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溪穴位准确位置图与功效,太溪穴位位置?
太溪穴位于我们足内侧踝骨的最高点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对我们人体很重要,他有很多功效可以治疗头痛,牙痛,气喘,还可治疗女性问题例如月经不调,美白,祛斑。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大拇指来按摩,缓慢加大力量,维持3-5分钟即可。
快速入睡穴位有哪些?
快速入睡穴位有哪些?
快速入睡的穴位有神庭、内关、神门、三阴交、涌泉、太溪等。
具体如下:
点穴催眠:点揉神庭、内关、神门、三阴交、涌泉、太溪。上穴相配共奏交通心肾、安神定志之功。本法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这些穴位是治疗失眠、提高睡眠质量的重要穴位。
神庭是督脉穴,头部正中线入前发际半寸处取穴;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神门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之一,为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涌泉位于足底,蜷足时,足心前1/3的凹陷处;太溪位于足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处。点穴时以穴位出现酸麻肿胀感为佳。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针灸科 主任医师 王桂玲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按摩太溪有哪些禁忌?
按摩太溪有哪些禁忌
按摩太溪穴的禁忌是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如严重贫血、心脏病等患者不宜按摩此穴,太溪穴局部严重皮损时不宜按摩此穴。建议患者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按摩。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位于足内侧,足内踝(高点)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具有滋阴益肾,壮阳强腰的功效。主治病症以头和五官、妇科、前阴、以及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疾病为主,如咽喉肿痛,齿痛龈肿,耳鸣耳聋,视力减退,咳嗽,气喘,咯血,消渴,不寐,阳痿,遗精,月经不调,小便频数,腰背痛,足跟痛等。
按摩的时候可用对侧手的大拇指进行按揉,按揉的力度要根据可承受范围来确定,发力时由轻到重再到轻,以局部酸胀或有麻感为佳。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针灸科 主任医师 杜琳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相互感应。所以人不仅要顺应四季养护身体,而且还要顺应一天的十二时辰来养生。
中医把一天24个小时每两个小时分成一个时辰,并用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每一个时辰,而且每一个时辰对应一个经脉,组成一个圆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图非常的清楚。
十二经络与十二时辰子午流注图
“一日之际在于晨,”所以我们先从早晨开始。
一、卯时(5:00——7:00)大肠经主令
大肠的主要作用是传导糟粕分别清浊,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所以在此时应多喝温开水来荡涤肠胃帮助排便。如果你有轻微便秘,可以再多吃些南瓜、红薯、冬瓜等利便食物,少吃一些辣椒、大蒜等辛辣食物。同时按摩肚脐(神阙穴)、手三里穴、温溜穴等有益大肠经的穴位帮助排便。
二、辰时(7:00−9:00)胃经主令
上篇文章已经讲过,应该在辰时吃早饭,而且尽量多吃些有营养的东西,如果长期不吃早餐,或吃的过完就很容易得胃炎,当然也不能吃得过饱,吃的过饱会消化不好,你如果有些消化不好,可以按摩足三里、天枢穴等穴位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
三、巳时(9:00−11:00)脾经主令
中医讲脾主肌肉,此时最好多劳动多活动,所以大家看经常运动劳作的人,肌肉就比较发达,而且饭量比较大。对于上班族来说,坐一个小时左右要活动活动对身体很好,也可以按摩三阴交、血海穴、阴陵泉等穴位来增强脾的功能。
四、午时(11:00−13:00)心经主令
中医讲心是君主之官,就是皇上,在五脏六腑当中起统领作用,因为人全身的能量热量都来自于心脏的跳动摩擦产生的热。所以说养护心脏特别重要,如果你手脚冰凉很有可能是心气不足,要注意保养。在午时养护心脏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午休半小时,哪怕是十几分钟也好。但午休时间不要过长,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如果时间长了反而会头昏脑胀,而且会影响晚上的休息,此时也不宜做剧烈的运动,更不易生气,扰乱心神。此时可以按摩极泉穴、少海穴、神门穴等穴位来养护心脏,这几个穴位对失眠也有效。
五、未时(13:00−15:00)小肠经主令
中医有个观念,人体所有的火、能量都来自于心脏,而下焦小肠的火、能量是心脏传导给小肠的(心与小肠相表里)。人体是最科学最精密的,小肠上面是胃,外面是大肠,后面是膀胱。如果小肠的热量比较足,上可以让胃火充足消化食物,外可以让大肠的水气升腾上滋养于肺,后可以让膀胱有热能气化水的力量增强。如果小肠火、能量不足,小肠本身消化不好,也让胃消化能力减弱,所以就会消化不良吃什么拉什么。同时大肠水气升腾能力减弱,大量的水累积在大肠就会拉稀。膀胱气化不利,水液累积就会尿频。所以小肠的火、能量很重要,要想让小肠火足,除了增强心脏的功能外,最主要的就是不要吃凉的,特别是在未时吃凉的很容易让小肠寒,能量不足。如果已经小肠寒,可以按或灸关元穴来温小肠,或喝姜茶也可以。
六、申时(15:00−17:00)膀胱经主令
膀胱的功能是蓄水、排水、气化水液往上滋养脑部。所以申时最好适当喝些水增强排水功能,最忌憋尿,对膀胱伤害很大,前面讲了膀胱气化不利就会出现尿频现象。从经络上讲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经络,穴位众多,尤其是后背,所以此时按摩或者拍打后背很有好处,自己够不到时可以借助按摩棒去按摩或拍打。
