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儿童胃癌早期症状,你知道是哪4个吗?
胃不好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通病,十人九胃,再加上不少人健康观念不全,体检的时候几乎不会去做胃镜,这就加大了胃癌的发现难度。
以至于85%以上的胃癌患者被确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其五年生存率迅速将到20%以下,致使胃癌成为我国第一大癌症。
1、消瘦、乏力
没有刻意的减肥或节食,却出现了莫名消瘦、导致食欲等情况,这是可要引起注意了,有可能是胃癌的早期信号出现了。
经常出现乏力、精神不振等情况,最好去医院查一查。
2、出现黑便
无故突然出现黑便,极有可能是因为胃癌侵犯到周围的大血管,导致内部出血,使大便形成黑色或呈现柏油状。
一旦发现这种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可能是胃癌“到来”了。
3、腹痛
这种疼痛感有时是隐隐作痛,有时是间歇性的钝痛。
还有些患者是有节律性的疼痛,进食或吃药后会缓解,有些人只能感觉腹胀,而不觉胃痛,这种情况也要当心了。
4、出现固定的包块
有一些胃溃疡的患者会在心口部(胸骨正中凹陷处)会摸到包块,且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随着包块的逐渐变大,按压时也会出现痛感。
如果后期出现,包块变大,呕吐情况会加重,这种情况大多是发生了癌变。
逃离胃癌“视线”,吃饭的这些毛病要改掉!1、吃饭时喜欢喝酒、吸烟
中国人习惯在饭桌上谈事情,有时为了应酬无法避免有人邀你喝酒、吸烟,然而这两种不良习惯,很容易导致胃癌的发生。
酗酒时,胃部屡屡遭受乙醇的劣性刺激,在这种刺激作用下会使胃部产生炎症,久而久之,会损坏胃粘膜。
香烟烟雾里有多种多样的可致使细胞突变的物质,所以大量吸烟很容易导致胃癌。
2、三餐不定
胃是一个习惯遵守“时间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也有高峰和低谷,便于及时消化食物。
三餐无规律,对胃的损害特别大。当胃中没有食物时,分泌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对其造成伤害。
3、紧张情绪
吃饭时,如果常常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会导致消化不良,从而诱发一系列胃部疾病以致胃癌,这也是易患胃癌的原因之一。
生活中,要想预防胃癌,养好胃,谨记“三要、五少”,胃会越来越好!三要:
1、要喝养胃茶水
茶疗,在调理胃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尤其是代茶饮,将茶与药,完美的结合,温和持久,是调理脾胃最便捷的方式之一。
两餐之间,泡一杯蒲公英根红茶,养胃消炎,杀灭幽门螺杆菌。
蒲公英又叫做婆婆丁,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的小植物,适度的将蒲公英发酵,制成蒲公英根红茶,可以大大降低蒲公英寒性,适合长久饮用。
蒲公英被称为天然的抗生素,具有广谱的杀菌抑菌的作用,是一种抗炎良药,尤其对胃炎之炎有效,可起到缓解胃炎的作用。
并且相关研究表明,蒲公英还可以杀死幽门螺旋杆菌,减少胃溃疡发生的几率,对于各型胃脘痛者能够清热润胃,消炎止痛,药性轻灵,且无壅滞之弊。
所以日常养胃,喝点蒲公英根红茶是杀菌消炎不错的茶饮。
2、要多吃碱性
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研究表明,很多胃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胃病都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
胃酸过多会损伤胃黏膜,增大癌变几率,因此,在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碱性食物,来中和胃酸,暖胃养胃。
如西兰花、南瓜、小米、胡萝卜等食物。
3、要防治基础性胃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溃疡、胃息肉、术后残胃、恶性贫血和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各种胃病患者,以及有胃癌宗族史的人,40岁以上胃病久治不愈的患者等,都应定时复查,以便能够及时发现胃癌,及时医治。
五少:
1、少烟酒
吸烟,可增加溃疡病和胃癌的发病率,并且饮酒会将酒精摄入体内,可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胃出血。所以,胃不好,一定要少碰烟酒。
2、少吃烫
饭吃的太急,饭菜太烫,就会加重胃损伤。
我们的口腔和食管表面覆盖的黏膜,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一旦超过65℃便能烫伤黏膜,导致食管炎和胃炎。
3、少吃熏烤食物
熏鸡,熏鱼,熏干,烤鸡,烤鸭等味道醇香、鲜美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这些美味其实都是“毒物”,可诱发胃癌。
熏烤食品与癌症(尤其是胃癌)的发病有关,因为熏制的肉类中含3,4苯并芘。
3,4苯并芘是一种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后能和细胞核的脱氧核糖核酸中的嘌呤相互结合,使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结构发生变异,从而使细胞癌变。
4、少压力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抑郁、暴躁、悲伤的状态下,就会导致神经紊乱,加速胃酸分泌,使胃粘膜缺血,形成胃病。
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学会释放压力,尝试倾诉和欢笑,这样有助于胃病的康复。
5、少熬夜
睡眠不足,会削减胃的屏障自保能力,大大增加患胃溃疡的机会。
充足的睡眠,对胃不好的人,是修复胃的一剂天然的良药。
因此,胃不好的人,平时一定要规律睡眠,减少熬夜晚睡的机会。
胃癌有饿的感觉吗?
