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核有什么功效与作用,银杏和巴旦木的区别?
一、从种类区别巴旦木和杏仁
巴旦木是一种扁桃的内核果仁;而杏仁是银杏的果仁。
二、从外形区别巴旦木和杏仁
巴旦木形似椭圆,扁且长;而杏仁两端形状不一样,一端圆的,一端尖的,平扁呈现卵型。
三、从果实的颜色区别巴旦木和杏仁
巴旦木呈土黄色,杏仁呈褐色。
四、从坚果的味道区别巴旦木和杏仁
巴旦木口味香甜;而杏仁口味香中带苦。
五、从外壳状态区别巴旦木和杏仁
巴旦木是扁桃的核,外壳粗糙,且壳比较薄,可直接用指甲抠开;杏仁的外壳则较光滑,但是壳较坚硬,不易剥开。
六、从营养价值区别巴旦木和杏仁
巴旦木和杏仁的营养成分大致相同,但是表现方式却不同。巴旦木较多人直接当坚果食用;而杏仁更多的会用在中药或中成药中,还有用在糖水甜品、制成杏仁糊等。
七,从产地区分巴旦木和杏仁
巴旦木主要产地是新疆,是新疆维吾尔族最喜爱的坚果之一;而杏仁主要产于暖温带地区,比如:中亚、西亚、地中海地区等。
银杏树的门类?
银杏树品种可以分为五类,如长子类、佛指类、马铃类、梅核类及圆子类,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
1、银杏长子类
种核纺锤状卵圆形,一般无腹背之分。上端三纯.下部长楔形。两侧棱线上部明显,下部仅见痕迹。品种有金坠子、橄榄果、粗佛子、圆枣佛手、金果佛手、叶籽银杏、余厂长籽、天目长籽、九甫长籽等。
2、银杏佛指类
种核卵形,腹背面多不明显。种核下宽上窄,二秃尖。两侧棱线明显,不具翼状边缘。品种有佛指、七星果、扁佛指、野佛指、尖顶佛手、洞庭佛手、早熟大佛子、野尾银杏、长柄银杏、小黄白果、青皮果、黄皮果、贵州长白果、长糯白果等。
3、银杏马铃类
种核宽卵形或宽倒卵形,大部上宽下窄,一般三背腹之分。种核最宽处有不明显的横脊。种核先端突尖或乏尖,两侧棱线明显,中部以上尤显。品种有海洋皇、马铃、白果、圆底果、圆锥佛手、汪槎银杏、李子果等。
4、银杏梅核类
种核近卵形或短纺锤形,上下宽度基本相等。三端圆秃,具微尖,两侧棱线明显,中上部呈窄翼状,有时延至芸部。品种有梅核、棉花果、珍珠子、眼珠子、庐山银杏等。
5、银杏圆子类
种核近圆形或扁圆形,腹背面不明显。一般较马铃为小,上下左右基本相等。上端钝圆,具不明显之小尖,两侧棱线自上而下均基本明显,并呈翼状边缘。
银杏果晒干还是阴干好?
晾干好。
刚摘的银杏果先要泡在水中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等到外皮脱落,可以搓掉外面的皮。之后可以放在太阳下面晾干或者煮熟。食用的时候用小锤子轻轻地敲击外壳,但是注意不能吃太多。养护的时候注意光照和水分等因素。
银杏果的价值
银杏果果仁除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之外,还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银杏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
银杏果外种皮中水溶性成分维生素C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尤其是对坏血病、脱皮症等有很好辅助治疗效果。
银杏名称的由来?
银杏的果实像白色的杏子,故称之为银杏。 《本草纲目》之“银杏”条云:“白果”,鸭脚子。李时珍曰:“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 “二更开花随即谢落”,“雌雄同种,其树相望乃结实”。 银杏树的种子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 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等价值。
银杏的古代借词?
银杏,又名白果,公孙树,鸭脚。明代李时珍曰:“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白色,今名白果”。
宋以前叫鸭脚
宋到明时期叫银杏
明时期叫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