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症状,如何判断精神分裂症的严重程度?
我也是精分严重时出现幻觉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人和事物,行为思想由另一个精神境界统治着,吃了药对此事物会有个清醒认识,主要自己能对另一个精神境界有个客观分析将此境界与现实谐调起来才能独立生活。平时多加关心患者令其不失爱也莫做作会令其反感,多问专科医生。
精神病人有什么特征?
中科院心理所临床心理硕士,深耕心理学十几年, “不说废话,不熬鸡汤”
精神病患者最重要的问题是失去了现实检验能力。
他们把自己的内部想象直接视为现实,如果别人的外部信息和自己内在想象发生冲突,他们宁愿相信自己内在想象。
比如我的一位朋友,曾经突然得了精神分裂症。
她坐电梯时,看到了父亲在电梯里骂她;晚上睡觉时,听到母亲和母亲那边的亲戚在客厅里议论她。她知道这是幻觉,立即去医院接受精神科的专业治疗。一个多月后,她的幻觉就消失了。
电影《美丽心灵》中,刻画了诺贝尔奖得主纳什的幻觉,他总是看到一个小女孩和一个成年男性。在视觉和听觉等感觉上他们如此真实,所以纳什对他们的存在一直深信不疑,这就是缺乏现实检验能力。
但是,在妻子要离开他的紧急状态下,他突然通过推理,开始有了现实检验能力,这个推理是他发现小女孩从来没有长大过。
这两个例子都是靠着宝贵的现实检验能力,让他们对自己看起来真实无比的幻觉产生了怀疑,这就给疗愈提供了可能。
我们可以说,精神病患者,至少在他的疾病所侵染的范围,他是活在一个人的世界的,他意识不到别人的真实存在,而直接把自己的内在想象当成了外部现实,于是其他人也难以对他发挥镜子功能,去看到他,他也就无法和别人建立起关系。
想获得更多心理学优质内容,欢迎关注
头条号“中科普唐大大” 公众号“zhongkepubj”
何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好像提问的言语 不准确。
国际疾病分类组织对 各类精神障碍 有严格的分类诊断规定,
例如:分裂样人格障碍 心境障碍 ---过去称 情感性精神障碍
这是 不同的 精神障碍的种类。 跟我们百姓常说的 精神分裂 还是不一样。
人格障碍 是指:是 个人发育成长过程中,因遗产、先天以及后天不良环境造成的个人心理行为的持久性固定模式。这个模式 是偏离社会背景,对自身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
分裂样人格障碍 ----是人格障碍一种,具体表现: 观念 、行为 外貌 夸张 奇特、情感冷淡、人际关系明显缺陷。
心境障碍--又叫 情感性精神障碍 分以下几种 疾病
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 双相障碍(躁狂与抑郁 交替发作。比前面两种更痛苦)
持续性心境障碍。
-------------------
而我们百姓常说的 精神分裂, 应该属于 国际疾病分类组织 (ICD-10) 规定的 精神分裂症、妄想性障碍等。
我们百姓常说的 精神病 这个词,已经被国际疾病组织 取消。临床也不使用这个词,
但保留的是 精神病性 这个词。
对 那些,有幻觉,妄想,显著兴奋 活过多、显著的精神运动迟滞 这类的 症状的统称 精神病性。
精神分裂症是什么?
不光是精神分裂,所有心理疾病都一样。传统心理学根本就没有搞清心理疾病是怎么回事,制造出一大堆稀奇古怪的病名,为掩盖自己的无能还贴上一个无法治愈的标签。其实,心理疾病非常简单,所有心理疾病本质都一样,每个人的心理和躯体也表现出千奇百怪的症状。每个人都不一样,因为这不是本质,这都是表面现象。心理疾病的根源在于错误的三观,追求了错误的价值,致使身上正能量匮乏,负能量占据上风,使我们不同程度控制不住大脑或脑力下降,躯体也出现一些并没有实质病变的症状。至于所谓的遗传,那是扯淡。不存在生物意义上的遗传,这是内心的问题,与教育有关,与三观有关,遗哪门子传?如果家里有多个,就是因为一家人有类似的信念系统,有相近的思维模式和三观。很多孩子出现问题,就是家长灌输了很多错误的思想观念,或对孩子成绩要求高,或孩子迷上了手游、色情网站、早恋等。这些背后都有一个错误的三观。如何面对和解决,可以具体看下我的文章!
