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湿气重艾灸哪个部位好,女性体质湿寒的人怎么调理?
怎样调理女性寒湿?女性寒湿重,一般来说会出现怕冷,手脚冰凉,平时喜欢热饮,一吃凉的或者油腻的就容易出现拉肚子,便溏的情况。
并且寒湿体质的舌头可以观察到比较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舌苔齿痕重,说明体内有寒湿。女性体内寒湿太重还容易导致妇科问题,使我们妇科方面出现月经推迟,痛经,有血块等,严重的会导致闭经。
那么我们平时该如何调理寒湿呢?(1)运动
动则生阳,运动也可以祛湿排寒,一般那些久坐党,平时喜欢喝冷饮的人就很容易出现寒湿体质,这类人还是需要适当运动起来,但是不可出大汗,出大汗可能会使湿气反而加重,建议做一些比较舒缓的有氧运动。
(2)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可以温中散寒,是治疗脾胃虚寒的必不可少的中成药,附子理中丸主要由附子,人参,干姜,甘草,白术这几味药组成。其中附子可以温阳祛寒,配合干姜一起祛寒健脾,白术可以健脾祛湿,同时人参补益脾气的功效不错,再加上炙甘草补中扶正,调和诸药。因此对于脾胃虚寒者有很好的疗效。
(3)平时饮食要忌口,忌食辛辣燥裂,肥甘厚腻的食物,比如奶油,动物内脏,甜食等等,以免助热生湿,同时尽量戒除烟酒,烟酒生湿热。
关注我!带您正确养生,改善脾虚问题!分享养脾干货!艾灸哪个部位最祛湿?
感谢您的邀请,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首先,可以在曲池、合谷、解溪、关元、三阴交、中脘等穴位进行艾灸祛湿。1、曲池穴 取穴:曲池位于屈肘成直角,肘横纹桡侧端与肱骨外上踝连线中点。
2、合谷穴 取穴:合谷在手背1、2掌骨间,约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
3、解溪穴 取穴:解溪位于足背踝关节横纹中点,当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4、关元穴 取穴:关元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5、三阴交穴 取穴:三阴交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
6、中脘穴 取穴:中脘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其次,艾灸时主要以下2点:1、根据医师指导做艾灸祛湿
艾叶是温热型药材,使用艾叶做成的艾灸条具有温补阳气、散寒除湿等功效,适宜用来调理身体、治疗慢性疾病,做艾灸一般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进行疗程调理。
2、 最好不要超过11点。
艾灸是中医疗法,在我们传统观念中,子时,也就是晚上11-1点左右的时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间,而艾灸是温补阳气的疗法,与之相冲突,而且晚上11点艾灸,之后洗漱一番也比较晚了,身体得不到很好的休养,不符合中医养生理念,因此,去做艾灸最好是选择在阳气最盛的白天进行。
最后,艾灸腹部出一层水是正常的现象。1、艾叶性温热,做艾灸是进行温热性刺激,会导致局部代谢加快,局部出点汗、水气都是正常的,只要没有出现皮肤瘙痒等问题就行。
2、艾灸后腹部出水还有可能是体内湿气重导致的,湿气重的人群平时作息一定要规律,注意饮食的均衡,并且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来进行体质的改善。
脾虚湿气重肝火旺可以艾灸吗?
脾虚湿气重肝火旺可以艾灸。艾灸,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属外治法范畴,具有祛风止痒,散寒除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功效。湿邪,中医术语,中医认为湿邪有外湿和内湿之分,治疗外湿,艾灸作用虽好,但是毕竟属于外治法,对于外感风寒湿邪效果明显,但是如果对于外感风热湿邪,则不建议使用,因为艾灸适用于热证的治疗。
湿气重?
湿气重,艾灸常用的穴位:中脘、天枢、足三里、丰隆,湿气重是很常见的病症,跟居住的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长期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会引起脾胃功能下降,导致消化功能失调使水液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形成湿气重的体质,长久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也会形成湿气体质。
女性艾灸肚子?
女性艾灸小腹要循经艾灸,能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同时对女性宫寒疼经存很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