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藤的功效与禁忌,为什么说霜打的桑叶是个宝呢?
据《本草纲目》中记载:秋后经霜打的桑叶为“神仙叶”,并注明桑叶主治:清寒热,桑叶煮水可解蜈蚣毒,煎浓汁服可解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炙熟煎服代茶止渴,经霜桑叶研磨,末汤饮服可止盗汗。
桑树起源于我国本土,在古代被当作全身都是宝,因为古代桑叶在夏季的时候是蚕最喜欢吃的食物,而蚕丝在古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存在,可以称得上是“扛起了古代的纺织业”。历朝历代都有可查阅的文献,总之中国人种植桑树的历史由来已久,农民和桑树的关系是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的,种植桑树早就不是稀奇的事情了。
我家在陕西农村,以前家家户户的后院都没有用水泥硬化,老房子的后院都会种上桑树,小孩子自然是为了拿桑叶喂蚕和吃桑葚,可老人就不一样了,总是在秋季霜降之后,把经霜的桑叶采摘下来,放在蒲篮里阴干保存下来。
秋冬季节的陕西农村不仅气温变化明显,而且多伴随着风沙天气,农村的小孩子和体弱多病的老人很容易得上火和感冒,这时候家里收集的桑叶就派上了用场,奶奶会用水窖里的井水煮桑叶水,首先把阴干的桑叶放入砂锅中,然后注入水窖里的生水,先是大火煮沸后,再放入冰糖和梨块,接着改小火煨半个小时,然后就喝这样煮出来的桑叶水。
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前一天喝过桑叶水后,第二天喉咙明显不那么痛了,感觉整个人都变得很轻松。我那时候把我奶奶叫“神医”,因为她是无师自通的农村妇女,听我奶奶讲用桑叶煮水这个用途是她奶奶辈传下来的,没有具体的房子,但是一代又一代农村人都知道经霜的桑叶是个宝。
我爷爷曾经爱抽旱烟,每到秋冬季节就咳嗽,咳嗽生痰又出不来,所以经常都是我奶奶用经霜的桑叶煮水给他喝,现在80多岁了,旱烟戒了,但是喝桑叶水的生活习惯却保留了下来,时不时还要喝上几天,听他说不仅润肺还能缓解秋冬季节的干燥,用途大着哩。
关于经霜的桑叶具体有哪些用途,我作为一个农村人不敢贸然分析,我只知道中药房里都有这一味药,那么如何种植桑树呢?
关于桑树的种植,在我们陕西农村,首先是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农民会在初始立冬的时候埋桑树苗子入土,在来年立春冬雪消融之后进行移栽。
然后是挑选根系发达,无病虫害侵扰的良种桑树苗进行栽种,栽种前一定要翻土除草,并且添加有机肥,肥料多少根据所挖坑洞大小和树苗根系发育情况而决定,一般以铺满坑洞为宜,随后加上砂土和木屑,防止根系土壤板结,不利桑树的根系生长。
随后放入桑树苗,扶正填土的过程中,手做一个向上提拉的作用力,力道要适中不可把根系拉出土外,踏实土壤后再次覆土,随后浇水灌根定植。
桑树是喜光性植物,本身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就很强,要不然也不可能从古代种植一直发展到今天,种植桑树的过程中,一定要栽种在阳光和通风充足的地方,另外在桑树发芽后只需保持根部表层土壤湿润即可,不可频繁浇水防止烂根,桑树是喜阳不喜水的耐旱植物,遇到下雨天气需要及时排水和疏通水道。
桑树发芽之后要及时施春肥,以尿素为主,施肥占比全年的20%。在桑树顺利成活之后,就要定期给桑树进行施肥,头年的桑叶最好不要采摘喂蚕,整个夏季要分两次施肥,施肥以有机肥配合尿素为主,整个夏季的施肥过程占全年的用量的40%,秋冬季节施肥宜早不宜迟,以有机肥配合粪肥为主,可酌情加入尿素,施肥比例各占全年的20%。
其实农村家庭种植桑树,很多都是从不刻意去管理的,如果是大面积土地栽种才会需要用到科学的管理,我们陕西农村大面积种植的桑树都是为了采摘桑葚进行售卖,所以在整个生长周期,需要进行梳芽,除草,施肥,梳果等工序,这个不是一篇文章可以详细介绍的,需要去相对针对性的学习,不可贸然进行大面积种植。
如果你是家庭种植,完全不需要大费周折,因为桑树很好种植,不属于娇贵苗木,只要保证水肥条件和足够的光照,就能生长得很好,而且生长迅速,当年就会有经霜的桑叶可供采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有哪些好的方法可以缓解痿证?
对你这方面的困扰。深表同情,从您对您对症状的描述,知道其中有些许的因果关系,首先有几个问题最好先排除,是否医生已经确诊你的病确实不是已知医学上确定的遗传或至病因子导致的萎缩,如果有一定要配合医生给予的方案,我给您的建议是医疗体系外的缓解或改善的途径,可以结合医生的建议,希望对您有用.
