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放疗有什么副作用,放化疗后吃什么能够降低其副作用?
放化疗的主要副作用是造血系统打击导致白细胞低,从而免疫力低下,而免疫力低下,则容易出现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等。所以,治疗期间加强营养,如增加蛋白质摄入,保障造血系统供应是非常重要。
会有什么副作用?
世上没有后悔药吃的。放疗化疗以后的时间只有按月计,服中草药可以大胆跟你可以按年计,而且活多几十年也有案例。
放疗和化疗有什么区别?
癌症病人及家属经常弄不清楚放疗和化疗的区别,也弄不清楚有哪些副作用,往往医生和他们沟通时不能很快理解,这里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科普:
一.放疗和化疗都是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
大家知道,目前治疗癌症有三大有效方法:手术,放疗和化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1年的统计资料,45%的恶性肿瘤患者可以被治愈,其中手术治疗占22%,放射治疗占18%,化疗占5%。放疗和化疗可以一个一个的单独运用,也可以联合应用,做完放疗再做化疗或者做完化疗再做放疗的方法叫序贯放化疗,放疗和化疗同时运用叫同步放化疗。近几年许多研究证实,如果身体情况许可,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更好。
二.什么是放疗?
放疗即放射治疗,简单的说是用各种不同高能量的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俗称“烤电”。放疗技术近几年来出现日新月异的进步,疗效不断提高,治疗副作用也不断减小。尤其是最近开展的精确放疗技术。实现了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就像导弹摧毁目标一样。
三.什么是化疗?
化疗是应用化学药物(包括内分泌药物等)治疗恶性肿瘤。常用静脉注射、口服、动脉灌注、胸腹腔灌注或其他形式将化疗药物进入体内来杀灭肿瘤。
四.放化疗作用身体范围不同。
放疗像外科手术一样,是一种局部治疗,有一个确定的肿瘤目标或者一个目标区域。利用高能量对目标肿瘤或区域进行照射,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化疗是全身治疗为主,药物通过静脉挂水或口服进入体内后会分布到全身各处,肿瘤细胞相比正常细胞生长快,化疗药物对其杀伤作用大。化疗药物不仅杀灭可见的肿瘤细胞,对微小不可见转移灶也同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当然也有例外,也有局部化疗如胸腹腔灌注、鞘内注射以及介入灌注化疗等。介入灌注化疗是通过很细的导管将高浓度的化疗药注射到肿瘤内部血管,尤其是剂量依赖性的化疗药物。可以达到增加局部疗效,减轻全身反应的目的。
腹腔化疗
介入灌注化疗
五.放化疗适应情况不同。
放疗主要针对相对比较局限的实体肿瘤的根治治疗,例如头颈部肿瘤、肺癌、食管癌、皮肤癌、淋巴瘤等的根治放疗;一些肿瘤的术前、术后辅助治疗如乳腺癌、宫颈癌、胃肠肿瘤及的辅助治疗;另外还有些肿瘤例如骨及脑转移肿瘤姑息放疗等等,而对于白血病等全身性肿瘤、则作用有限。目前70%左右的肿瘤病人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由此可见放疗在肿瘤治疗中地位之重要。
化疗则是针对对化疗药物比较敏感的肿瘤例如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乳腺癌、胃肠肿瘤、肺癌、生殖系统肿瘤等等。化疗的效果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病况,有的可治愈,更多的是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放化疗的适应症也在变化。
六.放化疗是不是很伤身体?
放疗和化疗对身体多少是有一点影响的。但是主管医生在放化疗前会对病人进行总体体能评价,进行各项相关检查,评估是否需要放化疗,能不能做放化疗以及可不可耐受放化疗。一般在有经验的医生的评估下决定,还是比较安全的,绝大多数病人都可以耐受治疗。因为医生也不希望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问题!
总的来说放疗是以局部反应为主,与放疗射野有关。化疗以全身反应为主,一般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多见,例如血象降低、恶心、呕吐,以及静脉炎等等。而只要处理得当,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心功能损伤,以及“把胆汁都吐出来”的剧烈反应临床上并不十分常见。现在科技在发展,放化疗的毒副作用都在逐步减轻。
七.是不是放化疗后身体越来越差?
