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风解毒胶囊儿童用量,大城市的普通人该怎样防护?
关于放开后的影响预测,大家可以先看看保定作为提前实行开放政策后目前的现状,可以做一个参考,因为保定目前的情况有可能将会是我们以后大多数人都要面对的真实场景,不再查核酸,阳了就居家,阳不阳看自己,因为靠自觉,不在乎的满街走,惜命的待家里。。暖气供应不足,经过调查发现暖气公司阳性太多,人员跟不上,快递外卖也是一大片,所以,影响肯定是有的,但可能只是短暂的临时性的。当然,不管目前现状如何,放开已经成了趋势,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这个过程肯定是会相当艰难而又曲折的,就看后续的影响了,今冬明春还是关键,我们能做的就是佩戴口罩,非必要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减少聚集,减少聚餐,每个人都是自我防护的第一责任人,时刻有防护意识,过完这段危险期,也许就能实现真正的零危险。
吃连花清瘟胶囊真的管事吗?
我吃了不管用。
我家是两岁的女儿先阳的,后半夜开始发烧,烧到38.2度,去医院医生开了连花清瘟颗粒还有布洛芬颗粒,说不超不过38.5就不要喂布洛芬颗粒。莲花清瘟颗粒一日三次,一次半袋。
回到家后开始喂连花清瘟颗粒,当天喂了三次,到晚上十点多烧到38.5度就喂了布洛芬,四个小时后不但没退还升到了39.8度,睡着了还有点惊,大半夜又去了医院,医生给她量了体温,就给输了地塞米松又口服了对乙酰氨基酚溶液。
两个半小时后烧就慢慢退了,回家后也没再烧。
第三天儿子也开始发烧,吃了莲花清瘟颗粒还是烧到了40度,还出现了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到医院后医生也给输了地塞米松,输完回来就好了,没有反复。
我阳的时候烧得不高吃了两天连花清瘟胶囊没效果,后来是吃风热感冒颗粒吃好的,没有挂吊水。
总体来说我觉得吃莲花清瘟胶囊不管用。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是怎么区分的?
如何区分风寒和风热感冒?
下文全部从中医角度论述问题,大家阅读中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感冒一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疾病,每个人都有过感冒的经历,但是你对感冒真的了解吗?
“感冒”其实是一个中医的名词,中医把感冒又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气虚感冒和阴虚感冒。可见一个小小的感冒并不简单,说到这里也提醒一下大家,不是所有的感冒都可以用板蓝根、VC银翘片等一些感冒药,这也是此问题的价值所在!
注意!!!
在用感冒药之前一定要辨证,根据证型,再选择合适的对证药物,否则就是在乱用药。
这里就教大家怎么辩证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
大家可以通过鼻涕、汗、痰和全身症状等多方面区别风寒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
1、汗:无汗
2、鼻涕:鼻流清涕
3、痰:咳痰清稀
4、全身症状:患者特别怕冷,但是体温不高(恶寒重,发热轻。)头疼,肢体酸痛,口不渴。
风热感冒
1、汗:有汗
2、鼻涕:鼻流黄浊涕
3、痰:咳吐痰黄粘稠
4、全身症状:患者体温高(发热重,恶寒轻。)头胀痛,咽喉红肿疼痛,口渴。
风寒感冒是由于感受风寒(受凉)之邪,导致风寒束表,卫表失和,肺气失宣,风热感冒是由于风热阳邪袭表,导致肺失清肃。
由于两者病机不同,所以在治疗方法上,也是正好是相反:
风寒感冒是: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常见药物:荆防败毒散、风寒感冒冲剂等等。
风热感冒是: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常见药物:银翘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Vc银翘片等等。
感冒的预防关键在于增强自身的体质,平时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多参加户外活动,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增加抗病能力。
你买到药了吗?
买到了。
说一下我今天早上的亲身经历,坐标武汉,我爸今年78岁,在家发烧已经5天了,到39度有两天,用了退热栓,因为担心年龄过大,所以计划去打针。因为有朋友在医院工作,提前咨询了一下,朋友告诉我去医院,你要做好在医院待5个小时以上的思想准备。首先看病需要做核酸,核酸有结果要近一个小时以上,然后医院还会要去做CT和验血,然后再排队看病开药,如果需要打针,等打完针,估计要时间更长。
于是就不想去医院,准备去小诊所,结果小诊所一看老人年龄大了,直接拒诊。没办法最后开车去了一家我妈经常看病的社区医院,因为经常去较熟,于是免了做核酸,查了一下体温后直接开药,药也没得选,开了4片布洛芬,多的没有,要想开明天继续来,4片布洛芬可以管两天,另外还开一盒金叶败毒颗粒,也只一盒,也是吃完再来。然后不用打针,因为打了也没作用。在和医生的沟通中了解到,即使去了大医院,结果开出的药或是治疗方法也是同样如此,只是大医院可能药多点,估计能开两盒而已。另外这个医生是“杨康”,目前打针完全就是“安慰剂”,而所谓药也就是解决症状而已,对奥密克戎没任何效果。所以建议不打针,回家吃药就行。
这就是我今天的亲身经历,所以是否买到药也不重要,根据大家的经验,一周以上基本自然康复,现在吃药不过缓解症状而已。
没有打过疫苗的老年人怎么办?
目前从公布数据来看,70岁以上的老人施打率不到60%,而新冠的致死率14%。所以放开后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年人,老年人新冠致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基础病导致的并发症。
我奶奶今年就100岁了,至今一针都没有打,很大的原因就是在于不知道是否能承受疫苗带来的副作用,我父母今年也差不多80岁了,他们都打了三剂疫苗,刚打的时候确实有一些反应的,只是没那么严重而已。对于老年人来讲,医院治疗时候都是采用保守疗法,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此对于奶奶是否要去打疫苗家里人一直非常纠结。
目前放开管控,风险升高不少,现在能做的只能是戴好口罩,尽量减少出行,和老年人也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出问题的概率,这也许是现在能做到的最便利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