胃癌有饿的感觉吗
答:胃癌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明显饥饿的感觉,恰恰相反的是胃癌患者主要表现出食欲减退、厌食以及食后早饱等症状。如果在正常饮食后容易出现饥饿等表现,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诊断,有可能患有其他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细胞的癌症。大多数胃癌患者早期并无特殊表现,仅有部分患者表现为食后饱胀不适、上腹轻微疼痛以及消化不良等表现;随着病程的发展,胃癌会出现明显厌食、上腹部持续疼痛不适以及因营养不良带来的贫血等表现;如果继续发展的话还会出现呕血、便中带血(一般为黑便)以及体重下降等表现。
胃癌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可以出现转移现象。胃癌以淋巴转移和直接播散为主,可转移到胃部周边脏器,如肝脏、胰腺、横结肠、腹壁以及大网膜等。还可通过血性转移至较远处的器官,如骨骼、脑部、肾上腺以及皮肤等。因此一旦出现胃部不适请及时就医进行相关诊疗,尽量避免出现癌细胞转移。
如果在正常饮食后持续出现强烈的饥饿感,你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科室的检查,因为可以引起饥饿感的疾病很多,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如果经常出现饥饿感时请及时就医。
本内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胰胃外科 主任医师 孙跃民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被查出了早期胃癌?
首先来说,早期胃癌的治愈率很高,不要太担心,手术后,除定期复查外,生活和工作依旧可以精彩的进行。
查出早期胃癌应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目前在国内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很低,临床中诊断的多数都是中期或中晚期胃癌。因为早期胃癌几乎没有任何特异的或者典型的表现,与普通的胃炎、胃溃疡或消化不良等良性病变的症状没有区别。我估计你是因为胃炎或胃溃疡导致的胃部不适,并且做了胃镜,才能比较幸运地早期发现。
我想任何一个人,当自身的疾病和癌症关联时,心情都是和你一样,悲伤、恐惧、甚至会有深深的无助感和太多的不甘心。我作为胃肠肿瘤外科医生,完全体会你的心情。但是,还是要告诉你,不要过于担心,你虽然诊断了胃癌,但是早期阶段,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已经很幸运,早期在目前临床中估计5%不到。治愈率很高,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积极治疗,完全可以斗志昂扬地去生活和工作。
早期胃癌,是指肿瘤仅侵及粘膜或粘膜下层,没有累及胃壁肌肉层,伴或不伴淋巴结转移。胃壁分为5层,最内侧为粘膜层,依次向外为粘膜下层、肌层、浆膜下层和浆膜层(胃壁的最外层)。
如果说是肿瘤仅仅在粘膜层,临床T分期就是T1a,那么这种几乎不会有淋巴结转移,一般手术后不会复发。因为在粘膜层没有淋巴管,没有癌细胞的转移通道。如果肿瘤侵及到粘膜下层(T1b),就有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尽管很小,因为在粘膜下层已经存在了淋巴管,理论上有淋巴转移的可能性。
有关胃癌的诊断详细内容,可以看我的头条文章《胃癌如何规范检查?——胃癌的标准分期诊断内容及解析》。早期胃癌一定要行超声胃镜和或放大内镜检查,进一步了解肿瘤侵及胃壁的层次,同时根据病变的范围、部位和分化程度,看能否适合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ESD),就是早期胃癌的胃镜手术。这种手术方式不用切除胃,手术创伤相对较小。但是有严格的手术适应症,完善分期检查,再决定是否适合。建议肿瘤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胃癌专业医生诊治。
对于早期胃癌的治疗,除了少部分可以行ESD手术外,其余建议做腹腔镜手术切除。早期胃癌的腹腔镜微创手术目前已是标准的手术方式,既可以达到根治效果,又有微创优势。实际是目前在中国、日本、韩国等胃癌高发国家也是世界上胃癌治疗水平顶级水平的国家来讲,腹腔镜中期胃癌的手术的根治性和微创性也已经及以及正在被大量的标准临床研究证实。目前,国内大的肿瘤中心胃癌的腹腔镜手术都已是大多数。现在早期胃癌手术很少数再行传统的开腹手术切除。但是,需要明确一点,不是说早期胃癌就一定微创手术,也要看患者的条件,是不是过于肥胖、既往腹部有没有手术史导致的腹腔粘连等等,有时可能开腹手术对患者更有利。只要没有其他特殊情况,一般还是建议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早期胃癌术后是不需要辅助化疗的。术后需要定期复查。术后2年内每3月复查一次,术后2-5年每半年复查一次,术后5年每年复查一次。
复查内容:血常规、血生化、胃肠道肿瘤标志物;胸片或胸部平扫CT;或腹盆超声或CT。每年复查一次胃镜。
术后要改善之前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完全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太多的早期胃癌患者术后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当然,不能故意抬杠,早期胃癌的确有复发的,但是极少数,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即使早期胃癌术后也要定期复查的原因。
癌症早期有什么症状?
