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与病症对照高清图,中医经络是怎么开的?
正常情况下,经络是通的。这里的通指的是通顺或叫顺畅。不是有些人说的畅通无阻。经络经脉不是管道性的东西,《黄帝内经》说“知解结",在经络不通的时候形成"结”,解开结就是通,因此要"解结"。因此,经络“解结"的过程就是打开经络的过程,可以通过针灸、推拿、刮痧、点穴等方法使形结的经络“开"。我再次普及一下经脉经络的问题,“经脉者,行气血,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这里讲的是经络对血管通透性的管理,气血是两个概念,血行于血管之中,气在血管之外,“行气血"是促进气与血的交换,气血交换才是“异名同类”,通阴阳是使阴阳相通!《黄帝内经十二经脉与子午流注》里对经络讲的比较深入,比如经脉的运动,经脉的深浅,经脉的管辖范围,经隧与经水,经络与神经,经络与肌肉,经络与免疫细胞,等等有关经脉的实质问题,是其他书本上没有的,也是对临床工作中为什么可以使用针灸、推拿、刮痧、点穴等治疗手段的理解与指导。
能摸出西医诊断出的疾病吗?
把脉摸的是什么?
把脉并不神秘,其本质是检查脉搏的压力大小极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但把脉不止是数个心率,通过把脉获得的信息应该比你想象得要多。
(一)脉率,大多情况下等于心率,有某些心律失常,比如房颤和早搏的时候就不一定。
(二)脉律,可反映心脏的节律,比如窦性心率不齐、早搏、房颤,都在脉律上会有相应的变化。
(三)血管紧张度与动脉壁状态,血管紧张度与收缩压有一定关系。而动脉血管如果用力按压近心端,远端被阻断以后,仍然摸起来比较硬,缺乏弹性,呈条索状,常提示动脉硬化。
(四)强弱, 可反映心搏出量、脉压、外周血管阻力等信息。
(五)脉搏波,用仪器可记录下脉搏的波形,某些特殊疾病,其脉搏波可呈特征性变化。 比如交替脉,为左心衰竭的重要体征;奇脉常提示心脏压塞或心包缩窄;水冲脉常见于甲亢、严重贫血、脚气病、主动脉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等。
把脉能诊断出西医的疾病吗?根据以上介绍,通过把脉,再结合问诊以及对病人的面色、步态、体形等基本情况的观察,初步诊断某些疾病确实是有可能的。 但一般是以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为主。
作为急诊科医生,在抢救急诊病人的时候,我们常常也会摸一摸病人的脉搏,了解循环情况,可对病人病情的危险程度做一个粗略的评估判断,比测血压更快捷。
如果某些疾病可能对全身代谢产生影响,比如甲亢、发热等,虽然无法直接确诊,但看出一些端倪也是有可能的。
中医有中医的理论和诊断体系,中医的诊断名多与“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这些名词有关,这跟西医的疾病名称不在一个频道上,是无法对应的。因此绝大部分现代医学的疾病,都不可能通过把脉诊断出来。
把脉诊断难以标准化如果用压力传感器代替手指来收集脉搏数据,其灵敏度应该远远高于人类的触觉,我们把这样的数据信息整理出来,为每一种脉象确立诊断标准,本来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而且我们还可以运用更多的传感器,同时测量左、右、手、脚等多个部位的脉搏,通过对比获取更多的信息,这不是在把脉象学发扬广大吗?
到那个时候,我们只要对着图形对学生说,看,这就是“滑脉”,而不用抽象的说:“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这样,每个中医的诊断水平不都提高了吗?
可惜许多人都在哀怨中医失传,水平越来越差,却不在推动中医进步上多走一步。
欢迎关注郑医生百嗑,每天学习更多实用医学知识。欢迎留言讨论。
经络学与针灸学的区别?
