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的症状与危害,腰椎血管瘤严重吗?
腰椎血管瘤的病症如果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话,是不严重的,如果出现症状的话,证明患者的病情已经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地步,应该及时到就近的医院进行住院观察。会导致患者出现腰胀酸痛以及行为受限的症状,出现以上症状应该及时进行手术的治疗。
儿童血管瘤的症状有哪些?
总的来说,血管瘤的症状取决于发生的部位、大小以及有无并发症。一般小的动脉瘤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瘤体的增大,会出现表面隆起,周围组织脏器受压症状;严重的会导致出血急症、休克甚至猝死。
儿童血管瘤,常见草莓状血管瘤,主要类型分为毛细血管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
笼统来说,患儿的血管瘤多在出生后1~2个月出现,好发于面部,亦可见于颈、胸、背等部位,初发如针头至黄豆大,逐渐增大,进入增殖期,到1岁左右缓慢进入退化期,或缓慢生长。症见暗红或鲜红色隆起,质软,压之退色,无自觉症状。
大多数情况,血管瘤在生后1~3月内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开始仅观察到一点红色小丘疹样表现。具体分为增生期、静止期、消退期。部分血管瘤并不能完全消退,血管畸形出生的时候即存在,可表现为红色的斑块、颜色淡红、鲜红或者是暗红。局部可有浅静脉的扩张,形状不规则,早期不高出皮肤表面,压之部分或者是完全褪色。
又可见鲜红斑痣,病理检查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内皮细胞无异常增殖;或海绵状血管瘤,为鲜红或紫红的隆起状肿瘤。
小儿血管瘤有自行消退的特征,并且消退后多数不会出现严重后遗症,但只有一部分是这样,大部分小儿血管瘤还是需要治疗的,高风险血管瘤应尽早治疗。
如果患儿确定为血管瘤,就要立刻先到医院检查以评估其风险。需要治疗就要积极地接受治疗,尽早减轻患儿病痛。临床常用口服普萘洛尔、局部注射治疗、局部冷冻、激光治疗和手术切除等方式。
什么是血管瘤?
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中40~60%发生在头颈部,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血管瘤具有自行消退的特点,多数的血管瘤可自发性消退,根据Dr.Brower(1960年统计)的资料显示,5岁时消退率约为50~65%,7岁时的消退率约为70%,9岁时的消退率约为90%。多数为不完全消退,大面积血管瘤消退后常表现为局部色素沉着、瘢痕、纤维脂肪块、皮肤萎缩下垂等症状。
根据形态学的分类方法,血管瘤可以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如果按照其生长部位的深浅来分,其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①浅表性血管瘤,在皮肤表面生长,一般表现为红色外观、高出皮肤、凹凸不平。②深部血管瘤,在皮肤下生长,使得皮肤隆起,通常表现为蓝色或紫色色调,例如发生于腮腺的血管瘤。
血管瘤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的出现:(1)因为血管瘤通常在皮肤表面或皮肤下生长,所以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外观,导致心理健康等问题的出现。(2)可能会导致并发感染、出血、溃疡等疾病的发生。(3)如果血管瘤生长在例如眼睛周围、鼻腔内、口腔内或者耳道内等部位可能会影响其相应的功能,如影响视力、呼吸、吮吸等。此外,如果血管瘤生长迅速或者生长于重要的器官中,压迫周围组织,还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畸形和功能障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目前,血管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如普萘洛尔为治疗血管瘤的一线药物;手术治疗(对累及重要部位、影响功能的巨大血管瘤,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激光治疗(作用有限,一般只起辅助作用)。对于血管瘤的治疗应该根据血管瘤的生长部位、范围、大小、深度、分期、功能影响以及患者的心理影响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我是范松医生,这是我的个人头条号,欢迎关注和转发!后期持续与大家分享更多的医学知识!肝上有血管瘤有什么症状?
肝上出现血管瘤的症状主要还是在于血管瘤大小,小的血管瘤则是无不适的症状,血管瘤大于五厘米则是可以出现肝区胀痛的症状,主要还是需要做个彩超及增强CT检查证实疾病的严重程度。小的血管瘤可以定期复查,大的血管瘤可以采取介入栓塞及手术治疗。
血管瘤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它主要包含真性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大类,最常见症状表现就是在婴儿或者新生儿身上出现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红痣”或“红斑”。
一般而言,真性血管瘤主要表现为颜面部、颌面部或颈部鲜红或紫红色斑块。表浅的血管瘤,表面皮肤或黏膜呈青紫色;深部的血管瘤,皮色正常,触之柔软没有痛感,但边界不清,用力按压时,肿块会变小。
血管畸形,可发生于躯干、肢体、盆腔、腹腔内,这些大多是在后天才会出现的,一般没有自觉症状,通常表现为生长缓慢的柔软肿块。
需要提醒一点,血管瘤除常见于皮肤黏膜外,还可能发生在内脏等其他部位。如果发现宝宝身上有类似于红斑的东西,家长就要当心了,应当尽快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确诊。
如果血管瘤长时间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会给患者的心理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所以根据血管瘤症状表现,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谨防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