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发炎有啥症状,反复发炎该不该摘除?
如果告诉您扁桃体切除后还有利于延缓肾衰竭您相信?您还别不相信,还真的有相关的学术研究。那么什么是扁桃体?扁桃体出现哪些症状才应该选择摘除?作为人体的器官组成部分切除后又会对我们机体产生哪些影响呢?下面禚医生结合文献研究与临床经验一一和大家聊聊。
什么是扁桃体我们日常所说的扁桃体其实指的是腭扁桃体,扁桃体准确的讲包括咽扁桃体和腭扁桃体,他们位于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入口处,表面不平整看起来就像是剥皮之后的橘子。
虽然扁桃体在发育过程中开始逐渐萎缩,但是扁桃体依旧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次级的淋巴器官,在免疫应答方面仍然会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扁桃体主要的作用是参与我们黏膜淋巴组织的构成,是咽部淋巴循环中重要的组成部位,可以通过体液分泌、细胞免疫应答方式参与免疫过程,以此在咽部抵挡我们从空气中、食物中接触的微生物,以及其他有害的物质成分的作用。
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考虑对扁桃体动刀?扁桃体(包括咽扁桃体与腭扁桃体)的切除其实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以及其他和扁桃体相关疾病的有效措施。而扁桃体的切除术其实是通过分离扁桃体的背膜和周围肌肉组织以此摘除扁桃体的过程。那么我该如何判断我是不是真的符合手术适宜症?
针对未成年人的手术指征:美国耳鼻咽喉头颈部外科学会在2011年制定了未成年患者的扁桃体切除指南中指出以下人群可以考虑扁桃体进行切除。①咽喉部反复感染一年内出现7次以上的,过去2年每年>5次的推荐进行扁桃体切除术;②在患有扁桃体肥大的基础上另外伴有呼吸睡眠紊乱症状的儿童也符合手术摘除扁桃体的条件。针对成年人群的手术指征:与未成年人类似的目前扁桃体摘除术的人群多数是由于反复的炎症扁桃体过度肥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或者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出现扁桃体良性或癌前病变的以及其他不明原因引发的以扁桃体为代表炎症的人群也可考虑切除。总之扁桃体切除需要在医生的综合判断下对适应症进行评估后才能进行手术考虑,而慢性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严重影响生活状态的情况下是可以考虑手术切除的。
如果要选择扁桃体切除,应该选择哪种方法呢?扁桃体剥离方法其实是耳鼻喉头颈部外科中最古老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因此这种手术已经十分成熟,但是由于患者经济条件的限值和医院内医生的手术习惯,目前针对扁桃体切除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按照按照在手术中操作的工作温度也常被分为冷切和热切法。
冷切法:所谓的冷切发就是指传统的全麻下对扁桃体进行切除, 由于在麻醉后我们全身的血管存在扩张现象, 在手术过程中常出血较多,存在喷血现象加上咽部手术视野深而狭小的局限性一旦出血常会使得手术难度加大,在缝合、结扎止血操作过程中会使的手术时间大大延长而且还会引发出血、伤口感染、肺部并发症。热切发:热切发和冷切法的区别主要在于使用电凝器进行手术操作,由于存在使用电凝器及时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存在出血通过电凝器发热也可以及时的进行电凝止血,避免了出血对手术视野的干扰,在直视下手术可以彻底清除扁桃体的下极残留。同时电凝止血可以边止血边分离,避免了多次缝合结扎的止血操作,减少了对咽部黏膜的刺激,缩短了手术的时间,也尽可能避免了日后感染、以及肺部并发症的可能。因此我们患者在一旦做好了切除扁桃体的决定最好到当地医院选择热切法,相对于传统的冷切法要更安全、简便。当然如果医院级别较高也会有更加先进的激光法、超声刀法等等,这些都可以根据个人的经济条件在手术开始前的手术告知书中做进一步的选择。
手术切除扁桃体后对生活质量有影响吗?目前而言学术界对于扁桃体切除术的评价是: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源性疾病和其他扁桃体疾病的有效措施。对成年人手术切除后的生活质量分析上并不存在很大的影响。