我不知道你是一个平时什么习惯的人,如果你是一个主观能动性比较弱的,平时就不喜欢运动,好静,那么,我建议你从根本上转变您的个性,养成由要我动到我要动的习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很多人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先天的所谓体质弱,或者感觉自己不能过多运动,成为自己个性安静的一种理由,甚至把自己和大家区别开来,主动或者被动着成为被保护和纵容的对象,当这种性格一旦固化后,自然就会有一整套逻辑支持他形成另一种生活方式,从此开启了省力模式,用所谓的最小能量付出来完成自己的日常,长此以往,体质变弱就变成了现实,随之而来的,日常饮食也开始消弱,胃口差,挑食,也成为这一类人群的特点,医学上的萎症如果不是特别病因导致的话,实际上就是运动减少的恶性循环的具体表现,所以严格意义,这不算什么病症,是这种生活方式导致的必然结果,要想改善,就应从根本上从思想上改变观念,重新建立日常行为模式并行成惯,一定会脱离你认为萎的状态。
怎么实际操作,我们才能有所改变呢,首先要先突破感觉认知的界限,我们普通人对疲劳的耐受,要比所谓体弱的人要高很多,即然意识到自己的弱体质已经给自己带来了很不好的后果,想要改变,就一定下决心突破现在对疲劳感觉上限,说白了就是自己感觉累了的时候一定要再坚持一下下,我们日常说的毅力也就是这个意思,为什么要从这个点入手呢,因为长期的怠惰,会让机体机能处开启变弱模式,因为人体构造的是遵循够用原则,就是说,你平时的运动量,重负多大,肌肉骨骼的强度就会适当维持到相应层次,依据这个逻辑,如果你长期怠惰,肌肉和骨骼如然会降底强度,直观上让人感觉体弱,甚至萎的状态,因为肌体不必要那么多输送的营养和氧的代谢,循环系统也会减弱,长期下来,这种恶性循环的模式一旦开启,反过来又会影响自身感受,从而因为疲惫,更不愿运动,从而进入死循环,所以只有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怠惰是因为耐受点太低导致的,那么就从这一点寻求突破,也就是说养成习惯说服自己通过运动或者劳动当达到累的感觉的时候,坚持一下下,还有平时日常要下意识的用上力量,无论走路还是做任何事,平时这个习惯很重要,甚至比所谓固定时间段锻炼还有效,简单的说,日常主观上开启费力模式并形成常态,只要你坚持一段时间,结合适当的休息,生活质量就会明显改善,以前所谓的胃口不好不再是什么问题,平时的运动量,以你以前的胃口根本不可能满足,那就多吃些东西吧,尽量荤素搭配,营养全面,平时的运动量大,也就意味着你睡前会更容易入睡,睡眠质量也得到提高。充足的一整晚高质量的睡眠,肌体修复后,第二天已经不是昨天的你,你的肌肉和骨骼因为适应日常的运动量,已经有所加强,只要你坚持不懈,这种改变会深切的体会到,比如同一件事,昨天做会很累,现在做可能就不累了。这是良性循环的开始,只要你意识到了,并坚持下来,这种愉快的感觉会始终伴随着你,你要明白这是怎么来的,这是你日常行为模式的改变,而不是只是吃药才能达到的效果。切记不要前功尽弃,在享受这种感觉的时候并坚持这种生活模式,良性循环才会持续不断,如果这时候你放弃了,或者重新怠惰了,可能又要回到以前萎的状态。
(图片来自网络)
我身边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年轻的时候平时喜欢玩游戏,总是宅在家里,他妈妈看他身体弱,后来就把他送去当兵,在这之前因为娇生惯养,过弱的身体差一点体检没有通过,后来做了一名消防员。消防员的训练真的很辛苦,但是他在那里坚持下来了。半年后我去看他,大大出乎我所料,以前极其瘦弱的体格,让人第一印象感觉像是病人,这次见面通过训练后的身体强壮如牛。体重从原来的不到一百斤到了140多斤,当然多出来的不是肥肉,除了锻炼外,外加伙食好的原因,在我印象里他的胳膊比我的腿都粗,看他做单杠,两手一撑就上去了,就连我想都不敢想,她妈妈更是惊讶,这哪像他平时总是喊累呀,不想吃饭的印象,我们都庆幸他的改变,后来两年兵役期结束后回家,他又重新回到了安乐窝,又重新进入到没日没夜的玩游戏的状态,我们眼睁睁的看他,由当兵的壮体格回到了以前弱不禁风的样子,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平时的运动量,决定了你的身体状态。所以说我们为了我们的身体,应该坚持锻炼,日常也不应该拖沓。也就是说你是什么身体,反过来说明平时你的日常,哪怕你是个有疾病的人,也应该有积极的心态,适当的锻炼来改善。
之所以把锻炼的道理说得这么复杂,是因为你很可能在你的认知体系里面,把锻炼当成一种负担,故而锻炼带给你好处,离你太远,所以只要你把运动当成习惯,并且日常启用费力模式而不是投机取巧,坚持下去,你就会跟那些健康人一样生活有质量。
木通与血藤是否能同时做药酒?
