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茯苓的功效与禁忌,土茯苓和茯苓有什么区别?
大家好,我是拉面那些事儿,本人从事兰州牛肉面行业多年,对于汤的制作和用料是专业级别的,下面我就说说土茯苓和茯苓的区别,以及土茯苓该如何熬出美味的汤。
个人主页有一系列兰州拉面制作视频教程和拉面各种配方的分享,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下
一段话说清土茯苓和茯苓的区别1,名称虽相似,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土茯苓:是植物的根茎部分,有须子。
茯苓: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
2.味道上的不同
茯苓味甘且平淡,土茯苓味苦。
总结:两种食材虽然类似,但是在作为汤中的滋补料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效果。作为滋补料的作用就不多说了,下面就详细说说土茯苓怎样熬汤比较好喝!
分享拉面专业知识,讲解专业拉面技巧,关注我教你在家自学兰州拉面
土茯苓熬汤的注意事项,建议收藏1.土茯苓味苦,如果熬汤的量太少,那么就要注意土茯苓的用量,切记不可添加过多,因为土茯苓是有苦味的。
解决方法:若用土茯苓熬汤已经出现苦味,那么准备适量冰糖,放入汤中熬煮即可,也可一开始就放入冰糖,冰糖除了能够中和土茯苓的苦味,还能够增加汤的鲜味,冰糖具有提鲜的作用呦!
个人主页有各种卤菜做法的讲解和卤菜香料配方的分享,定时解答卤菜制作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2.土茯苓和禽类食材搭配最好,用土茯苓熬汤,个人的建议是和禽类搭配,例如:鸡汤,老鸭汤,鸽子汤等等,原因一土茯苓用于熬汤主要是作为滋补料,而鸡汤,鸽子汤是最常见的滋补汤,原因二,添加土茯苓最好适量放些冰糖,而冰糖可以为汤提供鲜味,而禽类食材制作成的汤最大的特点就是鲜美味,所以两者搭配会是锦上添花的效果。
3.土茯苓分为干的和新鲜的,干的土茯苓需要浸泡40分钟左右后在熬汤,新鲜的不用浸泡。
分享餐饮实战干货经验,讲解专业餐饮知识,关注我教你在家自学兰州拉面
土茯苓熬汤做法食材:土茯苓,老母鸡,冰糖
食材处理:老母鸡用流水清洗几遍,然后将胸腔内的脏东西全部清理干净,再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左右,期间多次换水,然后再次用流水冲洗,目的是去除鸡肉中的血水,血水是鸡肉中异味的主要来源。
个人主页有各种牛羊肉汤的做法讲解和高汤制作经验分享,定时解答调汤制作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熬汤步骤:
1.将处理好的整鸡放入清水中,然后大火烧开后,打去血沫子,直到汤中无明显血沫子出现为止。改为小火煲汤。
2.要想鸡汤鲜美且富有营养,那就要做清汤,所以熬汤用小火熬制3个小时左右,在汤即将出锅前40分钟左右,加入准备好的土茯苓和冰糖即可。
个人主页有详细拉面制作视频教程和拉面各种配方的分享,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下
3.根据个人口味给鸡汤调味,每斤汤放一味勺的盐,鸡精适量,味精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是否添加,然后搭配少许香菜香葱沫即可。
提示:如果想要鸡汤味道醇正,土茯苓切记不要切的太小太碎,要保证汤是汤,肉是肉,土茯苓是土茯苓的完整性。
个人主页有一系列兰州拉面制作视频教程和拉面各种配方的分享,本人定时分享:
各种面食制作的讲解,各种卤菜制作的讲解和卤菜香料配方的分享,各种汤类制作的讲解和调汤经验分享
分享餐饮实战干货经验,讲解专业餐饮知识,关注我教你在家自学兰州拉面,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呦!
桂枝茯苓胶囊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桂枝茯苓丸具有化瘀、活血、消癓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闭经、月经不调、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卵巢囊肿等症的治疗。它的禁忌症目前还不明确,也就是说,它没有什么禁忌症。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桂枝茯苓丸。如果服用以后出现月经量增多等情况,以暂停服用。
其做成的食品除茯苓糕之外还有哪些?
