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的作用原理,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哪些?
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细菌细胞外形完整的坚韧结构,它能适应多样的环境变化,并能与机体相互作用。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又称黏肽,它构成网状巨大分子包围着整个细菌。G+菌细胞壁坚厚,肽聚糖含量大约占细胞壁干重的50%-80%,菌体内含有多种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维生素、糖、无机离子及其他代谢物,故菌体内渗透压高。
G-菌细胞壁比较薄,肽聚糖仅占1%~10%,类脂质较多,占60%以上,且胞浆内没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与代谢物,故菌体内渗透压低。G-菌细胞壁与G+菌不同,在肽聚糖层外具有脂多糖、外膜及脂蛋白等特殊成分。
外膜在肽聚糖层的外侧,由磷脂、脂多糖及一组特异蛋白组成,是G菌对外界的保护屏障,外膜能阻止青霉素等抗生素、去污剂、胰蛋白酶与溶菌酶进人胞内。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磷霉素、环丝氨酸、万古霉素、杆菌肽等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作用。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的化学结构相似,他们都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之一是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抑制转肽作用,阻碍了肽聚糖的交叉联结,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丧失屏障作用,使细菌细胞肿报、变形、破裂而死亡。
2.改变胞浆膜的通透性
多肽类抗生素如多黏菌素E,含有多个阳离子极性基团和一个脂肪酸直链肽,其阳离子能与胞浆膜中的磷脂结合,使膜功能受损;抗菌药物两性霉素B能选择性地与真菌胞浆膜中的麦角固醇结合,形成孔道,使膜通透性改变,细菌内的蛋白质、氨基酸、核苷酸等外漏,造成细菌死亡。
3.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细菌核糖体为70S,可解离为50S和30S两个亚基,而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为80S,可解离为60S和40S两个亚基。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与细菌核糖体的生理、生化功能不同,因此,抗菌药物在临床常用剂量能选择性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不影响人体细胞的功能。
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起始、肽链延伸及合成终止三阶段,在胞浆内通过核糖体循环完成。
4.影响核酸和叶酸代谢
喹诺酮类抑制细菌DNA回旋酶,从而抑制细菌的DNA复制产生杀菌作用;利福平特异性地抑制细菌DNA依赖的NA多聚酶,阻碍mRNA的合成而杀灭细菌。
细菌不能利用环境中的叶酸而必须自身合成叶酸供菌体使用。细菌以蝶啶、对氨苯甲酸(PABA)为原料,在二氢蝶酶合酶作用下生成二氢蝶酸,二氢蝶酸与谷氨酸生成二氢叶酸,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形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作为一碳单位载体的辅酶参与了嘧啶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磺胺类与PABA结构相似,与PA13A竞争二氢蝶酸合酶,影响细菌体内的叶酸代谢,由于叶酸缺乏,细菌体内核苷酸合成受阻,导致细菌生长繁殖不能进行。
青霉素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
生病了,去家门口附近的药店,买点“消炎药”吃一下......这是大家最常做的事。在许多家庭的药箱里,都存有像阿莫西林、头孢、青霉素等抗菌药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抗生素。但是,抗菌药不等于消炎药,抗生素也不能包治百病。
是药三分毒,抗生素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或是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给人体带来极大的危害。
一、什么是抗生素?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别产物,这类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的发育功能,可以治疗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
抗生素的种类繁多,临床常用的有一百多种,主要有青霉素类、头孢类、碳青酶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等。
生病后,大家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就是服用药物。被视为“万能药”的抗生素,也就是老百姓最常说的消炎药,总在患者的首选药品名单之列。二、青霉素、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的作用机理1、青霉素:主要是通过破坏繁殖期细菌的细胞壁起到直接杀菌作用,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球菌。
它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对于敏感的链球菌感染的咽炎、扁桃体炎、肺炎、中耳炎、脑膜炎。还可以破伤风、白喉、炭疽病,大剂量青霉素治疗钩端螺旋体病、梅毒、淋病等、具有良好效果。
2、头孢曲松:是通过破坏繁殖期细菌的细胞壁起到直接杀菌作用,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都有作用,但以阴性菌感染为主。针对对于头孢曲松针敏感的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如:脓毒血症,脑膜炎,播散性莱姆病,腹膜炎、胆道及胃肠道感染,骨、关节、软组织,皮肤及伤口,免疫机制低下病人之感染,肾脏及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肺炎、耳鼻喉感染,生殖系统感染。3、阿奇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与敏感细菌 50 S 核糖体亚单位结合,阻碍细菌的蛋白,从而起到杀菌作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如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卡他莫拉菌、肺炎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等病原菌所致;盆腔炎性疾病如由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氏球菌或人型支原体所致。三、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药,不可以滥用(1)哪些情况不需要服用抗生素
病毒性感染的疾病、无条件的预防性用药、无感染征象的发热都不是抗生素的应用指征;有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及特殊条件下预防感染才需要使用抗生素。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局部软组织淤血、红肿、 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等,都不宜用抗菌药治疗。
