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元的准确位置及按摩手法,按揉什么穴位有助于延缓衰老?
首先什么是衰老,中医对衰老是如何认识的?
衰老是指在人的生命周期中随时间推移而表现出脏腑机体结构和身体机能衰退。
以及机体对外界适应性和抵抗力减退的现象。
衰老可分为包括生理性衰老、病理性衰老。
中医学认为,衰老的发生常与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劳逸过度、房事不节、饮食所伤、七情太过等因素有关。
主要与肾、胃、脾、肠、肝、肺、心等脏腑关系密切,衰老以虚证为主。
基本病机是肾元不足,脾胃衰弱,脏腑失养,阴阳失调。
主要症状:齿摇发落、神疲健忘、胸闷心悸、耳鸣耳聋、反应迟钝、形寒肢冷、腰膝无力、动作迟缓、眩晕头昏、气短乏力、纳差失眠等症,甚则颜面浮肿等往往常伴有多种老年性疾病。
生活中如何延缓衰老?人类衰老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在生活中如果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也就是说在生活中形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助于延缓衰老。
生活中按揉什么穴位有助于延缓衰老呢?1、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巅顶,为诸阳之会,经常按揉或拍打百会可以清泻诸阳之气,疏通头部气机,健脑益智。
百会穴位于在头部巅顶,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在前、后发际正中连线的中点向前1寸凹陷中。2、关元穴
关元穴为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是人体元气的根本,关元为元阴元阳出入之所,提振肾气,任脉系于胞宫和精室。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中下3寸。3、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经气血在足三里形成较大的气血场,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
经常按揉有益气健脾、和胃养血、延缓衰老、也是常用养生保健要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4、三阴交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三阴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的交汇点,按揉三阴交可以益气健脾、补益肝肾、养血填精。5、神阙穴
神阙穴俗称肚脐,准确位置是腹部中间,脐中央。
历代医家十分重视此穴位,认为神阙穴为心肾交通的门户,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神阙穴隶属任脉,内联五脏六腑,外联四肢百骸,神阙位居脐中,乃生命之根蒂。
根据不同体质也可以配合其它的穴位。1、肾精不足 配肾俞穴、太溪穴、长强穴。
2、脾胃虚弱 配脾俞穴、胃俞穴、太白穴。
3、心肺气虚 配内关穴、心俞穴、肺俞穴。
总结:要想健康长寿、延缓衰老必须长期坚持才能取得不错效果。女性经期痛经如何用艾灸调理?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
痛经
痛经的原因:
1.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PGF2α含量升高时造成痛经的主要原因。PGF2α含量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
2.血管加压素、内源性缩宫素以及β-内啡肽等物质的增加。
3.精神、神经因素。
临床表现:
1.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
2.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
3.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4.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
宁静艾灸治疗痛经
使用艾灸治疗痛经的方法:隔姜灸:将生姜切片,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来潮、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盐隔姜灸: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而后将姜片放置于食盐上,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艾条灸: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的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内侧等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每次每穴艾条灸2~3分钟,每次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关元穴
附子饼灸:将附子研细,制为饼状,放置于患者疼痛部位,如腹部、腰骶部等,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附子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药灸:取红花、蒲黄、川芎、延胡索各等量研为细末,加黄酒少许制成药饼,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药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经来出现疼痛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注意,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上面的艾灸方法仅供参考,假如身体有不舒服的情况,建议立即就医。
女性艾灸注意事项1、艾灸前最好喝一杯烫嘴的温开水;加几2-3个红枣更好。一些气虚的女性艾灸时或者之后会头晕,这样就不会了。艾灸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喝烫嘴的温开水;最忌讳喝冷水吃水果。
2、艾灸结束2个小时以后才能洗澡。用湿热的毛巾擦拭艾灸过的部位都不行!很多人说,可以用热水洗澡,那是错误的!热水也是水湿。如果要洗菜做饭,一定要戴上橡胶手套,用热水洗。
3、施灸后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我们同时可以减少艾灸的时间,也可以泡泡脚后艾灸涌泉穴、太冲穴。
4、有的人边灸边吃,这样不好!进食的时候气血会集中在胃部,影响艾灸的治疗效果;再就是对胃气也是一个挑战。
5、如果你的月经量不大,特别是有痛经的女性在经期完全可以艾灸! 只是你比平时的艾灸时间短一点!如果艾灸后月经量增大,也不用慌,上面有止血的特效穴。不过月经量正常或偏大的女性建议不要在经期艾灸,因为艾灸可以活血化瘀,会造成血量增多现象。
湿气重的排湿穴位在哪?