七、酉时(17:00−19:00)肾经主令
肾为先天之本,主骨主生殖开窍于耳其华在发,所以说养肾特别重要,尤其男性。在酉时要多休息,此时应该是下班时间,但很多人喜欢加班,或下班后再做剧烈运动,这都是不好的。此时也是吃晚饭的时间,可以适当多吃些黑米黑豆等黑颜色的食物来养肾。也可以按摩涌泉穴、然谷穴、太溪穴等穴位养肾。
八、戌时(19:00−21:00)心包经主令
心包经是心脏的保护组织,气血比较旺盛,戌时最好是放松心情、养心安神,听听音乐散散步聊聊家常都是比较好的,最忌吵架生气,忌教育孩子,但现实是家长此时正满腔怒火地给孩子辅导作业,那怎么办呢?应该找到比较缓和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多交流,注意给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如果你被气炸了,怎么办?那就按摩按摩内关穴和劳宫穴来缓解一下。
九、亥时(21:00−23:00)三焦经主令
三焦是人体气血水液最大的通道,亥时也是阴阳交替的最关键时刻,此时最好是泡泡脚按按摩准备上床睡觉。此时忌吃食物,这样会加重肠胃负担。忌大量喝水,这样会增加膀胱肾脏负担,还容易小便起夜影响休息,特别是本身就有尿频的人。还忌用咖啡、浓茶等让人兴奋的东西影响睡眠质量。
十、子时(23:00−1:00 胆经主令
丑时(1:00−3:00)肝经主令
寅时(3:00−5:00)肺经主令
这三个时辰很明显是睡觉时间,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休息,切忌熬夜。当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你在丑时醒来睡不着这可能是肝功有问题,如果在寅时醒来睡不着,可能是肺功有问题,如果是你整夜睡不着,可能就是心脏有问题,需要去抓紧调理。
阴阳五输穴各有哪些穴位?
五输穴是一群特定穴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五输穴”,简称“五输”
五输穴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至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井穴分布在指、趾末端;
荥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
输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至前臂、胫部;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
《难经•六十四难》记述了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五输穴与五行之间按照“阴井木”、“阳经金”的规律进行配属。这就是说阴经的井穴五行属性为“木”,阳经的井穴五行属性为“金”。
阴经
按这样五行相生的顺序来排列。井——荥——输——经——合
木——火——土——金——水
阳经
按这样五行相生的关系来排列
井——荥——输——经——合
金——水——木——火——土
具体看下表。
为便于记忆,编成歌诀:
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联;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连;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泉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涌泉然骨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连;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言;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阴经井穴为木,荥穴为火,输穴为土,经穴为金,合穴为水;阳经井穴为金,荥穴为水,输穴为木,经穴为火,合穴为土。
五输穴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结合临床心得来说: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精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从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
一、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腹。”指出荥穴、输穴主要治疗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证,合穴主要治疗内腹病证。“治脏者治其输,治腹者治其合”“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
前天有病人以腰痛为主诉,并诉每天黄昏5点以后开始加重,行坐不得,7、8 点以后逐渐减轻,治疗根据辩证,除了选取主穴外,加用然谷穴。“荥输治外经”,故,一用而效。
因为黄昏5——7点为肾经当令,而然谷穴为肾经的荥穴,“荥输治外经”,故,一用而效。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临床井穴多用急救,荥穴主要用于治热证。
脑出血、意识不清的病人,选择井穴,点刺出血能促醒,比单纯用药物,事半而功倍!胃火牙痛的病人,针刺胃经的荥穴内庭穴,往往取得可靠疗效!
二、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
根据五行生克关系理论而产生的子母补泻法临床应用很广泛。其中,本经子母补泻法是指选择病变经脉上的五输穴进行补泻。
三、因时而用
《难经•七十四难》“春刺井,夏刺阳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是结合四季应用五输穴的方法。
春夏之季,阳气在上,人体之气,也行于浅表,所以应该浅刺井穴;秋冬之季,阳气在下,人体之气也深伏于里,所以应该深刺经合。
临床,子午流注开穴也以五输穴为基础!
临床,有时候,几天过去,效果不理想,把针刺的深度调整一下,效果就出来了!
所以,五输穴不仅指导着临床治病选穴,并且指导着针刺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