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不好症状,身体3处会发黑?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中医认为“女养肝,男养肾”。
女性为阴柔之体,有经、带、胎、产、乳等生理特点,以血为本,以气为用。
肝主疏泄,调节全身的气机,肝主藏血,肝血充盈的女人,月经,孕期,胎儿才会正常。
女人肝不好,身体3处会“发黑”,切莫忽视,指的是哪里?
1、眼圈发黑
肝脏功能下降的时候,身体的代谢会明显的下降,体内有毒物质不断的增加。
身体的代谢废物无法排除体外的时候,会缠上黑色素的沉淀,尤其在眼睛,面部等皮肤上出现黑色的斑点等。
再者,肝细胞受到破坏,血液中铁元素增多,人的眼睛周围血管丰富后就会呈现黑色。
2、腹部变黑
一般的情况下,我们是看不到腹壁的经脉的。
但是当肝脏损伤时,腹部静脉的血液流回受阻,就会看见腹部的静脉曲张。
当出现肝硬化,肝腹水,肝脏疾病在腹部就会出现黑色的静脉曲张。
3、指甲发黑
生活中,我们要多留意自己身体的变化,肝脏被称为是“哑巴器官”,很难出现明显的信号。
如在短时间内发现指甲颜色变黑的症状时,很可能是肝脏损伤导致的。
为肝脏具有造血、藏血的功能,肝脏功能损伤时,有气滞血瘀的情况出现,指甲就会出现异常的纹路,黑斑等。
女人,肝不好,身体还会出现3大表现:
1、月经紊乱
肝经与胞宫相联系,肝脏有湿热,就会注到女性的子宫,卵巢,输卵管等。
从而影响女性的妇科的健康,出现白带发黄,月经紊乱,输卵管堵塞,引起炎症等,甚至导致不孕不育等。
肝血不足的人,会导致月经量减少,闭经等症状的发生。
2、乳腺增生
肝经经过女性的乳腺,当肝气不舒,肝脏淤堵,肝脏代谢功能下降的时候,就会影响女性乳腺的健康。
经常出现乳腺疼痛,有结节,增生等疾病的发生。
所以女性出现乳腺增生的时候,要从基本的肝脏开始调节,预防肝脏的损伤,有助于疏通增生,结节。
3、子宫肌瘤
女性最脆弱的脏器就是妇科,包括子宫,卵巢等。
当肝气不舒,肝血不足,气滞血瘀等问题出现的时候,子宫就会出现疼痛,肿块等。
严重的患者会伴有子宫出血,腹部肿块,小便不利等。
所以,女性最好少生气,常养肝,有益身体的健康。
三件事,女人最好少做,加速肝脏损伤!
1、大量喝酒
研究发现,女性喝酒对肝脏的损伤要大于男性,大量的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影响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
尤其是女性在经期的时候,更要禁止酒精的摄入,酒精会在肝脏内进行“首过效应”,肝脏中的代谢酶将酒精分解成对人体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
而在经期女性的代谢酶的分泌下降,增加肝脏的损伤。
2、长期熬夜
女性最好避免熬夜,经常熬夜的人,会增加人体的衰老,影响皮肤的健康。
最主要是对人体的脏器会产生极大的损伤,肝脏更是“首当其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代谢的器官。
经常熬夜,会增加体内的毒素,肝脏的负担,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并且影响肝脏自我的修复和再生的功能。
3、压力太大
现今社会女性的压力也是极大的,既要照顾家庭,又要打拼自己的事业。
在长期的高压的情况下,会导致肝气不舒,肝脏郁结,影响肝脏的解毒,代谢,合成,分泌,藏血等功能。
从而增加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的发生,进而影响其他的组织脏器。
女性,养护肝脏,牢记“四个一”!
