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症状和感冒的区别吃什么药,孩子在学校如何有效预防甲流?
预防甲流,我们是这样处理的。对于还没有感染或有轻微症状的孩子,特别是幼儿园的小朋友。
两周前,幼儿园出现有孩子发烧,咳嗽等现象,我们立即采取了隔离的办法,直接请假留在家里观察(因为喉咙有点炎症,担心症状发展)。
在家里立即采取用开喉剑喷雾剂喷喉部,喝鱼腥草颗粒,温开水冲服;
做到合理饮食,蔬菜鸡蛋肉食营养均衡,合理搭配;
户外活动,进行适当锻炼,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多喝水,注意卫生,勤洗手;
在人多的情况下避免摘下口罩;
其次,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孩子隔离在家有两周的时间了,现在彻底控制住了。
目前,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万物复苏,天气时冷时热,变化无常,每个人生病是自然现象,我们重要的是根据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特别是孩子,没有自我防护意识。
如果发现有生病的症状,应该立即采取隔离,避免相互感染是最有效的方法,真正病了必须上医院治疗。
如何区分普通感冒与病毒性感冒?
感冒主要分为三种: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和暑湿型感冒。
感冒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之一,一年四季都会发病,常因天气忽冷忽热,气候骤变,寒邪入侵造成。在宝宝母乳喂养时期是很少感冒的,因为母乳中含有天然抗体,在宝宝后来的成长过程中,来自母体的天然抗体越来越少,自己的免疫系统尚未建立起来,因此难以抵抗外邪。
感冒常见症状:
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痛等;严重的会引起全身不适,如发热、烦躁、头痛、全身疼痛、乏力等;
风寒型感冒的表现为:发热轻,怕冷重,鼻流清涕,不出汗,舌苔薄白,咳嗽清稀,小便清长。
学会手法效果非常显著,小儿推拿手法推荐:
1.开天门
100~150次。两拇指自下而上从两眉中间交替直推至前发际线。
2.推坎宫
100~150次。两拇指自眉心向两眉梢分向推动,力度由轻至重,速度不宜过快,以眉心微微发红为度。
3.揉太阳穴
100~150次。用中指指端揉眉梢与外眼角的中点,向后约1寸凹陷处。
4.揉耳后高骨
100~150次。按摩耳后高骨具有疏风解表、安神除烦的作用。对于感冒引起的头痛,惊风,烦躁不安等疗效显著。
这套手法简单好用好记,找穴也方便。另外,同时用温水给宝宝泡脚,以助发汗。一天可以按摩两次,按摩后入睡时有微汗即可,不需要过度发汗。
风寒型感冒的表现为:发热轻,怕冷重,鼻流清涕,不出汗,舌苔薄白,咳嗽清稀,小便清长。
风热型感冒的病程要比风寒型感冒长,风热型感冒的突出表现是:发热重,怕冷轻,鼻流黄涕,易出汗,舌苔黄腻,舌尖红,咳吐黄痰,大便不畅。在治疗外感四大手法基础上可以加用以下手法。
这时候肯定有朋友会问道:黄医生,什么是外感四大手法?
【感冒篇-风寒型感冒】中的四种手法,即为治疗外感四大手法,多多学习!
1.清肺经
PS:首先我们要知道,明白什么是清肺经?明白了才能会用!
300次。用左手握住小儿左手,用右手拇指螺纹纹面贴在小儿无名指螺纹做向心性直推,称为清肺经。
2.清大肠经PS:首先我们要知道,明白什么是清大肠?
300次。用右手拇指桡侧面,从虎口直推至食指指尖,称清大肠。
3.清天水河
300次。用食指、中指二指指腹,从腕横纹起,直推至肘横纹。
4.掐总筋
5次。位于掌后腕横纹中点,正对中指处,以拇指甲掐之,称掐总筋。
甲流后儿子腿疼?
这种情况,就好比孩子的骨关节得了一次感冒。感冒发作时,人体可能会发热、咳嗽、难受,而关节“感冒”时同样会胀痛难受。“充分的休息、饮水可促进感冒自然好转,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亦是如此。治疗上以卧床休息为主,通常10至15天会自动好转。但在居家休养期间,也需时刻关注病情变化,若体温再次升高超过38度,或者休息后下肢疼痛仍然加重等,需要及时就诊。
流感和我们日常所说的感冒是同一回事吗?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普通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在出生的头两年,大多数孩子都会感冒8到10次。在幼儿园期间感冒的次数更多。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流感主要发生在流感季节,大规模出现。我国北方的流感季节主要是在冬季,南方有夏季和冬季两个高峰。
普通感冒的症状有:流鼻涕。刚开始为清鼻涕,接下来是粘稠的黄色鼻涕。发热,打喷嚏,食欲减低,咽喉疼痛,咳嗽,烦躁不安。
绝大多数症状1到2周内缓解。(具体参照相关的文章。)
流感的症状有:突然出现的发热,寒战,头痛,身体痛,易疲劳,干咳,鼻塞,流鼻涕,乙型流感所导致的可有呕吐和腹泻症状。
流感的症状持续更长更重。
总结说来普通感冒比较温和,流感比较粗暴,不讲道理。在流感季节,孩子突如其来高热,或者肺炎恢复过程中又出现发热,或接受其他流感类似流感的孩子之后出现明显发热,都要考虑流感的可能。
123规律横空出世上面的这些内容大体就是如何从症状上来分辨流感和普通感冒,对于一些小婴儿,有时候很难去分辨,依靠症状去辨别,不是太可靠。
比较可靠的方法是流感的病毒学检查,在一般的基层医院医院由于条件有限,往往无法进行。
所以流感的诊断一直是一个大问题。
直到我们解放军101医院曾绍成主任发现了儿童流感的血常规123规律,才给我们辨别流感提供了一个比较方便实用的方法。
123规律就是一高二低三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和淋巴细胞数降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以及血小板数正常。简称123规律。主要是在发病早期,容易辨别。
流感病毒会侵犯淋巴系统,导致淋巴细胞减少,从而淋巴细胞的比例减少,而中性粒细胞数、血小板受影响不大,基本保持不变。但是因为淋巴比例比例降低,而相对的使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很多临床大夫会把这种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当作细菌感染的治疗,实际上是大错特错。由于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占了绝大多数,中性粒细胞不变,而白细胞总数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我是儿科医生孔凯,擅长儿科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儿童喂养、儿童生长发育等问题,谢谢大家与我交流讨论,我将更多的进行儿科科普教育,您的关注点赞与转发更是我前进的动力,谢谢大家!得了甲流后要注意点什么?
1.尽快就诊 2.需要与家人隔离,佩戴口罩 3.需要口服奥司他韦来进行治疗 4.注意保暖和,避免再次受凉! 5.避免吃辛辣刺激、过于油腻、过甜或者过咸的食物 6.多吃瓜果蔬菜,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