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低的症状要吃什么,检查出有心肌缺血?
首先要用药物控制好血压,然后再结合药物调节心肌缺血的症状,高血压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不要降得过快,以避免引起心脏负荷过重,心肌缺血的疾病,可以采取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如辅酶Q10,维生素c,三磷酸腺苷,维生素b,建议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适度锻炼。
高血压吃什么食物能降压?
湖北有个朋友找我,40岁,不舒服,一测血压177/110,问能不能吃点芹菜把血压降下来?
我告诉他如果您的血压是140/90,这种临界高血压,甚至是140-160/90-100,没有头疼的话,我说您要不试试看,反正也没有危险,但是现在不但头疼,而且血压都177/110,属于3级高血压,这时候必须尽快降压,否则真的会出事情。
我给他举了一个去年看过的一个患者的情况:
半年前看过一个患者,也差不多40岁,发现高血压,死活就不吃降压药,说降压药副作用太大,于是就开始每天吃芹菜,榨芹菜汁喝,虽然不好喝,但为了治病,也就忍了,几乎喝了一个月芹菜汁,血压从180/120,降到170/115;他觉得芹菜降压有效,于是加量,后来都喝吐了,血压还是很高,最后没办法还是来医院。
他找到我,问能不能把芹菜汁提炼以一下,做成胶囊,来降压药。我说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据芹菜能降压,如果真的芹菜汁提炼后能降压,那么全世界那么多科学家和药企,为什么不去提炼呢?
因为根本行不通,即使动物实验貌似芹菜对老鼠有降压作用,但按照体重比例人需要每次吃60斤芹菜才有效,更何况即使对老鼠有效,也不一定对人体有效。
每年遇到各自各样降压的,比如洋葱木耳,玉米须等等;或许一部分人喝了这些食物,不管是不是通过利尿的作用,起到一定的降压作用。但可以肯定一点:
对于绝大部分高血压人,这些食物都很难起到把血压降到正常水平这样的作用;如果有,为什么国家不大力推广呢?
对于轻度高血压,比如新发现的150/95的高血压,通过这些方法,同时配合健康饮食,坚持运动,减少熬夜等等,血压会回到正常水平,但这个功劳时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并非时芹菜汁,洋葱木耳,玉米须等等单独的降压作用。
对通过健康生活:戒烟戒酒,健康饮食,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减少熬夜等等方法后血压还是没有正常的人,只能配合正规降压药一起降压。
血压正常才是硬道理,那么所谓的健康饮食,高血压人到底能吃啥,不能吃啥?
我们说了,没有哪一种食物被证实能够降压,降压只能靠全面的健康生活和必要的正规的降压药。
第一、高血压人啥都能吃
高血压人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物,不管是您觉得能降压的芹菜,还是大家公认能升压的盐,高血压人都能吃。只要不过敏,只要别人能吃,高血压人就能吃。
第二、高血压饮食要低钠高钾
啥意思呢,就是钠盐要少,钾盐要多;简单说就是食用盐要少,这时主要的钠。除了白沙沙的食盐,还包括酱油、咸菜、熏肉、酱菜、泡菜等等都属于钠盐高的食物,这些食物要少。因为每多吃3g盐,血压就可能升高4-5mmHg,而我们大部分人吃盐每天12g左右,远远高于6g的健康吃盐。所以高血压人一定要低钠饮食,也就是老百姓说的少盐或低盐。
高钾啥意思,就是植物类食物,比如水果蔬菜,粗粮杂粮等等都含有钾盐,钾盐利于血压平稳,所以说高血压人都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杂粮;而大家认为的芹菜降压,其实芹菜含钾量只是中风水平。
第三、心血管饮食要参考
虽然高血压人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物,且只要限制食盐。但是因为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紧密联系。所以高血压人的也需要低油低糖饮食,因为高油高糖虽然不会直接导致血压升高,但长期高油高糖饮食对血管有损伤,会增加血管垃圾,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所以高血压人也要低油低糖饮食。
第四、除了水果蔬菜粗粮杂粮还有啥?
一定记住,水果蔬菜粗粮杂粮不是具体的玉米芹菜胡萝卜黑木耳等等被某些人神话的具体食物,而是要多样化,品种越多越好,要换着花样吃。而不要总盯着芹菜等等。同时肉类也可以吃,但肥肉动物内脏要控制,猪牛羊等红肉要适可而止,以去皮禽类及鱼肉为主;补充奶制品及适当的坚果。这样的饮食结构利于血压控制,再配合戒烟戒酒,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减少熬夜;部分轻度高血压不吃药也能恢复正常。
高血压饮食,记住这4点,确保血压更平稳!
但早晨起来血压低怎么办?