“湿气”真的那么难治吗?老中医却不这么认为,除了按摩穴位,还有这个方法
在80、90年代,正是武侠剧热播的巅峰时刻,你常常会从令狐冲、张无忌和白展堂等人嘴里听到“点穴”这个词,一时间让人无比憧憬,幻想着你也能点某某人的穴,让他不动等等。
在现实里,肯定是不存在点穴就让谁不动等等,但却有那么几个穴位对身患“湿气”的人有很大帮助,常按摩这几个穴位就能缓解“湿气”,它们分别是曲池穴、委中穴、阴陵泉、承山穴和丰隆穴。接下来我教你怎么按摩才能缓解湿气,这些穴位都在哪里等等。
1、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我们胳膊肘的内测弯曲处,当你蜷缩胳膊时时,中间有一条褶皱的地方就是曲池穴。曲池穴连着大肠的经络,湿气就停留和聚集在这个地方,对我们的全身造成伤害。因此在你闲暇时要常常按摩这个穴位,能帮助我们身体的气体循环和缓解湿气。
2、委中穴
它的位置在我们腿膝盖窝的中心点上,这个穴位连通着我们膀胱的经络,也是用来祛湿比较有利的一个穴位。中医说我们身体的很多与血脉相关的气都会积聚在这里,因此按摩这个学位的好处非常大,可以帮助我们把身体多余的湿气排出去,也能减少的关节炎的风险。
3、阴陵泉
阴陵泉,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挺神秘的,其实它的位置在我们小腿的内侧面,具体位置可看图解。难么按摩它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中医讲能排出脾胃内的湿气,帮助调理脾胃。常常按摩它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使小便通畅,从而使身体的湿气从小便利排出去。
4、承山穴
它在你小腿腿肚的正中央,是很有用的排湿气的穴位,就连中医自己都会常常按摩它。因为按摩这个穴位能是我们身体的阳气活跃起来,从而达到排出湿毒和缓解疲劳的作用。按摩这个穴位一点时间后,你的身体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就是身体会微微发热,这表示这你的按摩起到了作用。
5、丰隆穴
这个穴位在我们小腿前边的外侧面,也就是从脚背正面往上的20厘米处。中医讲这个穴位连接着我们胃部和脾脏的经络。常常按摩的话。多脾胃有着很好的调理效果,身体湿气重的人就可以常常来按摩这个位置。
对于身体的湿气重和脾胃功能差的人,按摩这几个穴位的作用可能并不到,起效也比较缓慢,但并不是没有办法调理。
老中医的祛湿气和健脾方法:准备水,把水煮开后,放入山楂、薏苡仁、茯苓、桃仁和桑叶等原材料,煎煮后泡水喝,能调理脾胃和缓解湿气。
夏天了,很多人会有或轻或重的湿气,有的不用调理,但要是影响到脾胃或者脾胃差而产生了湿气,这就需要调理了,不然越拖会越糟糕。
如何增阳去寒?
