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及作用,足三里穴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常用的重要穴位,位置在膝下3寸,于胫骨前缘旁开1寸处,患者可取坐位屈膝垂足,或卧位在外膝眼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处取穴。足三里临床应用广泛,是治疗胃肠及下肢膝胫疼痛的首选之穴。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中指出“足三里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腹泻,腿胫膝肿胀酸,伤寒瘦损,气蛊诸股”。所以足三里有诸病皆治的说法。
1、足三里能健脾、消除腹胀、助消化
足三里穴以治疗胃肠疾病为主,有“肚腹三里留”之说。胃脘痛可配合内关、合谷、中脘、阳陵泉,腹胀配合脾俞、胃俞。脾胃互为表里,为后天之本。以足三里为主穴,可配合诸多穴位治疗疾病。配中脘治疗肝气郁滞,食停胃脘或因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疼痛,起到疏肝理气,温中散寒的作用,配中脘、内关、合谷有温胃散寒、调中降逆之效,配脾俞、公孙可调补脾气、健中和肠以消除泄泻。以足三里为主穴,可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
2、足三里能调气血,活络止痛
按摩足三里能使气血流通,舒经通络,祛风散寒。足阳明经,起于鼻两旁……下至髌骨,沿着胫骨前嵴外侧下行足跗,另一支脉从膝下3寸处分出进入中趾外侧端。由此可以看出,足三里穴是治疗下肢疾病的重要穴位。
临床证实,足三里有健脾利湿,舒筋活血的功效,所以下肢运动系统的疾病治疗离不开足三里穴。风寒湿脾及外伤所致的局部疼痛肿胀,可配膝眼、委中、阳陵泉,关节炎可配昆仑、悬钟,踝关节疼痛可配丘墟、照海。推拿双足三里 穴,可治疗周身关节痛。
3、足三里具有防病、保健强壮的作用
足三里能起到防病、促健强壮的作用,俗话说“人老先老腿”,推拿足三里穴能使腿脚灵活,这与古代神医华佗的五禽戏来锻炼身体,使人达到健康防病是一致的。推拿足三里可防止衰老,预防百病,如配神门可治疗失眠,配天柱、中渚可治耳鸣,配听宫、外关治耳聋,配睛明、风池治视神经萎缩,配心俞、脾俞、内关治心脾两虚,配心俞、肾俞、关元治心肾亏虚。素体健康的人,经常按摩足三里穴,能使人精力充沛,身心更健康。
长寿穴准确位置?
有三处,即三里、涌泉穴、百会穴等,其准确位置不同。
足三里:准确位置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涌泉穴:准确位置位于足底第2、第3趾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百会穴:准确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足三里冒凉气怎么办?
足三里这个穴位在小腿胫骨前部去,发出凉气的不会是这个穴位而是胫骨前部的颈前肌,确切的应该是包裹颈前肌的肌筋膜,因为走路抬脚是颈前肌不断的发力收缩,肌筋膜也不断的紧缩劳累,紧缩发硬的肌筋膜会挤压筋膜上的细小血管,再者紧缩发硬的肌筋膜也会挤压进出肌肉的血管,所谓的发凉发热都是血管的状态所致,紧缩发硬劳累的颈前肌就这样在胫骨前部发凉了。
人体下肢部的穴位有哪些?
1,梁丘穴。这个穴位处于骸骨外的位置,对于胃酸,胃部疼痛,乳腺炎,膝盖疼痛等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足三里。这个穴位位于外膝眼下方的位置,对于便秘,高血压,腹泻,胃部疼痛,失眠等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患者还可将足三里与其他穴位一同用于治疗,这样就能有效的缓解更多的病症。
3,上巨虚。这个穴位处于足三里下方的位置,对于治疗小腿酸痛,便秘,痢疾,腹泻等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
4,丰隆穴。这个穴位处于足三里下面大约五寸的位置,如果患者使用这个穴位调理身体,就能达到缓解便秘,浮肿,头痛,下肢发麻和咽喉疼痛的目的。
儿童足三里最笨找法?
小儿同侧手四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张开虎口对齐髌骨上缘,其余四指向下,中指对应胫骨前缘,无名指指尖的位置即为足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