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水泡澡的作用,是不是夏天的时候只要不舒服就可以使用藿香正气?
这其实是误解,因为老百姓不懂药性、药理的表现,这也无可厚非;可恨的是,一些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里,打着“防暑、治中暑”的宣传,更加误导了老百姓!
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真相是什么?
中暑——多是因为天气炎热高温,人体受了暑热,之后表现为发热、口渴、大汗、疲倦乏力等现象,主要原因是因为“暑、热、火”。
藿香正气丸——具有辛温解表、散寒祛湿的功效,属于“温热”性质的药物;比较适合“寒湿”的症状,比如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泻等。
因此,对于“暑热”引起的中暑现象,使用“温热”的藿香正气丸,可能热上加热,根本不适合!
最后提醒大家:藿香正气丸,用于夏天受凉、寒湿导致的肠胃不适、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更为合适;而对于“暑热”引起的烦热、口干、上火症状,建议使用金银花茶等清凉类饮品更为合适。大家要引以为戒,千万不要盲目使用!
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有更多的文章建议
藿香正气水钓鱼靠谱吗?
藿香正气水含有的白芷、陈皮,乃至乙醇,都具有诱鱼能力,但即便如此,不保证藿香正气水就具诱鱼效果,为何?
首先构成正气水的多种物质在乙醇的环境下,相互溶解、作用、反应,诱鱼物质的微观分子可能已经改变,那么就存在诱鱼能力消失的可能。
其次,白芷、陈皮的含量在正气水的占比并不算高,那么气味分子挥发出的诱鱼气味,就有被其他成分掩盖,甚至气味已完全发生改变的可能。目前并没有专门的实验证明正气水到底能否诱鱼。
藿香正气水的功效有哪些?
该药物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在服用该药物时应注意要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该药物缓解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多种症状是有比较好的效果的,且对于胃肠型的感冒,还有慢性腹泻、慢性湿疹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藿香正气水的功效作用?
这个药物对于缓解头痛、恶心、呕吐等多种症状是有比较好的效果的。它是一种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中药,藿香正气水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或者夏伤暑湿所导致的中暑、感冒等多种症状。
霍香正气水能防止中暑吗?
炎炎夏日,高温的天气让藿香正气成了家中的必备药。藿香正气是传统的中成药,因其功效强大、适应症广,被人们看做是“万能药”。不过,“万能药”真的万能吗?
药店里藿香正气的种类繁多,包括水、胶囊、冲剂、滴丸等等诸多剂型,人们在购买藿香正气时,往往会考虑到口感、包装等因素,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剂型并不都适合所有人群,因此藿香正气并不能随意服用。错误的使用,甚至还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例如藿香正气水和头孢同服会引发双硫仑样反应,从而惹来大麻烦。
往往一到夏天,家里人总让在包中备着点藿香正气水,说是可以治中暑。但是,这实际上是个误区。藿香正气并不可用于治疗中暑!
藿香正气大家族都有哪些剂型?不同的剂型又应当如何使用?广为流传的藿香正气治中暑怎么会是个误区呢?使用藿香正气时要注意哪些禁忌?
正值三伏,天气闷热,正是藿香正气发挥作用的时机,那么药师就借此机会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藿香正气你需要知道的知识,可别用错啦!
