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艾叶和熟艾叶的功效,艾和艾草有什么区别?
1,艾和艾草都是一家,只不过地域的称呼不同罢了。
艾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我们东北称为艾蒿,也有称为香艾,传统艾以湖北蕲州为佳,称为“蕲艾”。还有处方用名称为:艾叶,鲜艾叶,炒艾叶,艾叶炭等。
2,艾叶,气香味辛,溫能去寒,暖气血,通经脉,是溫经止血的良药,用于虚寒性出血病,尤其是“崩漏”症。
3,艾叶专入三阴经直走下焦,能温经脉,散宮寒而止痛,尤善于调经,常被用于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带下清稀等症,可以同香附,吳茱萸,当归等药共用,如《艾附暖宫丸》。
4,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用艾捣成绒,制成艾条,艾柱,以用熏炙体表穴位,能溫气血,透经达络,是传承巳久的温炙主要原料,物美价廉而深受人们欢迎。
鲜的野生艾叶能吃吗?
谢谢邀请!鲜的野生艾叶能吃吗?能吃的。
第一,春天长出来的艾叶草很嫩绿油油的。
我家经常釆摘嫩的艾叶煮鸡蛋汤吃,艾叶草的梗和根可以煲鸡汤喝。但是艾叶草不要放太多,放适量就可以啦。
因为艾叶草是一种药,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
大家想吃到放心的艾叶草,最好是自己家种的艾叶草,如果没有种,也可以去市场上买别人种的艾叶草,不认识不要随便去釆摘,也不要随便去农田地头上乱采摘,因为不知道别人有没有打农药,安全第一。
关注《农村美玉》了解更多农村生活美食!以上是我家自己种的艾叶草,做的美食。
艾草的功效和作用?
艾草的作用是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安胎。对于出血证、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具有治疗作用。
艾草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本品辛温可散寒温经脉,适用于虚寒性的出血病症,如冲任不固之崩漏下血,血热妄行之出血;本品温能通经脉,散寒湿,止痛调经,常用于治疗下焦虚寒的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及带下清稀等症,对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也具有治疗作用;艾草为安胎之要药,常用于治疗妇女妊娠期的胎动不安;此外,艾可于灸穴位,能温煦气血,透达经络。本品可煎服也可外用, 一般温经止血宜炒炭,其他应用时生用。
艾草中含有挥发油、倍伴萜类及黄酮类等多种化合物,使其具有缩短出血和凝血的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平喘、镇咳、祛痰、抑菌、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艾草的形状和功效?
【中药名】艾叶 aiye
【别名】蕲艾、祁艾、大艾叶、艾蒿、五月艾。
【英文名】Artemisiae Argyi Folium。
【药用部位】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的叶。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5~1.2米。茎直立,密被茸毛,上部分枝。茎中部叶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有柄,羽状分裂,裂片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不规则的锯齿,上面深绿色,有腺点和蛛丝状毛,下面被灰白色茸毛;茎顶部叶全缘或3裂。头状花序长约3毫米,直径2~3毫米,排成复总状;总苞卵形,总苞片4~5层,密被白色丝状毛;小花筒状,带红色,雌花长约1毫米,两性花长约2毫米,瘦果椭圆形,长约0.8毫米,无毛。花期7~10月。
【产地分布】艾生于荒地、林缘;有栽培。分布于华北、华东、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
【采收加工】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开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茸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性味归经】性温,味苦、辛。归肝经、脾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温经止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水煎服;外用适量,供炙治或熏洗用。主要用治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近年对其药理作用有不少研究,如水浸剂对致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此外,尚有增进食欲等作用。艾叶油有镇咳、祛痰、平喘、抑菌、镇静、抗休克等作用。
【药理研究】具有抗菌作用;能显著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性休克;抑制心肌收缩,抗血凝和高强度抑制血小板聚集;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尚具有利胆、兴奋子宫作用。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0.2%~0.33%,尚含β-谷甾醇、豆甾醇、α-香树脂、β-香树脂、无羁萜、柑橘素、槲皮素与4个桉烷衍生物。另含2-甲基丁醇、艾醇、龙脑、顺式香苇醇、优葛缕酮、α-侧柏烯、甲基丁香油酚、魁蒿内酯等成分。
【使用禁忌】阴虚血热者及宿有失血病者慎用。
艾草的十种吃法?
步骤/方式1
艾草炒蛋
材料:艾草5棵,建议只要比较嫩的部分,鸡蛋两颗,盐少许
步骤:摘新鲜艾草,切碎;打入两个鸡蛋,拌均匀;平底锅煎;卷成蛋卷,切断装饰。
步骤/方式2
香艾煲鸡
材料:艾草、姜丝、嫩鸡。
做法:嫩鸡一只切块放入砂锅内,加入姜丝,煮至开后再加入艾叶,见艾叶熟即可起锅。用新鲜艾草煲鸡没有老艾那么苦,食之有一股浓香。
步骤/方式3
香艾煎鸡蛋
材料:艾叶生姜煨鸡蛋 :艾叶15克,生姜25克,鸡蛋2个。
方法:艾叶洗净后剁碎,加入鸡蛋搅匀,加入盐、胡椒粉,锅热加油,煎熟即可。可当菜下饭,令人开胃。
步骤/方式4
艾叶生姜煨鸡蛋
材料:艾叶15克,生姜25克,鸡蛋2个。
做法:将上3味加水适量同煮。待鸡蛋熟后,剥去蛋壳复入原汁中煨片刻。饮汤食蛋,每日2次。具有温经,止血,安胎,散寒作用。
步骤/方式5
艾叶薏仁粥
材料:艾叶6克,鸡蛋1个,薏仁50克,花椒、盐适量。
方法:将薏仁加水煮粥,备用。将艾叶与鸡蛋同煮至鸡蛋熟,取汤放入薏仁粥内;鸡蛋去壳,蘸花椒、细盐,与粥同食,每日2次。
步骤/方式6
香艾肉圆
材料:盐、姜、花生油、生粉、鸡蛋、肉
做法:把肉和艾叶分别剁碎后加入适量盐、姜、花生油、生粉、鸡蛋拌匀,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圆或肉饼。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步骤/方式7
香艾饺子
材料:猪肉或鸡肉,艾草
做法:把猪肉或鸡肉以及艾草分别剁碎后加入盐、生粉搅拌成馅,包成饺子煮熟即可。
步骤/方式8
艾姜煮蛋
材料:艾叶生姜煨鸡蛋 :艾叶15克,生姜25克,鸡蛋2个。
步骤/方式9
艾叶红糖荷包蛋
材料:艾叶,红糖及鸡蛋
步骤:艾叶10-15克放入冷水中大火烧开小火再煮15-20分钟,然后沥出艾叶,打入1-2个鸡蛋,蛋熟后放入红糖,吃蛋喝汤!
步骤/方式10
艾梗老鸡汤
材料:鲜艾梗150克;老母鸡1只; 精盐适量; 生姜10克; 清水适量;
步骤:将老母鸡放血宰杀,拔毛、去内脏,然后洗净、切成大块。把生姜洗净,再拍扁。瓦锅洗净,放进老母鸡、艾梗、生姜;加入清水。先用猛火烧开,煮约5分钟后,转换成小火煮,以水面有滚沸为度,约煮1.5~2小时即可。调入适量的精盐即可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