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风湿病的症状,腰椎疾病有哪些?
椎病,涵盖了“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扭伤、腰椎退行性病变、风湿或类风湿性腰痛、腰椎结核、风寒湿性腰痛、瘀血性腰痛、湿热性腰痛、肾虚性腰痛”等疾患,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腰椎病的一些症状。
腰椎病的症状
腰椎病是指因腰椎间盘突出、滑脱、裂变、退变、畸形、不稳定以及腰椎骨质增生和韧带增生等引起的病变,通称为腰椎病。
一、其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多,其症状为:
(1) 有腰部以上在外伤后出现腰部疼痛或单侧下肢疼痛、感觉迟钝。病侧拇趾背伸力减弱;跟腱反射也减弱。
(2)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症状,这是腰椎间盘突出最为典型的症状表现,它会导致其支配的体感区的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甚至丧失。常见表现有发凉、体温下降等等,严重时出现肌肉萎缩、甚至肌肉瘫痪。
(3)压痛点。当腰椎棘突旁相当于神经根受压部位,有局限性压痛点。当用力压或叩击此处时,疼痛也向小腿外侧和足背放散。
(4)腰或腿疼痛,在卧床休息后多可缓解,下床活动一段时间后又出现疼痛。
(5)行走时疼痛加重,不能完全站直行走,多数病人需用手扶腰部疼痛一侧,患者弯腰、步行、咳嗽、喷嚏或用力大便时,均可以使疼痛加重。
二、腰椎病之马尾综合征症症状为:
会阴区麻木、尿潴留、大小便失禁、男性还可出现阳痿。而且在病人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三、腰椎管狭窄症症状为:
腰腿疼痛,多为腰痛、腹股沟和股部疼痛。前屈腰部时无症状,而后伸时疼痛加重。伴有间歇跛行与双下肢麻木、发凉、同时也伴有位置性跛行和缺血性跛行。
四、腰椎滑脱症状:
(腰骶【译】指臀部上缘水平面的脊椎及以下的所有脊椎骨,包括五块腰椎、一块骶骨和尾骨,是脊柱正中,皮带下部位。)疼痛:疼痛涉及到腰骶部,多为钝痛,极少数病人可发生严重的尾骨疼痛。坐骨神经受累,出现下肢放射痛、麻木。腰部检查可见腰椎前凸增加,臀部后凸,也可因神经根受压而出现腰椎变直。
五、腰椎的结核症状:
该病由于结核病菌的侵蚀,使病人在腰痛的同时,还出现了腰部强直,不能弯腰拾东西腰疼较为剧烈,并且还有发热、盗汗、乏力、消瘦、食欲下降等结核菌毒素中毒的表现。
出现腰椎病应及时进行治疗,其常见的治疗方法有:
一、 腰椎病的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腰椎病多是由于肝肾亏虚、正气不足而引发体质偏弱,又加劳累过度或扭腰闪挫或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经络受损,气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治疗腰椎病的目的在于减轻和消除疼痛,防止复发,改善和恢复腰椎的运动功能。
采取传统中医“内病外治”的原则,严格遵古法熬制的正宗黑膏药“腰椎正骨贴”,能够祛风散寒除湿、益气活血、强腰补肾。纯中药强力透骨贴剂,载药量大,疗效是一般药店销售的普通膏帖近二十倍,将其软化后直接贴敷患处,黑膏药本身即对腰椎部位软骨、韧带等具有极强的营养修复功能,所含中药药力更是能直透皮下骨质,通过中药连锁生化反应及其引经靶向作用到达体内病患部位而发挥扶正祛邪之功效。
二、 腰椎病的西医治疗:
(1) 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安痛定等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暂时缓解患者痛苦。
(2) 封闭疗法:将药物注射于痛点和神经根周围称为封闭疗法。主要起到消炎止痛、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3)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和休息者,经非手术疗法无效者。手术改变了人体原有的组织结构,属于创伤性疗法。
(4) 牵引疗法:牵引是治疗腰椎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腰椎病症多使患者疼痛难忍,为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必须及早治疗,日常生活中也需多加注意,如:
1. 病症发作时应立即卧床休息,如不能平卧,可侧卧或俯卧。
2. 宜睡硬板床,可在腰下垫适度小枕头。
3. 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以防引起大便干燥。
4. 活动应缓慢进行,不可过度用力,适量而为之。
5. 注意保温,避免受凉。
风湿关节炎的症状?