有少部分病人在病程中可能会体质变差。但是细细分析,就会发现,只有那些肿瘤控制不满意,营养又跟不上的病人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些本来状况不太好,但是营养能跟上,肿瘤控制满意的病人,肿瘤得到有效杀灭,身体状况反而会越来越好,生活质量会越来越高。现实的例子就是绝大多数手术后的化疗病人很少出现越化疗越差的情况。
总之,放疗和化疗都是有效的治疗肿瘤方法。在用经验的医生安排下,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病人,合适的疾病阶段规范的运用。对肿瘤病人的病情控制起到了有效的作用,这点是经过时间证明的。也就是放疗和化疗至今还是没有被淘汰的原因。
靶向治疗副作用低吗?
现如今,靶向治疗很时髦,可以说,靶向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癌症治疗第四大手段,当然,确切地说,第四大手段应该是生物治疗,生物治疗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基因治疗等,其中靶向治疗发展最成熟,应用最广泛。
先来了解什么是靶向治疗。我们通常所说的靶向治疗,也包括这个提问中的靶向治疗,确切地说是指靶向药物治疗,也就是采用针对某个或某些特定的“靶点”的药物,破坏或阻断癌细胞生长的信号或血液营养供应,最终抑制或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是不同的癌症,只要它们都存在相应的“靶点”,那么都可能对这个药物有效。
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它具有靶向性,相对传统的化疗,它可以相对选择性地作用于与癌细胞有关的靶点,有人形象地把它比作“生物导弹”,打击目标明确,可以定向打击,而较少伤及无辜,也因此,打击效果好,副作用相对较少。
但所谓的副作用较少,也只是相对的,是相比传统的抗肿瘤治疗化疗而言的,正如导弹相对于传统的炮弹,伤害平民百姓的风险机率更小一些,但不是绝对不会伤害平民百姓,这个道理大家应该能很好地理解。一个炮弹扔过去,好的坏的,一死一大片,而一个导弹打过去,由于有精准目标锁定,它直接冲着要打击的目标而去,显然,打到坏人的概率非常大,而伤及好人的可能性较小,但显然,并不是百分百能打到坏人,也不是百分百不会打到好人。
目前为止,极罕见有单一作用的药物,是药三分毒,副作用总是难免的,差别只在于副作用的多少和大小。靶向药物治疗有副作用吗?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说了,当然有副作用。接下来的问题是,靶向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低吗?
这个问题应该分两个方面回答。一是,副作用多吗?二是,副作用小吗?
一种药物副作用数量上的多少,取决于它的作用靶点的多少,越是作用广泛,也就是那种对这个有作用,对那个也有作用的药物,我们治某种病,通常只用到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作用,而其他我们并不需要的作用,就是副作用,所谓副作用只是相对的,我们需要的就是它的正作用(希望取的疗效),而不需要的就是副作用,正如敌人也是相对的,我们能够利用的就不是敌人,是朋友,而当某天我们的需求目标变了,所谓的敌人可能变成朋友,而朋友却可能变成敌人。化疗药之所以副作用多,就是因为它没有选择性,对全身有血液循环的地方,它都有可能对细胞杀伤,不管是正常细胞还是癌细胞,所以,化疗可能会有脱发、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肝肾心毒性以及全身所有脏器功能受损可能、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十多种、几十种之多,这还是较常见的,还有很多少见的副作用。而靶向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则相对较少,较为单一,比如,用于肺癌治疗的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易瑞沙),主要的副作用就是皮疹,腹泻,瘙痒,痤疮等,少数可能有间质性肺炎。数量上并不多。
副作用数量的多少当然是我们要关注的,而另一个要关注的问题是副作用的大小。副作用多,但却并不严重,副作用不大,对病人的带来的痛苦也不大;副作用尽管少,但却很严重,甚至有的可能致命,这对病人的威胁更大。比如,上面提到的吉非替尼,有少数可能出现间质性肺癌,如果本身有肺部基础疾病,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比如,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美罗华,尽管副作用并不多,但有少数人可能在输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输注反射,甚至有的出现生命危险。可见,靶向药物的副作用一样要引起高度重视,弄不好也可能出人命。
总之,靶向药物治疗的副作用,相对化疗来说,较少一些,副作用的特点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不等于靶向药物不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有的也可能危及生命,不可掉以轻心。任何药物,包括靶向药物,关键是按规范使用,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不要滥用,对有相关合并症,不适合使用的,坚持不要用,或者慎用,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监控。(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放疗的副作用是什么?
放疗的副作用恶心,呕吐,头晕,腹泻,出血,月经异常,卵子异常等,而在放疗数天后出现。个别病人属放射敏感体质,所以当放射量刚到一半或不到一半时,就出现全身乏力,白细胞下降,另外一般于放疗2—3周出现,以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