人是温血动物,因此人的体温是恒定的,如果失温(基础体温降低)自然会引发严重的后果,例如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更严重时会有持续性的剧烈抖动,说话困难,思维迟钝并开始健忘,明显的活动能力衰退,不能够使用双手,走路经常绊倒,情绪沮丧,低落,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
由此可见,阳气对于健康而言,不仅须臾不能缺席,而且时刻都需要刻意的保持维护。
如何增阳去寒显然是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除了随季节按时增减衣物,采取辅助的保温措施,例如冬天开设暖气等以外,还有就是规律的生活,充足的营养能量供给,保持良好的情绪等,这些基础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都对保持阳气至关重要,其核心就是顺天应时。
然而生活中,总是会有意外存在,总会出现按照常规难以保证阳气充足,体温正常的情况。例如慢病,手术、产后等阳气过度消耗,更有需要常年净化透析的,个人拍冷,日渐消瘦等情形,所有这些都是需要特别采取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快速增阳祛寒的。对于都市人群而言,因为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寒湿淤堵也已成为群体极为常见的都市病,其最终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阳气不足,而寒湿凝滞太过。
增阳祛寒最快速有效的绿色方法,首推艾灸。就是这种尚处于初级农产品阶段的粗放简陋的中医外治法,简便效廉传承数千年而不衰,最近数年更是高速崛起成为人人趋之若鹜的网红现象,尽管他的应用存在有许多的不尽人意,例如烟熏火燎,味道呛人,需要外力,难于随时随地都进行,缺乏基本的卫生规范等等。但是瑕不掩瑜,所有这些都不能阻碍他成为大家心目中最为靠谱的增阳祛寒大法。
按照中医传统观点,艾灸能够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逐寒化瘀、拔毒泄热、升阳举陷、益肾固本、延年益寿,作用广泛而确定。按照现代医学研究,艾灸具有明显的光热效应、应激效应和网络效应,能够通过独特的绿色太阳能的辐射同频共振共鸣,而引发机体整体的复杂网络自适应性蝶变,能够通过对于生物钟分子机制的调谐影响,而发挥整体性的养生和健康促进作用,是一种作用机制十分独特,效果十分肯定的健康养生方法。
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灸法和灸材,坚持每周、每月,每个节气都做几次艾灸,有效抵御环境污染,特别是都市化生活方式耗竭身体阳气的负面影响,长此以往,不仅能够有效增阳祛寒,而且能够远离疾病,益寿延年。
随着科技进步,相信艾灸的创新进化也在提速,不久的将来各种升级换代的高新科技含量较高,更加卫生安全便捷速效的艾灸产品一定会为增阳祛寒保驾护航,提供更多的时尚流行体验。
作者小传:吴周强,中医药研究员,高级健康管理师。荟聚48年生物医药全岗位工作经验,专注生命健康,聚焦创新创意。原创分享健康干货,敬请大家点赞、关注,评论必回复!请问吃什么可以缓解?
《Nature》:轻松「绝杀」困扰1.5亿人的泌尿系统感染!这个方法妙啊 | 科学大发现
记得上学的时候,很多人都调侃校医院有种万能药,那就是消炎药。
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抗生素,曾经拯救过上亿人的生命,可如今,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的超级细菌越来越多地出现。抗生素的滥用,已经使得人们对一些原本常见的感染变得无药可医。
人类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危机,寻找对付感染新方法也更加重要和紧迫。最能说明这种情况的例子,莫过于泌尿系统感染(也叫尿路感染,UTIs),每年困扰着全球1.5亿人,抗生素治疗后仍有30-50%的患者复发[1]。其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想必很多人都深有体会,且深恶痛绝!由于特殊的生理结构,女性同胞更加深受其扰,当然也困扰着一些不太注意卫生的男同志。
对于科学家们来说,癌症要攻克,尿频、尿急、尿痛这种小病也得研究!
近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分子微生物学教授Scott J. Hultgren博士团队就取得了重大成果。研究人员找到一种不属于抗生素的分子药物甘露糖苷,口服后能够完全清除膀胱内的致病菌,并将肠道中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数量降低100倍。研究同时证明了该药物的治疗不会打乱肠道菌群平衡,也不存在引发抗药性的问题。这一重大研究成果于6月14日在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2]。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分子微生物学教授,妇女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Scott J. Hultgren博士
尿路感染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尿道、膀胱、输尿管、肾盂粘膜或肾间质的炎症,是泌尿内科最常见的疾病。绝大部分的门诊病人和一半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肠杆菌[3]。
等等,大肠杆菌不是应该待在肠道里吗?怎么会成为尿路感染最主要罪魁祸首?
起初人们尝试着对此进行解释,大肠杆菌作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当随着粪便排出时,就有机会传播到尿道口和阴道口,并随后侵染泌尿道内部,造成严重的感染[4]。
吸附于膀胱内壁的大肠杆菌(黄色)
然而这个解释说服力并不强,为什么偏偏是大肠杆菌?后来随着科学家们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研究,人们才找到了尿道感染发病的真正原因。
如果按照菌体抗原的不同将大肠杆菌分类,可以分出为150多型,这其中有16种大肠杆菌是致病性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肠杆菌能否导致机体发病,取决于菌体表面的菌毛粘附素(细菌表面存在的一些特殊结构和相关蛋白质,具有使细菌粘附到宿主靶细胞的作用)。菌毛粘附素又分很多类型,其中Ⅰ型菌毛粘附素FimH蛋白,能够专门粘附存在于膀胱表面的甘露糖[5]。
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毛粘附素FimH蛋白能够结合宿主细胞表面受体如CD48、TLR4或甘露糖
怪不得生活在肠道中的大肠杆菌能引起这么严重的泌尿道感染,原来都是FimH蛋白和甘露糖“狼狈为奸”惹的祸,这类大肠杆菌因此也被专门称为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
假设能够设计一种分子,使其既能更加紧密吸附菌毛粘附素FimH蛋白,又不会附着于膀胱表面,这样只需等待尿液的正常排泄,就能将病患处的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排出体外,甚至还能将肠道“窝巢”中的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随着粪便一起清除,以绝后患!