生活质量是否会受到影响?:以慢性扁桃体炎为代表的扁桃体炎症虽然并不会直接威胁人体生命,但是反复的炎症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根本上切除扁桃体以后慢性炎症感染不会存在,在各种研究期刊论文中对符合手术切除术的患者进行调查回访结果来看与术前相比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有明显的提升。简而言之慢性炎症可以得到彻底根除的情况下患者生活质量是有质的改变的。是否影响扁桃体自带的免疫功能?答案是不会的,大家如果有性趣可以搜索相关的论文学术期刊,就目前而言扁桃体切除后对其自带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多种研究结果表示即使对于儿童而言扁桃体切除后患儿短期内免疫指标可能发生轻度下降,但是这种改变并不具有临床意义,扁桃体切除后的免疫功能完全可以被其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所代偿。并在术后的恢复正常水平,对于患者的远期免疫功能并无损害。扁桃体切除还有利于缓解肾衰竭:扁桃体切除对于缓解肾衰竭的证据体现在IgA 肾病的治疗范畴中。IgA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肾小球疾病,这种肾病主要是因为 IgA 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呈颗粒状沉积在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壁,从而引发肾小球有效滤过率降低引发慢性肾衰竭,近1 /3 的患者25 年内发展为尿毒症。
研究证实通过扁桃体切除术单独或联合激素治疗可以明显提高IgA 肾病临床缓解率,从而延缓肾衰竭降低尿毒症的发生。主要原因在于IgA可以通过持续的抗原刺激物依靠扁桃体- 黏液腺- 骨髓轴引发先天性的免疫反应而产生大量的糖基化IgA1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而切除扁桃体以后可以阻断扁桃体发挥的免疫效应,清除部分抗原刺激物产生的IgA从而缓解病情发展。当然扁桃体手术后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影响的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在彻底解决慢性炎症反复刺激的病症后。扁桃体切除后也会带来一定的不适表现。
这些不适表现通常会以新的症状形式出现:
咽部不适:缺少了扁桃体的分泌作用我们咽喉部可能会存在咽干的症状,或者存在一定的异物感。声音的改变:由于扁桃体摘除后对声音在咽喉部的传播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生的改变。痰液增多:扁桃体缺失以后咽喉部对空气中、食物中的微生物、外来抗原物质抵挡作用降低,更多的物质会进入肺部由支气管纤毛代偿,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痰液增多,以及清桑的行为增加。当然这些症状并不是100%出现,在临床回访过程中也存在不满意的患者,而对这些患者进行分析后发现,出现这些不适症状的原因多与手术方式相关,例如采用冷切法引起的手术时间过长、出血次数较多、对咽喉部刺激加重从而引起的术后感染几率增大和术后咽喉部疼痛增加有关。所以我们更推荐想进行扁桃体切除的患者选择热切法减少后续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不适感的增加。
总结长期反复的慢性扁桃体炎除了造成复发作性的咽痛、发热症状外,还会导致咽部异感症、引发睡眠打鼾睡眠质量等相关并发症,通常会对我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干扰。因此扁桃体的切除术是符合手术适应症患者的最佳选择,选择扁桃体切除后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患者长期炎症刺激的不良反应,提升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甚至可以减缓IgA肾病的发生。手术的选择可根据个人经济情况当地医疗环境进行选择,手术方式不同术后的恢复和感受也存在个体差异,总之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是可以进行扁桃体切除的,这点无论是临床经验还是学术研究都很成熟,祝您早日康复!
中耳炎一般有哪些症状?