我是趴窗看雨的小龟,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除了茯苓糕,用茯苓做成的食品或美食还有“茯苓饼”、“茯苓膏”、“茯苓粥”等等美食。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个巨大的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一般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主要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在每年的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或者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茯苓有养心安神、健脾补气、调理痰湿、补中健胃、利尿等作用。在《本草纲目》中就曾有记载:“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
除了有药理作用,茯苓还可以做成一些美食。下面我来介绍几款比较常见的用茯苓做的小食:
一、茯苓饼:茯苓饼,又称茯苓夹饼,是北京的一款传统小吃。茯苓饼呈椭圆形,由二张用淀粉烙制的薄如纸的白色外皮,与精选多种果仁,辅以桂花、蜂蜜、白糖和纯正茯苓粉的夹心组成,外皮吃起来入口即化,而夹心软糯甜香,特别爽口。
据说慈禧太后之所以能长寿活到74岁与她长期食用药膳有直接的关系,而茯苓饼便是她每日必食的保健食品。现在,茯苓饼在北京各稻香村的糕点专卖店、或者超市里御食园的北京小食专柜处你都可以随时买到,它也是一款比较不错的旅游送礼佳品,而且价格也不贵。
二、茯苓膏茯苓膏,是一款养生佳品,由茯苓、蜂蜜、淮山药、薏仁、白莲子、陈皮等食材,遵循传统古法,精工秘制,蜜炼而成;吃的时候象秋梨膏一样,用热水冲调搅匀后再饮用。茯苓膏主要功效是去湿养脾胃。
三、茯苓粥茯苓粥主要是用茯苓粉、粳米与红枣同煮。据说这款粥是由宋代苏轼的弟弟苏辙发明的。苏辙年少时多病,夏则脾不胜食,秋则肺不胜寒,久服药不愈。一次,他在和朋友交谈中得知,练气功、食茯苓可治此病。于是他按照朋友所说的照做了一年,果然痊愈了。
四、茯苓茶将枸杞子与茯苓研成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或者先把红茶煮开,再加入枸杞和茯苓,这样会更加入味,只是不需要煮太久,并且煮过的茶尽量在一天之内喝完。这道茶主要有健脾益肾的功效。
除了以上四款小食、茶,你可能还听说过“红楼梦”中玫瑰露引来茯苓霜这一回中写到厨娘柳嫂携自己的女儿来到哥嫂家去探望得了热病的侄儿,临走时,哥嫂又馈赠柳嫂和女儿一包像面粉一样的东西叫“茯苓霜”。
“他嫂子因向抽屉内取了一个纸包出来,拿在手内送了柳家的出来,至墻角边递与柳家的,又笑道:‘这是你哥哥昨儿在门上该班儿,谁知这五日一班,竟偏冷淡,一个外财没发。只有昨儿有粤东的官儿来拜,送了上头两小篓子茯苓霜。余外给了门上人一篓作门礼,你哥哥分了这些。这地方千年松柏最多,所以单取了这茯苓的精液和了药,不知怎么弄出这怪俊的白霜儿来。说第一用人乳和着,每日早起吃一盅,最补人的,第二用牛奶子,万不得,滚白水也好。……”
文中提到的白色的茯苓霜就是茯苓粉。因茯苓粉末色白如霜,质地细腻,故得此名。茯苓霜有滋补健脾、培补正气、养颜美容等功效。
五、茯苓虽然是养生佳品,但是不能食用过量,另外,也有着食用的禁忌,比如:1:口干咽燥的人不宜用,否则服用茯苓会加重缺水的症状。
2:一些身体虚弱的人,一旦服用茯苓过量,会伤害元气。
3:老年肾虚、小便过多、尿频遗尿的人不宜用,茯苓利尿,会让肾虚患者尿频尿急情况更严重。
4:茯苓不能与米醋、浓茶等同食,会影响药效,严重的会发生腹痛、支气管哮喘和皮肤红肿等中毒过敏症状。
以上就是我对茯苓及用茯苓做出的食品的一些介绍,如果你有不同看法和观点,可以随时留言。
每天的柴米油盐让我们对琐碎繁杂的厨事早就没有了“若如初见”的感觉,但可是然而but,“不计得失、浑然忘我、乐在其中”依然是我们每天的不懈追求。我是趴窗看雨的小龟,爱生活、爱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喜欢我就~关注!~点赞!~支持我吧~-~
为什么肾虚不能吃茯苓?
茯苓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味药食两用的药物,茯苓饼、茯苓粥、茯苓茶等都是最为常见的食品。所以不陌生。茯苓为多孔真菌类的干燥菌核,主要含有多糖类成分、茯苓酸、卵磷脂、三萜类化合物以及多种矿物质等,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医认为,茯苓是一种利水渗湿类药,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可以说,茯苓祛湿的功效是“杠杠”的!
为什么有人说肾虚的人不能吃茯苓呢?事实上这个问题要辩证的来看,具体根据身体实际情况而定。肾虚、肾不好的患者,有的为多尿、尿频,而也有的肾虚白灼,还有的肾不好的会有水肿尿少的症状。因此还要针对性的对待。
肾虚的,有夜尿多、尿频的人群,就不宜食用茯苓,这是因为茯苓利水,以免加重尿频。尤其是饮用茯苓茶。另外,对于阴虚无湿热,滑精的也要慎用。
茯苓除了利水祛湿,还有消水肿的作用,所以对于有些肾不好,出现水肿、排尿不利,体内有湿热,尿少的人是可以食用的。
【建议】一般人群可食用,尤其适合脾虚、失眠不好的人群食用,肾虚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和禁忌是什么?
肝肾阴虚,其主要症状就是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潮热、盗汗等,以及阴虚生内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口干舌燥、容易上火的现象。
说到肝肾阴虚,首先想到的治疗用药便是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组成;
药方里三位补药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起滋补肝肾的作用;三味泻药泽泻、茯苓、丹皮,起清热利水利湿的作用;总体而言,六味地黄丸药性甘平偏凉,补而不腻,是滋阴药物的代表方。
六味地黄丸,还延伸出来几个药方,包括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各自功效略有不同。
麦味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麦冬、五味子;
麦冬、五味子加强了敛肺生津的功效,因此对于肝肾阴虚火旺,伤及肺阴,导致出现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干咳少痰或者痰中带血等症状较为合适。
五味子
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知母、黄柏;
知母、黄柏加强了泻虚火的功效,因此出现咽喉疼痛、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虚火上浮的现象,火旺的人更为合适。
杞菊地黄丸主要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枸杞、菊花;
枸杞、菊花增强了六味地黄丸的平肝潜阳、养肝明目的作用,凡是肝肾阴虚导致的肝火旺,出现脾气暴躁、视力减退、头晕目眩等症状更为合适。
以上六味地黄丸系列的中成药,参考以上解析,可根据自己症状选择使用。
最后提醒一下,六味地黄丸总体上偏滋腻、偏凉;因此体质阳虚、虚寒或者脾胃气虚,运化功能差的人,六味地黄丸之类的药不能使用过度,以免伤阳气碍脾胃,反而对健康不利。
更多中医养生知识,可关注我头条号;有疑问在下方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