由古至今,藿香正气被广泛应用藿香正气散始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 妇人产前、产后,血气刺痛; 小儿疳伤,并宜治之”,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经典方剂。
组方: 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藿香、甘草。
自宋代之后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外感内伤疾病中。
藿香正气大家族,各色真不少随着科研水平的进步,对藿香正气散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中药制剂技术的进步更使其突破了传统汤剂的局限性,制作出更多的剂型,不同的剂型各有优势,临床应用也在不断扩大。
那么这些剂型有什么区别呢?又适合哪种人群呢?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藿香正气丸是药物用细粉以水或蜜为粘合剂制成的制剂。
特点是药效持久,但吸收较慢,服药量相对较大。
多用于成人及慢性病的调养。
藿香正气水由水提及酒浸的工艺,而制成的液体制剂。
有效成分含量高,疗效好,服用剂量相对较小,起效快且易于保存。
但因使用60% 乙醇作溶剂制作而成,酒精含量高,口感也不佳,对胃黏膜有强烈刺激,不适宜酒精过敏、小儿、孕妇、年老体虚,或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的人群且不宜长期服用。
如果服用头孢类药物,谨慎藿香正气水成分中的酒精与其发生作用,从而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出现面色潮红、头痛恶心等症状。(具体介绍见下文)。
藿香正气颗粒剂(冲剂)是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特点是起效迅速,口味尚佳,体积较小,便于携带。由于制药工艺的原因其抗病毒能力优于丸剂。
但由于但有一定吸湿性,包装不严时易结块。
藿香正气片是用药粉压制成的片剂。
用量准确,体积小,易于服用。
但因含挥发性成分,片剂储存日久含量会下降,影响疗效的发挥。
藿香正气口服液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后制成的液体剂型。
不含酒精,口感好,其特点是吸收快,迅速发挥药效。
便于儿童服用,适宜于不喜酒味及对酒精过敏的人群。
藿香正气滴丸将药材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匀后,滴入不相混融的冷却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球状固体制剂,是中药制剂的新剂型。
有效成分含量高,生物利用度高,剂量精准,起效快,不含酒精,口感适宜。
对胃肠道无刺激,符合现代中药标准。可用于急救药品使用。20℃以下贮存。
藿香正气软胶囊将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辅料充填于空胶囊或软性囊材中制成的剂型。
在胃肠道中崩解快,疗效较丸、片剂吸收好,稳定性好。
对于怕中药苦味的人群比较适宜,儿童服用尤为方便。
藿香正气可用于以下病症很多临床研究表明,藿香正气不仅可以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恶寒发热、头身困重疼痛、胸脘满闷、恶心纳呆等胃肠型感冒。还可以应用于多种疾病,如:
治疗湿浊中阻之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
能够消除手术后胃肠胀气;
对于因细菌、真菌感染的皮肤科常见疾病有肯定的疗效;
对于治疗久治不愈之鼻渊很有疗效等等。
随着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藿香正气散这个经典中的经典方剂,将不断被应用于治疗更多的疾病,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大误区!藿香正气不治中暑!藿香正气水是否能治中暑呢?当然不!
不少人认为藿香正气水是解暑特效药,其实是个误区!
中暑是指夏季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下劳作,因暑热侵袭,致邪热内郁,体温调节功能失常,所发生的急性病变;或指暑邪致病,发病急,病情重者。夏日炎热容易受暑热,而暑热中医属“六淫”之一,乃阳热之邪,其性炎热,人体会出现一派热相,治疗应当清热解暑,益气养阴。
而藿香正气水的功效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从组方看,其性质偏温,所以是不能治疗和预防中暑的。
那么,夏季是否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水呢?可以。
一是暑湿重,二是暑天乘凉饮冷过甚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均可以酌情选用。
藿香正气水+头孢=中毒?前不久在网上流传了一则消息——“藿香正气水+头孢=中毒”,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藿香正气水中含有40%—50%的酒精,若是与头孢类药品同服,则会引发双硫仑样反应,从而产生面部潮红、视觉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 又称安塔布司反应 ,也可以叫做双硫醒样反应或酒醉样反应。双硫仑, 别名为戒酒硫.。
双硫仑样反应多在用药与接触乙醇制品后5分钟—1小时后出现, 临床主要表现:嗜睡、幻觉、头痛恶心、血压降低、休克等。
对于较轻的双硫仑样反应,可自行恢复,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若遇反应较重者,如,呼吸困难、血压降低甚至休克应及时就医。
哪些药物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1、头孢菌素类药物:
如,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先锋Ⅴ号)、头孢拉啶(先锋Ⅵ号)、头孢美唑、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氨苄(先锋Ⅳ号)、头孢克洛等。
2、硝咪唑类药物:
如,甲硝唑(灭滴灵)、替硝唑、奥硝唑等。
3、喹诺酮类:
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口服莫西沙星。
4、降糖药物:
如,氯磺丙脲、苯乙双胍、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吡嗪、妥拉磺脲、胰岛素等。
5、其他类:
如,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酮康唑、别嘌醇、、华法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异烟肼等。
特别提示在服用以上种类药物用药前3日及用药后7日内勿饮酒,因此也请勿服用藿香正气水!(乙醇类制剂)
如果病情需要,请在咨询医师后,使用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液等其他非乙醇制剂。
藿香正气水确实不应与头孢类等药物同用,其实质是乙醇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受到抑制。因此,藿香正气水与头孢类药物同服后的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乙醇量成正比 ,并不是网传的那样可怖。
特别提示,以下情况要慎用1、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婴幼儿的胃黏膜异常娇嫩,应忌用藿香正气水;
4、服用头孢类、咪唑类等可引起双硫轮反应的抗菌药时,应忌服藿香正气水;
5、用药期间,宜清淡饮食,不宜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6、过敏体质者慎用。
以上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药学部 时琳 提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