1、一杯茶饮
常用谷谷丁和赤玫花泡水,制成谷谷丁赤玫茶,很适合女性保健养生。
谷谷丁是“药食两用”的植物,谷谷丁入肝经,
谷谷丁可保肝,清肝毒,预防肝损伤,具有卓越的肝脏洁净和增强效力,对肝脏和胆囊有补益,可排肝毒,并且能增强肝脏再生能力。
特别是谷谷丁根,它是在许多预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营养品。
赤玫花味辛、甘,性微温。
强肝养胃、调经活血、促进血液轮回,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起到镇静、安抚、抗抑郁的功效,对于肝脏健康非常有利,并且可以暖胃、养胃,改善黄褐斑,调节月经等。
2、一份食物
养肝的蔬菜——菠菜,菠菜中的叶绿素,可维持酸碱的平衡,有疏肝理气,缓解压力,消炎,防癌的作用功效。
养肝的水果——葡萄,葡萄中的果酸可促进食物的消化和代谢,减轻肝脏的负担,并且清除自由基,辅助治疗肝脏疾病。
养肝的零食——坚果,坚果中的油脂脂肪酸,有益于肝细胞的再生,并提高了肝细胞膜的抗病毒性,防护肝细胞免除病毒的损害。
3、一个穴位
养肝的穴位有很多,首要就是太冲穴。
太冲是肝经的原穴,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经常的按摩,艾灸可疏通肝经,调节气血,修复肝脏的损伤。
太冲穴主治,头痛、眩晕、黄疸、腹胀等肝胃病证,并且对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等妇科疾病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4、一个习惯
睡前不要玩手机,这是现代人必备的事情,对肝脏会产生严重的损伤。
睡前玩手机会刺激神经兴奋,影响人体的睡眠质量,从而导致肝脏的健康,加重肝脏疾病等。
并且,长期的玩手机会损伤人体的眼睛,肝通目,若肝血不足,易使两目干涩,同样长期的眼睛疲劳,久视伤血,也会不断消耗肝血,危害肝脏健康。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什么部位发黑?
《黄帝内经》中有提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主藏血,血,养魂;肝有“血海”之称,其具储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
由此可见,肝脏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肝脏不好的人,什么部位发黑?
肝不好的人,一般有“2黑”,若都没有,说明肝脏还算健康
1、面部黑
也就是说,出现肝斑,肝斑是体内毒素堆积太多,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导致气血运转不通,久而久之,沉着在脸部。
而肝主藏血,肝脏受损后,会导致血脉堵塞、血气不足等,就会出现皮肤粗糙、肝斑、粉刺等症状。
2、指甲黑
如果指甲有深浅宽窄不一的褐色纹路,那么很有可能是有肝病史。
指甲发黑,出现褐色纹路,主要是肝失疏泄的表现。
因为肝失疏泄,气滞血瘀,血不能养爪。
肝不好的人,还有“2红”,若都没有,说明肝脏还算健康
1、手掌红
手掌发红,尤其是大小鱼际的地方,是肝病的典型表现,这种手掌又被叫做"肝掌"。
肝掌的出现,说明肝功能减退严重,雌激素的代谢灭活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雌激素在体内累积,刺激毛细动脉充血、扩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肝掌。
2、口鼻红
经常莫名的牙龈出血,鼻子出血,这可能是肝癌的早期表现,要引起重视。
肝组织破坏,肝功能衰竭都会引起身体凝血障碍,出现易出血的表现。严重时,还可引起消化道内大范围出血,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个习惯,会加速肝脏病变,要少做1、长期熬夜
23点至次日3点,是肝脏最佳排毒时间,如果长期熬夜,肝脏便得不到休息。
影响其夜间的自我修复,导致肝脏血流不足,这样肝细胞的营养滋润能力也就会下降,引发肝脏功能紊乱。
另外,人体免疫因子大多是在睡觉时形成的,长期熬夜,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而免疫力是人体对抗癌症的天然屏障,免疫力低,会导致癌症的发病率升高!
