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急性中耳炎的症状与治疗,小儿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该怎样护理?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中耳炎是儿童非常常见的一个疾病。
儿童的生理条件决定容易得中耳炎主要是因为儿童处于发育期,外界和中耳相通的管道——咽鼓管短、平而宽,咽鼓管与鼻部连接处有腺样体,感冒后腺样体发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炎症容易波及咽鼓管,影响中耳与外界相通。
中耳炎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症状突然发生的耳部疼痛(小婴儿注意表现为哭闹不安,抓耳挠腮),常伴有感冒、咳嗽等感冒症状。
多数患者在穿孔前疼痛较剧烈,穿孔后患耳有脓液流出疼痛可缓解。
耳鸣、耳闷并伴听力轻度下降。
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儿童可伴高热,并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法为足够疗程抗生素治疗。
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7:1),没12小时一次,口服7-10天。
次选阿奇霉素(6月以上儿童使用),每天1次,口服3天。这里的阿奇霉素是指进口产品,不是国产的。克罗地亚产的舒美特(阿奇霉素)最正宗,其次为老美的希舒美(阿奇霉素)。
或者选用第二或第三代头孢口服5-7天。
各抗生素效果:3天阿奇(进口)=5天头孢=10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可以用过氧化氢冲洗外耳道,辅助使用一些中成药滴耳油治疗
我是儿科医生孔凯,擅长儿科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儿童喂养、儿童生长发育等问题,谢谢大家与我交流讨论,我将更多的进行儿科科普教育,您的关注点赞与转发更是我前进的动力,谢谢大家。急性中耳炎怎么能快速止疼?
你好,中耳炎耳疼是比较常见的症状。中耳炎一般以口服消炎药为主要及时消炎。以免转变为慢性中耳炎,则不容易治愈,而且容易反反复复。针对中耳炎的耳痛可以用滴耳液来缓解。再用滴耳液之前一定要注意护理好耳朵的卫生情况。要保持耳朵的干燥。
小儿急性中耳炎是什么原因引起?
感谢邀请,作为耳鼻喉医生,今天就来简单为你分享小儿急性中耳炎的原因,首先需要了解急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首先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48小时内突然发生的耳朵疼痛,检查可以看到鼓膜完整,外耳道和鼓膜可见充血或中耳有积液,一般发作前都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我们说的感冒症状。
它主要是因为小儿咽鼓管发育还没有完全,导致鼻咽部的炎症容易上逆道中耳引起,所以对于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单单是耳朵,鼻腔也是需要一起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症状会相对较重些,会表现为耳朵疼痛,听力下降,畏寒,发热,食物减退等,当鼓膜穿孔后,上述症状就会减轻,查体可以发现外耳道脓性分泌物和鼓膜有穿孔等。
它主要是以肺炎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给予消炎止痛治疗比如氧氟沙星滴耳液和苯酚滴耳液,鼻腔黏膜收缩剂或者鼻腔喷雾,坚持耳鼻喉随访。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建议给予双氧水清理耳朵,抗生素滴耳液治疗,全身抗生素治疗比如头孢类。
急性中耳炎好转的症状有哪些表现呀?
急性中耳炎好转的症状有耳朵的疼痛明显减轻,耳鸣的次数减少,外耳道化脓也逐渐消失,听力会渐渐的恢复正常,如果孩子感冒,中耳炎复发流黄水,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双氧水给孩子清洗耳朵,要保持孩子耳部的清洁卫生,孩子洗澡时要防止脏水流进耳朵。
分泌性中耳炎袭击儿童听力?
一、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或卡他性中耳炎。
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儿童发病率比成人高,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网络图,仅供参考)
二、为什么会得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在小儿比较宽、短、直,在成人比较窄、长、斜。
而小朋友抵抗力不如成人,容易感冒,所以中耳炎在小朋友更为多见。
而上小学的小朋友们,由于会出现鼻子后方腺样体的生理性肥大,堵塞咽鼓管在鼻子那端的开口,进而出现此病。
(网络图,仅供参考)
三、分泌性中耳炎表现患有分泌性中耳炎时,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病程的迁延可引起听力下降。
早期轻微的听力下降常被家长忽视。
也有些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医院就诊,说孩子最近看电视总是将声音开得很大,或是喊他的时候经常听不到,也可表现为听不清话。
(网络图,仅供参考)
四、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家长或老师当发现孩子对声音的反应迟钝,或存在有分泌性中耳炎的高危因素,如鼻塞、打鼾、腺样体肥大、经常感冒等,最好带孩子去耳鼻喉科。
请专业的医生通过体格检查、耳镜检查及声导抗测试等,来排除“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能。
(网络图,仅供参考)
五、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如果规范地应用消炎药、粘液促排剂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或反复发作,则建议行鼓膜置管术等手术干预。
对于腺样体肥大并发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保守治疗无效需要积极手术干预。
(网络图,仅供参考)
六、手术后的注意事项1、耳内不能进水
手术做完了,鼓膜上有孔还有管,如果耳内进水,污水会沿着通气管进入中耳,导致中耳感染、流脓。所以,平时洗头发、洗澡一定要把耳朵堵好,游泳、潜水之类的活动肯定不能去了。如果出现耳流脓,一定要尽快去医院诊治。
2、避免感冒
感冒可能会使中耳炎复发,或者合并化脓性中耳炎。
3、不要掏耳朵
做完手术后,耳内可能会有瘙痒、异物感,这都是正常的。
不能拿棉签掏耳朵,盲目掏耳可能会把鼓膜上的通气管带出来,甚至会把通气管推进中耳腔,掉到耳朵深部,还得再做一次手术把它取出来。
4、定期复查
一般的运动、跑步都没有问题的。
极少数患者会出现通气管自行排出的情况,大部分患者都不会有问题。
定期到医院复查就可以了。
通气管的佩戴时间
中耳通气管一般需佩戴半年至1年,定期到门诊复诊,复查声导抗测试了解咽鼓管功能恢复情况。
如果功能已恢复,可以取出通气管,鼓膜会自行愈合。
如果功能未恢复,需继续佩戴,甚至终身戴管。
七、延误治疗的后果早期的中耳炎患者如果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大部分患者的听力都还是可以得到迅速恢复的。
但也有一些患者由于未及时发现而贻误了最佳治疗的时机。
继而出现中耳硬化或粘连等现象,严重的甚至造成听力永久性的下降。
所以请各位家长要有这方面的意识:
小孩酷酷的不喜欢甩人、或是反应迟钝、或是看电视喜欢开大音量、或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
可能是得了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造成的。
应该积极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尹玉喜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