“癌”字一共三个“口”:
第一个“口”是“乱吃”,膳食营养失衡不得病?
第二个“口”是“傻喝”,过量饮酒怎能不染疾?
第三个“口”是“瞎吸”,烟瘾过大怎能不患症?
就这样日积月累、堆积成“山”,自然就成了“癌”!
癌症早期有什么症状?1:出血
除了女性正常月经以外,任何一个脏器,不明原因出血,并且迁延不愈,都有可能是癌症。
不明原因鼻出血,可能是鼻咽癌、血液病等;咳血、痰中带血,可能是肺癌表现。
尿血,可能是膀胱癌、肾癌;大便带血,可能是结直肠癌;女性绝经后出血,可能是宫颈癌。
2:疼痛
长期持续加重的疼痛,都可能是癌症的早期信号。
头痛加剧,伴恶心、呕吐,可能是脑瘤,也可能是肺癌的脑转移造成的。
颈部疼痛、压迫感,紧缩感,发硬,可能是肿瘤压迫上腔静脉造成血液回流受阻导致的。
胸骨后灼烧感,咽东西不顺,疼痛,可能是食管癌和贲门癌,胃癌的表现。
3:发烧
持续发烧,尤其是低热,儿童要警惕血液系统肿瘤,成长人要肝癌、肾癌等肿瘤的可能。
4:体重减轻
短期内,体重不明原因减轻,并且,呈进行性下降,有可能是肿。
如果,体重减轻伴肤色发黄和疼痛,要积极检查,排除胰腺癌等肿瘤的可能。
不想得癌,这三个恶习,最好一个也别有一、长期熬夜
英国科学癌症研究中心,研究1000余名,35~50岁癌症患者病例发现,99.3%的人常年熬夜。
医学研究表明,熬夜的人,比睡眠正常的人,更容易患上癌症。
以胰腺癌为例,经常熬夜的人,发病率,要比一般人高出3倍多。
此外,还要研究表明,长期夜间倒班,会引起乳腺癌、前列腺癌发病率增加。
所以,40岁后,一定要注意,避免熬夜,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并且,要知道,睡觉时间比睡觉时长,更重要。
二、长期抽烟
抽烟致癌,是被世界各国所公认的。
吸烟,可导致约85%的肺癌死亡;80%的喉、咽、口腔和唇癌死亡;75%的食道癌死亡。
45%的膀胱癌死亡;30%的宫颈癌和胰腺癌死亡;20%的胃癌死亡。
吸烟年限越长,吸烟量越多,开始吸烟年龄越早,肺癌死亡率也就越高。
可以说,吸烟对人体的伤害,是慢性的,日积月累的,所以,40岁后,一定要戒烟,没商量。
三、长期喝酒
酒精,在体内代谢出乙醛,而乙醛早已经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
此外,新西兰科学家,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指出,人体至少有7个部位的癌症,与酒精有明确的联系:口咽、喉部、食管、肝脏、结肠、直肠和乳腺。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发表过一项声明:全世界每年5.5%的新增癌症和5.8%的癌症死亡都是由喝酒引起的。
因此,40岁后,一定要有意识的戒酒,切莫贪杯。
生活中,预防癌症,坚持这样做:1、吃抗癌食物——新鲜蔬果
新鲜蔬菜和水果,已被公认为最佳的防癌食物。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水果、蔬菜在癌症发生、启动和发展的3个阶段,都具有抗癌作用。
新鲜水果、蔬菜中含有的抗癌物质,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但不同的品种,所含抗癌物质及含量不尽相同,作用各有侧重。
所以,生活中,多吃点新鲜的果蔬,并且不同种类换着吃,对于预防癌症是不错的选择!