所以说,长期熬夜者,很容易让“肝癌”缠上身!
2、经常生气
气大伤肝,百病皆生于气。
经常生气,会导致肝气郁结,增加肝脏病变几率,甚至诱发肝癌。
3、胡乱用药
是药三分毒。
生病吃药,是常理。
像有些病,如感冒,能不吃药,就能自愈的疾病,这种情况,尽量不吃或少吃。
药物服用过多,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同时还可能会引起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想要肝好,谨记:补三物,动三处!【补三物】
1、优质蛋白
来源:蛋类、鱼类、豆制品、奶类等。
肝脏的自我恢复,离不开优质的蛋白质。
优质的蛋白,可以提供多种氨基酸,抗脂肪肝因子,能够增加载脂蛋白的合成,有利于将脂质顺利运出肝脏,减轻脂肪肝。
另外,日常多补充优质蛋白质,还有利于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和再生。
2、黄花苗根红茶
黄花苗,十分常见,其根茎,具有很好的护肝作用,将其洗净,发酵后,制成茶,泡水喝,可降低寒性,对于肝脏健康,十分有益。
中医认为,黄花苗,入肝经,擅长排肝毒,跟乳蓟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者身上。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花苗的根,含有的甾醇类物质,能够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肝作用。
此外,其有效成分,还可抵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损伤,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增强肝脏的再生能力。
经常泡上一杯,排肝毒,防肝损,保护肝脏健康,十分有益。
3、维生素A
研究发现,维生素A可抗肝癌。
肝脏是人体储存维生素的“仓库”,当肝脏受损时,“仓库”储存维生素的能力也会下降。
而维生素A能保护肝脏,阻止和抑制肝脏中癌细胞的增生,能使正常组织恢复功能,降低化疗病人的癌症复发率。
【动三处】
1、敲肝胆经
经常敲击肝经、胆经,可以助肝疏泄、清肝泻火,是不错的护肝方法。
双脚与肩同宽,蹲马步,双手握空拳,从膝关节内上方开始,四拍,敲至腹股沟;
然后,转至胆经,从环跳穴开始,四拍,敲至膝关节外上方,慢慢收回。
2、拍腋窝
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
人体腋窝中,有很多经络,常常拍打腋窝,可以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同时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毒素。
方法:两手抬起,用左手掌心,以不觉疼痛的力气,拍打右侧腋窝处;之后右手同理。
3、浴手
通过浴手动作,不仅可以调节全身气血运行,还可以改善手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手部的局部症状。
做法:心静神凝,意守丹田,两手合掌由慢到快搓热;一般做3-5分钟即可。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
乙肝有什么症状?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产生的以肝脏损伤为主的一种传染病。在我国慢性乙肝患者很多。人患有乙肝后,主要表现大同小异,但是每个乙肝患者肝脏损伤的程度不同,其表现也有一定的差异。
消化道症状主要是食欲不振,厌油,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不适。
肝炎属于消化系统疾病,肝脏的功能很多,其中就有消化功能。当肝脏受损时,消化功能下降,胆汁的分泌合成受到影响,从而出现上述的消化道症状。
恶心乏力、懒动乏力、懒动是乙肝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原因是人患有乙肝后,饮食不佳,营养不足导致。轻型患者表现不明显,但病情严重者,患者可极度乏力,卧床不起。
乏力尿黄大部分乙肝病人在病情活动时都伴有尿黄。由于肝脏是胆红素代谢、分泌、合成的重要器官,肝脏受损胆红素分泌、代谢异常,人体内的胆红素升高,随小便排出体外,所以外观尿呈黄色。这种尿黄明显,常被形容为似浓茶样,气味较大,24小时都黄染明显,随着肝脏的好转会逐渐减轻。