针灸学(Scienc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临床治疗、针灸医经医籍、实验针灸等部分。
针灸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数千年来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经络腧穴学是中医针灸学、推拿学的具体内容。是科学研究经络学和俞穴学的一门课程内容。经络学是以经络理论和经脉状况论述了人体五脏、表皮及各处中间的互相联络,及其经脉有关的生理学、病理学、确诊和医治功效;俞穴系是以经络学为具体指导,论述了俞穴的遍布部位、功效规律性及临床医学运用。
它是中医基础基础课的关键构成部分,尤其是针灸推拿学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和必修课程,对临床医学每科具备普遍的指导作用。
医经者原人血脉的原是什么意思?
答:这句话中的原是推原的意思。这句话出自《汉书·艺文志》。原句是: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 翻译过来是:“医经是探究人体血脉、经络、阴阳、表里等生理特征,用来阐明各种疾病的根源,…”
《汉书·艺文志·》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经典书籍。
一些医疗器械能透视出骨骼神经血管?
谢邀,人体中的骨胳,神经,血管为有形之物,肉眼即可见,更别说用于医疗的光电设备了。
如果用哲学的眼光,辨证的思维方式看待这一问题,就很容易理解了。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两两相对,即对立统一,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明物质就有暗物质,有明能量就有暗能量,有宏观宇宙就有微观世界,有生就有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前后相随…”,有对就有错,有实就有虚,这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自然现像和自然规律。
任何一种医疗检测设备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人的思想也是如此,行业互补,技术互补,观念互补,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文明才能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才能不断地创新。对看不见的事物和现像简单的予以否定,等于做茧自缚,不利于科技的发展。科学的任务就是对未知领域和事物不断地进行探索,没有疑问,则没有探索,没有探索就没有发现和创新。
人体内的经络和气,是一种暗系统暗能量,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医疗光电设备技术水平没法检测到,但检测不到的东西不见得不存在,举个例子,人的思想能检测到吗?天生万物包括人类的产生过程,科学能检测到吗?地球轨道,太阳系乃至银河系在宇宙中的运行轨道能检测到吗?谁按排的?宇宙的中心和边缘在哪儿?人的一生,生老病死,命运各不相同,能预先检测到吗?合理吗?科学吗?这么多的末知数,没有科学的检测和结论,这人究竟活还是不活?
中医的针灸术是建立在经络学基础上的,没有经络穴位,医者没办法施术治病。针灸术的许多医案可以间接证明经络和气的存在,举个例子,比如牙痛,针剌同侧手上的合谷穴可迅速止疼,针剌或指压腿上的梁丘穴可治疗急性腹痛,笔者均试过,偏离经络穴位则无效。人体内的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经为主要干道,络为旁支,穴位是交通枢纽,交叉路口,像是公路网络,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堵车想必大家都经历过,感觉非常不爽,没人喜堵车,人体内的经络系统是同理,虽看不见,但按理施术疏导,某些病症即可消除,有效果就好,不再受病痛折磨就行,干嘛非要见到?人类不知道自己从哪来的,也不知道宇宙如何诞生的,难道非得否定自己,否定整个宇宙?
八十年代有一篇涉及人体经络和气的文章,题目是《耗散结构理论与人体功能态》,其作者为当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武志贤,黄坤仪两位天文学家,另一位是当时的南京大学教授黄亦青,文章为三人合写。现录其中部分内容如下:“笔者根据气功锻练和气功医疗的实际观察,对人体炁场(气)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事实证明,人体确实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场,称为人体炁场或人体场,它有着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例如,内部存在着许多纵横交错旋转反复的无形通道,有点类似于电磁场中的磁流线管,中医的经络系统只不过是这些复杂通道的一部分。人体通过遍布全身的人体场通道把全身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正常人体,炁在体内的运行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体的任何病变,包括前面所说的各种人体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的病变,都可以在人体场的变异中找到解答。”
有现像存在,定有其原因,先承认现像,然后求索之,终有豁然开朗的一天,若予否定,便再无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