木通为利水渗湿药,为毛莨科植物小木通一与马兜铃科藤本植物木通马兜铃的藤茎。前者为川木通,后者为关木通。味淡、苦,性寒。归心、肺、小肠、膀胱经。功能清热利尿,通经下乳。常用于囗疮、热淋、喉痹、目赤、乳汁不下、经闭、水肿、热痹。常用量3一9克,水煎服,可入丸散。注意!木通为降泄通利之品,凡阳虚气弱,肾虚精滑,以及妊娠者忌用。关木通对肾有损害,不可长期连续服用,肾功能不全者忌用。
血藤为豆科攀援灌木植物密花豆的根茎。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功能:活血,补血,通络。常用于血虚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滞疼痛。常用量9一15克,水煎服。生用活血通络力强,可泡酒使用。血藤膏胶补血力优。注意!血藤性偏温,阴虚内热者忌用。
木通宜水煎服,不宜与血藤泡酒同用。血藤可以配当归、川芎、熟地、黄芪、杜仲、桂枝、独活等泡酒服用。《本草纲目拾遗》载:“血藤壮筋骨,已痿痛,和酒服治老人气血虚弱,手足麻木,瘫瘓,……妇人经水不调,赤白带下,……妇女干血劳及子宫虚冷不受胎。”故血藤可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暑痧,风血痹症。”
木通为降泄通利类药,病中则止,不宜长期服用,更不可与血藤同酒泡服;一为补益活血补血药,可泡洒用药,故宜泡药酒配伍补气活血通络之药达到温经除痹的目的,酒可增强通血脉之功,或引药上行并可降低寒性。
明白了吧?欲知更多相关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一叶轻舟85的文章,感谢阅读和热心点赞。未经允许,拒绝搬袭。
牡丹皮有什么功效?
牡丹皮为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秋季挖根,剥取根皮,晒干,气芳香,味微苦而涩。味辛、苦,性凉。入心、肝、肾经。
功效主治:1、清热凉血。主治血分热证:高热发斑,舌绛谵语;血热动血,吐衄。余热伤阴,夜热早凉;或肾阴亏虚,相火偏旺,阴虚发热。
2、活血散淤。主治血分瘀滞证:妇女血瘀,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红肿热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牡丹酚是牡丹皮中对中枢有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实验证明: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牡丹皮对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使左室做功量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冠脉流量增加,并有降血压和减少心输出量作用。
3、对血液系统的作用:牡丹皮在体外有显著抗凝血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牡丹酚。此外牡丹皮在体外有浓度依赖性纤溶抑制作用。
4、抗炎作用:实验证明,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甙成分均有抗炎作用,且后者的抗炎作用比牡丹酚还强的多。
5、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牡丹皮在试管内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枯草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等有较强抗菌作用。牡丹皮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作用显著,在pH7.0~7.6杀菌力最强。
临床应用报道:1、治疗高血压:牡丹皮30~45g,水煎成120~150ml,每日分3次服;或初次量用15~18g,如无不良反应增至30g。治疗20余例,一般服药5d左右血压即有明显下降,症状改善;经服药6~33d,舒张压平均下降1.33~2.67kPa(10~20mmHg),收缩压平均下2.67~5.33kPa(20~40mmHg)。本组病例近期内均能使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症状随之消失或改善,但远期疗效有待继续观察。个别患者服药后有呕心、头昏等副作用,无需停药即能自然消失。
2、治疗过敏性鼻炎:用10%的牡丹皮煎剂,每晚服50ml,10天为1疗程。治疗31例,痊愈12 例。〔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57;5 (2):99〕
3、治疗湿疹类皮肤病:用牡丹皮加工提取,制成丹皮酚霜,外涂皮损处,每日2次。共治疗湿疹类皮肤病40例。用3.5%的丹皮酚霜治疗急性湿疹 27 例,治愈8例,显效5例,好转6例,无效8例。用5%的丹皮酚霜治疗皮炎13例,痊愈3例,好转6例,无效4例(其中脂溢性皮炎10例,痊愈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接触性皮炎2例,痊愈1例,无效1例;神经性皮炎1例,无效);有效病例中,4例停药数天后皮疹复发,另2例用药2天,局部出现潮红、发痒和灼热而停药。〔中医杂志 1983;24(10):19〕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永康提供)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内有关于各种疾病合理用药的文章!鸡血藤手镯保养方法及要点?
鸡血藤手镯是忌讳接触水。鸡血藤手镯的保养要点:平时不佩戴可以抹菜油或者直接浸泡在油里,那样看上去光泽会很好,镯子也会跟加亮丽的。不可泡水,遇水后,须立即擦干。若天气特别干燥,可清理干净藤镯后,在镯身上涂抹适量核桃油或橄榄油,以防干裂枯萎。一般而言,保养得到,药藤镯会越戴越亮,因它俗称鸡血藤,会呈现鸡血一样鲜亮的棕红色,甚为漂亮精致。
鸡血藤最好是长期佩戴,用自己身上的油脂滋养它,经常用手盘一盘,刮一刮藤上的浮土,会越戴越干净油亮,基本不需要涂任何油。如果长时间不戴,可涂抹适量橄榄油放密封袋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