中耳炎的病因
1、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比如感冒、鼻炎、咽炎等。中耳与鼻、咽管相通。当鼻咽部存在大量细菌的时候,这些病原体就很容易进入耳部。所以,宝宝感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的耳部是否有异常。
2、游泳。游泳时,水会从外耳道进入耳朵,但如果鼓膜没有孔的话,水是不会从外耳进入中耳的。不过,如果游泳池里人较多,清洁卫生又做得不是很到位的时候,水中的细菌或消毒剂会通过孩子的鼻、口进入体内,导致感冒,进而引起中耳炎。
3、躺着喝奶。来自美国的研究报告称:婴儿平躺着喝水、喝奶,水或奶会向鼻咽方向流入,有导致中耳炎的危险。所以,宝宝喝奶或其他饮料时,要将他的头抬高一些,并随时给他擦掉流出来的水或奶。
4、疲劳。睡眠不足或体力消耗过大,是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生活有规律、饮食营养均衡再加上适量运动对于保持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要让孩子玩得太累,而且一定要让他得到充分的休息。
5、吸烟。欧洲的研究报告表明:家里有人吸烟,容易诱发中耳炎。即使你把那个吸烟者赶到阳台上吸烟,他的头发和衣服上也会沾有香烟的有害物质。他再去抱宝宝时,这些有害物质就会吸附在宝宝的鼻咽黏膜上,容易引起炎症。
6、集体生活。在幼儿园里,孩子接触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增加患中耳炎的可能性。
7、外出。在密闭的火车或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者在通风不好、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很容易感染上感冒病毒,也很容易让宝宝患上中耳炎。所以,带孩子外出,要尽可能避开人群拥挤的场所。
8、治疗中断。通常急性中耳炎在吃了几天药后症状就会得到缓解甚至消失,这时不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就认为宝宝已经好了,停止吃药和治疗。中途停止治疗是急性中耳炎长期不愈甚至转为慢性的原因之一。
中耳炎的症状1、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常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2、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于体检时始被发现。
3、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此种耳聋,多与病性的进展成正比,即病变较重,耳聋也加重。
4、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5、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为粘液、粘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自疗注意事项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份。
5、 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休质,减少感冒。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10、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
瓜、苦瓜等。
11、小虫进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
扁桃体发炎怎么办?
扁桃体发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扁桃体发炎首先有发热,咽痛,浑身难受,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对症治疗。去医院要检查血常规,CRP,尿常规,扁桃体炎一般的是急性期,血象中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CRP升高,尿常规正常。急性扁桃体炎一般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建议采用抗生素治疗,静点青霉素效果更佳,过敏者可采用头孢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治疗,用药5一7天,动态检查血常规,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降到正常参考值內。急性扁桃体炎的并发症是急性肾小球肾炎,可以出现血尿,甚至有的可以出现肉眼血尿,所以,检测尿常规还是很有必要的,建议,动态检查尿常规2一3次,如果出现血尿,蛋白尿,一定及时治疗,避免慢性化!
得了咽喉炎都有哪些症状?
慢性咽炎的主要症状有:咽喉痰浊、咽喉干痒咳嗽、咽喉肿痛、咽喉异物感、咽喉充血、声音嘶哑、胸闷气短、咽喉长毛囊。急性咽炎的主要症状有: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果想完全去掉它,应该遵循“三个方面”的原则。科学调整“分诊、分营养”的原则。
扁桃体周围发炎要戒烟酒吗?
扁桃体周围炎为扁桃体周围隙内的炎症,早期的话会发生蜂窝组织炎,严重可形成脓肿。大多数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尤其多见于慢性扁桃体炎屡次急性发作者,因此患有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反复咽喉疼痛的,需要引起注意。
扁桃体周围炎主要表现为一侧咽痛剧烈,吞咽时明显,疼痛常常向同侧耳部或牙齿放射,有些伴有高热,畏寒、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严重者还表现为张口困难、言语含糊不清,不能进食。
扁桃体周围炎是急性扁桃体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炎症扩散到咽旁隙,可发生咽旁脓肿,向下蔓延,可发生喉炎及喉水肿,会迅速出现呼吸困难,需要紧急抢救行气管切开。
出现扁桃体周围炎,在脓肿还未形成时,除了给予足量抗生素及适量激素抗炎及消肿等对症处理外,饮食上要清淡饮食,戒烟戒酒,何况临床上有部分病例是因为大量饮酒后出现急性扁桃体炎的。因此炎症发作期间,必须戒烟戒酒,平时也要戒烟限酒。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