——紫苏仁油
紫苏仁油,色泽淡黄,油脂澄清,气味清香,α-亚麻酸的含量最高,α-亚麻酸被视为Omega-3系列脂肪酸母体,具有抑制癌细胞的生成和发展,减慢癌肿生长,延长患者生命的功能。
研究表明,紫苏仁油能减少肿瘤的质量和体积,延长肿瘤出现的时间,而且抑制腹水瘤在肺内的转移,对结肠癌,肾脏肿瘤等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每天做菜时放入几滴紫苏仁油,或者将其和酸奶搅拌食用,补充充足的α-亚麻酸,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生成和转移。
——海藻类
当前,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各种海洋药物,已在防癌抗癌中显示出独特的功效。
海带、紫菜、裙带菜等海藻类,都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海藻内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碘的含量尤其丰富,且其有机碘在体内吸收、排泄比较缓慢,对预防癌症相当有效。
海带中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多种的营养素外,还能有选择性地滤除锶、镉等致癌物。
海洋鱼类含有抗癌健身物质。生活中,多吃点海藻类食物,有助于对抗癌症,助力健康。
2、多饮茶水——蒲公英根茶
蒲公英根泡水,有助于预防胃癌。
蒲公英在抗感染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被中药界誉为具有清热解毒,抗感染作用的 "八大金刚"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抗菌素,有广谱抗菌素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胃幽门螺杆菌等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于预防胃癌有很好的效果。
——黄苦苣根茶
黄苦苣根,泡水,有助于预防结肠癌。
黄苦苣根含有苦苣多糖,可改善肠道环境,对防治结肠癌有益,日常泡水喝,对结肠炎有很好的效果!
并且,黄苦苣根对于肝脏健康有很好的作用,可以保护肝脏,预防肝脏受损,对于预防肝癌也有帮助!
——绿茶
绿茶是一种未发酵过的茶,保留了比较多的天然成份。
研究显示绿茶能降低乳腺、前列腺、肺部、口腔、膀胱、结肠、胃、胰腺等多种肿瘤发生的危险性。
绿茶防癌在已知的各类能抗癌的食物中名列前茅。
3、经常运动,多散步40岁后,想要不得癌,还要适当的运动,不能太懒惰。
中度运动,是科学家推荐的运动方式,坚持下去,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据研究,每天散步一小时,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降低46%。
“走路,可看作治疗癌症的特效药!”,英国慈善组织漫步者协会,和麦克米伦癌症援助组织共同指出。
如能,每天坚持行走1英里,在20分钟内走完,对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的治疗都有明显益处,最高可降50%死亡风险。
所以,40岁后,动起来,经常散散步,走走路,简单方便,更健康。
4、多休息,少熬夜美国护士健康研究中,研究发现,从事夜间倒班工作20年以上的护士乳腺癌发病率增加79%,证实了,长期夜间倒班会引起乳腺癌发病率增加。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与白天工作者相比,倒班工作的男性,前列腺癌发病危险性明显增加。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经把“熬夜倒班”定义为2A级致癌因素。
生活中,要注意,少熬夜,多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胃癌各个时期都有哪些症状?
我国属于胃癌的高发国家,它的年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一般男性高于女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那么,在患病各阶段都有什么症状呢?作为病人和家属又应该以怎么样的心态去对待这个事情呢?
2017年《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肿瘤发病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下图数据可看出来胃癌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的威胁是也不容小觑的。
胃癌都有哪些症状呢?早期患者大都没有明显临床症状 ,或仅有轻度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不适、轻微饱胀、食欲不振、泛酸、疼痛、恶心、嗳气等 ,当然这些症状并非胃癌特有,也可见于慢性胃炎、溃疡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胃癌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和疲倦无力、黑便或上腹部包块、呕吐等症状。
导致胃癌的原因有哪些呢?
1,腌制食品中含盐量较大,会直接损伤胃黏膜,而且其中所含的亚硝酸盐在胃酸和细菌作用下会转变为亚硝胺,易致胃癌。我国福建、辽宁等喜食腌鱼干、腌肉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就是这个原因。
2,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癌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但有不一定就会导致胃癌。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只有很少一部分最终会成为胃癌。在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终生患胃癌几率预估约为 1.8%,绝大多数人还是安全的。但是治疗幽门螺杆菌确实能降低患胃癌的风险。数据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使胃癌发病率下降大约 34%。
胃癌如果处于早期并符合手术切除病灶的话,一般预后还是较高的。作为家属更应该积极鼓励患者,安慰患者,保持一个良好和积极面对疾病的心态,看的出来患者心理素质还是较好的,作为家属,更应该比患者的心理素质还强大,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和患者一起携手打败病魔。另外,如果实在焦虑的话,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到室外散步等。加油。
如果想了解更多健康信息,也欢迎关注美中嘉和肿瘤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