这简直是个完美的思路!而且Hultgren和同事一起,通过对甘露糖进行化学修饰,得到一种能够符合思路要求的甘露糖苷分子,其对粘附素FimH的亲和力比天然甘露糖高出100000倍!
为了验证效果,研究人员用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肠道和膀胱,然后给予小鼠口服甘露糖苷药物治疗。结果显示,小鼠口服甘露糖苷后8个小时,体内药物一直维持较高的含量,当连续三次口服治疗后,与对照组想比,小鼠肠道中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数量降低近百倍,膀胱中的致病菌则几乎全部消失!而且在终止药物治疗后,小鼠体内的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总数仍保持持续降低。
甘露糖苷治疗的小鼠粪便、盲肠和结肠中UPEC的数量对比
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Caitlin N. Spaulding表示[6],“虽然我们并没有完全消除这种肠道细菌,但减少肠道中致病细菌的数量意味着进入尿道引起感染的可能性就降低了。”这样的实验结果着实令人兴奋,甘露糖苷不仅能把病治好,而且完全不涉及细菌抗药性的问题。
但是,还有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确认,甘露糖苷会不会打破肠道菌群的平衡?如果是的话,那这种治疗就显得得不偿失了,毕竟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要远大于泌尿系统感染的改善治疗。
理论上,甘露糖苷对于菌毛粘附素的吸附,肯定不只影响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也有可能导致肠道中具有相同类型菌毛的其它细菌被清除。这也是广谱抗生素治疗的弊端之一。
于是研究人员又测量了甘露糖苷治疗后肠道微生物的整体变化情况。他们发现甘露糖苷的治疗除了泌尿道感染致病菌之外,几乎没有对其它肠道菌群造成明显的影响。这与用抗生素治疗后观察到的许多肠道微生物物种丰度变化形成鲜明对比。
和生命息息相关的肠道微生物
研究人员形象地将这种治疗方法称之为“分子手术刀”,能够有效、精准地清除致病菌,同时保持其余微生物群落的完整性。
当然,这项研究目前还只是在小鼠模型中进行,至于这种治疗方法在人体中效果如何,还需要等待下一步的研究。
不过,Hultgren等人已经成立了一家名为Fimbrion Therapeutics的公司[7],口号就是“发展传统抗生素的强大替代品”,专门开发甘露糖苷和相关药物,而且他们正在努力寻找有希望的临床试验候选药物。
科学家创业,如果能尽快把高质量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是一件造福人类的好事!正如Hultgren所说[8],“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患者处理并预防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常见问题,也是帮助解决全球抗生素耐药性危机。”
参考资料:
[1] Foxman B.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syndromes: occurrence, recurrence, bacteriology, risk factors, and disease burden[J]. Infectious diseas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4, 28(1): 1-13.
[2] Spaulding C N, Klein R D, Ruer S, et al. Selective depletion of uropathogenic E. coli from the gut by a FimH antagonist[J]. Nature, 2017.
[3] Flores-Mireles A L, Walker J N, Caparon M, et al.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epidemiology, mechanisms of infection and treatment options[J].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2015, 13(5): 269-284.
[4] Yamamoto S, Tsukamoto T, Terai A, et al. Genetic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fecal-perineal-urethral hypothesis in cystitis caused by Escherichia coli[J]. The Journal of urology, 1997, 157(3): 1127-1129.
[5] Wurpel D J, Beatson S A, Totsika M, et al. Chaperone-usher fimbriae of Escherichia coli[J]. PloS one, 2013, 8(1): e52835.
[6]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06/170614134313.htm
[7]http://www.fimbrion.com/
[8]http://genetics.wustl.edu/2017/06/14/uti-treatment-reduces-e-coli-may-offer-alternative-to-antibiotics/