你够宠爱自己,小确幸,俯拾皆是!@心态教练-刘亚威
@亚威教练D助理佳音
作者简介:亚威,60后感性天秤女,心态教练,【不可思议.教练微课程】认证教练型导师。已自愈的资深内源性重度抑郁症患者,从业12年,亲历百态人生,专注解答、解决婚恋心理情感工作人际关系等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