天天吃降压药,早晨起床后血压低怎么办?由于没有谈到年龄,高血压情况,白天其他时间段的血压情况等前提条件,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李药师把能想到的2种情况,分别为大家说一下。
服药导致降压过度的情况比如说这样的一种情况,中青年,有轻度的高血压问题,甚至还没有确认有高血压问题,就开始服用降压药,晨起后测量血压偏低,甚至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低血压症状,这种情况下,可能在其他时间段,也很容易出现低血压的情况,对于这样的情况,如果服药的剂量并不大,不妨直接停药试试看,如果停药后,通过生活上加强控制,注意饮食、运动、减肥、心态调整,避免熬夜等方面的生活调理,血压完全可以达标正常,有何必去乱吃降压药呢?
还有一种情况值得考虑,就是有一部分朋友属于诊室测量就偏高,实际血压并不高的“假性高血压”情况,这种情况也叫白大衣高血压,意思是见到医生的白大褂就紧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的情况,但实际生活中血压并不高的情况,这种紧张,不一定是明确可以感受的紧张情绪,有的时候是一种潜意识的紧张,人没觉得紧张,可一到诊室测量血压,就会偏高,如果因为没排查是否是白大衣高血压,而确诊高血压,通过服药控制血压时,也有可能出现降压过度的情况。其实这种情况也很容易排查,多多的家庭自测血压,如果家庭自测血压一直正常,并不属于高血压的情况,则很有可能是假性的高血压,当然也是不用吃药的,如果想准确判断,也可以进行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排查是否真的有高血压问题。
高龄老年人的起床低血压问题还有一种情况,起床时血压低,甚至会引发一些心脑血管的风险事件发生,这种情况,就是高龄老年人出现的体位性低血压问题。
很多老年朋友,多年的高血压下来,血管硬化程度严重,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对于血压的调节能力也逐渐衰弱,当卧位转变为直立体位后,很容易出现血压跟不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出现,一般说来,起床后3分钟年内,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就可以判断为直立性低血压的问题,这种情况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生率高达27.2%,而高血压患者中的比例更高,而有体位性低血压的问题,其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几率,也会大大升高。
对于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压的问题,首先应该针对性的进行风险的预防,比如起床时慢一点,醒来后不要急着起床,先活动下四肢,等清醒几分钟后再慢慢起身,先在床边坐一会,然后再起身,这些方式,都有助于缓解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几率;除此之外,可以在起床前先喝杯水,500ml以内即可,适度增加血容量,也可以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风险。在生活上,避免过冷过热的水洗澡,避免饱餐,大量饮酒等方面,也有助于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在体力允许的范围内,适度加强运动锻炼,也能够有增强体质,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的作用。
对于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高龄的老年人,不要以为的追求降压达标,要适度的放宽高血压的控制标准,特别是一些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问题的高龄老年人,服用降压药能够把高压控制到140以内,甚至150以内,都是可以的,血压的控制应该从低压不要降的过低,减少低血压发生风险方面来考虑,而不是仅仅以为的降低血压那么简单,如果服用是因为服用降压药剂量过高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风险的加大,不妨试着减量服药,以控制收缩压不高于150为达标值,再看看是不是起床后低血压的问题,也大大改善了。
针对这个问题说的这两种情况,后一种情况的发生几率更多,也更值得引起重视,对于体位性低血压的问题,一定要注意,通过上述手段和措施,尽量的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才能够更好的控制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血压低心率不齐吃什么药了?
出现血压低,心律不齐,应该是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等导致的。这种情况主要是营养心脏的药物进行治疗。要根据具体心律不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心动过速的可以使用控制心率的药物,心动过缓的可以使用提高心率的药物,最好是在医生的亲自指导下用药。
血压低又误吃降压药?
感谢悟空问答邀请!
随着高血压患者的不断增多,现在很多家庭都配备了血压计,可以自己进行血压的测量,然而由于血压计的种类较多,测量方法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经常会出现血压测量不准确的情况。一些人一旦测量血压增高,不管是否存在高血压病的情况,就自行服用高血压药物,有时可能会导致身体的不适。问题中提到的情况实际上并不少见。以下精灵医生就为大家分析解答。
问题中提到了血压低,在临床上只有当血压低于90/60mmHg时才叫做低血压,而很多民众的概念并非如此有些人把收缩压100左右也称之为血压低。一般情况很少会把血压低于90/60mmHg误测为高血压的,即:高于140/90mmHg,因此问题中提到的血压低很可能是收缩压在110~120mmHg,这个范围内的血压如果测量过程中有活动是可能误测较高的。
那么是否吃降压药血压就一定会变为低血压呢?其实也未必,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降压药物中ACEI、ARB类、倍他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物并不会过于降低正常的血压,利尿剂的降压效果则时间偏长,钙离子拮抗剂是可以使血压下降的,但是当血压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身体会产生代偿机制,因此也不会把血压降得太低。因此即便是以上的血压误服了单次的降压药物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低血压症状。
以上提到多数这种情况不会出现低血压的症状,而少数自身血压调节功能较差的患者则可能出现一过性的低血压症状,这种情况多表现为,头晕、全身无力、没有精神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尽量的平卧,可以口服一些补液盐来补充血容量,多数经过数小时症状就会逐渐好转。如果仍不能恢复则建议到医院就诊,予以必要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