尿黄鼻衄、牙龈出血多见于重型乙肝及晚期乙肝肝硬化(医学上称之为失代偿期肝硬化)者。人体内的大部分凝血因子是在肝脏内合成,重型乙肝者的肝细胞大量坏死,凝血因子合成功能下降明显,人的凝血功能下降,常常表现为鼻粘膜出血及牙龈出血。肝硬化病人除上述原因外,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脾大,出现脾功能亢进,人体血液中的血小板减少。而血小板具有凝血功能,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下降,这是鼻衄及牙龈出血的另一个原因,而且出血不易止住。另外还可表现皮肤瘀点、瘀斑。
鼻衄肝昏迷肝昏迷是重型乙肝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相对多见的一个症状。早期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如言语增多,双手无目的乱动,有的把鞋子当尿壶等,有的计算力下降、性格改变,晚期昏迷加深,不言不语,甚至对家人的呼唤声都无反应。
肝昏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肝功能严重下降,体内毒素增加,如血氨升高,另外支链氨基酸降低,芳香氨基酸升高等等。
肝昏迷是肝功能衰竭的表现。
肝昏迷其它症状对于病情严重的乙肝,还可出血腹水、胸水、下肢浮肿、消瘦等等。出现的原因是肝脏的合成功能下降,出现低白蛋白血症,血液中的水份外渗,门静脉高压,静脉血渗漏到组织中。
乙肝病人的症状相对较多,而病情的轻重程度不同,症状有所差异。有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有的症状是乙肝的特征。因此,对于乙肝我们应全面分析,做出合理的诊疗方案。
最好去查一下肝功能?
肝脏是我们人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但由于我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的肝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但由于肝脏是唯一没有末梢神经的器官,所以又被称为“沉默器官”或“哑巴器官”。所以肝病出现后不痛不痒,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些身体的其他表现,来判断肝脏的健康情况。
肝病不痛不痒,身体出现5种表现,最好去查一下肝功能1、黄染症状
肝脏有分泌胆汁的功能,但肝脏受损后,会使分泌胆红素的能力下降,从而使胆红素不能及时排出,会逆流进入血液中,当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皮肤、巩膜等处黄染。当黄疸加重时,尿液、泪液及汗液都会出现黄染表现。
2、皮肤异常
当皮肤出现蜘蛛痣、血痣等,都要谨慎,可能是肝脏出现了病变;当面色黯黑、黄褐无华、唇色暗紫等,呈肝病面容,也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
3、异常出血
若经常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出血表现时,可能是肝受损,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出了异常导致的。
4、乏力易疲劳
感到身体乏力、容易疲劳,与很多种病因有关,其中,肝细胞受损时,会使血清中转氨酶等成分增高,而使胆碱酯酶降低,这样也会引起乏力、易疲劳。
5、消化道表现异常
出现消化功能异常,导致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常见表现,可能与肠胃疾病有关,也可能是肝功能异常导致的食欲减退引起的。
日常养好肝脏,做到“3不要3要”
3不要
1、不要嗜酒如命
喝酒的速度如果比肝脏内处理的速度快,就会加重肝脏的负担。酒精导致的肝脏疾病主要是肝硬化。肝硬化是长期过量消费酒精饮料导致的肝脏逐渐死亡性疾病,通常需要几年的发展时间,因此在爆发前会给人提出警告。酒精肝炎和脂肪肝是另一程度的警告。酒精肝是脂肪积聚在肝脏细胞的疾病。简而言之,如果给肝脏太多脂肪加工处理,它最终会因为负载过重而罢工。
