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手足口病初期,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步骤/方法
1/11 分步阅读
手口足病的症状:
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2/11
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3/11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4/11
为什么手足口病容易侵袭儿童?
手足足口病病人主要是5岁以下婴幼儿,占全部发病人数的95%左右。原因主要在于人体在感染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之后,无论是显性感染还是隐性感染,所谓"显性感染"是指在感染病毒之后出现了临床症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发病了;"隐性感染"则是指在感染病毒之后没有任何的主观症状和临床体征,但是在咽部、呼吸道分泌物以及粪便中可以检出病毒,也就是说他是带(病)毒者,可以传染给其他人。无论是显性感染还是隐性感染,人体都可以获得特异性的免疫力,在病毒再次侵袭人体时,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较大年龄儿童和成人在感染后绝大多数没有症状,即使有症状,一般也比较轻。
5/11
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6/11
家庭如何预防及治疗手足口病?
陈志海: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的疾病,它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以及接触性传播。因此首先避免与其他的患病孩子接触,从而阻止呼吸道传播,其次多喝开水,少吃生食,尽量避免消化道传播,最后不要经常带孩子去人群拥挤、密闭的环境,多带孩子到开阔的空间里面,周围孩子接触的桌面、玩具也要适当的消毒,防止接触传播。手足口病的预防非常简单的,这些最简单的手段常常也是最有效的。一旦发现孩子患有手足口病,如果是轻型的手足口病,服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给孩子多喝水,如果孩子体温高一点的话,可以用一点退烧药。但是总的来说,我们不主张家长自己去给孩子治疗,最好是领着孩子去医院听一听医生的意见,让医生给你一个专业的判断。如果孩子的饮食很差,医院通常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给与营养,针对其他症状也会采取一些措施。
7/11
手足口病有哪些并发症?
陈志海:手足口病的并发症更多的是手足口病本身的发展规律引起的。我们现在把手足口病的临床过程分为五期,第一期叫手足口初诊期,孩子出现发热且手、足、口、臀部和膝盖这五大部位出现皮疹。绝大部分的患者走到第一期就痊愈了,没有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期。有少数的患者会进入第二期,也叫神经系统受累期,这个时候患者出现了脑炎、脑膜炎的特征。第三期称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第四期叫做心肺功能衰竭期。第五期是恢复期。三期和四期是最重的两期,患者可能出现休克、呼吸衰竭,甚至肺出血、肺食变,以至于出现心肌的表现。
8/11
家长该以何种心态应对手足口病?
陈志海:一般情况,98%的手足口病患者是轻微患者,一般无大碍,家长应对不必对手足口病盲目紧张,但也不可对手足口病忽视,正确的做法是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体温、精神状况,有无抽搐现象等,一旦发现孩子有手足口病的轻微症状,应稳定孩子的病情,3~5天孩子的病情稳定,一般可自愈,否则应及时送诊就医。
9/11
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10/11
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11/11
怎样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注意事项
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
广州手足口病进入流行期?
目前广州市内手足口病发病仍处于散发,但专家认为不能掉以轻心,并建议假如5岁以下儿童在近期出现手足、肛周皮疹等可疑症状,家长应该提高警惕。最好在1岁左右接种EV71疫苗,以降低患上重症手足口病甚至因此致命的风险。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对全国手足口病疫情形势分析认为,近年来全国手足口病报告发病呈上升趋势,重症和死亡呈下降趋势,报告发病、重症和死亡呈隔年高发特征。据了解,目前广州市内手足口病只处于低水平流行状态,但由于2016年春季广东手足口病发病报告数为近几年来最高,因此专家认为对今年手足口病流行季节不能掉以轻心。
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感染科主任徐翼介绍,每年全省约有1/10手足口病患儿在该院治疗,该院同时还是重症手足口病定点治疗医院,有一套手足口病应急管理制度及流程。据往年经验,在每年4月~7月、9月~10月是手足口病的两个高峰期,“每年一进入4月,病例就会陡然增加,去年4月,只用了半个月时间,手足口病每周门诊量就从二三十人增加到三四百人”。为了应对今年的流行季,该院感染病区正在为“腾床位”做准备,在必要的情况下,感染病区51张病床、综合病区37张后备床位可用于收治手足口病患儿。
徐翼介绍,手足口病可以通过消化道排泄物、呼吸道飞沫传播,在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中容易传染。手足口病的潜伏期大约有3~5天,早期会出现手脚、臀部皮疹,口部疱疹,小婴儿可能会表现为流口水、抗拒进食。“如果有发热,38.5℃以下可以物理降温,38.5℃以上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都是安全的。”
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大部分病例在5到7天都可以自行恢复,专家建议就近治疗。但是,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一定要警惕。徐翼表示,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很多种,但超过95%的手足口病死亡病例都是感染EV71引起的。EV71是嗜神经毒,会侵犯脑干、脊髓,可导致死亡。2014年,该院收到一名从县级医院转来的重症患儿,一到达后立即上了呼吸机,呼吸机管道中都出现了血性分泌物,说明已经出现了肺出血,“如果晚来半小时或者10分钟,这个孩子就有可能救不过来了。”徐翼说。
对于家长来说,如何发现重症手足口病的苗头呢?“年龄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徐翼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集中在5岁以内、死亡病例集中在3岁以内。手足口病早期有的症状和呼吸道感染类似,但假如上述年龄段的孩子在手足口病流行期出现了可疑症状,家长心中就要有根弦,如果发烧持续在38.5℃以上、吃了退烧药退热效果也不好,并且出现了惊跳、抽搐、呕吐、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四肢发凉、皮肤发紫发花等情况,这个时候就一定要马上到医院就诊。
预防手足口病:接种EV71疫苗注意手卫生
由于EV71可造成手足口病重症、死亡病例,徐翼建议6个月到5岁以内儿童接种EV71疫苗,“我们观察到,这个疫苗是相当安全的。一般接种两针,中间间隔4周,保护率可以达到95%,免疫效果可以持续5年左右,建议1岁左右接种,就基本覆盖了最容易出现重症、死亡的年龄段。”
要预防手足口病,手卫生非常重要。徐翼提醒,除了孩子要注意饭前便后清洁双手以外,大人的手部卫生也不能忽略。“提醒家长们,外出回家照顾孩子前,一定要清洁好双手。”
另外,患上手足口病后,孩子应该居家隔离至少两周,“过了两周之后,飞沫里病毒量会显著下降,但是大便中排毒的时间会长达三四周甚至更长,因此处理手足口病患儿的便便要及时,并且要注意清洁。”
孩子得手足口是什么原因呢?
