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草泡水喝的功效和禁忌,谁知道这是是什么树有什么药用价值?
十大功劳的价值和栽培技术
中国农林科技网 2017-05-27 09:00十大功劳,源于它在民间医疗保健中,用途不仅仅十种。对它的理解应该是:这种植物的全株树、根、茎、叶均可入药,且药效卓著。中国人凡事讲求好意头,便赋予它“十”这个象征完满的数字,故而得名。
十大功劳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常绿灌木。别名:黄天竹、土黄连、八角刺、刺黄柏、猫刺叶、刺黄芩等。原产于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四川、湖北、浙江等地。海拔350~2000m。十大功劳叶形奇特、黄花似锦、典雅美观,在园林常丛植于假山或植为绿篱,还可盆栽供室内陈设,作为切花更为独特。十大功劳对二氧化硫的抗性较强,也是工矿区的优良美化植物。
十大功劳高2m,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倒卵状披针形。花黄色,外萼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浆果球形,紫黑色。花期7~9月,果期9~11月。十大功劳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性强健、耐荫、较耐寒,忌烈日曝晒,较耐旱,忌水涝,在排水良好的酸性腐殖土上生长良好。十大功劳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之功效。
十大功劳的育苗技术
(1)播种育苗:浆果成熟变为蓝黑色时采下堆放,与细沙混合搓揉,用水漂洗,得纯净种子,阴干后挂在阴凉通风干燥处贮藏,入冬后将种子低温藏。翌春3月,开沟播种,播后覆土1~2cm,浇透水。
(2)扦插育苗:硬枝扦插于2~3月份进行,剪取1~2年生健壮枝条,截成长15cm左右的穗段,2/3插入沙壤苗床里,保持苗床湿润,5月份搭棚遮荫。嫩枝扦插,于梅雨季节进行,选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剪成长长15~20cm的插穗扦插,苗床温度控制在25~30℃。
(3)分株繁育: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进行。将地栽丛状植株掘起,或把盆栽大丛植株从花盆中脱出,从根茎结合薄弱处剪开,每丛带2~3个茎杆和一部分完好的根系,对叶片稍作修剪后,进行地栽或上盆。
十大功劳的栽培技术
(1)栽植技术:幼苗培育2~3年以后,于春季带土球栽植,株行距2×3m,栽后每年除草,追肥2~3次。
(2)盆栽技术:宜在4~5月进行,栽植时注意整形修剪,待萌发新芽后,可施肥1~2次,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但不能积水。及时剪除蘖芽,保持株形美观。
关注中国农林科技网,在主界面下方点击官网申请注册会员,免费发布供求信息。如果您有原创的涉农类文章,请给我们留言!
中国农林科技网
蒲公英的花能吃吗?
一般很少有人吃蒲公英的花和花蕾,吃的都是蒲公英的叶子和蒲公英的根茎,不过,可以用蒲公英的花煮水,洗脸,对于淡斑效果不错!
如果是想要消炎解毒,用蒲公英叶
蒲公英中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绿原酸来说,正常情况下的含量一般是叶>根>花,所以在抗菌消炎方面,叶片稍稍占优。
如果是想要保护肝脏,用蒲公英根
蒲公英根具有保肝护肝的效果,能帮助修复肝组织损伤,所以在保肝护肝这方面,首选蒲公英根。
蒲公英都可以怎么用?
作为食品:蒲公英是天然蔬菜可凉拌、清蒸、炸炒、做馅料、煲汤,可制作成各种罐头、饮料、酱汤和药酒等进入市场,是营养丰富的蔬菜。
【凉拌蒲公英】
先将蒲公英摘洗干净,坐锅烧水,水开后撒少许盐下蒲公英焯一下赶紧捞出过凉水,然后放冷水里泡一会儿;蒜瓣剁碎,加剁辣椒、蚝油、鸡精、香油调成汁;将蒲公英捞出过冷开水,挤干水,淋入调好的剁椒汁,充分拌匀即可。
【蒲公英鸡蛋饼】
蒲公英摘掉干叶和根部,清洗干净后用热水烫3分钟。把蒲公英控干水分剁碎末,火腿肠切碎丁,准备面粉,鸡蛋。准备一个大碗,把所有的材料一次全部放齐,最后加入适量清水。搅拌均匀成稀稀拉拉的面糊。
电饼铛预热,后下入食用油。转动电饼铛,锅底均匀的占满食用油后,用勺子取适量面糊,倒入电饼铛,小火慢煎。一面微黄后翻面继续煎。蒲公英很嫩,稍不留神就会煎糊,一定要小火,翻面后,1分钟左右即可熟透出锅。
作为草药:蒲公英可以制茶泡水喝,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养生功效,并且和不同的草药搭配,还有不同的功效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蒲公英可以和其他的草药一起搭配,适合不同人的养生选择!
搭配一:养胃去火排毒——蒲公英玫瑰茶
材料:野生蒲公英根茎、野生玫瑰花瓣
作用:不寒不燥,去火排毒、养胃和胃、理气解郁
做法:按照7:1的比例混合制成蒲公英玫瑰茶包。
用法:每日泡水喝,即可。一个茶包可反复加水冲泡。蒲公英的寒性遇到玫瑰花的温和,不寒不燥,适合绝大部分人来饮用。
搭配二:止咳润肺、抗氧化——蒲公英桂花茶
材料:蒲公英叶、绿茶龙井、桂花
作用:清热杀菌,去火祛痘,止咳润肺、抗氧化、美白肌肤
做法:桂花自然阴干,取蒲公英叶2.0g、绿茶龙井0.8g、桂花0.2g做成蒲公英桂花茶包即可。
用法:每日取一包泡水代茶饮,泡过后的茶底,可以用来敷脸,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
搭配三:刮油消脂——蒲公英荷叶茶
材料:蒲公英根、玫瑰花瓣、荷叶
作用:刮油消脂、健脾祛湿
做法:蒲公英根烘炒制成茶,荷叶、玫瑰花自然阴干,取蒲公英根0.7g,荷叶2g,玫瑰花瓣0.3g制作成蒲公英荷叶茶包
用法:每天取一包,泡水代茶饮,可反复冲泡!
