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功效与作用主治,孩子可以吃甘草片吗?
儿童可以服用甘草片,但不推荐给儿童过多的甘草片。虽然甘草片有很多作用,如化痰和止咳。然而,甘草片也有许多副作用,如毒性,成瘾,恶心,干呕等。所以建议服用时不要盲目服用,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并且在服用后如果有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停止,并且去检查。
甘草有哪些形态特征和功效?
中药甘草别名甜草根、国老,炙甘草又名炙草、蜜甘草、蜜炙甘草。其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
1、形体特征:其根呈圆柱形,长2 5〜2500px,直径0.6〜3. 5 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2、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淸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之功。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等。其炮制品炙甘草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之功。常用于脾胄虚弱,倦怠乏力,心悸,脉结代等症。
3、用法用量:2-10g,水煎服或熬粥、煲汤皆宜。
4、生甘草与炙甘草比较:生甘草气平,补脾胃不足,泻火解毒;炙甘草气温,补元气而润肺,偏于润肺和中,可解附子毒。一般情况下,清火解毒宜生用,补中缓急宜炙用。
5、注意事项:甘草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等同用;甘草味甘,能助湿壅气,令人中满,故湿盛而胸腹胀满及呕吐者忌服,久服较大剂量的甘草,亦易引起浮肿,应当注意。
总之,甘草的临床应用和配伍方法还有很多,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补充。甘草在药物起什么作用?
甘草是一种常见的补气类中草药,其药性和缓,调和诸药,在许多处方中都有他坐镇,有“众药之王”之称。甘草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李时珍称其 “调和众药有功 ,故有国老之号 。”,在古代经典方中少有不用者。
药典中甘草功效的记载其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作用。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多痰,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相关著述《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生之则寒。炙之则温。生则分身梢而泻火。炙则健脾胃而和中。解百毒而有效,协诸药而无争,以其甘能缓急,故有国老之称。《神农本草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本草经集注》: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 ,解毒。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久服轻身,延年。临床应用1.用于脾胃虚弱及气血不足等症。
2.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等症。
3.用于咳嗽气喘等症。
4.用于腹中挛急作痛。
5.有解药毒作用。
6.缓和药性,减低或缓和药物烈性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有很好的抗心律失常(强心)、抗炎、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等作用。甘草在方剂中即可为君,又可为佐使。不仅有很好的药物疗效,而且能缓和药性、调和诸药。在方剂中既可作主药发挥药效,又可作辅助(调和药性)、矫味(甘草味甜)之用。这也是甘草在方剂中医用广泛的主要原因,素有“没有甘草不成方”的说法。
使用注意:甘草味甘,能助湿壅气,令人中满,湿盛而胸腹胀满及呕吐者忌服。大反戟、芫花、甘遂、海藻。长时间服用较大剂量甘草易引起浮肿。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心脏病、孕妇谨慎使用。补中散表炙用,泻火解毒生用。中心黑者有毒,勿用。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炙甘草煮水可以治疗心慌、气短,具有益肝补气,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润燥止咳的作用。甘草还有缓急止痛的作用,在临床中比如抽筋,我们用甘草芍药汤,肚子的疼痛也是甘草芍药汤,包括一些临床中其它的药物组合,用甘草来缓和药性。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适当运动,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甘草可治疗哪些病症?
甘草可治疗哪些病症?
甘草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痈肿疮毒、脘腹及四肢挛急疼痛等。甘草是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清缓急止痛、热解毒、调和诸药等功效,其还可作为缓和剂,缓解药物的毒性和烈性。据现代研究显示,甘草还具有抗消化道溃疡、抗肝损伤、调节胃肠功能、解毒、镇痛、延缓衰老、调节免疫、抗肺损伤、抗抑郁、降血糖、调血脂作用、皮质激素样、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有临床报道,甘草可用于治疗婴儿肠绞痛、房室传导阻滞等。
本内容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临床药学部 副主任药师 解皓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