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的症状是出现关节处的红肿热痛,随着气候变化逐渐加重或缓解,还可能会出现游走性的疼痛,通过检查抗o,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等可以初步确认,确诊后积极的结合抗炎,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等治疗。通常情况下是不能断根的。
什么方法可以鉴定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一般表现是,关节肿大疼痛,长期服用消炎止疼药效果不明显,不能彻底治愈。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可怀疑患有风湿性关节炎。
请问得了腰椎间盘会有什么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下腰部疼痛同时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但是这些症状出现的时间可能有先有后,部分患者可以没有下腰部疼痛而只有腿部症状。当有明确的受伤史而出现腰腿疼痛时,容易引起患者本人和医生的重视,而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外伤史,腰部症状又不明显,或仅有臀部和(或)腿部症状时,腰椎的病理改变常常被患者和医生忽视,或被当成风湿、坐骨神经痛或髋、膝部的关节炎等疾病来治疗,容易贻误病情。笔者在临床中治疗过多位单纯以膝关节疼痛就诊的患者,他们的膝关节没有外伤史,自述腰部无疼痛,腰部活动基本正常,只是膝关节酸软,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疼痛,膝关节灵活性较差。膝关节X光片无阳性发现,关节局部无明显的压痛点,但是笔者在检查其腰椎时发现,他们的腰椎常有不同程度的变形,有些可以发现明显的腰椎关节错位或明显的压痛点,检查中发现他们的膝关节疼痛是由于腰椎关节错位或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如上楼时膝关节前面疼痛一般是由于第4腰椎错位或L4/5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而下楼时膝关节后面疼痛一般是第5腰椎错位或L5/L1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随后经CT或MRI扫描和通过对腰椎的治疗而治愈了他们的膝关节疼痛(未治疗其膝关节)证实了笔者的判断。笔者举这个病例只是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时可以没有下腰部疼痛而只有腿部症状。因此笔者建议凡是有腿部疼痛、麻木的患者,都应该找专科医生检查一下腰椎和骶髂关节,以排除腰骶部的病因。
1.下腰部疼痛: 90%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有这种表现。其疼痛范围主要是在下腰部及腰骶部、腹股沟或大腿内侧,以持续性的钝痛最为常见。平卧位时疼痛可减轻,站立位及坐位时可加重,少部分患者坐位时出现腰腿疼痛而在站立位时疼痛消失,这主要是与站、坐位时腰椎间盘内压力变化有关。
2.下肢放射痛:可以沿着下腰部、臀部、大腿后侧或外侧、小腿前外侧或后侧放射至足跟。以放射性刺痛、胀痛为主。下肢放射痛可以先于腰痛发生,亦可能在腰痛出现后再出现,这两种情况因人而异。
3.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由于神经根的损害,导致其支配区域的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甚至丧失。常见表现有:皮肤麻木、发凉、皮温下降,极少数患者可感觉下肢发热,但检查却发现其感觉发热处的皮温并无异常,血常规检查正常等等,严重时可出现肌肉萎缩甚至肌肉瘫痪。
4.间歇性跛行:患者行走时,可随着行走的距离增加使腰、腿痛症状加重,并在坐位或卧位一段时间后才可缓解,这就是所谓的间歇性跛行。可能是髓核突出后,继发地产生腰椎椎管狭窄而诱发这一症状。
5.马尾神经症状:这类症状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排尿无力、排便失禁、性功能减弱或异常等。
6.有少数患者在出现腰腿疼痛的同时出现下腹部疼痛、腹泻或便秘和(或)排尿异常、女性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不调、痛经和白带异常等妇科症状。这主要是由于在腰椎间盘突出时伴随有腰椎变形或腰椎关节错位而使由腰骶椎发出的内脏神经受到牵拉、压迫等不良刺激引起的。当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缓解后伴随的肠道、泌尿及妇科症状也会逐渐缓解或消失。
椎间盘突出和强直的临床症状的区别?
刘医生谈骨论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区别🎯
腰部疼痛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很多病人因此来就诊。可是能引起腰痛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但是也要和别的疾病相鉴别,其中就有强直性脊柱炎。疾病不同治疗方式也不同。下面说一下它们之间在临床症状上的区别。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各个部分(纤维环、髓核和软骨终板),在退变的基础上,因外力因素引起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等引起的腰痛、下肢麻痛等一系列综合症。以腰4/5,腰5/骶1最常见。
1.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体力劳动者最显著。
2.腰痛。最突出表现,发生率为96%左右。为突出椎间盘压迫窦椎神经引起。可伴有臀部疼痛。
3.下肢放射痛。最经典表现。坐骨神经痛沿臀部、大腿后侧放射至小腿和足。股神经痛放射至大腿前外侧或小腿前内侧。
腰痛及下腰痛与腹压(咳嗽、排便等)、活动和体位有明显关系。
4.马尾综合征。出现肛门四周和会阴处的麻木,大小便障碍。
5.腰部压痛和放射痛,脊柱畸形,活动受限。突出间隙压痛及放射痛对诊断和定位有重要意义。
6.患侧下肢感觉异常、力量下降、反射消失。
7.直腿抬高试验和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8.影像学检查可见突出。
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是四肢大关节,以及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以及关节强直为特点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
1.多发生于青年,以男性居多。病因不明确。
2.病程缓慢,一开始为不明原因的腰痛及腰部僵硬感。臀部疼痛(骶髂关节),压痛阳性。疼痛于行走活动后减轻,但是休息不减轻。
3.腰痛向胸部发展,引起胸椎和胸肋关节僵硬和疼痛,累及肋间神经时疼痛剧烈。胸廓活动度明显受限,是同龄人的一半。
4.发展至颈椎时引起颈椎活动受限。不能伸屈、转头。
5.最后整个脊柱强直驼背畸形。不能活动,疼痛也随之消失。
6.病变可引起髋关节和膝关节,关节间隙消失,最后融合,不能活动。
7.HLA-B27抗体阳性。
8.影像学骶髂关节炎是标志,腰椎方形化,脊柱竹节样改变。
这些就是它们治疗的区别。只有诊断明确了,才能给予正确的治疗,确定好的效果。希望这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大家可以关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获得更多医学知识。
关注🎯刘医生谈骨论筋🎯享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