带状疱疹患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感染后可引发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当机体受到刺激导致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才被激活,皮肤产生水疱成为带状疱疹。同时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本病治愈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一般不会再复发。带状疱疹可有几个特殊的表现:
1:眼部带状疱疹,病毒可侵犯三叉神经,疼痛剧烈,有时可导致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2:耳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三叉神经及听神经,表现内外耳道、鼓膜疱疹,可出现面瘫耳痛等症状。3:其它不典型的带状疱疹,可表现为顿挫型,不出皮疹,仅有神经疼,还可表现为大疱型、出血型、坏疽型、泛发型。带状疱疹患者饮食也应特别注意
1:饮食易清淡,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少吃油炸、煎烤的食物2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3:禁烟禁酒。只要注意这些带状疱疹很快就会恢复。
尿血是怎么回事?
今天讲讲尿血和血尿!
先说血尿,这是个医学名词,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肉眼血尿很好理解就是肉眼可见的,尿液成血色或洗肉水样的。镜下血尿肉眼很难分辨,需要化验室离心后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一般每高倍镜视野下有3个以上红细胞即可诊断。
再说今天题目说的尿血,是临床症状,都看到尿色为血色即属于肉眼血尿了。
血尿在临床上很常见,绝大多数(约98%)都为泌尿系统疾病所致,少数血尿为泌尿系临近器官病变或全身性疾病所致。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血尿的原因。泌尿系相关疾病:如我们常见的尿路感染(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泌尿系结石(伴肾绞痛)、泌尿系肿瘤(检查可见肿块)。还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伴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管畸形、IgA肾病等。泌尿系临近器官病变:男性急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女性的盆腔炎、脓肿、阴道炎、宫颈癌等。还有急性阑尾炎或结直肠癌局部侵犯压迫等均可能引起血尿。全身性疾病:①血液病:白血病、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可伴皮肤黏膜出血点)②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引起肾损害③感染性性疾病: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等④心血管疾病:肾动脉栓塞、肾静脉栓塞、慢性心衰等。药物性肾损害:甘露醇、铅、汞等都肾小管有损害。环磷酰胺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功能性血尿:平时不运动的人突然运动量加大,也可出现血尿。为生理学变化。Tips:发现血尿莫惊慌,一般都会有相应的临床症状来鉴别诊断,找出病因才是治疗的根本。这里说一下,红色的尿不一定是血尿,需要辨别,如进食红色的食物或服药(如利福平)时尿液可为棕红色或葡萄酒色,但镜下无红细胞。
高尿酸的克星是什么?
感谢邀请。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一样,“高尿酸”也已经成为“制约身体健康的一大杀手”。关注这几年的健康趋势,我们国家“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急剧上升,男士的患病风险比女士要高,并且现在患病趋势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请您明确并重视: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没准下一个患病的人就是你。言于此,从生活实处出发,让自己的身体趋于健康,让您的尿酸值保持正常(平稳)。
为何这么多的人尿酸皆高?一方面,有些人基因存在异常情况,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更高。
另一方面,一些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风险;例如能量摄入过剩和缺少运动所导致的肥胖、饮水量严重不足、饮食高糖、饮食高蛋白质、饮食高嘌呤以及过量饮酒等问题。
这些“东西”是高尿酸的克星:白开水:多喝水,无疑可以稀释并加速排泄尿酸,每日饮水量要在2000毫升以上,推荐摄入白开水。
饮水量越少,血尿酸就会越浓缩;长此以往,必然会增加高尿酸血症的发病风险。
新鲜的、含水量较高的蔬菜:多吃点蔬菜,补充水分、维生素C等营养素,有助于尿酸的代谢和排出;同餐多吃蔬菜等素食,也能减少肉类食品的摄入量,同样也利于降低体内尿酸的含量。
科学降尿酸,做好这些事情:平衡膳食,少食多餐,将单日能量平铺于3—5餐当中。将“喝水”养成习惯,没事的时候就喝水,拒绝饮用甜饮料、果汁等“高糖饮品”,避免增加尿酸对身体的威胁。饮食具有“挑选性”,多吃点新鲜蔬菜、低脂(脱脂)牛奶、鸡蛋等食物。选择水果要合理,可以适当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钾的水果,例如草莓、樱桃等水果。减少肥肉、海鲜等“高嘌呤食品”的摄入量,严格控制动物内脏等食物的摄入量,不喝肉汤。不喝酒,早戒烟,避免抑制尿酸的代谢排出,不给肾脏增添烦恼。适当运动,预防肥胖,降低腰围,将慢性疾病抵挡在身体之外。劳逸结合,好好休息;注意保暖,避免关节受凉。生活中,尽量避免摄入引发高尿酸的药物,例如利尿剂、他克莫司等口服钙调磷酸抑制剂。降尿酸,正常人该做的事情;降尿酸,一个全面的“饮食+生活状态”,需要用心作为。控制尿酸,预防痛风,愿如您所想。
注:王思露原创内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