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正式改为感冒,院士专家是预测还是结论?
新款的新冠变色龙已经从肺部感染病毒异化为上呼吸道感染病毒,而且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患者!专家据此认为是新型的大号感冒,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你可以质疑,但是你要尊重别人,尊重科学,尊重科学研究,尊重科学家的科学判断!同时也是尊重自己,慎言慎行!
我同学刚从陕西回来?
你的同学刚从陕西回来,有疑似感染新冠症状,为了他自己和大家的安全着想,我认为你应该这样做:
第一:首先劝告你的朋友对自己的病情引起重视。其次,告诉你朋友不要到处乱跑。最后,做好朋友的思想工作,给他联系发热门诊。
第二:劝告你的朋友去医院发热门诊就医,放平心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以防就医时相互传染。
第三:如果你的朋友不听你的劝告,只是一位的我行我素,你就可以及时的检举他,以防万一。
能及时的检举你朋友的这种行为,你是在帮助你的朋友,也是对大家的负责任,为你点赞。
如果你的朋友能及时听取你的劝告,并主动去医院检查,你要给与他精神上的支持,一旦确诊,帮助他战胜病毒,对病情要有信心。
如果你的朋友很幸运,没有感染新冠病毒,只是普通的感冒,那是不幸中的万幸,简单吃一些药就康复了。
目前新冠病毒疫情依然不能忽视,你能如此重视是好事,我们大家都有责任对身边疑似病人进行检举,这也是为疫情做贡献。
你的想法很对,如果你的朋友不听劝阻,支持你检举他。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为什么钟南山建议新冠肺炎应叫新冠感冒?
新冠病毒肺炎已经改称为新冠病毒感染。
虽然和钟南山院士提出的新冠感冒还是有区别,但是毕竟宣告了新冠肺炎疫情的结束。
今天是2022年的最后一天了,很多人都用滚,或者是魔幻来形容过去的这一年。如果具体到今年的12月,那么这种感觉可能会更加强烈。
经历过这个月的朋友,可能都能够感觉到我们在这个月前后的经历如同过山车一样。月初,可能很多地方还在封控。等到月中的时候,已经是风声鹤唳的一阵子,很多地方开始经济感染的高峰。到了月末,现在实际上正处于一个重症高峰的阶段。这些恐怕都是很多人没有能够预测到的。
加上今年上半年上海的例子,十一月广州的例子,都是轻症和无症状的多,然而也不是一点死亡率都没有。上海已经有几百例的死亡例子,所以还是要客观对待吧。
我们依然在床关,就看能不能在春节前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群体免疫,降低重症和死亡率。那真的是闯关成功了!
最近在中国流行的甲流是不是就是新冠病毒?
不是!!请相信科学,不要偏听偏信,更不要脑洞大开。因为甲流和新冠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且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发现时间的不同甲流的发现时间是2009年的3月份,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
新冠病毒发现的时间是2019年年底,在2020年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
治疗的方法不同目前甲流的治疗方式已经有了针对性的特效药,直接服用之后症状就会减轻,并逐渐消失、康复。
目前新冠的治疗方式还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即使网络上传的美国企业的特效药,也只是针对重症群体使用的,并且只是抑制病情的加重,要想康复还需要其他联合用药。
表现的症状不同虽然感染两个病毒之后,都会表现出发烧、喉咙痛、头痛等症状,但在一些症状方面会有明显的不同。感染甲流之后可能会伴有腹泻、呕吐等症状,只有在加重并出现肺炎的时候,才会影响到呼吸和胸闷的情况。而感染新冠之后,胸闷、呼吸困难是基本的病症。
所以,从症状的表现上,两者也有很多的不同。
后遗症的不同说到后遗症,相信很多阳过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后遗症。
从甲流流行的这十多年来看,只要规范的治疗与用药,基本上都会完全康复,并且还不会出现任何后遗症。而新冠阳过之后,相信大家都已经体会到后遗症了吧。
新冠病毒会慢慢免疫?
新冠病毒会慢慢免疫,最后像感冒一样吗?
一.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的区别。
1.发病周期:
新冠病毒一年四季都存在,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酷冷的冬季,武汉、上海、海南、北海等各地的疫情发生时间,就有力的说明这点。
流感病毒则一般发生在秋冬或春季节,每年寒冷的时间容易发病流行。
2.易感人群。
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是任何年龄段。关于这点,看某些海外博主的视频可以了解到,他们是躺平状态,一家人大大小小都可能中招,甚至不止一次两次。
流感病毒的易感人群一般是儿童、老人等弱小人群居多,注意保暖防护大概率可以避免。
3.传播途径。
质控中心的科普知识告诉我们,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有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粪口传播等。
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或者空气流通不佳的室内,有新冠病毒患者出入,就存在了极大的传播风险。
新冠病毒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如蔬菜、水果、衣物等都可能沾染上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患者的排泄废物或者吃过的食物中也含有病毒。
以上如不慎接触到这些,则容易被感染。
流感病毒一般是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或者空气流通差的场所,流感病毒患者如果打喷嚏、咳嗽,会把病毒扩散到空气中传播。
4.危害程度。
新冠病毒毒性强,传播速度快,它的流行是爆发性的,大规模性的。
患者刚开始出现的发热、咳嗽、嗅觉味觉减退、咽喉疼痛等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严重损害身体,有生命危险,甚至出现后遗症。
流感病毒的毒性和传播速度等各个方面,与新冠病毒比较是小巫见大巫。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流感病毒,当流感病毒合并有细菌感染时,也会损害身体,严重时危及生命。
二.认真学习质控中心的科教知识,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与措施。
1.无论是在打喷嚏、留鼻涕、咳嗽等,都要用纸巾或者手帕捂住。
2.在公共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1米~2米接触距离,不要接触可疑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3.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室内空气流畅换气。
4.密切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如果有发热、咳嗽等及时就医。
5多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合理饮食、合理休息。
6戴口罩,打预防针,积极配合防疫政策。
与新冠病毒的斗争是持久战,随着防控疫情的常态化、精准化,我们一定能战胜它!!!
欢迎友友们补充。
感谢阅读支持!
我是nanxingren7.欢迎伙伴们关注我,大家一起学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