2、不要郁闷生气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而大怒会影响肝的运行,造成淤积,进而对肝脏造成损害。在中医看来“怒伤肝”,肝性喜顺畅豁达,生气导致肝气不畅、肝胆不和、两肋疼痛和肝区疼痛。生气时,人体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
3、不要经常熬夜
经常熬夜是对肝直接的伤害,因为肝的功能是排毒和过滤有害细菌,向楼上所说的这个时候需要排毒如果还要熬夜,必然十体内毒素不能排出,长期积聚势必体质下降,肝功能就会损坏损害脏器的自主节律,对肝脏的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发生黄疸等。
3要
1、要疏肝理气
我们常说,生气伤肝。的确,肝气郁结在体内,对肝脏造成的伤害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化解肝气。除了自己要注意情绪的发泄方式外,也可适当滴吃一些有助于疏肝理气的食物,比如麦冬、枸杞等。尤其是枸杞,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看我有效促进肝细胞的新生,防止肝功能紊乱,达到疏肝理气的功效。
2、排解肝毒
肝脏是解毒的器官,也是毒素积压较多的场所,要想保护肝脏健康、排毒功能正常运行,时常注意排解残留的肝毒也是十分重要的。
谁都知道我们身体的水分占据一半之多,因此补充水分十分的重要。其实水对于肝病患者来说也是同样重要,因此水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康复,促进新陈代谢,及时排出残留在体内的有毒物质。为肝脏的排毒减轻负担。
在喝水时我们可以加一点养肝的蒿稀绿茶,其富含硒元素。硒是肝脏的守护神,素有“护肝卫士”之称。能够加快酒精分解代谢,起到预防和辅助治疗酒精肝的作用。肝病患者体内普遍缺硒,肝不好的人群及时补硒,能修复受损的肝细胞,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每天喝几杯蒿稀绿茶,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养肝方式,尤其适合爱喝茶的中老年人。
3、助肝生血
肝脏是生血造血的器官,适当补充一些有助于生血的食物,不仅可以保护肝脏健康,还能加强肝脏的造血功能,从而为全身的血液循环提供保障。中医常讲,肝主青色,青色可入肝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天然健康的绿色蔬菜,对养护肝脏、促进肝脏生血,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肝脏不好怎么调理?
养肝,就是养命。
可见,一颗健康肝脏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你的肝好不好?
肝不好,身体3处会提醒你,出现其中2点,或是肝已受损
第一处:眼睛
肝,开窍于目,眼睛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肝脏的健康情况。
1、目赤红肿
目赤红肿,甚至有血丝,需警惕肝火旺。
肝火上炎,到达眼睛,就会导致双眼肿痛,有红血丝等。
一旦肝火旺,百病难熬,对身体健康危害巨大,不可忽视。
2、视物模糊
肝,开窍于目,肝健康,则眼睛明亮,炯炯有神。
肝,藏血,若经常视物模糊,需要警惕肝血不足,肝失疏泄所致。
第二处:脸部
中医认为,肝衰先上脸。肝脏好不好,也可以看看脸部。
1、面部有斑
肝藏血,起到清洁、温暖血液的作用。
肝脏不好,气血得不到温暖,血液中的气生发不出来,会向下陷凝结成瘀血。
此时,便会导致皮肤粗糙、脸色灰暗,色素容易沉着,久而久之形成“肝斑”。
2、面色黝黑
肝脏,给人体解毒排毒,一旦肝受损,无法及时解毒,会滞留体内。
久而久之,会影响气血生发,引发黑色素沉积,导致脸色晦暗。
尤其是肝硬化者,更容易出现面色黝黑的情况,要及时检查,别拖延。
第三步:双手
双手,也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风向标”。
1、手掌发红
手掌大小鱼际处变红,出现如同朱砂样之红色,需警惕肝脏病变。
这也是中医常说的“肝掌”,是肝受损肝功减退,体内雌激素过多所致。
肝掌的出现,说明肝脏功能严重受损了,一定要及时检查,切莫忽视。
2、中指根变细
手掌五指并拢,若中指根变细,缝隙增大,多半是肝经气血不足所致。