是种怎样的体验?
其实每个人的躯壳里住这的并不永远是你自己的灵魂,你以为的真的是你以为的以为吗?
我觉得一个人的躯壳象一个瓶子,从小到大经历的事情、遇见的人还有苦难、折磨都在往里面装,道德、伦理、信念还有自我,一个人如果能够把内在协调起来,让各司其职,那么这个人表现起来就是正常的,反之,就成为人们眼中的精神病患者。
就我自己而言,我感觉自己一直在分裂,分裂出来的那个自我是为了让我自己更好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但我更善于伪装,一般人发现不了真实的被隐藏在深处的那个我。因为,我知道他们一旦知道了那个我,我就会被视为精神病,被彻底排斥,社会性死亡。
当我在故乡的时候,我最初的原始面貌是A,那个土土的,温柔羞怯的,勤快能干的,胆小怕事的,这个是父母塑造出来的我,在家乡我一直以这个面貌示人,并且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但我知道,这个戏码我演不长,体内其他可能性像种子一样折磨着我,那些灵魂等着合适的土壤破土而出取代旧的我。
B是我为了对抗A产生的第二人格,B吸收了许多外国思想,讲究女权,思想活跃,不拘一格,B的来源是我小学时候的一个女老师,她温柔活泼,善良多情,她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柔最有耐心的女教师,她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引路人,她给我们农村孩子心中注入的是希望还有爱,可她最终结局是被发现和校长苟且,那件事撕碎了我心中的什么东西,同样给A致命打击,因为A太完美了。
B的诞生,是在初中的时候。是为了保护A而生,因为A太弱小了。
当产生了第二人格的时候,整个人有种以新的面貌在生活的那种感觉,彷佛一切都是新的。
当B人格不断地从外界汲取能量不断的强化主体人格,当然B最后也受挫了,只因为B不够暗黑,不够强大。
到了高中后,左右夹击,我觉得自己那个世界都不属于,转校生、来自农村,这一切都让我看起来虚弱无力。没有支撑人格行走的东西,他们的白眼、冷漠下,我发展出了C人格,也就是C人格带我走向了另一个从未涉足的世界,那就是彻底的精神世界。
清楚的知道自己体内有好多个人格,每个都会在特定的场合出现,说一些连我自己都不敢置信的话语,做一些A人格从来不会做的事情。
还记得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一身白衣的学长接风,他真的很好,阳光、白色,温柔的笑容,甚至留下我的电话等着日后的机遇再度相逢。表面上彬彬有礼的我看似灿烂的笑着,但实际上想着A人格那个出身农村的女孩,日后肯定会被厌弃,自己只是个外表文静实际上内心腐朽的骷髅而已。B、C人格想的是,他其实和你一样,外表看起来阳光、温柔,内心的魔鬼正在虎视眈眈,都是一路人,有什么可装的。他们费尽心思融入不了我的世界,当然,我也不屑他们的世界,只因为我太了解自己,太了解他们了。
我知道一个在智慧顶端上的人会做出什么恶心的事情,借着学术、文字的皮,可以做出来的事有时候连想都不用去想。
记得曾经意识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并不觉得我的名字是我的名字,他们叫我“无名”,我倒觉得这个更像是我的名字。我从底层一直爬,爬到了顶端,然后看见顶端的人是如何鄙视底层人,他们以为这个世界只有自己是优等品,但这恰恰是我鄙视他们的地方。
我内在和这个世界的外在一直起冲突,两种冲突在一起夹击中间的我。我是什么?是围绕我身边一切事物的根源,是新和旧的冲突,世俗、理想中挣扎,我究竟处在何处,何方?
有时候我会突然想起小时候的某件事情,想起那时候的一个人,我就变化成那个人的样子,秉持他的某些观点还有做法。实际上,那个人已经死了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