手足口病并不可怕,本文教你如何正确认识及应对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命名是基于其临床表现的,患者手、嘴、脚上面都会长如下图所示的皮疹、水疱,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以柯萨奇病毒A16和新型EV71病毒为主。
手足口病多发于儿童,尤其是五岁以下,成年人比较少发。就发生场所来说,多发于小孩比较聚集的地方如学校、幼儿园、保育院、孤儿院等场所。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首先它主要是一个以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
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手足口病有疱疹,疱疹里是含有病毒的,所以被病毒污染了的环境,其他小孩与之密切接触,也是可以传染的。
再者,该病毒为肠道病毒,可从肠道排出,也可以污染环境,进而进行传播,这也是比较多见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常见症状有哪些?
手足口病典型的症状:
一是发热,这种发热以中热和高热为多见,超高热比较少见,多数的孩子可能会波动在38.5℃-39℃之间。
二是可能会有精神状态的改变,精神比较弱,不想吃饭。
三是典型的皮肤改变,可以看到口腔,包括颊粘膜,包括硬腭、舌面、口唇,甚至可以看到手掌、指尖、足部、足后根皮疹。皮疹典型的特征,早期可能是一个红色的小丘疹,之后有部分可以变成疱疹,在疱疹周围有一个圆圆的红圈。
手足口病如何治疗?
手足口病的治疗强调两点,一是没有特效药,绝大多数都是比较轻的病例,对于轻的病例在家就可以隔离观察,重点是要给一个安静清洁、空气清新的环境,同时要做好皮肤的护理,避免这些破溃的地方发生感染。
再一点,就是要给孩子补充所需要的热量和营养。
第三点,就是要给孩子对症的治疗,发热、不想吃饭、口腔疼痛、肚子痛等等,皮肤瘙痒我们给他皮肤护理,避免感染。
但是一旦孩子出现,例如持续高热不退,肺部有炎症,出现精神萎靡等等这些,一定要及早到医院去看病,因为时机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条出现状况,都要及时看医生,因为剩下的治疗是非常专业,也要求时间的,老百姓可能都不是很了解,不容易掌握的东西,是非常专业的。
最后强调一点的是,手足口病是可以根治的,不会留下后遗症,再有就是得过手足口病之后不代表以后就不会再患。
男生应该知道哪些妇科常识?
从此
你便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样认真纠正、嘲讽你的她
看上去竟有丝丝可爱
那一刻,你决定
这辈子就是她了
在你猛烈的卫生巾攻势下
她终于答应了你的告白
像所有的小情侣一样
你们开始约会~吃饭
当然吵架也是避免不了的
你们在一起经历了许多第一次
第一次一起跳舞
第一次深情对望
第一次毕业找工作
不҉҉҈҉҉҉҈҉҉҉҈҈҉҉҈是҉҉҈҉҉҉҈҉҉҉҈҈҉҉҈谁҉҉҈҉҉҉҈҉҉҉҈҈҉҉҈都҉҉҈҉҉҉҈҉҉҉҈҈҉҉҈可҉҉҈҉҉҉҈҉҉҉҈҈҉҉҈以҉҉҈҉҉҉҈҉҉҉҈҈҉҉҈打҉҉҈҉҉҉҈҉҉҉҈҈҉҉҈出҉҉҈҉҉҉҈҉҉҉҈҈҉҉҈的҉҉҈҉҉҉҈҉҉҉҈҈҉҉҈字҉҉҈҉҉҉҈҉҉҉҈҈҉҉҈
当然还有
不҉҉҈҉҉҉҈҉҉҉҈҈҉҉҈是҉҉҈҉҉҉҈҉҉҉҈҈҉҉҈谁҉҉҈҉҉҉҈҉҉҉҈҈҉҉҈都҉҉҈҉҉҉҈҉҉҉҈҈҉҉҈可҉҉҈҉҉҉҈҉҉҉҈҈҉҉҈以҉҉҈҉҉҉҈҉҉҉҈҈҉҉҈打҉҉҈҉҉҉҈҉҉҉҈҈҉҉҈出҉҉҈҉҉҉҈҉҉҉҈҈҉҉҈的҉҉҈҉҉҉҈҉҉҉҈҈҉҉҈字҉҉҈҉҉҉҈҉҉҉҈҈҉҉҈
终于如愿以偿了……
真是不容易啊……
我家孩子手足口腔等部位都起了疱疹?
考虑手足口病的可能性较大。手足口病为儿童常见的出疹性疾病,初期可有发热、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而后出现手足、口腔、臀部的疱疹,无伴有瘙痒,为自限性疾病,可自行缓解,大多数预后良好,不遗留后遗症,只需要相应的对症治疗。若伴有神志异常,则应警惕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