若中指根变细,伴随手掌颜色暗红,则需警惕脂肪肝、内分泌失调。
若中指根变细,手掌颜色土黄色,无光泽,则肝胆病变可能性大,及时检查。
养护肝脏,坚持“三多四少”
三多:
1、多绿色
饮食养肝,多吃绿色。
五色入五脏,肝喜欢绿色。
多吃绿色食物,有助于滋养肝脏健康。
西兰花,富含萝卜硫素,可以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
芥菜,是解毒清肝的最佳食物之一,对肝脏健康有益。
茼蒿,清香气息,沁人心脾,行肝气,消食开胃,通便利腑。
芦笋,含多种氨基酸,可解酒护肝,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害。
荠菜,可疏通肝胆经之郁热,生发肝胆之气,保护肝脏。
菠菜,可滋阴平肝,清理毒素,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肝脏免疫力。
2、多饮茶
肝负责排毒,多喝茶水,可促进排毒,减少肝脏负担。
经常用一些护肝小植物,泡水代茶饮,简单又方便,对肝脏大有益处。
蒲谷丁硕参茶,泡水代茶饮,可护肝保肝,减少肝脏损害,助力肝脏健康。
蒲谷丁,药食两用,入肝经,有很好的护肝效果,可排肝毒,预防酒精性肝损伤,并且,能增强肝脏再生能力,是在许多预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营养品。
硕参,可清肝利胆,利尿消肿,科学证实,苦苣根可加速磷脂合成的胆碱存在,因而可加速细胞修复速度,对肝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尤其对酒精性肝损伤效果显著。
二者搭配在一起,经常泡上一杯,可保护肝脏,提高肝脏解毒能力,更可“抵御”酒精肝,是喝酒者保护肝脏健康,不错的选择。
3、多运动
走路散步。
走路,散散步,有益肝脏健康。
走路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排毒,减少肝脏负担。
散步能缓解疲劳,放松身体与心情,有效地健全肝脏功能,对健康有益。
此外,散步还可以疏解心理压力,消除不良的情绪刺激,减轻肝脏的负担。
拉伸运动。
拉伸两肋,疏肝气,通经活络,有益肝脏健康。
站立,双手合十,举过头顶,手臂伸直,紧贴双耳,腰往左侧弯到极限,感觉整个脊椎向左侧拉伸。
保持这个伸展的姿势15秒,放松,再换到右侧,同样保持15秒钟。
四少:
1、少喝酒
不论是小酌,还是豪饮,对肝脏皆有损害。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于肝脏都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长期大量喝酒,易诱发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甚至肝癌。
长期喝酒约75%发生脂肪肝,40%发生酒精性肝炎,8%-29%发生肝硬化。
因此,想要保护肝脏,一定要少喝酒,不可贪杯,滴酒不沾才是最好的选择。
2、少霉变
食物发霉变质,容易感染黄曲霉毒素,严重损害肝脏机能。
临床发现,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肝癌,是由于感染了黄曲霉毒素所致。
黄曲霉毒素,进入人体后,在肝内分解,因其毒性太强,容易导致肝脏受损,破坏肝脏的解毒能力,诱发肝脏癌变。
因此,生活中,发霉变质的食物要尽早扔掉,切莫舍得不,再省也不差这点。
3、少生气
情绪,对于肝脏健康,影响巨大。
肝,主情志,疏泄,不良情绪会损害肝脏。
七情六欲中,怒气,最伤害肝脏,导致肝气郁结。
小怒,使人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大怒会导致肝的功能失常,出现气血逆乱,甚至会危及生命。
生活中,要注意远离怒气,保持一份平和的情绪,多欢笑,有益肝脏健康。
4、少熬夜
人卧血归肝,睡眠养肝,尤为重要。
人体的肝脏,要在睡眠中,自我解毒与修复。
一旦熬夜,睡眠不足,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肝脏机能。
熬夜,失眠,睡不好,第二天检查肝功能,转氨酶就会升高。
想要保护肝脏健康,一定要少熬夜,晚上十一点前进入睡眠状态。
此外,午休的时候,睡一份午觉,15-30分钟即可,有助于肝肾健康。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