(2)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
预防传染病也极少需要抗生素,洗手、通风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极少数情况才需要抗生素,一般情况下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如因手术要预防使用,也要严格遵循原卫生部颁布的预防用抗生素的应用指导原则。
对儿童、老人、孕妇及肝肾功能不良的这一类特殊患者来说,在服用抗生素时有各自不同的注意事项。孕产妇抗生素应用有严格的分级标准,不同级别的抗生素要慎重区别使用。儿童一般禁用的抗生素种类包括氨基糖苷类、氯霉素、氟喹诺酮类等。
(3)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危害
①耐药性
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变异产生耐药甚至多重耐药,最终让我们无药可用。在抗生素的地毯式轰炸过后,如果致病的细菌没有被彻底消灭,活下来的细菌经过生存筛选成为对抗生素具有更强耐受性的佼佼者。
这些耐药细菌经过不断复制进化之后。使整个细菌种群变得更加强大。耐药细菌会传播,造成更大的流行。
②正常菌群的破坏
致病细菌在被抗生素杀死的同时,一些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细菌也会躺枪。例如,肠道菌群有益健康,如果过多服用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使得“坏”细菌生长,不利于健康。
资料整理:资料整理自网络,侵删
超敏反应发生机制是什么?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即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即机体与抗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致敏淋巴细胞或特异性抗体,如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的免疫病理反应。又称变态反应。
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即机体与抗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致敏淋巴细胞或特异性抗体,如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又称变态反应。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性物质叫变应原。它可以是完全抗原(异种动物血清、组织细胞、微生物、寄生虫、植物花粉、兽类皮毛等),也可以是半抗原(如青霉素、磺胺、非那西汀等药物,或生漆等低分子物质)。可以是外源性的,也可以是内源性的。超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因变应原的性质、进入机体的途径、参与因素、发生机制和个体反应性的差异而不同 。
机体因自身稳定作用被破坏而出现针对自身组织成分的抗体(或细胞)介导免疫称自身免疫。又称自身变态反应。这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效应的自然现象。除外界影响(如药物半抗原、微生物感染)外,还与机体自身的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可能与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中的免疫应答基因和免疫抑制基因的异常有关。
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可大致分为致敏、激发和效应三个阶段。
在致敏阶段,进入机制的变应原刺激B细胞增生分化,产生的特异性IgE抗体。该IgE抗体通过其Fc段和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和血液中的嗜碱性细胞表面的IgE的Fc受体结合使机体进入致敏状态。
在激发阶段,相同的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后交联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表面的IgE,刺激这些细胞发生脱颗粒反应,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在效应阶段,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性过敏反应。
引起过敏反应的生物活性介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胞质颗粒内预先贮备的介质,另一类是细胞受刺激后新合成的介质。
组胺和激肽原酶是两种在胞浆颗粒内预先贮备的介质。组胺的主要生物活性是:使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刺激支气管胃肠道、子宫和膀胱等处平滑肌收缩;促进粘膜、腺体分泌增多。组胺可引起下述局部症状:皮肤、粘膜充血水肿,荨麻疹,鼻塞,流鼻涕,支气管哮喘,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大量的组胺释放可使全身毛细血管床开放,有效血溶量减少,血压下降,可引起致循环衰竭。组胺在体内作用的时间短暂。
西药治病的原理是什么?
大部分西药是化学药物,就是单纯的化学合成物质,比如说乙酰水杨酸,就是阿司匹林。
要是高中生物学的还不算糟糕的话,就知道人体的所有生理过程都是一系列复杂的反应,有物理的反应,比如细胞膜电位,神经电信号的传导,肌肉纤维的拉伸运动;也有化学反应,比如ATP,比如血红蛋白和氧气的结合释放。
以上名词看不懂没关系,知道意思就成,那么多反应发生,都是各种物质参与的,而西药呢,就是模拟其中某些物质(比如说激素药物和抗体药物),或者是发现某些化合物有奇怪的功能可以改变这些人体反应,或者是破坏某些反应,最典型的自然是毒药(化疗用的就是这类毒药),为毛有些毒药快到在1秒内叫人归位,原理就是我说的这些了,人体有些要命的反应是不能中断的,像是呼吸和心跳,一断了就基本上挂墙上了。
当然也可以是破坏细菌和病毒自身的反应,比如抗生素和干扰素,抗生素最癫狂,自从青霉素被发现,科学家们已经发明出了几十万种抗生素了。
以上就是大概的西药研发的思路了,治病的思路也是这样的,有些反应过程不对路了,下药调整下,比如说止疼药,退烧药,止咳药,还有某些精神药物等等这些,减肥药也算,哈哈;某些病是有病原体,比如说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什么的,那就下药药死这些坑货,这样病就好了。
实际上中药也是这个调性,起作用的还是天然植物中的某些化学成分,比如青蒿素和青蒿的关系。
若是有些疾病不按这个套路玩,比如是基因出问题了,比如说HIV这类神坑病毒,比如说癌症,还有一些完全摸不清为什么的病,像是红斑狼疮。遇到这些疾病,西药就有点无能无力了。
不过好在现代医学发展快速,说不定都会有攻克的一天。
猪用婵苏能配青霉素吗?
不能。因为猪用婵苏是一种诱导剂,只是帮助动物更快地代谢药物,而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不能相互替代,更不能配合使用。此外,药物的使用必须经过医生或兽医开具处方,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和用量使用,不能自行决定。同时,药物的应用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因此,在使用药物时,需要严格按照医生或兽医的建议进行使用,不要盲目使用或擅自更改药物种类和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